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言

时间:2022-09-24 13:32:43 名言格言 我要投稿

山水名言推荐

  山水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山水名言推荐

  山水名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青山年年依旧,永不衰老;绿水岁岁谎淌,永远存在。此名句原来描写自然山水的永恒,因其暗含哲理,故后人常以之比喻正义事业或英雄人物的强大生命力。尤其是“青山不老”一句,经常被人日引用。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绿箍(xiǎ0小):嫩绿的细竹。媚:妍美。此处用如动词,有献美以表示友好之意。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这两句大意是:天边的白云环抱着清幽的山石,嫩绿的纽竹频频向清澈的水波献出妩媚娇柔。诗文着一“抱”字和“媚”字,使自然山水富有了人的灵性和美好情感。这种以拟人手法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方法,不仅形象鲜明突出,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与情趣美。很值得今天写作时借鉴。

  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过始宁墅》

  山邻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唐王维《送严秀才还蜀》。这两句大意是:绵延群山被巍巍关塞横断,滔滔大江与天边低垂的白云相接。此名句表现蜀地的山水风光。上句写山塞的雄伟,下句写江面的辽阔。一纵一横,相映成趣,一“青”一“白”,色泽明丽,这种生动活泼的山水描写,为今人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在表现类似景色时,可以原句借用。

  唐代诗人 王维 《送严秀才还蜀》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唐王勃《咏风》。这两句大意是:当日落西山,山山水水都寂静下来进入梦乡时,她(风)又吹响了松涛,为您奏起了美妙的乐章。《咏风》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把风的动态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并赋予人的感情。风卷松涛本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说是“为君”奏乐,是有意识的行为,把风描绘得栩栩如生,脉脉多情,给诗增添了意趣。拟人手法运用得体,可使形象生动,平添诗情,写作上可作借鉴。

  唐代诗人 王勃 《咏风》

  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

  关于山水的名言

  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旧难名:自古以来就难以述说其美。名:名状,形容。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山青水的秀美之地,自古以来就难以用语言形容她的佳丽。首句用谢眺《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成句,赞美江南景色,下句独出机杼,进一步言其秀美难以名状,将江南景色描写得更为动人。这两句诗可用来赞美江南山水的清秀宜人。

  唐代诗人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刘s(shèn慎)虚《阙题》。这两句大意是:崎岖山道,盘旋而上,被苍茫云海遮掩;春色可喜。明丽悠远,与清清溪流一样绵延不断。此名句诗味盎然。白云、青溪,山明水秀。山道弯弯,春景融融,可谓诗中有画。上句刻写一个“尽”字,下句突出一个“长”字,匠心独运。二字一抑一放,一断一续,于对立中自现诗趣。此名句写春天的山水胜景,意境高远,耐人寻味,其艺术手法值得夸今人借鉴,

  唐代诗人 刘s虚 《阙题》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唐崔颢《舟行人剡》。这两句大意是:山外青山,连绵不绝,好像永无止境。绿水相连,奔流不止,水流何等悠长!此名句感叹青山无尽,绿水长流,眼界开阁,感慨万千,具有强烈的时空感。这种直言其事,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虽不新鲜,但其情真挚感人,使读者易于和诗人两心相通,产生共鸣。其中的道理,值得今人写作时妙悟。

  唐朝诗人 崔颢 《舟行人剡》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五岭皆炎热]。五岭:大庾蛉,越城岭、萌渚岭、骑田岭、都庞岭为南方五龄,此指岭南地区。这两句大意是:广大的南方地域都是炎热难耐,唯独桂林风景物候最为宜人。词句可用于对桂林山水气候的赞美,其反衬手法可资借鉴。

  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 《水调歌头》

  林断山更续,潮尽江复开。

  山水名言

  南朝齐王融《江皋曲》。这两句大意是:茂密树林的尽头,有连亘的青山接续,走到沙洲的尽头,江面而又开阔起来。此条上句写山连树,树连山,青山不断;下句写江水时而窄,时而宽,变化多端。两句山水呼应,给人以瞬息万变,眼界开阔的新鲜感受,这种林断山续,洲尽江开的描写,可用于山水游记或散文中表现类似的景色。

  南朝齐文学家 王融 《江皋曲》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晋左思《招隐诗二首》其一。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此处泛指音乐。这两句大意是:并非必须有乐器才能演奏妙乐,山山水水自能奏出清朗悦人的音响。这一名句反映了魏晋人在发现山水自然美时的难以描摹的喜悦之情,历来为后人传诵。至今仍可以用来讴歌自然美的奇趣。

