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通用2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
寒假结束了,幼儿园陆续开学了,有些孩子因为不想上幼儿园又开始哭闹,假期综合征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开学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我刚走进园门,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我不去,我不去”的哭闹声,是哪个孩子呢?回头一看,原来是班里的小峻。他哭得像个泪人,双手死死地拽着姥爷的腿。小峻是一个插班的孩子,寒假前刚来小班一个月,但性格活泼、开朗,很快就适应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假期综合征的原因而哭闹。我上前询问,姥爷无奈地说:“不知怎么回事,最近这些天他在家总是说不想上幼儿园。”
“可小峻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呀,和小朋友也相处得挺好,只是午睡时在床上翻来覆去,总想去厕所……”见我和姥爷在一旁说话,小峻的哭声渐渐小了。我笑着对他说:“小峻,我们先到教室里去,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们慢慢说,好吗?”小峻这才和我回到了班上。
于是,连着几天我对小峻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午睡时他想上厕所的情况更明显了,由以前的几次逐渐发展到差不多10分钟就要上一次。班里的另一位老师也说她看午睡时也有这样的情况,但老师以为他是想逃避午睡,所以好几次都没有准允。
我想不能任由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了,孩子在家午睡也有这样的现象吗?于是我同小峻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小峻在家午睡时要闻一张固定的小毯子才能很快入睡,加之受假期综合征的影响,更加不想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没有了小毯子,他觉得很不安,因此就频繁地想小便。但由于老师的不理解,孩子心理上更得不到安抚,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害怕午睡,甚至害怕上幼儿园。
探寻背后的原因
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1~3岁时会出现恋物现象,这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父母,尤其是母亲,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但很多母亲因为要重返工作岗位.不能一直陪伴孩子,这时孩子本能地从其他人或物品中寻找新的安全感,就出现了对物体的依恋。一般来说,孩子依恋的是一些柔软的物品,如小毯子、棉被、枕头、布娃娃或其他绒布小动物等等。孩子从熟悉的环境到了陌生的环境,安全感缺失,依恋物上熟悉的气味和触感类似于亲人的抚摸、拥抱,能够安抚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对于小峻来说,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方式来表达。而从家长处了解到,平时只要小峻一哭闹家人就会满足,这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强化。加之在幼儿园老师对小峻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小峻和老师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
如何转移孩子恋物的行为
对某些物品产生依恋是孩子心理发展中比较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这种行为会逐渐被更为成熟的行为取代。只要情绪、行为等发展正常,这种依恋对孩子发展并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表现出过度行为,应该怎么办呢?
接纳孩子对安慰物的依赖行为
不要刻意限制孩子,因为这会更多地强化他的行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了解到小峻的心理需求后,我们请他把家里的小毯子带到幼儿园,以减轻他的紧张焦虑。情况有一些好转之后,试着让小峻尝试去掉小毯子独立入睡,但可以不按集体常规准时上床。当孩子能够比较安稳地独立入睡后,再尝试着帮他去掉小毯子入睡。
在此期间,班里的三位教师与小峻经常进行个别交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以建立亲密友好的师幼关系。
重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父母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照,尤其是对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才导致了孩子对某些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由于假期重返幼儿园,孩子面临分离焦虑,家长应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给他更多的情感满足。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为此我们向小峻的妈妈提出了一些建议。
坚持陪孩子一起入睡,睡前给他唱唱歌、读读书、讲讲故事,让他感受到家人一直在身边。
多让孩子结交朋友,与几个小伙伴建立固定的关系。给他们提供一起游戏、出行的机会和场所,让他有同龄人相伴。
经常与孩子聊天,尤其是聊聊他担心的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和他谈论他担心的事情,如离开家、独自上幼儿园、生病等;也可以和孩子谈论安慰物带给他的积极感受,使他领悟到自己可以慢慢克服害怕情绪。
给予孩子不断的鼓励。孩子和安慰物分开一小会儿就给予表扬,且慢慢延长与安慰物的分离时间。
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小峻在午睡方面有了明显好转,由不愿意上床,到愿意上床坐着,逐渐到能与同伴一起按时午睡,小便频繁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当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抵触、对抗、生气、哭闹等情绪和行为,这需要成人更加细心的关注,同孩子建立可信赖的关系,从而帮助他重新建立安全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2
冬天温暖的早晨,来得早的小朋友已经把桌子摆好了,大家围坐在餐桌边谈论着高兴的事儿。
早餐过后,我照例去看看孩子们的表情卡,发现“胜男”小朋友的表情卡是蓝色的,(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都以自己的心情状态为标准来放置心情卡,红色一面是笑脸,蓝色一面是难过的表情)我正要去问她,就看到她边哭着边向我走来。我赶忙问她怎么了?“我忘了穿裙子了”连欣擦着眼泪说。胜男小朋友是个很爱干净,很爱美的小姑娘,皮肤白白的,眼睛会说话,平时的穿着很时尚呢!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想辙,上哪里去找合适的裙子呢?哎,有了!我注意已定。于是我先安顿好“胜男”,开始在班里找材料,凡是能激发我灵感的都找了出来。
我先请大家说一说,谁发现今天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不高兴了?有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是胜男!”“她为什么不高兴了呢?”我问,坤坤说:“她今天忘了穿裙子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我又问,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帮助她;我们给她买一条裙子送给他;我们哄哄她……。”
这时候,我赶快出示了我找到的那些宝贝:一块粉色绒布,几条线绳,报纸,剪刀,胶水,彩条菊花,油画棒,水彩笔,图画纸,透明胶带,红色方便袋,布质的小树叶等,启发小朋友利用这些来帮助连欣,很快大家的办法就出来了,我们把大家分成了四个小组:报纸组、绘画组、方便袋组、绒布组。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特长重新调整了座位开始创作。我穿梭在他们之间,不时地给他们提上一两条建议,或者简单示范一下,大家都很投入,20多分钟以后,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完成了:绘画组的小朋友,给胜男送上了自己为她设计的美丽的裙装;报纸组的小朋友,用旧报纸制作了一条A型的贴花短裙;方便袋组的小朋友,用剪刀和胶带重新连接了袋子,做成了一条长筒裙,并在裙子上装饰了彩条菊花;绒布组的小朋友很有创意,他们很巧妙的利用了绒布一边的空洞,穿上了蓝色的绳子做腰带,粉色的筒裙上还装饰了很多嫩绿色的树叶,真是漂亮极了。胜男兴奋得看看这个,穿穿这个,脸上的'泪水早就没了踪影,她高兴的和大家一起拍着手欢叫着……
我们一起打扫完“战场”,我问胜男:“现在可以把你的小篮脸换掉了吧?”“我早就换了!”胜男欣笑着说。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也笑了,我很欣慰,也很感动,感动的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关心同伴,并且还能积极地想办法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伴;欣慰的是大家的努力终于使胜男重新展开了笑容,在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友爱、善良和智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3
伴随着歌曲《春晓》的响起,我们的户外活动又开始了。孩子们一听到这首歌就兴奋的排好队走出活动室来到塑胶场地。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选择的是跳绳,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我们决定挑战一下跳大绳。我们两个老师甩着绳子,让小朋友排着队一个个来尝试着跳大绳。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虽然很好奇、兴奋,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主动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点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胆子比较大,而且运动方面比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气跑进了甩起的大绳里,但是由于节奏不对跳了一下就绊倒了。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们总结出来,在孩子跳进绳之前给孩子数3下作为准备,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大绳,节奏能跟上。就这样几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孩子能够试着跳大绳了,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看他们准备跑进大绳时,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挡住头就知道害怕大绳打着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孩子们说:“别怕,大胆的往上跑,看着老师的绳子上去了你就跑进来。”
