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
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生理感觉反应,让学生触摸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感觉通过点、线条、色块画出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观。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表现出来。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知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然后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现成感觉绘画。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感觉物、大师的抽象作品。
学具:各种表面不同质地的东西,作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游戏、体验
1、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进行“盲人摸物”游戏,让他们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
如:冷热水、石块、抹布、塑料、沙子、胶水等,说出摸到物体产生的感觉,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物体。
2、下面同学也联想一下自己摸到这些物体时会有什么感觉。
——尝试表现
1、让这几个进行过“摸物”游戏的同学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用点、线条、颜色去表现刚才摸过的物体给自己带来的感觉。
2、教师总结:直线表示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颜色中蓝、绿可以表示冰凉;红、黄、橙表示温暖和滚烫;黄灰、红、蓝表示麻、软等感觉。
——欣赏范作
1、教师出示大师的抽象作品,问学生你看到这些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用语言描述。
2、大师用了什么样的色点、色块、线条,你喜欢这样的画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去表现吗?
——联想、表现
1、教师在黑板贴上几种实物,启发学生联想自己摸到这样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尝试用色点、色块、线条画一画。
2、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不同质地的东西,互相摸一摸,说出自己的感受,再用自己喜欢的色点、色块、线条去表现。
——交流评价、小结
1、鼓励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欣赏,请同座位评价一下你画的是什么触觉。推荐认为好看的作业,表现触觉清楚明显的作业上来向全班展示。
2、教师小结本课。
3、课外延伸:回家后触摸今天没有摸过的东西,把触摸后的感受画下来。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形象,他有七十二变、跟斗云、火眼金睛等能力,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惊险故事,都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教材以孩子们熟悉的形象为内容,让学生找特征、变形象、巧制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教材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名著的几个经典故事,体现美术教学的人文性:以简单的孙悟空造型图解其特征,帮助学生抓住特征,描绘惟妙惟肖的孙大圣;以不同造型特征的孙悟空形象,给学生们提供了想象的基础,激发设计与创作的热情;以活动画页制作步骤示例,一目了然,简单易懂,为学生提供了技法学习参考。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同龄人有代表性的范作,供学生学习借鉴。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设计制作变身的活动画页。教学中,首先可以收集各种孙悟空的故事和艺术造型素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解读和局部趣味组合练习等,认识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其次,可以设置各种有趣的“变身”游戏活动,解决孙悟空变身设计的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孙悟空形象设计的创意和方法;最后将设计的各种形象装订在一起,通过翻阅产生“变身”的效果,体验“设计·应用”的价值和意义,并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兴趣和成功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孙悟空艺术造型的特征,能进行其他“变身”造型设计。
2.依据孙悟空的艺术造型的特征,创作和多个“变身”形象,设计一本简单的画页。
3.发挥想象能力,表现孙大圣的变身能力,制作一本有创意的画页,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知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制作设计变身的活动画页。
[教学难点]
依据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设计不同的变身形象。
[设计理念]
无敌孙大圣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晴、及七十变的本领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无敌孙大圣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无敌孙大圣以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教具)准备:活动画页、微课、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题导入
设置情景:腰围虎皮裙,手拿金箍棒,火眼金睛辩善恶,妖魔鬼怪消灭光。
问题:你能猜出是谁吗?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无敌孙大圣”。
{设计意图: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某个真实情境,并以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通过主题人物提出问题,继续加深学生对孙悟空形象特征的了解,为描绘孙悟空做铺垫。引导学生联想,解决教学难点。}
(二)活动探究
活动1:出示图片,图片为家中客厅,孙悟空变成了宝瓶。
问题:黄老师请了孙悟空来家里做客,你能在图片中找到他吗?
交流:观察图片,进行交流。
问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孙悟空还有哪些本领?
小结:孙悟空有着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手拿能变大变小的金箍棒。还能根据各种突发状况七十二变。
{设计意图:围绕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宝瓶的发现等层次递进的活动,形成本课的中心学习内容,解决问题。用观察、比较等各种学习、探究活动,发现、收获。}
活动2:说一说
问题:你希望孙悟空变成什么?
交流:学生描述自己希望孙悟空变成什么。
汇报:分享小组的交流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知道不同植物的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都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先构思待会画的东西}
活动3:微课《我画你猜》
活动: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微课视频,请同学们在视频中,猜出黄老师笔下的孙大圣变成了谁?是如何变的?
观看视频。
小结:在视频当中,你看到了几种方法?
变头部
变服装
变身份
活动4:辩一辩
任务:一起来看看小猴子们画得好不好,哪里值得你学习?哪里要改正?
