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6-4-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中学  赵征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意识,并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才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早就这样的良好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教师,如何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关键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个学生,尤其是班级后进生,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心、帮助、鼓励、理解。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从内心尊重、信赖、爱戴老师。“爱屋及乌”,学生会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知识充满了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传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往往重在加强学生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把课外阅读单纯的当做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把它当做枯燥的题海战术。而“自主阅读实录”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阅读兴趣,不是为了单纯地答题,而是重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引发创造意识能力。当然,为了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事先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初期可由教师选定阅读的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发现的问题,所得的感受与启发记录下来。从最基本的生字新词到文章的结构思路,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从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段再到临时触发的感想,都让学生自由记录。学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质疑,评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观点或表达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从而达到创造性阅读的境界。而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在合作探讨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解决不了的不强求一致,这样既激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了情感和思想体验,又在探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感。中后期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做阅读实录。这种阅读形式无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弘扬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和深刻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语文课所学的每篇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对写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学生所写的每篇文作文,甚至是同一题目的,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表现。因此,我在讲课时从不划定框架,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认识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气氛。如教《智子疑邻》这篇寓言,我先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把这则寓言改写成一篇现代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谈谈自己的见解。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听取意见,不能看意见是谁提的,而要看意见是否正确,不能因人废言。这是从积极方面说的。该文如果从消极方面作解释,那就可以引申为: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了,即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言之有理。这样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学生哪有兴趣呢?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表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表演那些故事性强的课文,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课文主旨。讲《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排演这个故事,学生的热情很高,马上投入到剧本改编。学生完成剧本改变后积极投入排练,后来在课堂上表演的十分精彩。学生不是在教师条分缕析的讲解中了解课文内容,而是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准备的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明朝的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例如阅读《失街亭》,传统的观点是马谡的自以为是、不停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传统的、正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查询资料,在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呢?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陶行知语)的信念和决心。

    质疑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学生创新的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是学生得到足够表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原载2013年第八期(上半月版)《教育研究》

 

赵征兵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论文

2.中学语文作文课件《如何写作文的开头》

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4.中学语文教师实习报告

5.中学语文教师随笔

6.中学语文教学课件

7.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8.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9.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论文

10.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