话说完,我自己都心虚,说实话我也害怕,记得小的时候伙伴们在一起跳大绳我从来不参加,因为怕绳子打着头。就是现在也不敢,一是怕绳子打着疼,二是怕不会跳被小朋友笑话。但是,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战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大绳跟前,眼看着大绳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绳子甩了快十下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为我甩绳的小滕老师看出了我的忧虑了,对我大声的说:“没事,你上就行,要是看着绳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绳子,放心打不到你。”我看了看给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冲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兴地抱住为我甩绳的老师,这时小滕老师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打不到你吧!”我赶紧抓住机会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师告诉我:“甩绳的人其实很重要,你要看着孩子如果跑过来绳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绳子快甩开,这样孩子就能跳进来;看着孩子的节奏甩绳,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着快,这样慢慢的他就会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刚才跳得那么轻松呢!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果然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绳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理论都要连系到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尝试跳大绳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导孩子,一切都是空说,不具意义,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只有自己先尝试了,在实践中得出的指导方法才是切实可用的。通过跳大绳活动,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绳我也尝试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4
我们班有一个小美女,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可爱的小圆脸,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小缺点:爱哭!她的哭声是无处不在的,早上来要下“几滴雨”,上厕所裤子脱不下来也会“下雨”,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她还是会“下雨”,出去玩排队走得慢了也要“下雨”,吃饭“下雨”,睡觉“下雨”……总之,下一整天的小雨。
瞧!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馨馨宝宝的哭声了:“呜呜,晚上早点来接我。”我走出门,结果抱在手里的`馨馨,开玩笑地说:“哟,今天又下雨了,宝宝,什么时候出个太阳呢!”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脸可爱。
活动结束,孩子们都去入厕了。馨馨宝宝开始哭,问她“怎么了?”“老师,我不会。”原来,她不会脱裤子,好,帮忙一把。小便完又开始哭,“老师,拉不上来”,“好,看好了哦!”我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教她应该怎么穿,她点点头说:“下次不哭了。”
吃饭了,又传来馨馨习惯性的哭声,“老师,我吃不下。”我一看她的碗,饭和菜基本上还没动过,我知道,她这样的哭声是要我们喂她吃饭。因为,在家访的时候,我就了解到馨馨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奶奶包办的,她几乎什么时候也不用做。奶奶对这个唯一的孙女非常疼爱。她姑姑对我说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会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
其实,家长不知道,孩子是机灵的,而这种“机灵”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认知的。千万不要看不起孩子,其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了,已经会对成人的行为做出观察了。当她发现只要他做出某种动作或情绪(如哭泣、愤怒等)反应时,大人就会迅做出反应,满足她的需求。而这个时候大人的反应就在有意无意中强化了她的情绪反应,以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情,她就会给你来一招。这就是“隔代抚养”常出现的问题。
试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能力越来越差?习惯差、自理能力弱?我想,原因不在孩子,更多是我们大人的“包办代替”。从对幼儿的家访中,我认识到如今的成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总认识自己的孩子还小,大人是应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孩子不会吃饭,吃得慢,那就喂吧!反正不吃力,省的他自己吃弄得满地都是。其实,成人自己的懒造就了孩子的“懒”,懒惰思想一旦形成,孩子就输在了第一起跑线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做到能和大人一样吃饭、穿衣服,那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练习,反复练习。人的技能都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提升的。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懒惰”(此懒非彼懒)的老师、家长,孩子一定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出色!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5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清晨,走进幼儿园,一阵香浓甘甜的味道沁入心田。抬眼望去,雪白的槐花缀满枝头,地上也洒落了一层细碎的花瓣儿,真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呀!
每逢这个季节,满树的槐花便成为我们幼儿园的一道风景,就连接送孩子的家长也久久不愿离开,嘴里还不住的叨念:“好香,好香!”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总会带孩子们赏花观花,最让孩子们高兴的是还可以吃到用槐花做成的美味佳肴呢。今年也不例外。今天我要带孩子们上一节观花、赏花、吃花的课,让孩子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槐树、槐花给人们带来的益处。等孩子们都到齐了,我对他们说:“宝贝们,你们闻到我们园子里的香味儿了吗?”“闻到了”“是什么味儿啊?”“槐花的香味儿”“说得真好,那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采槐花?”“想”孩子们都特别高兴。有的拎着小桶,有的挎着竹篮儿,我找了根竹竿儿,用铁条迂了个钩绑在竹竿儿上。我们先来到树荫下围坐下来,“孩子们,树下凉快吗?”“凉快”“那你们说说槐树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槐花很香”明明说。“它可以做家具”乐乐说。“树底下可以乘凉”梦寒说。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是啊,槐树的用处可大了,夏天他像伞一样跟人们遮阴,挡雨;冬天还可以挡风挡雪;它的木材还是做家具的好材料,最快乐的'是槐花可以吃。你们今天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槐花食品。它不但可以生着吃,而且还可以做成槐花饼,槐花素,包饺子,蒸馒头都可以。”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最主要的是槐花的香味太诱人了。“孩子们,想吃到这些我们要付诸行动,用我们的表现来证明,我们是可以吃到的。”“好”孩子们都跳起来,仰着小脸准备捡槐花。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槐树枝特别硬,每掰一下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一只只槐花纷纷落地,孩子们争相把它们抢到自己的小桶里,篮子里。等我的胳膊酸的抬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的桶和篮子已经满满当当了。一张张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我说:“孩子们,现在我们把这些送到后院的厨房,让厨师阿姨给我们做好吃的。”到了那儿,我先给孩子们洗净一部分槐花,让他们品尝了生着吃的味道。小胖说:“真甜”小妹说:“真香”小涛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是又甜又香。”我和孩子们都笑了。今天的午饭你们猜孩子们吃的是什么?是用槐花做成的各种美味食品,孩子们也分享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大自然离不开花草树木,尤其是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孩子们需要大自然。经常带孩子们了解它们,认识他们,从小养成爱观察、喜动脑、勤动手的良好习惯,用他们的感官感知自然界的丰富多彩,收获更多的美好和乐趣。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6
自从我们的种植园地活动开展以来,每天到种植园地去,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程。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我们班的生菜丰收了!
在采摘生菜的时候,孩子们真像照顾自己的宝宝一样,一个个小心翼翼,一边挑选着最大的叶子采摘,一边不停地嘱咐身边的小伙伴:“小心点儿,别踩着生菜!”“唉,别把小的叶子碰下来!”
