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里的名言
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2.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史》
3.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
4.人非有才之难,而非用其才之难。《明史》
5.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明史》
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8.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9.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1.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12.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北史》
13.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14.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伪者,则浮薄。《周书》
15.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
16.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夭。《南史》
17.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史》
18.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北史》
19.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
20.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22.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新五代史》
23.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新五代史》
24.因人成事,其功不难。《隋书》
25.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26.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旧唐书》
27.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
28.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29.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新唐书》
30.在善用,不在众。《新唐书》
31.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32.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33.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34.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3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36.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38.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
39.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宋史》
40.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史》
41.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宋史》
42.恩赏明则贤者进,刑罚当则奸人消。《辽史》
43.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辽史》
44.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4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4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47.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汉书》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9.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50.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51.富贵一时,名节千古。《明史》
52.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即千里犹蝇耳。《明史》
53.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
5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55.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宋书》
56.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57.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5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59.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后汉书》
60.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61.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梁书》
62.溪壑可盈,志欲无满。《梁书》
63.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陈书》
64.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64.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魏书》
66.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金史》
67.人之聪明,多失之浮炫。《金史》
68.教化之行,兴于学校。《金史》
6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70.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7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72.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73.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74.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75.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7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77.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元史》
78.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
79.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元史》
80.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81.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
82.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北齐书》
83.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北齐书》
84.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85.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86.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87.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88.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89.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晋书》
90.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晋书》
91.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书》
92.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93.变通革弊,与时代宜之。《晋书》
94.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威。《晋书》
95.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元史》
96.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元史》
97.待人以诚,人亦以诚待我。《元史》
98.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
99.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道。《周书》
100.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101.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周书》
【史书里的名言】相关文章:
读《情书里的文学史》有感01-18
孟子书里的名言04-11
冰心忆读书里的名言10-28
岸本齐史的名言08-21
书里的眼睛的作文04-30
《书里的蚂蚁》教案09-06
书里的风景作文08-21
在书里旅行作文04-08
书里的知识作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