  西晋文学家 左思 《招隐诗二首》

  青山看不雁厌,流水趣何长。

  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这两句大意是:青山秀丽,使人百看不厌;流水涓涓,让人兴趣无限。这首诗原诗为:“无双锦帐郎,绝境有林塘。鹤静疏群羽,篷开失众芳。~。日晚催归骑,钟声下夕阳。”这是一首很优美的闲适诗。此二句写诗人心情愉悦,感情丰富,以致面对青山,越看越爱,大有“相看两不厌”(李白《独坐敬亭山》)之势;流水涓涓,似有无限情趣,让人浮想联翩。诗句用语浅白,但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可借以抒发游览山水时愉悦的心情。

  唐代诗人 钱起 《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关于山水的名言

  宋王安石《江上》。缭绕:曲折盘旋。隐映:忽隐忽现。这两句大意是:青山曲折盘旋正怀疑无路可走,忽然见到无数白帆若隐若现地远驶而来。此诗状景苍苍茫茫,若明若暗,峰回路转,咫尺波澜。正是山重水复,陡然柳暗花明。可谓诗意盎然,良多趣味,可用来表现在重山中江行,忽然山尽江开时的感受。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江上》

  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

  唐柳宗元《渔翁》。烟销:指早晨江雾慢慢散开。G乃(ainai矮奶):形容摇橹之声的象声词,这里指渔歌。唐代民间渔歌有《G乃曲》。这两句大意是:等到迷蒙的晨雾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消散的时候,江证中已不见人影,只听得渔歌一声从青山绿水中悠悠传出。诗句描绘了渔翁闲适恬淡的生活.反映了诗人既愤世嫉俗,又自甘孤寂的思想情感。“G乃一声山水绿”一句,韩愈说它六字寻常一字奇,指的是一个“绿”字。当“烟销日出”幽寂无声的时刻,著此一字,既为山水生光,又给人以盎然生气,使诗句灵活飞动,为全诗生姿添色。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渔翁》

  两岸绿芜齐似剪,掩映云山相向晚。

  唐韩《船头》。芜:丛生的草。掩映:遮掩衬托。这两句大意是:两岸齐刷刷的绿草似乎是用剪刀剪过一般,对峙的高山在暮云掩映中已近黄昏。绿草无边而以“齐似剪”来写它给人的印象,形象逼真而有趣;云山在晚照中相向而立,选取“掩映”二字形容,也很精当。

  唐代诗人 韩 《船头》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唐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颖川刘侍御》。楚乡:江西古属楚地,故称楚乡。袁江:源出江西萍乡罗霄山,流入赣江。这两句大意是:半夜掉转船头进入了楚乡,一路上明月当空,山水苍茫。这两句写深夜凄迷的月色,表达出作者凄清连惘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

  唐代诗人 戴叔伦 《夜发袁江寄李颖川刘侍御》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山水名言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发出清光的月亮。越中:浙江一带。镜中看:指山的倒影映于明月映照下的溪水之中,就像映入镜中一样,清晰可见。这两句大意是:往上看,凉月如眉挂在柳梢;往下看,清秀的越中山色倒映在月光映照下的水镜中,美丽动人。这两句写兰溪月夜之美。以“凉”写月光的清冷;以“眉”状月牙的弯曲;以“挂”写月在空中的状态,正因空中有月光,摇曳的柳影,朦胧的山色才能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中看见。这两句写法很妙,写月下山水可供参考。

  唐代诗人 戴叔伦 《兰溪棹歌》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桃花雨: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江南春雨多,故称。这两句大意是:一连三天春雨,兰溪水猛涨,极爱新水的鱼儿联翩而来,鲤鱼在半夜里跳跃着涌上了溪边浅滩。诗句写出了兰溪一带的美丽风景和渔家的欢乐之情,笔触清新,富于民歌韵致。鲤鱼上滩一句尤为生动传神,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了勃勃生机。

  唐代诗人 戴叔伦 《兰溪棹歌》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绿:指绿树葱茏。白:指水光映天。子规:即杜鹃鸟。雨如烟:细雨蒙蒙,如烟似雾。这两句大意是:满山遍野长满了葱绿的树木,条条水流,畦畦秧田,映满了白色的天光。细雨如烟似雾,子规鸟在烟雨中啼唱。写了山写了水,有动景有静景,有色彩有声音,江南初夏风光如画。