在孩子们的辛勤劳动下,很快就摘了满满的一盆生菜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高兴地欢呼着!是啊,孩子们从自己播种、到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留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老师,你不是说伙房的叔叔今天中午要给我们做生菜吃吗!”琪琪问我。呵,小家伙还真记得!伙房的郭叔叔说,等我们班生菜丰收的时候,他要给我们做蒜蓉生菜!
我和孩子们一起抬着一盆生菜,向伙房走去。还没到伙房门口,孩子们就嚷了起来:“叔叔!叔叔!我们班的生菜丰收了!”小郭叔叔迎了出来:“呦,苗苗班的生菜长得可真好啊,来,赶紧把生菜洗干净,叔叔今天给你们做蒜蓉生菜吃!”孩子们高兴极了,在伙房叔叔的号召下,孩子们开始洗起了生菜。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就洗完了,兴奋地对伙房的师傅说:“叔叔,我们洗好了,你赶快做蒜蓉生菜吧!”没想到,小郭叔叔看了看孩子们洗的生菜说:“小朋友,生菜洗得不干净,你们看,这叶子里面的褶皱里还有泥呢!”孩子们一看,可不是吗?原来孩子们只是把生菜的叶子放在水中摆了摆,根本没注意到生菜叶子的褶皱里还有泥土。于是,在叔叔的教导下,孩子们有重新洗起了生菜。琪琪一边洗一边说:“原来洗菜也这么辛苦。”听了琪琪的话,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每天吃的蔬菜都是叔叔这样一棵棵洗干净的,叔叔的工作多辛苦啊,可我们有的小朋友在进餐的时候还浪费饭菜,你们说,这么做对吗?”“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再也不剩饭菜了。”平时吃饭经常剩饭的邦邦小声地说。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生菜终于洗完了!叔叔将生菜端到了伙房,孩子们兴奋地跟在叔叔身边。只见郭叔叔在锅里放上了油,等油热了以后,将蒜泥放进了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随着蒜泥变成微黄的瞬间,一阵扑鼻的蒜香拥进孩子们的鼻孔里。“哇,好香啊!”孩子们高兴地叫着。
郭叔叔将生菜放进了锅里,几下翻炒,蒜蓉生菜出了锅!
端着蒜蓉生菜走向餐厅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劲儿地嚷着:“吃蒜蓉生菜喽!我们自己种的生菜!”
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也被他们成功的喜悦感染着!是啊,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收获的不仅仅是绿绿的生菜,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老师祝愿你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就像今天一样,有更大、更多的收获!加油!我的孩子们!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7
绘画活动后,我组织幼儿喝水,孩子们陆陆续续起身过来站队,毛毛并没有理会我,他仍然在埋头画画——这是他转入我班一个月以来的一大进步,因为刚转入我班时,动手操作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与的。当多数幼儿已经站好的时候,毛毛才起身,然后向队伍的最后边走过去,走到子源的桌子前,他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看子源的画,毛毛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边笔就在子源的画纸上随手画了两下。这时平平跑过来告状说:老师,毛毛在子源的画上乱画。”毛毛也跟着平平过来,冲着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
喝完水,毛毛坐回椅子上继续画画,我走到他的旁边,蹲下来问他:为什么在子源的画上乱画?”他一脸坏笑地说:我想试试他的勾边笔还有没有水?”我点点头:哦!你用这种方式检查彩笔有没有水啊?”他点点头依然很得意地冲我笑。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纸上画呢?”他说:我怕弄脏我的画。”
孩子只懂得爱惜自己的东西,不懂得去爱惜别人的东西,不会为别人着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处在父母及祖辈的宠爱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照料,只求给孩子多一些付出,而从不求回报,孩子认为:被他人关爱是理所当然的。长此以往,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同伴缺乏关爱。如果孩子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关爱,那么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学龄前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且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与分享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其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毛毛跟我说完就低头画画,我拿出一支绿色的水彩笔,在他准备画草地的位置上随手画了一下,他哇”了一声便开始嚎啕大哭。抬头一看是我,所以没有动手,不能动手解他的心头之火他哭得更伤心了。我装作一脸茫然地样子说:怎么了?”他边哭边吼:你给我弄脏了!”我说:我想试试彩笔有没有水?”他依然哇哇地哭着,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不是你告诉我这样检查彩笔水的吗?你刚刚还在子源的画纸上试过啊!你刚才怎么没有想到会把子源的纸弄脏呢?”他的哭声戛然而止,边擦眼泪边转过去看着子源说:那我以后不给小朋友乱画了。”我对他表示了歉意,并告诉他:在我画过的地方,全部涂上绿色就是草地。他仔细看看,咧着嘴巴笑了。
在活动中,捕捉幼儿心理的真实思想,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关爱的情感和分享的快乐,在理解和体会到别人对自己关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8
今天在接待小班孩子入园的时间里,一边忙着收着孩子们带回的书,一边招集着孩子们进行午间活动,就当这功夫,刚把书放到图书角的我,一回头,不见了刚进活动室的嘉豪,我喊了一声“嘉豪,在哪里呢?”没见人影,随即我就走到了门口,还没踏出门口,就看到了院子外面的嘉豪,站在那里不动,“嘉豪,怎么在外面站着呢,我们进去吧。”看着孩子一动也不动的样子,我就伸出手去,接孩子的手,只见嘉豪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与期待,小手只往后缩,我顺势蹲了下来:“嘉豪,怎么了?刚刚不是跟妈妈说再见了吗?”因为,我看到嘉豪的妈妈还没有离去,就在小班教室前面的甬路上站着,还以为孩子在目送妈妈呢。
当我又一次想握住孩子手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孩子手里紧紧地攥着几朵花,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孩子采摘了活动室前面正开着的兰草花,正当我对孩子进行说教的功夫,这个时候还没走远的嘉豪妈妈又返回来了“老师,嘉豪怎么了?”“哦,刚刚看到孩子没有在教室里,原来在这里摘花呢?没事,一会老师跟他说说就可以了。”满以为对孩子进行此时教育最有效、最有把握、最自信的我,这时被孩子的妈妈的一句话震惊了,“老师,我的孩子很小心眼,不敢说的。”“不敢说,为什么不敢说呢?”“嘉豪,从小就这样,做错了事也不敢说他的,要不就会哭的。”这个时候的我,听到家长的话语,恨不得马上就把家长的嘴巴堵住,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是万万不能说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听不得半点家长的偏袒,他们很会观言行事的,所以,无奈的我看到孩子扔下手里的花,低着头就走进教室,然后妈妈在后面还一个劲的“嘉豪,没哭吧,没事,老师不说你。”此情此景,我真的无话可说了……我知道,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才更有利用孩子以后的成长。
因为,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没有想到,这么年轻的`家长竟然这样来教育孩子?我更没有想到,还有怕老师教育孩子的家长?