活动:制作活动画页。
(三)布置作业:
1.一起动手,做一个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画页。
2.人物造型要美观、有创意。
3.画得最棒的同学会被黄老师选中,装订成一本有趣的活动画页。
(四)评价与发展
1.哪位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2.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设计的孙大圣形象最多?
3.哪份作业设计的画页变幻得最多?最有趣?
4.谁制作画页的方法最特别?
(五)课后延伸
阅读名著《西游记》,感受神话故事中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第13课无敌孙大圣
方法:
变头部
变服装
变身份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孙悟空为创作主题,以置换的方法设计孙大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的艺术活动,感受画页艺术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利用变换画页创作的喜爱之情。
一、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环节。
1、课堂导入。通过融入了孙大圣特点的谜题引入课题,简短明了,直接奔入主题,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激情;
2、分析观察。利用板书拼贴、课件制作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孙大圣的造型几何形,化复杂为简单,巧妙地引入尝试学习。
3、小游戏。“欣赏、分析——小结、评价——说一说、构思”的环节,逐步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变换出自己心目中的“孙大圣”造型,巧妙地解决本课学习的重难点。
4、师生互动。本课的目标设计比较合理,重点难点突出,学生在“玩中学乐中进”,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多,教态亲切自然,各部分的连接也比较流畅。
二、教学实践中的改进环节。
1、在想象、折纸、画的过程当中不光让学生说,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己去体验“折”和“变”的乐趣。
2、评价标准。课堂中多次的评价标准,如何逐步深入,从易到难,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的艺术作品,这是上好本课的关键,还有待改善。
当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继续探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本节因孙悟空的形象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生还是画出了基本特点,并作了各种变身,但剪的方面出现了断折情况,以后上此课时,应先画后折剪。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3
教学思路:
本课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材料,发挥想象力,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让孩子们更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提高合作意识,获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3、体验和享受生活与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
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像。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废旧材料、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卡纸、双面胶。
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彩色卡纸、双面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1、教师用废旧的布条通过简单的剪、拼、贴,做出简单的小动物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准备活动:让学生明白,什物拼贴是简单易行的手工制作,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活动。
——欣赏、分析
1、欣赏各种什物拼贴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对什物拼贴的了解,感受制作的乐趣。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同座位讨论这幅图里用了哪些材料,哪里你觉得设计制作的最巧妙。
——制作分享
1、小组合作,讨论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比一比谁的构思最具有独特的美感。
2、通过自己的材料产生联想,找出拼贴的切入点,尝试拼贴练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创作有自己思想意识的作品。
——展示、评价、小结
1、指导学生小组推选代表上来展示本组合作的作业,说出大家的构思,用了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其他同学欣赏、评价,说出自己对他们作品的感受。
2、教师小结,提出建议,课后平时带着收集更多的什物,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更好看的作品。
教后记:
《什物拼贴》这课的材料选择范围非常广泛,给制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拓展空间。针对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的操作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发展空间。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内容的构思,本课都紧贴学生的生活世界,当学生被要求有选择地考虑他们所见所想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对自己分别看到和理解的东西作出自己的解释。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已经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特征,同时在操作中还用自己的手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与美术结合起来。这课主要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并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说说、想想、做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发挥想象,并用熟悉的材料和废旧物品来自由地表现。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事物。通过学习、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使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同时又提高了变废为宝的精神,提高了合作意识,获得了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体验和享受了生活与创造的喜悦。大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性和创异性,通过活动,使学生更聪明,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提高了同学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
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
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
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
二、鉴赏过程
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画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反复出现于五个情节之中,合共46人次。其中多数是见于记载的真实人物,即韩熙载与他的宾客太常博士陈雍、门生舒雅、紫微朱铣、状元朗粲、和尚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女伎王屋山等。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韩熙载是南唐政权中比较有政治见识的,但由于他来自北方,言行又不守名检,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权臣的排挤,不得不借放
纵行径以示消沉,以图自保。画中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情绪由于夜宴欢乐气氛的反衬而得到深化与加强。画中的其余人物则主要是围绕五个不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统一的环境气氛。其中以起首的“听乐”和第四段“清吹”表现得最好。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鉴赏其它样式的人物画作品:
行乐图——清·禹之鼎《幽篁坐啸图》
标准像——明清肖像画(让学生体验不样式人物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三、拓展练习
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能简单的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评价,体验制作的乐趣,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剪切、粘贴、描画等方法,将纸杯制作成小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动脑思考设计造型,使纸杯变得形象有趣。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作品、纸杯、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彩笔、垃圾袋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孙悟空吗?你知道孙悟空会多少变吗?记得孙悟空曾变成一只小虫子随着茶水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痛得铁扇公主死去活来。现在孙悟空变成了一个纸杯,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纸杯)看,孙悟空还会变成什么?变成一只小天鹅了。有趣吗?今天的课就和纸杯有关,纸杯是我们常用的生活物品,但纸杯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会被丢弃。在这节课上我们就变废为宝,用纸杯变出各种小动物来。(揭示课题:纸杯变变变)
二、大开眼界
1、纸杯大变形。
小朋友们,纸杯不光可以变成小天鹅,还可以变成小老虎,小狮子,梅花鹿等各种小动物。(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些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纸杯是怎么变的?
