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写生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写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写生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
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
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
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
(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
(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
(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
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
三、教师示范画
(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2)对比、讲解:车身零件之间的衔接,轮胎要画几个圈、钢丝的画法,链条的精细描写等
四、让学生讨论:
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小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五、临摹自行车局部。
(要求只画一个局部,构图饱满,线条丰富、流畅。)
教师巡视辅导。
六、与交流:
(1)学生优秀学生作业,师(2)师最后,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同学们大部分都见过自行车,并能较完整的说行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各部分采用的不同线条意识模糊,对于这一点,我采取两种办法解决。首先,我现场板画并分析各部分线条的不同,然后又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优秀的学生作业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细节的。这也是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是,从学生作品来看,我输忽了自行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各部分过于松散、紧凑、大小关系不能把握等情况,教学中我应该在现场板画得时候就注意引导学生多注意相互之间的比较,并加强在学生作画中的指导。另外,由于平时类似的课程教学较少,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正反应出线造型是学生的弱点,今后应加强练习。
美术写生教案2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树叶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树叶桂花,丰富画面,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欣赏过桂花树
2. 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香味?(桂花的香味)桂花香味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幼儿园的桂花树(指定一个)
二、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它们的是怎么摆放的?
3.你在桂花树上还发现了哪些秘密?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桂花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树叶和桂花。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桂花树的主要结构。
2. 鼓励幼儿添画旁边的物体,并用各种线条装饰。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1.你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哪里?
2.请小朋友相互之间说一说喜欢哪幅图画。
美术写生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2、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
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如何用浓、淡、干、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教具
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笔洗
学具
毛笔、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
教学过程
教师拿出一篮水果,师:这一篮水果你会用怎样的绘画形式去表现?(油画棒、水彩笔、铅笔)
师出示一副国画作品的水果,师:这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国画)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中国画来表现水果。
引出并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欣赏自然界中的水果(可以播放课件中搜集到的水果图片,也可以欣赏课本中的水果图片。)师: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圆形、色彩鲜艳)
2.老师分别用中锋和侧锋表现一种水果,让学生找出它们所带来的不同感觉。(中锋:轮廓。侧锋:整体形象。)
3.老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尝试用色:浓、淡、干、湿。体会水分的多少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可以使画出的水果具有层次与体积感。)
4.教师在此基础上做示范。同时解决问题:彩墨在宣纸上自然渗化与颜色中的水分的多少有关系。
5.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和草莓、葡萄的画法(有条件的可以欣赏课件中搜集的作品)解决问题:这些作品中有哪些值得你去学习和借签的?
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的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能否用颜色的浓淡干湿表现出物象的特征;画面的构图是否美观;能否用笔在宣纸上进行大胆的尝试。)
小结本课:通过实物导入课题更直观。
通过欣赏让学生学习在绘画前要先概括物体的外形。
鼓励学生去亲自探究,经过讨论和反复实践,解决本课知识的重点。
通过欣赏并对作品的评价,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如主次、疏密关系等,突破难点。
课后反思
本课是属于中国画教学,以前我在进行国画教学的时候,一般都会以教师讲解技法,学生临摹为主。但这样的教学课堂会让人觉得很沉闷,学生往往也会兴趣渐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部分,我出示中国画作品,让学生猜一猜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一旦有兴趣和热情,他们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欲望。教学中,在讲到中国画的用笔、用色和绘画方法时,我通过示范、欣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来体验中国画的独特优势。在有形中使学生感受到表现水果是运用彩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使果实饱满而有韵味的。整个教学流程下来,循序渐进。我教得愉快,学生学得也开心。
美术写生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可视为前两节课的延续,既可以作为“近大远小”的实践,又是对“线”造型能力的“举一反三”。而本课所增加的内容也一目了然——取景框。在“学习要求”中虽然提到了自制取景框,但是,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一个取景框更为重要。这其实涉及“构图”问题。和“焦点透视”一样,其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死知识,而是借助取景感受和体会“构图”对作品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学习提示”中特别强调“注意主体突出,线条组织疏密有序”。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展示三幅不同题材的线描风景写生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景物的选取,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出示学习要求和学习提示。在课后拓展中,展示了两幅创作风景作品,意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在新课导入中运用抒情的音乐和美丽的风景给学生营造出温馨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绘画热情,同时展示几幅线描风景写生的作品,让学生对线描风景写生绘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自然地引出课题。在新课讲授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理解在风景写生绘画中,应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的变化来处理画面,其次安排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取景框的制作方法以及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取景框的使用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取景框,将自己喜欢的风景有主次地进行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取景以及线条的运用进行指导。在作品讲评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使学生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并进行修改,使作品更完美。课后拓展环节主要体现了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通过利用学生们对熟知的诗句、文学作品或者音乐的联想,进行绘画。
教学建议:
(一)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歌曲视频《乌苏里船歌》,让学生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
学生:听音乐,欣赏美景。
教师:很多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很喜欢家乡美丽的景色,老师这就有几张赵喜云老师的风景写生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展示赵喜云老师的线描风景作品四幅,带领学生欣赏线描风景绘画作品)
教师:这些风景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出来了吗?
