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觅旧随笔
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深远绵长,氤氲着水墨色的粉墙黛瓦静默着。这里是我的故乡—— 崇仁(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位于嵊州市西北部,离市区11千米)。
在窄巷弄堂里穿梭,迎面而来的是前后相连又相对独立的老台门。徜徉槛前,历经风霜的门板紫黑斑驳,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踱入天井,春来新發的苔绿欲上人衣,却是经年不变。“侬来啦——”绵软的乡音,像小别后的重逢,似期待已久的会面。“孝义为本,仁让为先”的'祖训,亦如这千年不变的乡音在裘氏家族中代代相传。
相传自晋至宋,居于越州云门的裘氏家族六百余年义风不泯,经乡邻郡县层层上疏,得宋真宗敕封“义门”,一时“恩表门闾,光华瞻梓里”。庆历年间,云门二十一世孙裘永昂入赘剡西下园商家,后迁居至杏花村。从此家族繁衍,并易地名为“崇仁”,取“崇尚仁义”之意。朱熹谓永昂公“义概常存,宗风不坠”,我们今天所见的崇仁裘氏皆是永昂公后人。
古镇的建筑虽灰墙斑驳,断瓦苍苍,但檐下门楣的题咏匾额历历可辨。义,谓天下合宜之理,裘氏信奉“耕读传家”。宋至民国,崇仁裘氏先后出进士7人,举人37人,秀才476人。忠臣良将、贤能达人辈出,除朱熹外,岳飞、文天祥、陆游、孙中山均曾为裘家挥毫褒扬。义者,善也。翻开《嵊县志》,裘氏善举历历在目:
明景泰六年,饥荒,道途饿殍藉藉。裘炯赈饥散粟万斤,济活人无数。
明正德三年,瘟疫蔓延。裘芜捐粟八千斤,救济灾民。
……
南宋至民国,剡地发生大灾大疫二十余次,崇仁裘氏无不输粟以赈,将“仁义担当”诠释得淋漓尽致!
孟子云,“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义即正道,谓天下通行之路。千余年来,裘氏家族保持富足,屹立不倒,除氏族静心耕读外,更是因为掌握了“义”之真谛:在纷繁的历史交替、社会变幻中拥有洞察贯通的能力。远的不说,出生于康熙年间的儒林郎裘玉山,舍弃了祖辈历经的仕途攀登之路,而选择了经商,这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无疑是不走“正道”。而事实恰恰证明,玉山公目光如炬,他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并且用他的财富,构建了古镇的建筑格局,开启了崇仁裘氏新一轮的繁荣之路。
推开玉山公祠的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庞大精美的封闭式四合院,这是后人为纪念玉山公所建。立在中央的古戏台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神情肃穆,不言不语。轻触粗粝的台柱,那佩玉鸣鸾,裙裾摇动的咿咿呀呀仿佛就在眼前。
民国19年,女子越剧刚起步便步履维艰,如王金水创办的第一个女子越剧团因卖座不佳,难以为继而解散。农家出身的裘光贤从前人失败中悟出了成功之道,举全家之资,与人合作在崇仁镇西戒德寺创办了女子越剧科班,并亲任班主。其本人身体力行,自编唱词,自任乐师,辅助教学活动。每逢戏班营业萧条时,即竭尽己有,维持全班生计,甚至将妻儿首饰亦典入当铺。在他的努力下,七十余嵊地女子陆续走上舞台,成就了“越剧皇后”筱丹桂、“金嗓子”傅全香等越剧名角。
只可惜,戒德寺现今已无迹可寻,唯能以目光轻抚戏台悬顶的雕梁画栋,低吟委婉细腻的绵绵越音,以忆当年。抬头望去,戏台藻井上的八仙图似浮云飞舞,在秋日的黄昏里深沉地静默着。民国36年的一个夜晚,戏台前簇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玉山公祠一改“女人不上戏台”的旧俗,傅全香登台演出了《夜半钟声》,此后袁雪芬、范瑞娟等相继在此献艺。可以说,这古戏台亦见证了女子越剧的发展历史。
“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耳畔越音缠绵。忽见三两个小儿嬉闹着追逐而过,巷内响起阵阵足音,经久未歇。
【古镇觅旧随笔】相关文章:
觅踪的杂文随笔12-07
觅春杂文随笔01-09
古镇小巷随笔02-14
觅陶记的生活随笔02-21
觅陶记生活随笔02-03
觅春散文随笔12-30
游西塘古镇随笔02-09
古镇痴情游记随笔03-04
和平古镇游记随笔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