三、创意空间
1、提问: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的吗?
总结:同学们通过看书自学,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有三种,(课件出示三种制作方法)概括一下,一种剪切杯身直接造型,如小乌龟。一种在杯身上面进行添加装饰的方法,如小兔子、小老虎等。还有一种是改造、剪切纸杯的.方法,如小天鹅、梅花鹿等。
2、制作步骤:
(1)构思
(2)画
(3)剪贴
(4)装饰。
如果我们能够很巧妙的利用他们身上的花纹和图案做出来的作品会更吸引人。
3、教师简单示范几种制作难点
(1)剪切杯身
(2)解决小动物头尾相对的问题
四、创意创作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利用纸杯制作小动物的三种不同的方法,你想不想利用这三种方法再变出其他不同的小动物来呢?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变出好多种不同的小动物。请每个同学拿起自己的纸杯,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可以横的看、竖的看、正的看、反得看,在看的过程中,与我们平时记忆中的小动物形象相结合,就可以想象出它适合制作的小动物形象。好好想一想,并试着和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作业要求:运用裁剪、粘贴等方法,把纸杯变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并装饰漂亮。
3、提出作业要求:
(1)要求每个小组内选好组长,共同定好计划,准备完成什么作品,组内成员要有分工,如材料员、剪纸员、粘贴员。
(2)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并做好上台展示的准备。
(3)温馨提示: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双面胶,请将不用的材料放进回收袋,保持桌面卫生。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困难。
五、作品展示
1、组织学生评价。
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比一比。
2、颁奖。(最后要评选出最佳速度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表现奖等)
六、欣赏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纸杯制作小动物,纸杯不光可以做小动物,还可以做出其他好多有意思的造型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废弃物。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精心制作,就可以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奇与色彩。(欣赏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2、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周围的一些可利用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制作一些更精彩的作品。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
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____办法,让_____色和____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____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3、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养成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能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识结构。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象描述出来。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欣赏范作,共同评价。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范作以及书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诸如: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幅画,请讲出原因;如果你是画家,你准备怎么画向日葵等问题。
(2)师生共同结合图片与作品谈谈美术创作与现实的区别。
三、创作作品,提供建议。
(1)提出主题:好大的向日葵。
(2)创作建议: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点,并结合图片、范作等对向日葵进行适当的想象,合理地创造出新形象;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实践:做心中作品。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实物,他哦哦你给过压印和拓印的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二、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拓印和压印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造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展示几幅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猜一猜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体验发现
1、素材: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也可以自己制作,如揉皱了的报纸、各种造型的拼贴画等。
2、绘画工具: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性质和使用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水粉颜料、铅笔、油画棒、印泥等。
3、印制方式:对于同一物体,可采用不同的印制方式来表现,还可以进行重复拓印、重叠拓印。
三、创造表现
1、印玩方法主要有两种:拓印和压印。
2、根据想象重新组合,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作,如裁剪、拼贴和添画,达到更丰富的效果。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2、对于偶然出现的怪异、残缺效果,可以因势利导,引发联想,用剪拼、添画、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补充和变化,创造出新颖的造型。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9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探究性的人物简单动态造型学习课,通过“你的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启发学生说说所观察到的父母在工作中忙碌的样子,学习人物服饰、简单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描绘。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用多种工具描绘父母工作、生活的作品,启发学生用多种绘画创作手段和方法。
本课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情感,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本课教学时也应注意对单亲家庭孩子创作情感的健康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
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
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将画送给父母。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复制和粘贴的功能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意、想象并组合画面。
2、在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形象创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好学生进入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并安排好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过程
1、复习一年级学过画图,游戏方法导入本课的排列、重复、变异等造型内容。
2、师打开一些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演示电脑绘画中复制和粘贴的'创作过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分析图中的复制和粘贴。(让学生了解用复制和粘贴就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
(二)发展过程:
1、详细的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与粘贴以及变化的操作方法及过程,以便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可先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各种工具,试着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
(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
3、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和变化制作一副有独特、有趣的作业。
4、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作和绘制。
三、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教学后记:
学生在电脑课上已经掌握了一些电脑绘画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单的图案.利用复制、粘贴,组成一条二方连续纹样。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对电脑绘画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电话,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电话,可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电话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电话的彩色招贴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22日——9月24日
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遗迹电话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电话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电话?我们将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欣赏达利《虾形电话》《唇型沙发》及同龄人运用彩泥制作的电话作品。
以“玉米形电话机”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运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来表现。
讨论完后,教师迅速的现场示范一个。
活动三: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见的东西,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运用彩泥之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机,体验造型的快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超市特卖会”,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构思与制作。