学生:是用线的方法画出来的。
教师:这些作品都运用了哪些线呢?
学生: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
教师:这些简单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将美丽的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这节课我们也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美丽的景色吧!
(教师出示课题——《风景写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示。(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回答,讲解在绘画时要灵活地运用线条,注意线条的轻重、疏密的排列,同时要注意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面对远处的景物要用较虚的线条,近处的景物线条则要实一些。
2.小组合作:制作取景框。
教师出示一张庞大的建筑群的图片,提出问题:当遇到这样多而繁杂的景物时,我们应如何绘画呢?
学生:可以只画出其中的一部分。
教师:面对很庞大很复杂的景物,我们绘画时,对景物应进行取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法宝,有了这件法宝,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选取我们需要的景物了。(教师出示取景框,并将若干取景框分发到各小组)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成员研究一下取景框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教师补充:如果在野外写生,没有取景框,我们可以拇指和食指交叉成一个四边形,做一个临时取景框。
3.师生共同研究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教师小结:首先用取景框选取出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将最喜欢的建筑或者风景中的主要物体放在画面接近中间的位置,注意水平构图或者垂直构图时,景物的排列以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教师展示风景以及画好的风景写生作品(课件展示“风景1”“风景写生1”“风景2”“风景写生2”)】
4.课堂练习:下面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风景图片,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风景进行绘画,在绘画构图时应注意取舍,主体要突出。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展评:(1)自评——谈谈自己选取了风景图片中的哪一部分景物,如何进行构图的。(2)互评——谈谈作品的优点。(3)师评——教师运用鼓励式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进行小结:只要你用心就能体会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拿起画笔,将我们身边的美景表现出来!
(四)拓展阶段
请同学们在课下由文学描述或音乐展开联想,创作一幅风景画。
评价建议:
1.能否灵活地运用取景框进行绘画。
2.能否自己构图,画一幅线描风景写生作品。
3.能否运用美术语言对其他同学的作品做出评价。
美术写生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哪些植物?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
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
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
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生:……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的写生方法:先展示画两幅植物写生画,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另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要求:画面布局饱满。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点评。
6.知识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创新写生。
美术写生教案6
一、教学内容:
《风景写生》——钢笔淡彩
二、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四、教学难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五、教学教具:
1、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面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
2、布置学生携带铅笔、钢笔、水彩。
3、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
2、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
“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线为主,色彩辅之。
A、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
B、淡淡的涂上水彩色。
C、着色以固有色为主。
3、绘画方法:(教师示范全过程)
(1)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选取美的构图。
(2)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
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立体感强。)
(3)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
(4)着色。用固有色薄涂。
三、学生集队到指定的地点写生,教师指导取风景,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
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用品。
第二节
一、检查、讲评上次作业,导入新课。
二、讲授钢笔淡彩的绘画方法:
1、用钢笔画好景物,对主要景物作细致刻画,远景处理宜简。
2、待钢笔画稿干后,观察景物的色彩,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
淡淡地涂上色彩,使钢笔线条显露出来,如发现颜色不够,
待颜色干后再涂一次,切不可来回涂抹,以免将线条浅掉右线条活泼色彩明快
弄脏画面,着色可以从远到近。(教师示范)
三、带队到指定地点,进行风景写生,学生着色,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
张贴学生作业,共同评议,对主体突出,色彩明快、钢笔淡彩特点强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课余多作练习。
美术写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应知:观察与写生的关系。应会: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
细致的观察,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美术写生教案8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写生植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生能力,以及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学生作业的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生兴趣。
【课型】绘画
【教学用具】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公园里、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究。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
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可以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可以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设计意图】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为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埋下伏笔,而且通过实物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质疑再探究。
1、欣赏课件,针对课件中的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2、欣赏大师和学生作品;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欣赏,请学生欣赏分析植物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学生绘画创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绘画创作。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全班欣赏学生作业,师生共同点评作业。
六、教师课堂总结。
美术写生教案9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务长:风景写生的范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美术写生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写生植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生能力,以及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学生作业的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生兴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观察与写生的关系。
应会: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
难点:细致的观察,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植物、图片、勾线笔、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看看植物:
看看我们面前的植物。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植物对人类的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食用、药用……
我们面前植物的结构。
(茎叶花……)
教学意图: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的植物能够给我们带来生机和活力,带给我们生机盎然,给我们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通过看看面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结构,为下一步的观察写生作好准备。
二、观察植物:
1.出示课题:植物写生
2.如何写生?