  南宋诗人 翁卷 《乡村四月》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宋王安石《葛溪驿》。这两句大意是:有病之身最能感受到早秋风露的寒意.回乡的梦魂不觉得离家路程的漫长。公元一0五0年,王安石从临川(今江西抚州)往钱塘(今浙江杭州).中途染病,路经葛溪驿时,独宿孤馆。写下了这首诗。这两句写思乡之情。时值早秋,一般人也许还感觉不到凉意,可是作者体弱衣单,孤馆独寝,在这凄凉的环境中,寂寞的氛围里,病弱之身自然最早感受到寒气的侵袭,这种寒气不仅袭上肌肤.仿佛还沁入心间,人在有病时,最容易思家念远,何况是在这孤馆、秋凉时节染病。所以作者一闭上眼睛,就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亲人的身边。作者不写梦中家人团聚的欢乐,独写那梦魂一下子就飞越了高山长水,丝毫不觉得归程的漫长。从这个角度着笔,正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离家遥远,他一梦醒来,想到亲人远隔山水.自然倍增惆怅。而作者所要抒写的,也正是这种梦醒后的感伤。这两句以曲笔抒写离情,情意真挚.韵味深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葛溪驿》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关于山水的名言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这两句大意是:冬天,西湖的水落下去了,湖边的石头显露出来,在清澈的湖水里游鱼历历可数。孤山上林深人寂,只有鸟儿在互相呼唤。可用于写冬令山水。

  北宋文学家 苏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作者自指。这两句大意是:“醉翁”的意思不在于酒醉,而在于山水使我陶醉啊。在原文中,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琅琊山水的喜爱之情。作者沉醉于琅琊山水,饮酒是为了给欣赏山水助兴,所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原本是欧阳修当时的真实思想。而这一表达当时具体思想状况的语句,却给人以哲理的启示:现实生活中。不是有许多语言和本意不尽一致的现象吗?于是,后人便直接借用欧阳修这两句话(有时只用前一句),来形容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施行为于此处而其真实目的却在彼处的现象。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

  金元好问《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俞甫索水墨以诗寄之》。这两句大意是:炊烟袅袅在云梢飘拂,留下一缕淡白;白云从山腰中蒸腾而出,把高山映衬得愈显深青。这是用文字画的水墨画。炊烟、浮云都是白色,但浓、淡有别,故炊烟飘拂云梢并不浑然难辨,而是留下一缕淡白;白云、青山颜色分明,对比映衬之下则云愈洁白,山愈深青。作者以画理入诗,故诗中有画。元好问称许作者“字画得其如翁(指宋代画家米芾)笔意。”两句可用来写云烟山水之景,作题画诗更可师法。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见孟诗然《渡浙江问舟中人》。引领:仲长脖子。天末:天尽处.越中;指越州(今绍兴),这两句大意是:坐在舟中不禁时时引颈翘望天边,急不可耐地询问同舟人:那隐约可见的一带青山中,哪一处是我久已向往的越中呢?孟浩然仕途失意,曾漫游吴越。这首诗是作者渡浙江(钱塘江)往越州(绍兴)时所作。诗中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但从引领翘望、神往心醉的表情中,越州山水之美已令人想见.最后又以问句作结语,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令读者心荡神驰。领略到无言之妙。

  唐代诗人 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

  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山水名言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水惟善下成大海,山不争高自极天。 《格言集锦》 《格言集锦》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琉梅料理成风月。

  宋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剩水残山:指冬天冰雪覆盖下显露出来的山水。态度:指生机。疏梅:稀疏的梅花。料理:安排,装扮。风月:指美好的景色。这两句大意是:冬天,被冰雪禁锢的残山枯水没有一点生机,但被疏疏落落的几株梅花一点缀,就显出了一种美好的景色。这两句在原词中有象征意义,“剩水残山”寓指支离破碎的南宋河山,“疏梅”指抗金志士。现可用其字面意思,描写冬末春初的景色。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贺新郎》

  遥望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见唐刘禹锡《望洞庭》。白银盘:月光下洞庭湖白茫茫的水色,宛若一个大银盘。青螺:青色的海螺,比喻挺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两句大意是:月下远看,洞庭水灿若白银,苍翠的君山就像是大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诗人选取“遥望”的观察角度,把皓月银辉下洞庭湖一片美丽的山水景物尽收跟底;又用两个新鲜有趣、逗人想象的比喻,把洞庭山水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奇思妙喻令人叫绝。可用来描写洞庭景物。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望洞庭》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关于山水的名言

