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童年作文

2021-08-21 童年

  三十年前的那个中秋节,那个月圆之夜,一个五六岁的女孩,纠集了一群玩伴,在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胡闹疯野,热闹了被闷热窒息的整条街,也是那晚,我第一次领略了月光的美丽。

  我忘记了孩童的我是否知道中秋节,是否有农历八月十五的概念,不过月饼却是吃过的,因为吃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时最常见的月饼有两种,一种是芝麻月饼,个很大,一个个足有半斤重,两面贴满了黑的白的芝麻。现在这种月饼还有,只是身价太低,上不了台场,只有在深巷中、路摊上,或者是乡村的集市上或许能找到它的身影,不过那时却是孩子们的奢侈品。还有一种就是我喜欢的“灰油果子”(不知是否这样写的),比较芝麻月饼,灰油果子要小得多,难得的是每个小小饼子竟包裹着一层薄薄的油纸,就显得有些不同,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缘此喜欢它的,说实话,它的味道并不就比芝麻月饼好,但我还是喜欢它。母亲常是两种月饼都买一些,想吃哪种,随各人的喜好。这时候,我就会挑一个包装完好的灰油果子,小心翼翼地将那油纸粘贴的地方撕开,尽量不把纸弄破,这样打开后,一个圆圆的饼子就躺在方方正正的油纸上,向我展示它无限的魅力。灰油果子的皮很厚,除了有点油香外,就再无其他味道了,所以许多人都不喜欢那层厚皮。而我却刚刚相反,吃完了那层毫无味道的皮后,它就再也引不起我的兴趣了,似乎我从未吃过一个完整的月饼,大约是不喜欢它太浓太腻的馅。那年中秋,也就是我五六岁的那年,母亲依旧买的这两种月饼,我依旧挑的灰油果子。

  大人们大约是围着桌子团圆,也许是赏月,关于这点,我的记忆是模糊的,只能胡乱猜了。我耐住性子坐了一回,但外面巷子口传来孩子的奔跑声后,立刻就坐不住了,把没了皮的灰油果子往桌上一扔,小脚丫就迫不及待跨出了门。“记得早点回来啊!这孩子!”母亲无奈的告诫如风般拂过我的耳际,转瞬就无影无踪了。

  大槐树下,十多个孩子乱蹦乱跳,口中发出不和谐的欢呼,是啊,孩子们的快乐是简单的,表达快乐的方式也是简单的。在我声嘶力竭的叫喊中,十多个孩子终于按照我的意愿,排成了一个还算整齐的纵队,我站在顶头,当起了示范教练。“我做什么动作,你们就做什么!”这样,我们一边列队“行军”,一边手舞足蹈,不同的是我这个领队嘴里还念念有词。现在想来,该是滑稽至极。

  不知怎么搞的,正玩得高兴,突然停电了,没了路灯的巷子里突然暗淡了下来,孩子们条件反射似的乱跳乱喊:停电啦!停电啦!也就是这时,我认识了月。那晚的月是一面宝镜,反射着晶莹的光辉,和灯光的热烈不同,它是那种清淡、柔和、娴静的光,让人的眼睛舒服极了,心里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爱闹的我顿时安静下来,仰起头,直勾勾望着月。我从没那样看过月,我从没那样和月接近过,自然界中还从没有什么像那晚的月那样打动我、震撼我,以至三十年后,当岁月流逝了许许多多年轻的梦,那夜,那夜的月仍徘徊我眼前、缠绵我记忆、萦回我梦中……可惜那时太小,领悟不到更深、更高的美妙,也不能归纳、表述心中的感动,只得将那份美、那份感动珍藏记忆深处。

  我对月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否缘于此,不敢肯定,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晚的月光让我终身难忘,有三十年的岁月可以作证。