观察是前提。
3.怎样观察?
细致观察、用心观察……
观察你面前的植物,你都看到了什么?
比比看谁观察的多?
4.用放大镜看看,又观察到了什么?
教学意图:观察是写生的前提,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细致、用心的观察;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通过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更能增加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会发现的更多……
三、欣赏植物:
1.欣赏大师的作品:
2.欣赏学生的作品。
教学意图:欣赏大画家的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到写生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另一点还可以消除学生为难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四、画画植物:
1.提出作业要求:
2.运用线造型的方法写生一组植物,注意线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构图大方,观察仔细。
3.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教师的指导,重在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大胆地表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写生兴趣。
五、展示植物:
展示作品。
谈谈写生植物的感受。
教学意图:通过展示作品,欣赏到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谈谈感受,与大家一起进行分享。
美术写生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形体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掌握在特定的光线下,表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调子的质感和基本方法。
二、课业类型:
绘画技能课。
三、教学重点: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表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四、教学难点:
五大调子的准确表现。
(解决方法:1、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2、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五、教学方法:
比较、演示、观察、再比较。
六、教具准备:
1、WINDOWS 98以上版本操作平台。
2、课例软件。
3、石膏几何体数个。
4、射灯。
5、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6、投影仪。
七、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数张黑白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议论。
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有几种颜色?物体的光和暗的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投影显示)
学生可能会这样答:“光的地方是白色的,暗的地方是黑色的。”
又问:“这样的画让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投影显示)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黑白对比强烈,但转折生硬。”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指出这些黑白画只有明暗两个色块,黑白之间缺少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将物体明暗转折的地方生硬地分开了。
3、教师再显示素描范画让学生观察欣赏,引导学生用来与先前出示的黑白画作比较,认识到素描画黑白之间多了一个中间色,使物体明暗黑白之间很自然地转折过去,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有了中间色,使物体黑白之间的层次变化就丰富了。正如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如果把对比度调得过大,就会产生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图像黑白之间转折生硬,画面的人和物就显得不够逼真,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引入新课。
平台显示课题:静物写生——明暗表现的石膏形体与器物。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灯光照射
下的正方体”图例让学生观察,展示三个面的明暗变化区别。(如果条件允许,可加实物演示),通过观察证实,在没有灯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不大的,反之,三个面便显出明暗变化的层次了。
通过以上演示,教师进行小结:“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由于位置方向不同,受光程度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即明暗三大面(投影显示)。然后平台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正方体三个面的明暗变化位置图),并指出正方体的块面转折明显,所以明暗交暗交界对比比较强。
2、演示六面柱体。由于六面柱体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多了一个中间面,所以明暗交界对比居中。
3、演示出圆柱体、球体。演示后教师进行小结:“由于球体没有明显的棱角和转折面,所以明暗不显得那么生硬、强烈。”然后平台再显示范图(用文字标明了在光线照射下的球体所呈现出的明暗变化层次的位置图)。
然后归结:“物体受光线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基本概括为:亮部、半明部(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即是明暗五调子。”(投影显示)
4、显示“粗糙与光滑的物体”与“固有色深与浅的物体”图例,教师针对不同的对比情况向学生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体的明暗变化关系,从而更好地去描绘对象,力求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三)课堂练习
临摹课文中的范图或进行写生练习。(视条件而定)
1、平台显示“明暗线条表现法”图例,教师分析: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并讲解分析。
3、范画欣赏。
4、平台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情况
(五)布置课外作业
美术写生教案12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三棵的不同与共同的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大树的特征,自主创造作画。
3、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审美力。
活动流程:
一、 初步观察幼儿园三棵大树
1、小朋友,这三棵大树是怎样的?
2、你喜欢哪棵?为什么?
二、 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不同和共同点
1、这些大树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三、 引导幼儿作画
1、你喜欢画那棵大树,还想为大树画上什么?
2、还能给你的画编成一个故事吗?
3、教师示范编一个故事。
四、 请幼儿作画编故事
1、请你们选一棵你喜欢的树来作画,你自己想出来的大树也可以。
2、画好大树,再画上其他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
五、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作品,并讲述故事
1、请把自己的画拿起来介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幼儿根据其他幼儿的作品,创办成一个故事。
美术写生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杯子,自主参与绘画,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用点、线、图案等大胆地装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杯子。
2、画板、笔、纸等。
3、四个角度画的杯子,五角星贴花。
4、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观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杯子)师:杯子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讲述。
师:(指杯口)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还有什么?(杯身、杯把、杯盖等)
2、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
师:我很喜欢这只杯子,想给它拍张照,用什么拍呢?
