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是天使还是魔鬼?是歌手还是词作者?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曾轶可的评论,是不是太绝对与苛刻了呢?
你也许想说,我应该站在中立的理性角度上,但是,中立的评价本身就不应该给曾轶可,因为曾轶可给我们的提示是,做自己,放纵爱。
首先,参加快女的创作型歌手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曾轶可留下来了?
其次,为什么各个网站曾轶可的人气居高不下,彩铃榜曾轶可的彩铃下载量又是第一呢?
只是因为炒作?只是因为创作?
至少,我,不是因为争议喜欢这个女孩,而是因为他在三百晋六十的比赛中《我还是个孩子》真正的打动了我。让我感到了一个不食烟火的少年。连篇累牍的报道,所谓炒作,是一个可以唱出这样纯净的歌声的人所钟爱的吗?她能进十强,自然是由她的不可取代性,郁可唯的人气,又能与曾轶可媲美吗?选秀节目,自然不能选谁唱歌模仿的像明星,而是选谁离开了这个舞台更有发展前景,更有潜力,专辑有的人去买,有的人为之疯狂。
我想,社会对于这个19岁的女孩子本来就不应该如此苛刻,如果天真的她在枪林弹雨中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人成长的痛,我们不觉得惋惜吗?这个瘦弱的女孩,本身已经经历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就不要给她的痛了。
我想,曾轶可是不完美的,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女孩子?我想,喜欢她的原因正是大家喜欢选秀的原因——每个人都从一个起点出发,只要你有才,你就可以。大家总是为那些选手的梦想与执着而感动着,所以疯狂的迷恋,它每个人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机会,而曾轶可,正是这个创造奇迹的人。曾轶可是不完美的,但是却残让她更美。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喜欢不完美。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过痛,所以喜欢这个痛着的女孩。
一个女孩子,在最“烟熏火燎”的战场上,在风口浪尖的争议中,背着吉他,安安静静的歌唱,天真的模样总能激起人的保护欲,楚楚可怜的歌声总是把人打动,让人有重回童年的温存与感动。
每个人,可以讨厌,亦可以自由的爱,曾轶可的歌声不被一些人接受,但她甜美的声线和很高的辨识度确实独一无二,有人喜欢,证明她的歌声可以打动人,至于争议,这是必然的,去不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新鲜的事物出现,怎么可能博得所有人的首肯?
李宇春,周杰伦,周笔畅,哪一个不如是?
怎么可以现在就盖棺定论呢?没有新鲜的元素出现,就必将造成一种滞后,华语乐坛又怎么能向前发展呢?
一个艺术家,当她用独特的眼光去衡量自己的事业时,当她探索了新的领域时,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反对,因为颠覆传统,因为不能接受。梵高如是,肖邦如是,毕加索如是,但是只有这样“不是艺术的艺术”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
唱歌的所谓实力,所谓唱功,是可以后天去打造,去历练的——要知道她本身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歌唱训练的,她大学学的是翻译,不像那些翻唱快女很多都是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唱功可以打造,天赋打造的来吗?
比起那些悲春伤秋,要死要活的靡靡之音,曾轶可这个“可以创收”的XX新势力必将会成为浑浊世界的一股清流,萎靡歌坛的一道曙光!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