  几年后,又一个月圆之夜写进了我的童年。仍是夏末秋至的时候,那天月来得格外的早,刚吃过晚饭,它就出现在天边,满世界都披上了银光,离我家不远的水沟也熠然生辉,因为呀月把自己的影子藏在了水里。水沟约莫一米五宽,上面盖着四方形的水泥盖板,临近巷子口的地方少了两块盖板,似乎特意给清幽幽的流水、黄橙橙的月亮一个相会的地方。还有一块盖板一边掉进了沟里,留在沟边的一头锋利的棱角朝上,隐藏的危险竟然被“明月水中行,清波泛银辉”的美景给蒙蔽了。我一边对着水中的月亮唠叨,一边调皮的在水泥盖板上跳来跳去,我摇摇晃晃地走上那块盖板的棱角上,为了表示自己勇气十足,还在那不足五厘米宽的棱线上作金鸡独立状,引得一群顽童连声叫好,也就是这一声“好”,让心浮气躁的我悠然中失足,脆柔的额头撞在预制板坚硬的锋角上,顿时血流如注。鲜血模糊了我的视线,混沌了我的世界,朦胧中我在父亲的背上,父亲飞快跑着,我的血飞快流着,很快父亲的背上全是我的血,一件白色的圆领衫变成了红色。红色的背、红色的流水、红色的伙伴、红色的月,全在我眼前晃动,我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到我再醒来时,我左额上的头发被剪去一大块,白色的纱布缠得连我自己也认不出了,我咧咧嘴想哭,却没有声音,我实在是太疲倦、太累了。“妹妹,你想吃什么?”父亲问我,他的眼睛红红的。我想说话,可声音连自己都听不到,我只有拼命摇头,谁知一摇头痛神经就复活了。“我要回家”我挣扎出的这句话不知父亲听清楚没有。总之我是在父亲背上回家的,一路上父亲给我讲着故事:一家有三个女儿,只有老三啊聪明伶俐,孝顺乖巧,最得父母心…那天父亲的声音非常柔和,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

  其实并非文人雅士才懂得赏月、品月,李太白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岂是成人能有的情趣?童心纯真,很多时候更能直接把握事物的真谛。与其说月是文人骚客的尤物,不如说月是天真孩童的宝贝,神秘、悠远、深邃,引发孩子强烈的兴趣,给予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太阳给了孩子生长一样,月亮给了孩子思想。而具体到我,月亮不仅给了我思想,而且给了我性格、气质和力量。

  我八岁的时候,姐姐背着行李离开了家,下乡到一个鱼跳兔跑、瓜果飘香的农场。也不知什么原因,农场的领导捎信来,让母亲去一趟。姐是顶老实本分的孩子,自是不会惹什么祸,但这更让母亲不放心,人家可不会没来由动辄就惊动家长的。这样,母亲决定下了班就赶去,为了夜行壮胆、或者是留我一人在家不放心,母亲强迫我同行。匆匆吃过晚饭后,我就撅着嘴随母亲上路了,这时天已擦黑。现在来看,那路并不太远,但当时,在我的心里,简直是要走到天边了,何况母亲还一个劲的催促。走过长长一段柏油路后,前面就是泥巴石子的山道了。天也完全黑了,一轮月亮斜挂头顶,虽是满月,却不甚明亮,看什么都像隔了一层。偶尔一阵风过,路旁草木摇落,暗影班驳,夜声凄迷,叫人毛骨悚然。母亲的焦虑,我的忿忿,全被恐惧替代了。我的手被紧紧抓在母亲湿润的手心,我似乎感受到母亲脉搏的跳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的心很近,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动。可惜的是,这种感情一瞬即逝,在后来,在现在,我始终找不到当年那个风高月黑夜的感觉,是幸欤?抑或不幸?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给我,而经历了尘世风刀霜剑的我更是怕求得那个答案了。

  我时常有一种奇怪的想法,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我的记忆也都与月光分不开,尽是些阴柔、幽静、朦胧、娴淡的场景,或许这就是人们很难从我的脸上、心里找到那种特别阳光特别灿烂感觉的原因吧?

  哦,上天,我并不期望特别的阳光灿烂,还是让我像以前那样,继续与月作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