教师发给每一组几张“代币券”,组里派代表购买大家感到最满意的电话,最后评出“最受欢迎的商品”。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一节课带纸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24日-9月26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用纸盒制作的双屏翻盖手机装作与学生通电话步入教室,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将这个手机传给各组看看,请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样将盒子改造成手机的。
活动二:
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各种电话、手机的彩色广告发到各组,请同学每研究一下,并将大家带来的材料堆到一起,看看最适合做哪一种电话。
教师以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天线宝宝”形电话为例进行示范。请学生从自己组的材料中找出一个最适合做这个电话的盒子交给老师。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将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状。
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盒子进行剪、切、贴等改造。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贴、画等造型。
启发学生考虑可以怎样来制作凸起的按键。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通过动脑与合作,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纸、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传情”表演,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话表演打电话,在表演过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乐,体现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查号台等。
札记:
学生们对于手机的熟悉和乐于表现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电话的热情。他们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种收集的样式、功能特点,对手机上的每一个按键、插口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既兴奋又担忧:他们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纸盒将手机表现出来,但让他们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却很难。于是我让孩子们想向未来世界的通讯发展,想向未来的材料,一点点的启发,鼓励,这才使得他们放弃了对实物的“克隆”而转向了想象制作。看来孩子们对表现对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风、感觉风、发现风
1.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
【同学们,你能摸到风吗?那你看得见风吗?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觉到风吗?】
2.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用手扇、嘴巴吹)
3.通过什么感觉到了风,(头发晃动)及对风的感觉。【我们通过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这些现象都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
二、了解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对不同季节的风的感受,了解风吹过之后物体变成什么样子?
1.教师提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种类的风?
教师答案,风是由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2.提问,不同的风跟什么有关系?(天气)不同天气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不同季节的风吹过之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春天—温暖,夏天—凉爽,秋—有些凉,冬—冷)
【不同季节的风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温和,使我们感觉舒适;夏天的风凉爽,使我们感觉清新;秋风飒爽,使我们寒意渐浓;冬天的风寒冷,使我们畏惧。】
3.风吹来时物体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一下。
【风吹过之后树枝会摇动、湖面上有波纹的时候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
4、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风来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周围景物的变化: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人物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
(3)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赏作品,学习用线条表现风
1.欣赏画家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强化学生记忆。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风还是小风?】(大风)
【大风来临,作品中的`人和物体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愿意来说说】
(风把帽子吹掉了,头巾被风吹的飘起来了,人都是抱着头往前走,衣服飘起来了。沙被吹起来了)
2.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其实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在绘画中我们怎样表现风来了的效果呢?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风呢?】(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旋转的涡状线)【板书怎么用线条表现风】
(1)线条来表现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
(2)通过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四、尝试画风
1.出示书本上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在微风、大风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
2.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进行练习,体现出风来时方向的变化。
3.出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观察作品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及出现的错误。
4.欣赏图片学生作品,体验风来时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课时
五、作业要求及指导表现
1.作画要求:
(1)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2)使画面中的人和物在风的作用下体现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画太大的场景,以免影响作品的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析
说风:学生作品赏析。
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来了的?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
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美好!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六、板书设计:
13 回家的路
七、教学反思:
利用创设情境、介绍示意图、游览图的小知识,在本市的地图上找找学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进行教学。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进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2、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教具学具:
儿歌配画作品,画册或图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儿歌,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出示儿歌:拔萝卜,再出示配画后的拔萝卜儿歌,欣赏比较,从中让学生了解为儿歌配画可以让儿歌更有趣,更能吸引大家,也便于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儿歌的内容。
2、欣赏儿歌图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儿歌的趣味,认识和了解画面中色彩的搭配,画面内容的构图安排,等等。
3、小组交流讨论:自己想为哪首儿歌配画,画什么,怎样画?
4、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5、展评:
6、板书设计:
儿歌变画
三、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喜爱的`儿歌画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大胆发挥创作能力想象能力,按照儿歌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绘画,增强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对文字的感受融入绘画表现中。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
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教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6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
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教案频道 /jiaoan/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 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教案频道 /jiaoan/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3-07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3-0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6-23
二年级上册美术的教案06-28
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案08-28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11-04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05-27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2-28
二年级上册美术染色游戏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