于是,我把孩子交给小班的班主任老师,顺便跟家长进行了沟通,当我确信的跟家长说起,刚刚孩子摘花是无意行为,可是刚才家长的话语恰恰给孩子造成了无意变应该的误导,刚刚也正好是教育孩子的最有力的契机,但却给“爱”孩子的妈妈给挡了过去,最终,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再三交谈中,我看到,家长终于悟到了自己的不该。最后,我跟家长达成协议,在以后的教育方法上,避免在孩子面前护短的行为,要珍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并加以改正。
从这件事情上,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家长“爱”孩子的极端行为,也更让我再一次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9
我班有个孩子叫李佳颖,用通俗的话说,是一个有灵性的孩子,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师要干什么,因此老师们都喜欢请她帮忙做点事。比如:拿东西,到别班找人或是做老师之间的传话筒等等。因为她在全班幼儿中的这种“威信”,所以我经常请她当“小老师”,负责在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在休息时间负责“整顿”纪律。
这天,我照例请出李佳颖做“小老师”, 李佳颖走到台前,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游戏,她一边带着大家玩,一边不时的用眼神与不听话的幼儿对视,像个老师样的睁大眼睛盯着别人,不守规则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动了。看到形势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寝室去拿点东西。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教室里却传来了整齐的“龙飞加油,龙飞加油”的叫声。我赶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李佳颖就在龙飞座位旁两人剑拔弩张,互相怒视,都有点怒发冲冠了,谁也不让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赶紧平息了大家的情绪,准备了解事情的经过。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李佳颖更是大声叫着:“老师他不守纪律,不听我的话。”眼中充满了让我帮助她的目光。原来是李佳颖发现刘豪自己在下面讲话,就叫他到台前“罚跳”,必须她说停的时候才能停下。刘豪果真按照李佳颖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来,这时龙飞发出了“不要听她的话”,引起了李佳颖的极大不满,她没想到还有人敢不听自己的话。她非常生气,径直去找龙飞理论,谁知龙飞不甘示弱:“哼!就是不听你的”,两人就争执起来,谁也不示弱,就出现了刚才的情况。
我赶紧平息事态,心想:龙飞真烦,但是为了表示公平还是当着全班的面教育了李佳颖,叫她对小朋友们要好,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碰到难题可以请老师帮忙并让她给龙飞道歉,李佳颖很委屈的样子,眼泪直打转,但她还是表示今后再也不对小朋友凶了。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到了洗手的时间,大家都在洗手洗脸,却传来了很大的哭声。不时有幼儿告诉我“李佳颖哭了,是龙飞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来事情还没结束,我把李佳颖从地上扶起来,并询问事情的.原因。原来龙飞看到李佳颖动手打另一个孩子,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李佳颖推倒在地,李佳颖这次终于哭了。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师”的选择不应该是随意的,不能以自己轻松为目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在选“小老师”时,不再是只选某一个人,而是注重发现谁有进步就选谁当“小老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才能会让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0
今天我们像往常一样进行活动,突然一只大蜻蜓飞进教室。所有宝宝的注意力都被它吸引住了,禁不住大喊:是蜻蜓,老师。只见它飞上又飞下,停在了窗户上,我随机回应:要不我们去抓一抓,来观察下它长得怎么样的?一个小男孩马上说:它是益虫,不能抓。我心里暗喜:宝贝,你懂得知识真多啦,我们只是和它做好朋友,不会伤害它的。于是他就点头同意了。我小心的抓住了大蜻蜓的翅膀,蜻蜓的反应还真快,全身颤动了下。当我拿着蜻蜓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经不住跑上来要摸蜻蜓,我见他们兴趣那么浓厚,就请他们触摸和观察蜻蜓具体长什么样的?有几对翅膀,几只脚,多少个眼睛,全身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等。但由于小小班的年龄,他们还理不清2只等于一对的关系,所以问他们几只脚时,请他们手口一致的点数,他们都发现有6只脚,再问6只脚是几对,他们就显得迷茫。
后来引导他们说3对,才跟着你说一遍。我们从大体上观察了蜻蜓,突然一个小女生说:它会说话吗?作为老师,我很汗颜,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但作为教师,对于幼儿的问题,不能回避,要接受并给与科学合理的。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其他的小朋友,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部分说会说,部分觉得不会说。请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会说话的男孩子觉得蜻蜓吃害虫时和青蛙是一样的,舌头伸出来卷着吃并伴随自身的动作结合,很形象。另外一个男孩马上说:我没有看到过它是这样吃害虫的,所以它不会说话。我觉得他们的观点是有没有舌头和说话的关系。当时我觉得他们真的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很有自身的观点,且大胆、愿意与全班小朋友进行分享。
为了保证可靠性,我听完后,也没有具体的回应或否定谁对谁错,说到等下我们通过资料查证下在一起来探讨现在这个话题吧。最后再以它是益虫,专吃害虫,所以要保护它的观点结尾。最后我们一起把它放生了。后来回想,其实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吧,只是他们的语言我们不懂,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生理学家。但是对于会不会卷舌头吃害虫还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当时回应了他们相应的答案,也可以让他们知道动物的多样性,发散他们的思维。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其实我们交给幼儿的东西可以有很多,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原先准备的。对于他们,我们没有绝对的教学制度和系统知识,只要他们感兴趣的、愿意学的、想知道的我们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只是唯一不足就是感觉自身的综合知识还不够丰富和全面,还不能够马上给他们正确、科学的答案。所以平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会充电,多看些不同内容的书籍,才能更好的回应他们的问题。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1
记得小时候,摔碎过好几个碗,每一次都是被劈头盖脸的骂一顿,而且还会收到"这顿饭你就别吃了"的口头惩罚。有一次,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汤往屋里走,生怕汤撒了,结果没有注意到脚下,连人带热汤还有碗,都重重的摔在地上。当时,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摔倒了,疼,需要妈妈帮忙,一方面害怕,害怕挨批评,害怕被骂。果然,妈妈来了之后,话语间全都是怎么又摔了碗,汤都没了,还吃什么等等的,而对于我是否安好,并未关心。
现在,很多妈妈会向我哭诉,说孩子又摔了碗,还不认错,以后得给他个不锈钢的专用碗等等。每次,我都会反问妈妈,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是孩子重要,还是碗重要,抑或是碗里的汤更重要?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个事件中,促进孩子的成长?
不摔碎,怎么会知道碗易碎?
只有亲身去经历过,才会有更多的体验,才会促进孩子进一步的探索,才会在碰到相似情景时,不再那么惊慌失措。当我们说玫瑰有刺,不能去碰的时候,孩子们是无法认识到的,那么漂亮的花,怎么会有刺?我们让孩子自己去摸一下,被扎到了,才会知道:哇,原来玫瑰是有刺的,不能随便乱摸。
孩子的情绪,比摔碎的碗更重要
很多孩子在做错了事情时,一方面会被自己所造成的错误事件而紧张、焦虑,但更多的是会很担心家长生气,害怕家长批评!打破碗的那一刻,一个完整的碗瞬间变的.支离破碎的那一刻,孩子其实是很难过的,他不知道该怎样应对眼前的景象,他需要妈妈的支持与安慰,但此时,若收到的是责备、怒斥,那么,小小的他,内心是何等难过呢?
