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天堂的杂文随笔
我想,这便是决定写后记的全部意义。
又一个四季轮回过去了,成就我20年的文学导师孙光明先生谢世快一周年了。老师是个导演,曾执导《三国演义》《王昭君》《诸葛亮》等60部影视剧,获奖若干。曾被授予全国“十佳德艺双馨”之称号。艺术之于老师已成信仰,德与艺相合,我的老师再称职不过。在生命最后一刻,老师还在记啊,思考啊!如今生命已逝,如果不是这个原因,这部散文集的序言,定会是他老人家执笔。因为他常说他喜欢我的奇思妙想,尤其喜欢游记中的思问、思索、思辩。每读完一篇都会问:“有下一篇吗?老师一路欢乐,一路享受呢!小文章也能写出大胸怀。”我便像一头欢马犊跳的马驹,激情涌动,神思迸发,继续下一次的欢乐送给老师。这当儿,我能感知到老师在远方笑眯眯地看着我,在无形中我被一束暖暖的光照耀着,不图发表,也不图在世间取得什么效果,只图给老师带来欢乐。这是我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与老师的灵魂获得汇聚的每一刻!许多散文、随笔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产生的。或许这便是我和老师灵魂相遇的根本缘起。
老师在阅读《泣血的祭坛》时发来点评:
“亚珍: 从天脊山、天泉谷、大云院、藏兵洞、太行漂流、恐龙谷,一路游来,爽,爽,大爽!是眼福,更是心福!眼福是景色,心福是灵动,你把我引入一个双重叠印的神奇境界,形而下的景,形而上的灵,景是自然天成,灵是你的再创,二者若离若聚,我获得了双重审美:灵动着的景物和你的人生感悟!这是精品之作,读到的人都会赞叹的!!!你预报说下一篇是“天鹅湖”,等着明天看‘天鹅’!
好啊好啊!看到天鹅了,故事很精采,也见鹅的感人品格,又是一篇佳作!小意见是:“虽然同样生着双翅……”这句前应加“地鹅”二字,以明主语。鹅的美态描绘笔还欠浓,修改时稍添。总观你的游记,好,妙,爽!已然不是现实主义的移情冲动了,已进入抽象冲动境界,如同书法水墨画,自心的形态使景物灵动永生!这是崇高的艺术意志!等着下篇发来。明天有客人来,若打电话下午4点以后吧。
亚珍:平顺还有甚宝?好看好想,文化大餐了,你这巧厨娘做得满席,脍炙人口矣,没想到你的游记写得如此好,知识很丰富,不逊你的小说!“藏兵洞”引发你感到历史沉重,进而叹息现实:人之不易也!!好,满篇言之有物,有理,更有情!《三国》正说是智慧忠贞,负说是诡说诈愚,读者自取,但其文学价值不可抺。你的游记充满文化内蕴,不仅引人入胜,且引人悟道,我很喜欢,明年我要去那里看看。你已有初悟,就不难观照自然而通道了,你的宗教观是客主结合的,是恰当的。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说得真好。我们是世俗之人,观念必属凡间。道,虽不能成为信仰,但它作为文化,我们还是拥有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能力立于审美的真理立场。我们已看见道和非道的境界。有人问:如何是云台境?令岑禅师说:前山后山。又问:如何是境中人?师说:瞌睡汉。整个是个‘无’!分清道与非道的区别了吗?
‘探寻龙门寺秘密’读了两遍,对和尚的罪孽不多缠述,由宗教自己处罚,把主题归到净洁灵魂,都写得简练明瞭颇有分寸,我的担心放下了。真正的'宗教,建于知识、意志、情感的经验统一体之上,它是一种信仰,而中国的宗教被道德化了,因中国理性人本主义成熟过早,并被历代王朝利用,道德宗教可以给生灵自由,更可对生灵主宰压迫,剥去了自由!其实我们的宗教观也是道德化的,很难接近真正宗教信仰:追寻那隐藏的最初及最终的真实,即那绝对的权威!俗世及假僧永入不了这界!”
