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随笔笔的记忆
我的家里有一只竹制的笔筒,里面装着十几支各种各样新旧不一的笔。这些笔过去是我的书写工具,现在成了我的收藏品,更是我的知心朋友。每到假日闲暇的时候,我就把她们拿出来摸摸看看,因为每支笔都有我的青春的记忆,我对她们有着特殊的感情。
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简陋的文具盒里就有了我的第一支笔。那时国家处在困难时期,小学生们用的笔自然也是很低劣简陋的。那是一支外面用粗糙木皮包着里面劣质铅芯的铅笔,因为没有做精细的加工处理,笔杆没有打磨和染漆着色,手感很不光滑,我们叫她“麻杆”铅笔。就是这样的笔,有些家庭困难的同学还用不起,只能用那种多层纸里面卷着铅芯的“纸杆”铅笔。随着每天的书写消耗,笔杆在逐渐变短,到了只剩很短的笔头,用手握不住的时候也舍不得扔掉,还要用硬纸卷起来继续用一段时间。那种简陋的学习工具是现在的孩子难以想象的。用这样的笔我们学会了书写祖先创造的美丽而独特的汉字,实现了我们最初的文化启蒙。
一个学期后,家里给我买了新式的铅笔。这是一种外皮用优质的软木材细致加工,涂着美丽的油漆花色,一端还嵌有橡皮的铅笔,我们叫她“花杆”铅笔。有了这种铅笔,我非常兴奋,因为绝大多数同学还在用“麻杆”呀。自己使用的很精心,每次笔尖写秃了,总是先用卷笔刀旋上几圈,然后再用小刀轻轻的把铅芯削尖,绝不使劲以免浪费。有的同学铅笔坏了-------那时劣质的铅笔经常地断裂,我们管叫炸铅了,向我借用一支,借给他们后,还要嘱咐一句:写字要轻一点,别把笔尖折断了。
到了三年级后,我们增加了用毛笔练习写楷书的课程,就是写大楷或叫“写仿”。那些毛笔都是竹制本色的笔杆,上面刻有“狼毫”、“羊毫”、“小大由之”之类的字样,来说明这种笔的材质和性能,现在想想那就是所谓的广告吧。我从小就不喜欢学珠算和写毛笔字,为此常常被家长斥责,但心里上还是抗拒和逆反,又怎么能爱上这恼人毛笔呢!有时竟还以为这种笔都不如外国人早期使用的鹅毛笔,可见那时我对毛笔是多么深恶痛绝啊。当今天很多人都在附庸风雅,手执高档的毛笔挥挥洒洒时,我家里却没有一支毛笔,更不会书写那作为高雅线条艺术的毛笔字了。
使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夏天的星期日,姑姑来我家做客,给我带来一支自动铅笔。这在当年可绝对是新奇之物。这支笔非常精致,深绿色的塑料笔杆,笔头的套箍和上面的笔夹(也叫笔挂)是钢质电镀的,笔芯可以自动伸缩,写字时用手转动笔杆,铅芯就出来了,不用时再拧回去,铅芯用完了就换上一根,每天再也不必频繁地用小刀来削铅笔了。当天晚上,我高兴的难以入睡,拿着这支笔一会写一会画的,后来还是紧紧地攥在手里进入梦乡的。第二天上学后,我向同学们显示这支笔,大家开始都很惊讶,然后是你拿过来看看,他拿过去写写,脸上满是羡慕之情。现在看,用这种笔写出的字棱角不分明,字形也不美,当时哪里懂得这些呢!这支笔我有没保留下来,至今很是遗憾的。
几年后,我们成了少年,到了使用钢笔的时候了。开始是长杆蘸水钢笔,一种是“滑尖”的,另一种是“带肚”的。“滑尖”的盛不下墨水,写几行字就要在墨水瓶里蘸一下,很麻烦的。“带肚”的蘸一次墨水可以书写很长时间。真正的钢笔普及后,我有了上海产的“金星”牌和“英雄”牌的“大黑杆”钢笔,胖胖的黑色笔身,宽大的铱金笔尖,笔帽上有两道细细的电镀钢箍,笔夹也很漂亮,还刻有“金星”和“英雄”的`字样,笔帽是旋拧在笔杆上的,更好的是笔杆里的贮水胶囊吸足了墨水后,可以书写更长的时间了。那时流行在钢笔上刻字,内容都是励志的话语。有的同学花钱请专门的刻字师傅刻,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把小刀磨了磨,在笔杆刻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字迹歪歪扭扭的,把一支好好的钢笔弄得面目全非,自己也是非常心疼,庆幸的是父亲看到了也没批评我。后来从“大黑杆”换成了“英雄”牌和“永生”牌的派克笔,流线型的笔身,全钢的笔帽,简洁的笔夹,尤其那种紫红色的,更显得雍容华贵,让我爱不释手。每每上衣兜里别着漂亮的派克笔走在路上真是意气风发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说是很“拉风”的。很多年后,一次在专卖店里,又看到了这两种牌子的钢笔,其中“英雄100”虽然很贵,我也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最近听说上海英雄金笔厂要被外国人收购了,我顿时感到黯然神伤,曾几何时,这辉煌耀眼的时代骄子,真的就要成为靠回忆旧时光度日的老绅士了吗!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因其方便性和实用性,使用圆珠笔的人多了起来,从普通单芯单色的到三芯三色我都用过。最让我难忘的是,在双芯双色的圆珠笔刚刚出现后,父亲就给我买了一支,我把这支圆珠笔和钢笔一起插在上衣兜里,写字有时用钢笔,有时用这支圆珠笔。但是,直到现在我也认为,在笔的系列家族中,圆珠笔和后来的一次性的碳素水笔不过就是普通的书写工具,只有钢笔才真正称得上具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的。
笔伴随着我的学习和成长的每一天。长辈们知道我喜欢笔,就经常的用笔作为奖品来激励我努力学习,承诺我的功课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标准后,就给我一支漂亮的钢笔。我为此十分的努力用功,但是,有时能够得到,有时也是望笔空叹,现在想来,自己是否有些目光短浅呀,努力学习的目的竟是为了学习的工具。
因为喜欢笔,我也学会了简单的修理。笔尖碰歪了,书写不流畅,用小钳子掰掰,在硬纸上磨磨,笔舌坏了,找个旧的换上,吸管不通,就拔下清洗通透,笔夹坏了,配上一个。一支笔兴起了一个行业,那个年月以修理钢笔为业的人很多。时代到了今天,一次性的碳素水笔和普及的电脑取代了老式的书写工具,使用钢笔的人很少了,修钢笔的行业也绝迹了。前两年,电视报道在北京东四大街上,有个从事专业修理钢笔的老人,在度过近60年的修笔生涯后,已经80多岁了还在修笔店里劳作。他不是为了钱,地处京城最繁华的地带,很多人出高价要租用他的门店,老人从不为之所动,一个人在执着地坚守这修笔行业,为的就是心中那份对这个行业的挚爱之情。老人的行为让我非常的感动,真是一支钢笔,两地情怀呀。
笔,给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
【优秀随笔笔的记忆】相关文章:
优秀随笔深秋的记忆05-16
那些消失的记忆优秀随笔07-04
优秀随笔记忆的葬礼05-14
优秀随笔光阴里的记忆05-16
记忆涂改笔作文08-20
记忆·笔·星空作文07-06
记忆随笔02-15
培根随笔读书笔03-13
有关笔美文随笔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