遇见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安抚了孩子的情绪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去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引导孩子寻找避免犯同种错误的方法。摔了碗,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碗是容易破的,以后吃饭时,怎样才能尽量不把碗摔地上呢?再拿一个,让孩子试着去寻找其中的窍门。比如:碗放的往里面一点,一只手扶稳了,另一只手再动等等,小小的一只碗,换回解决问题的能力,岂不是更好?
信任,会是最大的成长动力
如果,你给了孩子一个永远都不会摔碎的碗,对于家长,你会省心很多,但对于孩子呢?他会失去继续锻炼的机会,他会认为爸爸妈妈不信任自己。以后做事情,会小心翼翼,会尽量不给家长添麻烦,他也会在碰壁之后,选择逃避,而非前进。如果,我们选择给他更多的机会,那么,孩子的心里会觉得"我能行",继而昂首向前。
一个摔碎的碗,会带给孩子更多的自信,也会瞬间瓦解所有的信任与自信,现在,你会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2
我很荣幸能参加平湖市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实践培训活动。第一阶段的安排时间是:3月22日~3月27日,第二阶段的时间安排在暑假是从7月5日~7月10日结束,培训共计12天,每天的安排形式比较多样,异彩纷呈。其中有名师的讲座,有听课、互动评课,有课题为主的研究等实践活动。总的来说,对我自己的促动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培训班的班主任是顾老师,开班第一节课是简短的开班典礼,刘校长和龚老师为我们解读了开班的背景、学分的获得方式、方法和本此培训的方案。接下来是顾老师组织我们66位老师组建成了六个团队,并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自我介绍,让我们互相之间有了认识和初步的了解。还以团队互动讨论的形式,研讨培训期间的规则和学习期望,每个团队都有一个有深意的名字,如:满天星、花儿朵朵、美丽相约、甜甜酒窝等。我很感叹大家的智慧,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都能设计出这么漂亮的规则结构图,还有我也很佩服那些上台来对结构图进行解说的汇报员,她们都能富有感情的、流利的,把各自团队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
这天下午,我们来到了行知幼儿园,活动主题是《走进课题聚焦课堂》,让科研聚焦实践,以课题研究课为研究载体,与课题负责人一起聚焦课堂实践,追求真实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除了聆听课题负责人的课题管理经验、课题研讨方向和课题运作情况外,还聆听了两堂课题研究课展示。分别是乍蒲天妃幼儿园肖群老师的中班阅读《色拉魔法店》,行知幼儿园华芳芳老师的大班美术《美丽的蝴蝶》。教师的课设计精美,朴实自然,我时常被教师的精彩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为幼儿思维的火花所欣喜。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又去了具有浓厚的农村乡特色的新仓幼儿园,参观了幼儿园布置,让我感收到了新仓幼儿园老师们的奇思妙想。并且还观摩了三位老师执教的三个同课异构的音乐教学活动《蚕豆花》,紧扣本次探讨的主题《音乐教学趣中求效》,活动形式是这样的:课例观摩——同课异构、互动参与——领域论坛、名师引领——分享智慧。执教老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幼儿们体验到了歌唱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中,老师的图谱设计,运用游戏化的情景、运用各种演唱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一个“趣”字。
在学习过程中,聆听老师们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处理课堂的稚嫩与不足,名师的引领和梳理,分组研讨和互动交流,又能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培训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与启迪!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3
我们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并不是说总是去找幼儿的缺点,总是批评。相反,对幼儿的教育,要多鼓励,要注意发现他的优点,多肯定他的进步。那怕他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 首先,培养积极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喜欢思考、提问的兴趣。例如吃饭时讲到菜咸了、淡了,就可以问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海里有盐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淡水;又可以问为什么现在提倡用碘盐,碘对人体有什么用处等。当幼儿了解了这些知识,懂得了一点这方面的道理,满足了求知欲之后,愉快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快乐的.心境。生活中这一类问题随时随处都有,让幼儿去发现它,思考和解答它,会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父母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鼓励他,并谢谢他关心大人的生活。适当地让幼儿知道家里的困难,并让他参与克服困难。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搭积木时,只要他想要这块积木,不管在谁的手中,马上就拿过来;玩具掉在地上就当没看见一样,收拾整理玩具更是与他(她)无关。因此,对幼儿加强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要教育幼儿辨别行为的正确性。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积极主动帮助别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入园摆放桌椅,离园前整理玩具和图书;请小朋友带玩具和图书到幼儿园交换着看和玩;帮助值日的老师整理卫生;带废旧物品到幼儿园装饰“手工角”、“ 自然角”等。
其次,给幼儿足够的鼓励,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他们去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了。作为父母,对于幼儿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耐心帮助、积极引导,当幼儿稍微有了点进步时,要大声称赞。充分肯定,而不能拿幼儿和别人比,以为幼儿的进步不值一提,与别人相差甚远。应常常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热忱的赞赏和鼓励,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如果要求很高,希望幼儿十分完美,就难免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急躁和紧张情绪。对幼儿的一点不足,过于焦急,对幼儿的要求,期望过高,使他往往力不能及。这样,使幼儿也不免产生紧张情绪,产生压力感。应用适当的表扬方式,及时肯定和表扬幼儿所表现的良好荣誉感,明确感到这是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和行为,从而使它反复发生,巩固发展。要塑造幼儿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的性格培养,不能急与求成。当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加以表扬,而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使幼儿不良性格逐渐改变,良好的积极乐观的性格逐渐形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4
早期识字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需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识字信息的教育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一些机会和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如布置活动室、图书角、图书架、阅读区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采用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水平的幼儿积极参与早期识字活动。
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根据图意猜出文字
如儿歌《量词歌》,“一只鸡,两只鸭,三条鱼儿,四只虾”中的“鸡,鸭,鱼,虾”几个字,幼儿从画上即可猜出,由此形成图文相辅相成的形式。幼儿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遵循规律就能在阅读中认识许多常用字。
二、范读
(一)幼儿范读创设条件让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作品在集体中范读,在肯定成功的同时也引起大家对作品的兴趣,并找到身边的小老师。
(二)教师范读对有些文字优美、内容有趣,但陌生字出现较多的作品,教师可范读1~2遍或读其中片段,让幼儿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学习作品的难易程度有个估计,继而有信心去学习,去获得成功。
三、结伴朗读和阅读
(一)结伴阅读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读书角,鼓励幼儿结伴阅读。启发认字多的幼儿与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结伴,一般2~3人,使看图与认字起到互补作用,让各种类型的孩子都有显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小组集体朗读教师可以选择可读性强而且生字量基本控制在1/3以内的读物,一般以诗歌为主,让幼儿集体手指点读,并使之在集体朗读中互相影响,拓展孩子的'识字量,使认字少的幼儿也能在跟读中边认字边将儿歌读通、读顺,提高阅读能力。
四、尝试拼词造句帮助幼儿在口语与文字中架起桥梁。
幼儿认字往往是记忆方式的重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反映出单独一个字的认读;以词汇、句子形式记忆的,反映出的就是词汇和句子,有着整体记忆的特征。例如,幼儿已会认读整首儿歌时,看似每个字都认识,但单独抽取其一字让其认读时,却不认识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采用了拼字念儿歌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口语与文字、词与句的关系。以后,又补充了大量的常用字,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组词造句,拼出许多常用句,这样就促进了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五、作好记录,体验成功每当幼儿自己学会一个故事或一首儿歌时,就引导幼儿自己在记录表上或小日记上作一记录。
这样,成功的体验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们继续独立学习。至今,许多幼儿不仅对读书角有兴趣,能三五成群地阅读同一本书,而且还会从家里带书来念给小朋友听,他们为自己能在同伴面前表演朗读而感到自豪。经尝试实践,以上几种看图识字的方法,的确符合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所喜欢的。现在班级孩子已形成了乐意阅读、喜爱阅读的氛围,孩子的识字量多了,知识面宽了,思维也敏捷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5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科,在幼儿园里历来被认为是一门课,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几乎等于零,幼儿的这个年龄特点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学无处不到,因此,数学教育同时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教好数学,让孩子乐于学习数学,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本学期,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寻幼儿数学教育的切入点,初见成效,觉得应该记下来。
第一,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从形象入手教数学。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3—6岁,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只观形象的图片是他们所喜爱的,于是在教孩子们认识数字时,我便选择了幼儿爱看的动物图片,以《参观动物园》为主题,展开教学,我将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动物园的场景就有了,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了一张张直观形象,色彩斑斓的动物图片,他们目不转睛,边看边数,不一会儿,数字1—5学完了,下次孩子们想起可爱的动物图片,一定会想起数字宝宝的`,你瞧,数学学习不是也很有趣吗?