我的老师虽然来不及写序,但他的纸言片语近10万字点评,只能选其一二了。他总说,你出去旅游是替我观山赏水,看你的游记形神双得,很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净灵的方法,人老了,对世界更是充满感情。因而,老师对《秘境随笔》最是倾心,在发表这一组散文时,曾经配了点评:
“亚珍:你让我把几封短信收集起来这不难,老师照办。十几年来我一直跟踪你的文学活动,你的喜、你的悲、你的精神求索我是尽知的。你在文学上的进步远不是咱们十几年前认识的你了,你一直尊我为“精神导师”,我也没有推辞过,如果你的精神世界里有我再造的血缘,我是高兴的。如果我还有一点余辉能普照你,我是愿意的。如果我的艺术思想能够启悟你,我是满足的。因为文学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你更是虔诚无比,明知冰冷你还要燃烧,明知深陷困境你还要突围,这是无人抗衡的精神!我看着你的羽翼一天天长丰,心灵一天天强大,我为你而感叹,为你而喝彩!时代在变化,很多人面对文坛,你却面对文学;很多人面对人群,你却面对人生。有这样的心志之作,不是当下“人群”可以肯定的,而是要由历史去陶冶的。文学一定给意志者以公平!文学艺术莫不如此。总是盼望品读你发来的新作,它是我们思想的互动。
草原的‘思绪’欣赏了,很欣赏!走进‘思绪’,又一次走进你天才的文学心灵!有一种‘悲志成诗人’的大气象。‘火炬’的人文、‘细雨’的尊贵、‘戈壁’的生命、‘牧人’的顽强、‘毛驴’的天真,还有“胡杨”的神形……等等,都是由纯纯的自我语言点化出来的物的生命本意!感性推举了理性的升华!你此行收获了又一次生命经验,这使我想到:坚持心志就能永葆内心激情!当骆驼再不是“沙漠之舟”;马群再不是“战场之神”;红柳啊,宿命的女儿,牢牢依偎大漠,永不离去!它们静默着,你多情的眼睛看透它们的内心,所以,眼睛三次哭泣,这不是浮浅的拟人化写法,而是深刻的人性释放和升华!我赞美这双多情的眼睛!而 “静默”把骆驼、马群、红柳构结在一个主题里。读起来是流畅的,深邃的眼睛把它们“静默”的内涵刻画出了一道深深的贯穿线!凡有思想的人就会欣赏这样的含叙事、抒情、诗意、哲思入体的思问式散文。思想之树高大茂密,只要她的根永插土地她就万年长青! 心、物本共存,“唯心”是强调心的力量!世上唯人有心!心即心愿,人的启动力。心,有变异性,善、恶两面都有无限张力,也有无限的软弱。但善的沉默却蕴藏着更大力量。人类历史进程善恶交替,直至无限,最终同归于尽!——我的彻悟。
‘峡谷’让我读出的主题:心之罪泯灭了心之爱。呼吁人类真爱!‘岩画’主题:悟到‘永不停息的叩问’。这是对人类从未真正安宁过直至永远的彻悟回答。呼吁制服狂躁的力量!宗教用了‘静’的力量。‘寺庙’主题:唯心——最本质最终极的文明。老喇嘛心知永不抵物的自由,用心的力量避物,他不会有苦感。‘寺庙’的确走远了、上高了,到达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游记的物趣或思趣,乃至纯美的物或思,都是至上的。看与思相辅相成,谁多谁少不只是数字现象。‘寺庙’是看,哲学是思。你看得少却很精,沉默的喇嘛、岩石的蜂孔,都是画龙点的睛,睛是晶洁窗口,给你提供了无限的思!看得少想得多,是思想家;看得多想得少,是工艺家;光看不想是玩家;不看不想是傻瓜。你的作品属地道的原创。是一组出色、精深的思问散文!
我喜欢你的小说,是因为技艺方法、情思内涵都化入了流畅生动的叙事语言和典型形象之中,达到了一种可供人赏阅的审美境界。我更喜欢你的随笔,那些奇思妙想常常直抵事物的本质,让我心动、眼亮,似一束束火花溅射出光芒,一进入文中你就不是现实中的你了,你的内心斑斓多彩,激情磅礴,内心的力量强大无限,不仅感到有高度而且感到有厚度,这是需要长期修养才有的结果。我感到很高兴,只要我还可以阅读,我将会一直关注你的文学发展,这是我十几年来最愉快、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在组织这部散文集的时候,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倏忽出现,倏忽消失。我不得不停顿下来凝思不语。记起老师阅读时的惊叹,笔下如神的评点,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发一个击掌赞叹的表情……不觉泪光盈目!习惯了互动,习惯了老师的陪写,突然人去楼空,曲终人散,许久许久我魄不守舍。虽然我深知人生无常,心,仍不能平静下来接收这种精神的剥夺和灵魂的撕裂。老师只说过他会永远陪我写下去,可他从来没有告诉我,有一天他突然失踪我又当怎样。如今孤孤的我独自爬格,独自码字,独自思索,再不会有外力刺激我写作的欢乐了。我不时抬头望着窗外那一方湛蓝,空域常寂,偶儿有几只鸟飞过,留不下一丝儿的痕迹……当我收回目光,看到老师定格在相框里恒定的微笑,我似乎能够找回一点暖意。任何一种关系,一旦有了信仰就会永恒,我与老师之间的情谊其实就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对艺术充满了宗教感。不能浪费老师多年的栽培,这便是我写下去的动力了……
只是,过去出版了书,第一册总是寄往汉城,就像一个孩子出了成绩单,飞快地跑回去向父母告捷一样。可是这次出版后,老师已去,世界空了!不觉心中揪扯,这第一册书寄往何处?因为不能面对这个习惯的变更,我想好了,我依然会认真地签上老师的名字,不需要邮票,没有里程,用我的心,接通去往天堂的列车,遥请老师惠存!我想,老师一定会像以往一样高兴。因为,二十年来他亲自见证了我的思想过程和心灵成长,我又怎能让我的成长,在老师的书架上缺席呢?这部散文集,谨以献给我已故的老师,但愿能把我的心愿遥寄天堂,以慰藉在天之灵。学生泣泪叩送!
【遥寄天堂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遥寄杂文随笔09-15
一笺相思遥寄的杂文随笔12-09
遥寄天堂的祝福散文随笔11-08
天堂,非天堂的杂文随笔12-06
我的天堂杂文随笔07-04
失落天堂杂文随笔12-18
鸟的天堂杂文随笔12-20
想念天堂的爷爷杂文随笔01-02
寄往天堂的信的杂文随笔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