  唐张锡《幽梦续影》比喻写作要讲究波澜起伏、叠峰层出,切忌水静山平。

  唐代诗人 张锡 《幽梦续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这几句大意是:傍晚时分,斜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蓝的天空与秋水相连,芳草向远处伸展,一直伸展到连夕阳也映照不到的天边。作者在这几句词中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羁旅思乡的心情。“芳草”是一种蕴蓄着丰富内涵的艺术形象,作者对它寄予着深情,然而芳草却是那么“无情”,“更在斜阳外”。以如此委曲婉转的文字抒发思乡之情,是很有特色的。可用来描写傍晚夕阳西下、水天相接的景色,也可以用后两句抒写思乡或怀人的心情。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苏幕遮》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本异竹,垂阴相荫。

  唐元结《右溪记》。清流:指清澈的右溪溪水。右溪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城西。洄:水流回转,即打漩儿。悬:指水触石上,激起浪花又悬落下来。这几句大意是:清澈的右溪流水触到岸边的怪石上。溪水急速地打着漩儿.溅起的浪花悬空落下,又激荡地向前奔注。两岸长满了绿树翠竹,高低参差,树荫互相垂覆。《右溪记》是唐代写作较早的一篇山水小品。~写右溪清流激石,岸边竹树掩映的情况,景物如画。写山水游记可资借鉴。

  唐代文学家 元结 《右溪记》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论:此处是写的意思。循声:顺着声音。貌:样子,此指山水的形貌.节候:节令物候。披文:阅读文辞。见时:感受到时令的特点。这几句大意是: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在创作写景状物的篇章时,要尽可能地描写得细致准确,形象逼真,要能使读者阅读时仿佛可以身临其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作品描写精彩,生动传神。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山水名言

  唐王贞白《题严陵钓台》。严陵: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光武帝即位,严光变易姓名,隐居不出。光武思其贤,令人寻访,报奏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光武知是严光,备车遣使,再三召请,才至洛阳见光武帝。帝请他辅佐治国,并面授谏议大夫,他不接受,仍回富春山隐居,继续过耕钓生活。其耕钓处DD严子陵钓台,在今浙江省庐县西十八公里处富春江北岸的富春山上。下视:轻视。这几句大意是:山色一年四季一片碧青,七里山路上到处可以听到清心悦耳的溪水声,当年严子陵喜爱这儿的风景,汉代的厚禄他都不上心。~四句,前二句写钓台周围的秀丽景物,山色溪声,赏心悦目;后二句写严光酷爱富春山水,视爵禄如敝履,拒不接受光武帝所赐,只愿“此身长住画图中”,耕田钓鱼,终老泉林。今日,严子陵钓台已成游览胜地,国内外游客不绝于途。

  唐末五代十国诗人 王贞白 《题严陵钓台》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忘归。东晋末年诗人 谢灵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也?眉眼盈盈处。

  宋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这两句大意是:水,像姑娘的眼波一样横流;山,像姑娘的眉峰一样耸起。此名句设喻新颖别致。此前,古人常用水波比喻人的眼睛的明亮清澈,用山峰比喻眉毛的攒聚匀净。如李白《长相思》:“昔日横渡目,今作流泪泉。”晏几道《菩萨蛮》:“堪恨一横波,恼人情绪多。”都说人眼的美丽,状如一横秋水。此用法至今屡见不鲜。但本词却反过来以女子的眉眼比喻秀色迷人的山水,赋予客观景色以主观色彩,生动活泼,欢快轻盈。可供描写秀丽山水时借用。

  宋代词人 王观 《卜算子》

  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褰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

