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里,同样材质的书包,印上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就广受孩子们欢迎;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服装应有尽有,在价格合理尺码合身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对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的款式更为青睐;装修房屋更是如此,讲究设计,讲究格调。如今的社会,大多数人已经广泛得到了物质上的需求,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精神文化层面,在事物能充分发挥好它的实际价值的情况下,追求品味,成就品质。
所以,我们需要创意。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创新源于文化,事实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汉字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开始,最早的成形文字是甲骨文,然后是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不断演变,直至现在我们广为使用的字体则是宋体。古时候使用的文字也能较好地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为什么不一直沿用,而要不断更新呢?当然是为了更方便,汉字书写更简单明了。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也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各种民歌,也有不少散文作品;不仅有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马致远白朴等著名诗人,还有美名远扬的唐宋八大家。他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确实是古老文化的一大体现,那为什么还是有许多现代作家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正所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力求创新。甚至,可以这么说,一些中国人热衷于西方的传统节日像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虽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冷落和遗忘,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创新意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创意并不被艺术家所垄断,任何人科学家,商人,甚至经济学家都可以有创意。是的,创意也源于自己。实际上,人们的潜意识里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创新的意识,喜欢追求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文化,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信仰。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在旧的事物上变花样,寻找灵感,增添创意。生活中遍布着这样的例子。譬如电影,时不时会有新的影片发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休闲和娱乐;譬如书籍,人们并没有因为纸质书的存在而杜绝电子阅读产品的诞生;譬如甜点,新天烘焙、资溪面包等一些知名的面包店,也会不时推出新品,尤其在一些特别的节日;譬如电脑软件,会隔段时间推出新版本,增加或改进某些功能……但是从反方面看,创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假如开发了一款新游戏,却没有人玩你的游戏;假如拍了一部电影,网络上却给了很多差评;假如写了几万字的书,却遭到出版社的退稿,当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不仅会感到难受和沮丧,更会耗费金钱和时间。所以,创意同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勇气的。
正是这样,政府才更应该大力扶持。在韩国,专门成立了文化振兴院、创意韩国实验室等专门机构进行术业专攻,也正是因为这些政策红包,韩流才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文化现象。同样的,据报道,2017年,中国也将全面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调动文博单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消费。希望我们能够在政府的帮助下,用创意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传遍天下,传遍世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