第二,用孩子们爱玩的特点,让孩子们的手中有一点小玩具,边玩边学。
幼儿学数学,手中有操作材料摆弄,边操作边学习,也可以收到良好的预期的学习效果。在教幼儿学习数的分合时,让孩子的手中有雪花片,给孩子自主探索数的分于合,先还要老师讲解,幼儿才能操作,久而久之,孩子们拿到雪花片,便自己开始分合了,细心的孩子会一个不落地分出数字的各种分法,比起老师讲,孩子看的“填鸭式”教学要好多了。
第三,创设数学情境,让孩子们爱学数学。
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中,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从而让孩子眼所见有数学,耳所听有数学,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渐渐喜欢数学,熟悉数学,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再学习,一定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我班的墙面上,有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活动钟面,每一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是孩子们自己调整的,孩子们有他们的时间观念;有老师精心布置的小火车图案,在图上,孩子们可以学习序数,正数和倒数的本领,还可以学习相邻数等,孩子们三五一群,指指看看,讲讲说说,有了这个数学的情境,教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第四,将数学问题设置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孩子们边听故事边学数学。
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教学中,我将数学问题穿插其中,孩子们听了故事,学了数学,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在讲《咕咚来了》的故事时,我穿插了以下的数学问题:小兔碰到了几个小动物?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孩子们听了故事,也复习了数数和序数的知识。
总之,找到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切入点,让孩子对数学有了兴趣,数学教育也会像音乐、美术一样有趣,孩子们会越来越爱数学的!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6
俗话说病从口入,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总爱把小手放在嘴巴里面。还有一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地上爬,然后在把脏脏的小手摸脸,放到嘴巴里。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所以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所谓,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家庭,老师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家长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受着影响,因此,老师对幼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平时,老师在幼儿面前,要有意思无意识地让幼儿知道老师是这样爱干净,讲卫生的。例如,吃饭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儿的模仿能力强,自然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幼儿饭前洗手的习惯就培养出来了。
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应从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爱玩纸,可每次玩过后,教师里就会一片狼籍,满地的纸啊等令老师头疼。为此,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想了一个办法,我让小朋友自己按意愿玩纸,小朋友可高兴了,等他们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处可见。于是,我就唱起《开火车》的曲子,玩起游戏来,小朋友兴趣来了,也纷纷加入进来,当我们开着开着我停了下来,对小朋友说:“不好前面有障碍物,我们的火车过不去”。说完,将一堆纸捡器起丢进纸篓。火车又开了,前面又有一堆纸片,我正想开口,只见杏子小朋友主动跑上前去说:“老师,我把这个丢进纸篓。”我冲她一笑,大声说:“小朋友看,教师里还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开火车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争着将地上的垃圾丢进纸篓。这下,火车开得真快!
从那以后,幼儿往地上丢东西的习惯明显好转,不管是进行活动,还是吃午点,小朋友都很自觉往纸篓仍。由此可见,老师对幼儿的耐心引导,会促使孩子两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也表现在要有独立自理能力,玩具玩过后,一定要让幼儿学会物归原主,如果老师让老师来收拾整理,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从让幼儿学会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后,这种好习惯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工作中去,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认真的督促,培养幼儿爱清洁,将卫生的好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7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父母在经济大潮中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抚养。但许多老人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对孩子关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事事包办。从而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思想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一个孩子在生下来时有无限的能力,在正确的指导下,他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我们孩子的这种能力往往被家长剥夺了。就拿我女儿来说吧,在她两岁时,吃饭本应该能自己吃,可是她奶奶就是要端着碗往她嘴里喂,恐怕弄脏了衣服,更担心孩子自己会吃不饱。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对孩子都进行了百般的呵护,其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诸多能力的下降。女儿现在上二年级了,自理能力差,遇事没主见,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可能有的朋友会问,这件事有这么严重吗?那我很严肃的告诉你,人的智力是怎样产生的?人的智力是通过大脑器官对世界的探索培养起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事事包办,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被限制在一个环境里,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大脑,没有机会运用他的语言功能,更多的就是不能使左右脑相互结合,将他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在长大之后,在各方面都会不如别人。
众所周知,孩子早期教育的周围环境将影响着他们人格的形成,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相比较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喜欢安静和有秩序的家庭环境,因而当孩子达到他们的“好孩子”标准时就大大赞赏。相反,当孩子出于好奇而表现出来的好动、乱涂乱画、吵闹或损害玩具等行为则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这样,孩子就会朝着老人们所期待的行为发展。对于老人来说,照顾孩子还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他们担心孩子出门与别的孩子玩时可能会造成伤害或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侮,常常限制孩子出门,或灌输一些不恰当的观念,如“别的孩子会欺负你的”“不要相信别人”,甚至会吓唬孩子等等,这些灌输,往往会使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去年,我园小班来了一位叫伊宁的小朋友,奶奶经常在幼儿园“陪课”。这个孩子胆小怯懦、敏感多疑、不合群,总是被奶奶揽在怀里不肯放手。经我们调查,孩子从一周岁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吃住。虽然父母经常在家,但他们的教育方式老人不认同,还经常为“管”孩子婆媳之间闹矛盾。每个人的教育方法和要求不一样,弄得孩子常不知听谁的话好。但孩子更愿意趋向于对他眼前更有利的选择,而这往往不利于他的成长。
在此,我奉劝孩子的祖辈家长,不要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切出发点都要基于孩子将来生存、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譬如,孩子在两三岁时可以自己吃饭了,就不要执拗去喂;孩子轻轻摔了一跤,就让他摔,摔了之后才知道如何避免。总而言之,就是要多动嘴、少动手,多指导、少代替。
亲爱的老人们,请放开双手吧!这样我们的孩子将在立足社会时定能展翅飞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8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是一种行动上的付出,一份思想上的坚守一根精神上的支架,我们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毫不气馁,勇往直前。特别是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教师们,她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不惜踏实勤恳、默默无闻。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只有靠教育者去浇灌、呵护他们,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儿,只要你认真呵护,他们便会开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花朵”。是啊,在观看电影《花儿怒放》时,仔细回味一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从而,使我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佩服丁老师对工作的尽职与对孩子的那份高度责任感。他为了让学生从顶楼下来,不惜自己生命,居然克服了恐高症,而调皮的学生却把他扔在楼顶跑了,这是对一名教师而言,多大的耻辱,只能自己忍气吞声,悄然离开。
