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在网上,我们可以看新闻,可以通过因特网,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朋友联系;还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习很多知识。
当学习完了课文《胸有成竹》之后,我提出了疑问:“所有的绘画过程都一定要经过仔细观察吗?”为了寻找答案,我来到了英特网,网上的画家故事可多呢,有元代的王冕、曹知白、黄公望,宋代的苏轼,王诜、文同、文与可,明代画家唐寅、宋旭、边景昭,近现代画家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等。 每位画家都有感人的故事……
我通过点击“宜兴书画”来到了“宜兴徐悲鸿纪念馆”找到了这幅奔马图,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书画文苑”还介绍了:徐悲鸿在幼年时,随着父亲读书、学画、种地。他最爱搜集老刀(强盗)牌卷烟盒中的动物画片,刻意摹仿、学习,“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徐悲鸿一生中确实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他熟悉了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和在技巧上需要创造的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那一洗万古凡空马的英姿骏马。 英特网上的“中国画学谱”网站还它告诉我: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无论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着重立意“胸有成竹”是中国画的构思的基础。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为创作积累充分的经验;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前,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成画。"胸有成竹"也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人和事的成语。
网络可真是个神通广大的千里眼啊!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发觉课堂变大了,老师更多更好了,知识面也扩大了,同学们,你们不想试试吗?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 蓝世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