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导入语设计的灵活性(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邵林永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语虽然简短,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入语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尽快从宏观上把握学习目标;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等。既然导入语在教学中能起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导入语的设计自然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语文课导入语的设计,更是不容忽视。但由于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样,文章的文体不同,风格也各异,这就决定其导入语的设计不能千篇一“招”,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地、教师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导入语。在实际的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所使用的导入语类型是千差万别、纷呈异彩的,不须一一列出。这里只就几种常见类型略做浅议,以见语文课导入语设计之灵活。

一、描绘导入语的设计

描绘导入语是用描写性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它一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给学生以或优美、或壮美、或悲剧美、或情感美、或意境美的陶冶,还可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享受。

描绘导入语的对象是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人物、事物,也可是教材内容的某部分;语言要生动形象,或使用丰富的口语修辞,创设引人联想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感受中快乐地步入教学内容。这是语文教师在设计这种导入语时要注意的。在使用描绘导入语时,教师一定要避免矫揉造作、故作姿态,一定要从真情实感出发,这样即便语言上粗糙一些,导入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若能做到语情兼美,那么学生的学习情感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

二、趣味导入语的设计

趣味导入语是用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去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教师在设计趣味导入语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联想意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幽默来设计,等等。所设计的导入语内容应与新内容有联系,包含着新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不能喧宾夺主。使用趣味导入语要注意分寸,笑话或小幽默不能太俗。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生厌,甚至误导学生。同时,趣味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幽默感。教师只有以诙谐、有趣、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趣味导入语,并配以适当的表情,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真正发挥趣味导入语的作用。

三、激疑性导入语的设计

激疑性导入语是用教师不立即给出答案的设问构成的导入语。如果教师要引发学生思维,而且是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引发,那在开讲时,最好就使用激疑性导入语。因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疑性导入语,能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探幽取胜,主动探索。

激疑性导入语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入某疑难问题或一节课的难点而设置的。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激疑性导入语运用的好坏,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巧与拙。所提问题应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既要有趣味、有想头,又要思考后能答得出来;而且,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要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否则,便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情感性导入语的设计

情感性导入语是教师以充满激情和感情色彩、并与文章的思想情感相一致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的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而情感性导入语起的正是“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调动学生的情感的作用。

情感性导入语,要求讲课者“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语)如于漪老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堂上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这就是因为她“自己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出来的”。

设计情感性导入语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脉搏,然后再依此设计出与作者感情一致的导入语。在实际导入课文时,教师还需注意自己的语速、语调及面部表情等感染因素,要把文章中的感情充分得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打开学生的心门。

五、引述性导入语的设计

引述性导入语是教师引用与课文有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文赋等学生熟知的资料构成的导入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引述性导入语就是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设计引述性导入语,一定要选好资料。一方面资料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才不致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在诵读资料时,还需根据课文内容和资料性质来确定自己的语调、表情等,要声情并茂,要使学生有所感,把学生自然地导入课文中。

中学语文课导入语的类型还有很多,如故事性导入语,联系实际导入语等,在此不再赘议。

设计中学语文课导入语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确实具有灵活性。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从哪一个角度导入,都必须要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都要遵循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和鼓动性的原则。

该文:在蚌埠市2002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荣获怀远县2002年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壹等奖。

[中学语文课导入语设计的灵活性(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灵活性同义词

2.汉语拼音教案导入

3.中学教师节的校园广播稿

4.中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5.语文课诗经的教学设计

6.《师说》课文教案导入

7.初中语文课前演讲稿

8.中学音乐教师年度总结

9.《木兰诗》教学导入

10.小学英语动物课件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