作为班主任的丁老师,为了坚守自己的那份执着,他下定决心开始拯救班里这位名叫马俊的男孩,他是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家长都认为他很笨。因此,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伤害,变得越来越胆小、自卑,更不想与大家说话、交流。无意间,丁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喜欢画画,就利用孩子的优点,加以鼓励,还把画送到画展参加比赛,谁知他的画竟获奖了。顿时,使孩子多了一份自信。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丁老师用了各种办法,凭借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一直与孩子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最后,让马俊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如此,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学会自信,只要有前进的动力,我们才能一步步去克服。因为,在世上,不怕克服不了的事,只怕有做不完的事。因此,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有聪慧的大脑,才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从一份执着到一个梦想,这是一个对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的过程。过程要靠我们慢慢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最后,马俊在全年级摸底考试中,居然以一场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大家的掌声。看,马俊的行为终于被大家所认同、所感动,丁老师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此时的她们正如鲜花一样怒放,她们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开始了花儿新的人生。顿时,我的鼻子一酸,一种莫名油然而生的感觉,经不住自己泪流满面,不禁潸然而下,我们一起为马俊而感到骄傲,一起为丁老师而感到欣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者来说,我平时碰到的磕磕碰碰及各种困难又何足挂齿。从中,使我想到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坎坷事情。其实,我觉得,在每个幼儿心目中,孩子们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我们不要为了一件或者几件事情而误认为孩子的无药可救,有时孩子不小心做了错事,或许那是幼儿心理的一个叛逆期;有时,孩子违规了,或许他是真的不小心;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做了错的事,或许是为了帮助别人。对于孩子们的行为,有时与其埋怨她们,还不如找出合理的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19
“谢谢老师!”现在每当听到孩子们对我们说这句话时,心里觉得很欣慰,同时又另有一番滋味,想想当初接我们班时,孩子们的礼貌问题是那么地让人忧心。记得那时每次给孩子们东西时都要不忘了提醒一句:你还要说什么?(谢谢)为了让他们养成习惯,我们只能经常地提醒,但效果不是很好。有一次,我在给他们打牛奶时,只要是不说“谢谢”的,我都不会马上递给他,面对一些孩子的不解,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思考题:你怎么才能让老师将打好的牛奶马上递给你?”话音刚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趁老师不注意,一下夺过来!”一个铜铃般的声音。“那如果牛奶泼出来烫伤人怎么办?”我否定了她的回答。“挠老师的痒痒,这样老师的手就松开了。”坐最后一排的小男孩大声说道。“这个小朋友动了脑筋,但要思考怎样才能让老师心甘情愿地把牛奶递给你?”我示意他坐下再思考。这时,一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亲亲老师的脸…”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怯怯地说。孩子们一听,顿时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这个回答还真出乎我的意料,我示意孩子们安静。“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那你为什么要亲老师的脸呢?”“因为……因为老师帮我打了牛奶……”小女孩一边说,一边挠着耳朵。我连忙接过她的`话:“因为老师帮你打了牛奶,你心里很……”“感激!”孩子们抢着帮她回答了。我满意地笑了笑,示意她坐下。
接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答,什么帮老师捶背,帮老师捏胳膊,话音此起彼伏。等孩子们的声音逐渐减弱时,我说:“刚才你们所说的方法都是想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其实有一种方法更简单也更有效,那就是对老师说一声-一”我故意拉长了声音。“谢谢——”孩子们积极应答。我笑着说道:“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打牛奶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从那次“教育”后,孩子们也许是印象较深吧,他们在礼貌方面逐渐有了改观。
有时我们也许不在意自己的一些举动,如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叫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20
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真是令幼儿园老师又爱又恼。恼的是,他们把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夸张的不得了,让老师花费许多精力去解决小朋友之间无关紧要的“错误”与纠纷;爱的是,某些时候孩子的“通风报信”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了这些小眼线的监督,老师会更迅速的了解到孩子的状况,更好的保证他们的安全。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他们爱打小报告的现象呢?
观察一:
今天给小朋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正在弹琴教小朋友学唱新歌,其他小朋友学的很认真,就在这时,我听见旁边有个怯怯喏喏的声音:方方姐姐,璇璇正在玩发卡,没有跟着唱歌!”“噢,是吗?我很高兴你告诉我!那灏灏你学会了吗?”灏灏说:“我也没有!”“那老师先教你们唱歌好不好?"
观察二:
这天,我们刚做完早操回来,小朋友们都在自行整理自己的外套,这时灏灏跑过来对我说:“方方姐姐,你看我叠的衣服,整不整齐?”“嗯,不错,表扬灏灏,衣服叠的`又快又整齐!”这时其他小朋友也相继跑过来向我展示他们叠好的衣服,我一一表扬后,这时灏灏又跑过来说:“方方姐姐,你看我叠的衣服就放在这,整齐吗?”边说着边拉我走到他的柜子跟前,“整齐!”边说着我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观察三:
准备午睡时,小朋友们有的在脱衣服,有的在盖被子,这时灏灏跑过来给我说:“方方姐姐,政阳他揪我的被子,还打我的手!”我走过去,抬起他的手检查了一下,“没事,你的小手还是又白又嫩的,一点也没受伤!”这时,政阳爬起来说:“对不起……”“好啦,大家都是好朋友,睡觉起来以后我们再一起玩好不好?”边说着边给他们盖好被子,这时他们也都乖乖的闭着眼睛躺着。
观察分析: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候小报告的内容幼稚的令老师很是无奈。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更多的是想让老师注意到他们,与老师亲近,以及被别人关注。但也有时候,有些孩子是在寻求帮助,特别是被人欺负后,想寻求老师的保护;有的孩子则是希望被老师看到他好的一面,给他更多的肯定。这会使他得到满足感,自豪感。
观察指导:首先,对于他给别的小朋友告状时,我们要耐心的聆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随便的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尊重的、不礼貌的。不管孩子打小报告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要告诉孩子,很高兴他愿意将这件事与我们分享。
其次,在弄清事情真相后,我们不急着告诉孩子的做法是对是错,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这件事,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他们自己解决了事情,那我们也不吝啬赞扬他们,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拥抱,或者亲吻。
最后,让他多学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能够指正别人的缺点这是对的,但是如果能多多发现别的小朋友的优点就更好了,比如:你看小毅跌倒了,都没有哭,这是勇敢!你看雯雯吃饭又快有干净……等等。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身体其实都有很多闪光点:他们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关心班集体,而且他们做事都很认真严谨。但是,他们毕竟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要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坚强、更加懂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21
今天又是一个星期的开始—星期一,星期一的晨间谈话内容是“周末趣事”。随着每天的讲述,孩子们的眼里有趣的事情无非是爸爸、妈妈带他去购物、去玩,每个孩子都是没有特别性的。因此在这星期一的晨间谈话中,我说出了心中的主题“我理想的双休日”应该是怎样的?大班孩子的主观意识比较的强,主意也很多,因此组织了这样的活动。
我怕孩子不理解我所表达的提问,我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中,我先讲讲我这星期所干的事情,其实我真正理想的双休日是“在家好好的休息休息,养足精神去上班。”孩子们对于我的参与好像特别的配合,非常的认真。他们也开始纷纷说起了他们的理想的双休日。
皓皓说:“我觉得在休息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榭去看看奶奶,这样奶奶会很开心的!”(我不禁感叹,哇说得真好!看望年长的长辈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师:我随即进行了表扬,皓皓是个爱奶奶的好孩子!