(1)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时画下所拍照。(勾画的要大)
师:你想给他拍张照吗?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
(2)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讲述。
3、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
4、提出幼儿绘画要求。
(1)引导幼儿进行装饰。
(2)提出要求。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6、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美术写生教案14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线描的表现手法,表现一个或者一组静物,从静物写生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造型能力,体验写生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悉和掌握静物写生的手法,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和点线面的组合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一幅富有欣赏性的静物写生作品。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静物写生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和动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静物写生中线描的应用手法,在静物质感表现中多用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区分静物不同的质感。
2、难点:静物外形的认真观察、准确把握和良好表现,用点线面组合变化手法良好的来表现静物质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在教室里带来一束鲜花,问同学们花儿给你们什么感觉?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束鲜花,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呀?
生:感觉很美丽,给教室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花儿给我们带来生机和美丽,可是再美的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保持住这份美丽和生机呢?
生:可以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大画家是怎么来留住这份美丽和生机的呢?一起来看大屏幕。
屏显梵高的向日葵。
师:这幅画大家认识吗?谁能说一说?
生:这是向日葵
师:对,这是荷兰大画家梵高的向日葵,作者用明亮的黄色和橙黄色来表现向日葵,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作者在世时很不得志,但是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财富,这份向日葵是画家十分喜爱的题材。这幅画除了表现静物,还有什么意义吗?
他认为向日葵象征着光明,通过绘制向日葵表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一生画了很多向日葵的变体画,大家来看一下。
大家看普普通通的静物也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和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静物朋友,来学习怎样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这些静物朋友吧?
2、引入课题。 板书:第五课静物写生
3、讲解、展示、示范。
(1)师:什么是静物写生呢?
静物写生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的描绘对象。
线描静物写生是静物写生的主要表现形式。
(2)师:静物写生的对象有哪些呢?
生活中的日用器皿、文具、玩具、运动器具,以及蔬菜果品、盆栽植物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写生的对象。
好,同学们,大家来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你喜爱的静物朋友呢?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普普通通的静物,它们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讲话。但是,它每天默默的陪伴着我们,那么我们怎样把静物画的更加美丽、更加生动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小朋友的一些静物写生的优秀作品吧。
(3)屏显小朋友的优秀作品。
代表作品:《玉米与南瓜》
作者很巧妙地运用了线条疏密对比的方法,你能找一找哪里线条疏了?哪里线条密集吗?
师:你回答的很好,其实本来玉米本身有很多细密的条纹,但是为了衬托密密的篮子,他运用了空白的节奏,使得作品很有疏密的节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作品:
代表作品:《吉普车》
作者利用线条的疏密,良好的表现了车身与轮胎的质感区别:
作者用稀疏的长线条来着重表现车身设计简洁流畅舒适的特点,用密集的短线条和点来表现轮胎的厚重质感和相对与车身较重的颜色感。
代表作品:《螃蟹》
作者用生动灵活的线条,表现了螃蟹打架时的场景,我们在画的时候,运用的线条也要灵活、生动。
(4)、现场演示绘制过程: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组静物,大家看这样摆设好看吗,怎么摆设才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呢?那位同学能帮我摆一下?
下面,大家看老师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这组静物,大家注意其中的关键细节,特别是构图和物体质感表现是如何用点线面来组合表现的。
师进行现场演示绘制过程。
在表现静物质感的时候,师要着重强调是怎样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来将静物不同的质感表现出来的。
4、让学生自主绘制
好了,同学们,现在你们也开始把周围的静物朋友表现出来吧。 屏显绘制要求:
1、用线描的方法写生静物。
2、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
3、灵活运用点线面组合变化手法来表现静物的质感。
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5、展示、评价:
(1)教师边巡视指导边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欣赏。
(2)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6、小结:
1、线描静物是静物写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用线条的长短曲直
美术写生教案15
教学目的:
1、培养表现力
2、大胆运用颜色作画
3、掌握风景写生的布局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全理构图
2、大胆用色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风景写和生(一)
二、讲授新课
1、风景画的透视
作画时要先用合理的构图,把透视关系画准确。(近大远小的透视)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表现空间感,一般来讲,中景主要用来刻画主体物,画得比较实,而远景是为了衬托中景,画得比较虚。掌握得好,有了虚实,也就塑造了空间感。
2、欣赏范画
3、讲解绘画步骤
(1)构图
(2)画铅笔稿,用线要轻
掌握好近景、中景、远景
(3)着重刻画
4、体会怎么样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学生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1)用钢笔、铅笔或色彩画一幅风景写生
(2)可以外出写生,也可以临摹
(3)可用多种方法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评
(2)学生互评
【美术写生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书包写生教案03-25
美术写生实习日记05-06
美术写生实习总结11-23
最新美术写生总结03-23
美术写生实习总结06-08
美术写生报告范文11-18
美术写生报告例文11-18
《植物写生》的美术课教案设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