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与草人借箭杂文随笔
中国历史上以智慧取胜的小故事不胜枚举,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几乎家喻户晓,人人都熟悉。不过,更为神奇的“草人借箭”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
故事发生在唐朝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56年。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祸乱朝政为名,发动了几乎颠覆盛唐的“安史之乱”。唐朝经过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再到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玄宗后期,安定繁荣的日子过久了,唐玄宗励精图治的精神也丧失了。他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大权交给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为了阻塞汉人高官对他地位的威胁,怂恿唐玄宗重用胡人安禄山,以致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暴发。
当时唐朝几代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人们都过惯了安宁的生活,战争一但发生,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安禄山从范阳发动叛乱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唐朝的政治中心洛阳。唐玄宗带着皇子、皇孙和侍卫仓皇逃往四川。叛军占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后,挥师南下,准备占领江淮地区。江淮地区是唐朝财赋供应之地,如果被叛军攻占,唐朝的命运不堪设想。从洛阳通往江淮地区的`战略要道是雍丘,当时率领唐军固守雍丘的是张巡。他机智多谋,出奇制胜,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率领部下历经大小四百余次战斗,独守孤城二十一个月之久,歼灭叛军多达数万人,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巡在与敌军长期对峙的过程中,城中的箭矢全部用完了,怎么办?他命令士卒们用杂草扎成一千多个草人,再为草人穿上黑衣服,夜幕降临后,让士兵们用绳子拴住草人放到城下去。围城的叛军看到城上有“人”下来了,争先恐后地向他们射箭,很快草人上粘满了箭。城中士兵收回草人,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十几万支箭。几次之后,叛军才知道上当,再也不射箭了。张巡看到时机成熟,在夜晚把真的士兵放下城外,叛军看到后竟然大笑不止,以为还是草人呢,不再防备。张巡让五百名勇士组成敢死队,夜晚来到城外,偷袭了叛军的营垒,一把大火把叛军的营垒烧了个精光。叛军人马大乱,狼狈奔逃,张巡率领士兵追杀了十几里。
张巡的“草人借箭”比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更奇妙。因为它是连环计,不仅让敌人上当受骗,得到急需的箭矢,还麻痹敌人,在敌人放松警惕后乘势而攻之。
由于寡不敌众,张巡在最后“食尽救不至”的情况下,终于以身殉国。张巡死后,唐肃宗诏封他为邓国公,他的事迹也一直为后人传颂。后人为他建立祠庙,并把他与张衡、张仲景誉为“南阳三张”。
【张巡与草人借箭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教学随笔03-31
岁末年初巡心杂文随笔07-04
借阿苏做梦杂文随笔07-04
借风之力显魅力的杂文随笔12-30
借一场春雨,为你杂文随笔01-01
草船借箭说课稿11-04
《草船借箭》课件03-31
《草船借箭》说课稿06-28
《草船借箭》说课稿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