林林说:“我理想的双休是,如果可以的话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到各个地方玩一玩,这样可以增长见识。”(又是一个令我惊叹的!他是我们班各方面发展较好的孩子,思维非常的活跃,因此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回答的非常的完整。)师:“看来未来的林林是想当个小小的旅行家。”
程程(难得举手)说:“我理想的双休日是在家看看电视、吃吃零食、玩一玩,休息休息。”(这小家伙平时是个小懒虫,这不!双休日的时候看来也缺少锻炼啊!但不能肯定他的想法。师:“原来程程的双休日是想过着舒服一点。”
丹丹也来回答了:“我觉得在双休日件最快乐的事情是学习。”(这不该是幼儿园的孩子说的话,我感慨,没有发表我任何的意见。)分析:好孩子的背后反省:丹丹是我们班各方面比较突出且优秀的女孩,在幼儿园拿到的荣誉也非常的多,因此比较受同伴和老师的喜欢和欢迎。妈妈在外面给她报了许多的兴趣班,她在兴趣班李的表现也非常的棒,经常当“小老师”和“模范”,自我荣誉感非常的强,她希望每次事情都要做得完美们,这样的她真的如她口中所说的那样喜欢学习,还是为了让老师另眼相看她是一爱学习的人呢?
事后我悄悄的和她聊起了天,聊起了她最兴趣的东西,聊起了她最近的表现,她很乐意的聊着。慢慢的'在她放松心情的时候,我聊起了她说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她得口里得知,其实学习带来的荣耀是她最快乐的事情。我又接着问她:“你累吗?”她回答的很快:“一点也不累。”但是我从她回答后的表情看到了泪花,一个个的成功并不是凭空就能获得,需要多大努力付出的背后,这孩子心里压力太大了,看来我们的教育方式要适当的改变。
对策
1.适时的减少表扬。在以后的教学中减少对左尔各方面的表现所进行的表扬。
2.多鼓励她参与玩。多鼓励、多带动她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家长多带到她到外面玩。
3.教育她要当第二,甚至是中间不起眼的。适时的跟她讲一讲当第二的一些精载小故事,从故事中让她去理解。
这些都是一些长期的教育过程,希望这孩子能有所改善。我们可以发现从孩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更加的审视我们的教育方式,审视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的教育者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 篇22
我们阳光幼儿园多年里一直有一个特色活动,就是从小班到大班每周都会下发一定的卡,这些卡是用来奖励孩子的日常表现的,平时的优秀表现奖励蓝卡,比如按时入园的、吃饭认真的、课堂积极发言的、懂礼貌的、乐于助人的等等都有机会得到一张蓝卡的奖励,每周的周全勤可以获得一张橘红卡的奖励,每月的月全勤可以获得一张梅红卡的奖励,而平时获得的蓝卡算是孩子积攒的零钱,是可以随时找老师对换整钱的,即,四张蓝卡可以兑换一张橘红卡,四张橘红卡可以兑换一张梅红卡。为了让孩子手里的卡流通起来,也为了鼓励孩子积极表现努力挣卡,我们园里设置了“娃娃超市”,当孩子的卡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到“娃娃超市”兑换小物品,价格不一,比如,一张梅红卡可以兑换一张小粘贴,两张梅红卡可以兑换一块橡皮,三张梅红卡可以兑换一个小动物玩具等等,“娃娃超市”的“老板”还会定期更换商品。这个活动还提高了孩子的数学对换关系。
今年我们大班为了让孩子手里的卡充分活起来,也为了锻炼孩子的自我推销能力,组织了“我是小小推销员”活动,就是每周定期安排几个孩子准备2-3样小物品,或者图书、或者小玩具、或者文具、或者小挂饰,在班里面向孩子们进行推销,我给每个孩子10分钟的时间,如果能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就是推销成功,反之,就是推销失败。算起来,这个活动已经进行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了,经过不断的锻炼,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大提升,自我推销能力也大大提高,还涌现出了不少充满智慧和商业头脑的'“推销高手”,每天的推销活动更是会出现许多趣事和感动人的事迹发生。
上周五推销的是皓皓,小乐相中了皓皓的商品,但手里只有7张梅红卡了,距离要价10张梅红卡还差3张,搁在别的孩子身上就只能遗憾地看着被其他小朋友买走了,但小乐太喜欢皓皓的小玩具了,于是跟皓皓商量,先欠着皓皓,因为这周二就是小乐推销员,她马上就会有钱还给皓皓,两人达成了协议,交易成功,多么灵活的小乐。
琳琳推销的是一支巨大的铅笔,还印着“泰山神笔”字样,经过砍价后,刘韪杞以8张梅红卡的价格买下了,可是保焱太喜欢这支笔了,既是玩具又可以写字,于是跟刘韪杞商量,愿意出价10张梅红卡,于是刘韪杞转手卖给了保焱,转眼挣得2张梅红卡,好精明啊。
李明泽推销的是5本图画书,包括《幼儿画报》、《幼儿园》等一些幼儿杂志,10张梅红卡一本,小乐砍价:“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李明泽说:“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价格了,不能降价了”。小乐于是大声喊道:“哎呀,太贵了,我们都不买了!”转身离开,可是很多小朋友并没有响应小乐,反而觉得价格合适,开始围着李明泽购买。呵呵,要知道我们小乐可是非常喜欢看书的孩子,每次向妈妈要礼物的时候要的都是书。于是小乐又转回来;“哎呀,要不我也买一本吧。”呵呵,这一幕特别像我们在街上购物时砍价的过程喔。最后听到邹炎说自己的书花了6张梅红卡,于是我问李明泽,不是不肯降价吗,为什么卖给邹炎就可以便宜这么多,李明泽告诉我,已经是最后一本了,而且看着邹炎确实是特别喜欢,不忍心拒绝她了,多么善良的孩子啊。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不想上幼儿园!】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言01-07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12篇)09-22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25篇)11-11
我思想上的偶像作文11-07
幼儿园教育笔记随笔05-11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6-12
幼儿园教育记录随笔11-07
幼儿园教育记录的随笔11-07
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