  见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仞:古时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烟褰(qiān千):云烟卷起,指烟消云散。褰:把衣服提起来。雨霁:(jì季):雨过天晴。这几句大意是:(山峰)高的可达千丈,多呈奇异的形状和态势,倘若不是云烟消散、雨过天睛。就辨认不出这远山来。是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关于长江三峡南岸山峰的描写:“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南诸山,数十百里,莫识其名。~。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三峡两岸,悬崖险绝,壁立千仞,而且时常云雨弥漫,隐天蔽日,倘若不是登在山峰高处,又值晴朗天气,是很难看清峡岸山峰的全貌的。袁山松所以有如此生动的描写,是他往返三峡十多次并亲自登临江北高山,才得以看清南岸远峰的景象。这生动地说明了没有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单靠凭空臆想,绝然写不出真实生动的山水游记来。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水,未必能文;纵文亦儿女语耳。 郑志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陋室铭》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清泠之状与目谋。漕漕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唐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清泠(líng零):指天宇的清澈明静。谋:二人相议为谋,此指默契融合。滢滢(yíng营):泉水声。悠然:悠闲。虚:指空灵、淡泊的境界。神:神思。渊然:深邃的样子。心:心神。这几句大意是:清澈明净的天色与眼睛默契融合,清脆悦耳的泉声与耳朵默契融合,悠闲空灵的境界与神思默契融合,深邃幽静的气氛与心灵默契融合。这是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之一《小丘记》中的一段精妙文字,写作者喜得并整治小丘之后,在游丘时所领略到的佳趣。作者把天色、水声,空灵的境界、幽静的气氛都赋以灵性,予以人格化,使之与作者的耳目心神默契会合,写出一种物我交融,难以言状的奥妙境界。柳宗元是山水游记之集大成者,他不是一般地模山范水,而总是赋山水以灵性,融感情于自然,把大自然的奇山丽水写得极富情趣,这种写作方法很值得学习。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钴姆潭西小丘记》

  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也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

  东边有路,西边有路,心窄无路。名也一回,利也一回,有去无回。醒时一笑,梦时一笑,开口常笑。岁月无情,山水无情,无数无情.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延参法师

  深秋红叶似云,山间流水如泉。又走进了秀美的峨眉,深秋季节,缓缓拾阶而上,满山红叶似火,耳听山间流水清唱,云海渺渺处一缕佛光,自然的风光与浓郁的佛教气息,让这片原本就美不胜收的山水更呈现出一片宁静与祥和。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延参法师

  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余秋雨 《仁者乐山》

  我为什么爱好中国文学?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我的同胞们八世纪穿着熊皮在树林里过着很野蛮的生活时,唐朝的诗人在创作绝句、律诗和古诗。从《诗经》到当代诗人的作品中国诗歌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国风》的抒情诗多么精彩啊,楚辞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多么美丽。汉朝的民歌和乐府,南北朝的山水诗,唐、宋伟大诗人的作品,元朝的散曲,都属于世界文学,也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谁有机会阅读这些作品,谁都会爱上中国文学。 通过文学,读者会认识很多很多的非常可爱、非常值得佩服的人物。我自己爱上了《国风》中的“美妹”们和辣妹子。南北朝的《子夜歌》会引起我的情欲。我翻译《水浒传》的时候,恨不得上山去跟108个好汉打交道。翻译沈从文的《边城》时,我很想到作者的故乡去,跟那儿的很朴素、很正直、很爽快的居民在一起过一段日子。我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一个大愿望:跟着我的朋友李锐到吕梁山去,跟《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人物见面。 关于山水的名言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中文文学有三千年连续不绝的历史了。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有这个特点的文学。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咱们先谈诗歌吧。从《诗经》开始,《诗经》里头的《国风》;《楚辞》的《离骚》、《九歌》;汉朝的五言诗、乐府、赋;南北朝的山水诗、田园诗;唐朝的绝句、律诗;宋朝的词,嗨!苏东坡啊、陆游、辛弃疾、李清照,那些伟大的词人!元朝的散曲;明诗;清诗;以后,二十年代,五四运动以来的二十年代的诗人,象郭沫若。郭沫若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诗人,他的20年代初的《女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我不喜欢郭沫若那个人,那个政客,那个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我一点都不喜欢。但是他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诗人,是非常重要的。啊,还有闻一多、徐志摩;三十年代尤其是三十年代末的艾青,《雪落在中国土地上》、《乞丐》,藏克家、卞之琳、冯至;四十年代的戴望舒、沙欧;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诗人,象北岛、芒克、阳炼、顾城、舒婷、多多。我问你,哪一个国家的文学,会呈现同样的阵容?这是诗歌,要是谈proses(散文),是同样地伟大。象《左传》,是世界上一个最优秀的作品。《庄子》、《韩非子》、荀子的散文。荀子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散文家。他的那些篇都是散文,《劝学》等等,非常漂亮的散文。(沉默片刻,长叹一声),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禅宗的语录、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了不起的东西啦!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里头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 马悦然

【山水名言】相关文章:

山水名人名言09-30

山水的诗句12-30

山水的诗句07-20

山水的作文08-06

家乡的山水10-10

山水的挫折02-01

山水的作文01-30

经典山水对联07-21

家乡的山水03-02

关于山水的句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