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作文

2022-03-29 思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考作文 篇1

  那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写完小短文,焦急地等待着张老师给我们出作文题。可是老师说今天不讲作文的大道理了,来一个数学题做一做“思维操”。我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课堂气氛轻松了起来。

  “大家请听题。”张老师清了清嗓子,说,“我先口头出一道题:A=1,B=2,C=3,那么ABC=?”

  张老师的话音刚落,就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一个男生自信地说“是123”,另一个戴帽子的男生说“是6”。我和旁边的同学都怀疑:可以有多种答案吗?这时,张老师神秘一笑,说:“哈哈!其实呀,这两个答案都对。”原来,ABC可以看作123;也可以看作三个数相乘1×2×3=6。呵,作文课上讲数学倒是头一回,新鲜!

  “那么现在,我要正式出示考题了。等大家都拿到纸条上的题目再看,再思考计算。”说着,张老师又给大家每人发了一张小纸条后,我们像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候发令槍响似的,张老师一声令下:“请同学们翻过这张纸条,看题计算。”我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翻过纸条,仔细地详读这道题:1=5,2=15,3=215,4=2145,5=?

  一读完这道题目,我发愣了:这是什么题目呀?一个堂堂正正的语文老师怎么会出这么一道“歪题”呢?跟刚才那道题目大不一样啊!这里面一定有规律可循。我正想着,张老师又发话了:“接下来请大家认真思考这道题,先将答案记下来,不要抢答。”

  大家听了,有的抓耳挠腮,在苦苦思想着;有的窃窃私语,在和同桌商量着这道题的答案。而我呢?也在和同桌讨论着这道题内在规律……大家仿佛走进了神秘的八卦阵,寻找着出口。

  5分钟后,张老师征求答案了:“好!请大家说说计算出的答案……”有的说是“12345”,有的说是“21453”,有的说是“2380”,有的说是“21345”……真是五花八门。

  这时,张老师说:“你们辛苦啦!但是答案都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1’。”

  “为什么是‘1’呀?”一个同学冒出了一个质疑。

  “为什么?你看看前面‘1=5’,反过来‘5不就=1’了吗?……语文老师出的数学题怎么样?”

  我大呼:“我们上当了!”同桌却嘟囔着:“我就想,语文老师怎么会出数学题目吗!捉弄人吧。”不知谁说了一声:“可是大家刚才都愿意被捉弄,还傻乎乎地乐在其中。”“就是。”“啊呵呵……”我们和张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最后,我感到奇怪:大家为什么都被这道“歪题”迷糊了眼睛呢?经过讨论,大家恍然大悟,因为我们被“2=15、3=215、4=2145”干扰了,总想找到一个规律来计算5=?。原来,生活中有许多事其实我们不要看得太复杂,不要想得那么深奥,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思考作文 篇2

  一

  稻子成熟了,北方的十月,天空很少有云。

  从青到黄的过程,稻子有了思想,稻草人不需再扬起手臂,守望了一个季节,可以躺下歇息了。

  土地在思考,生命在思考。

  镰,锋利的镰,在农人的挥舞中,展示出优美的节奏,成批的稻捆如同殉难的士兵,在农人的身后轰然倒下,头颅仍然不屈地朝着一个方向,亲吻土地。根在地下沉思,留在地表不屈站立的秸秆如同灵魂,昭示生命的过程。

  土地永远不会拒绝这些殉难者根基,即使被埋葬在地下,也会变成黑色的血液,滋润来年生命的轮回。

  十月,开镰,丰收的喜悦溢出了田埂,在大地上流动,风吹来,未收的稻田波浪起伏,丰稔的旋律在稻尖上舞蹈,装点在土地上的农民,成了快乐的音符。

  十月的田埂,是通向丰收旋律的惟一途径。

  二

  镰,在岁月的砥石上生命常新,锋利的刀刃闪着勤劳的光芒。

  稻田的四周长满荻花,如同经历沧桑的白头老人,随风朝一个方向不停地祈祷。

  夕阳在西山的峰顶闪着柔和的光辉,太阳从东到西的过程,就是农人创造农耕的历史的过程。太阳不会老去,岁月不会老去。稻米在一季季地成熟,在这块土地上来了去,去了来,在农人的镰下述说幸福与悲伤,希望与失望。

  每一次挥镰,就收获了一次希望,稻子倒下了,充满希望的生活就会立体起来。

  通往稻田的大路走了几十年依然泥泞,但是通往稻田的心情永远鲜活。

  岁月不老,稻田也不老。

  镰刀老了还是镰刀,农人老了就不再是真正的农人。

  农人和镰刀的故事就叫农业,而农业背后的故事总是显得很古老。

思考作文 篇3

  今天下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孩子们对一段话的理解真是让我啼笑皆非。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的爱”。教材出示了三个事例,其中第三个的主要内容是:李路杰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天把家里的电话拆开了,却装不上了。爸爸知道了,并没有责备他,而是鼓励说:“既然拆开了,就一定能装好。”结果李路杰装好了。然后要求孩子们谈谈对李路杰的爸爸这个做法的评价。讨论的场面是热烈的,让人欣慰的,就是质量不高: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赞成这个做法,因为他乱拆电话还鼓励,明天还不把房子给拆了(我晕死了)?一小部分的孩子赞成这个做法,但是理由是:如果不鼓励,孩子就装不好电话了,这个电话不就报废了(又晕死,都挺心疼电话的)?只有吴博伦的意见是高屋建瓴:我赞成,因为这样做就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了!但是这个答案,几乎全班的孩子都表达出了否定的意见。

  孩子们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由于是下午的课,下面就接着写作文了,没有时间和孩子们谈谈,就在孩子们写作文的时间里思考了许久,得出这些答案,明天得和孩子们交流一下,以检验是否正确。

  1、这可能反映出我班的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误区——不喜欢孩子搞“研究”。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可能都会动手搞一些家长眼中的“破坏”:拆闹钟,拆录音机,拆影碟机;解剖小玩具,甚至是小动物……这些行为要么会造成家里财产的损失,要么会把家里弄脏弄乱,要么使孩子受伤,反正家长看到这一切往往生气,对孩子斥责。可能我们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他们都认为李路杰爸爸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如果这样的话,家长们都大错特错了。孰不知,这一声的斥责,很可能扼杀了一个发明家啊。正是因为有好奇心,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才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才成为了最伟大的发明家……实际上,人类创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兴趣!真是得让孩子的家长们多读读“帆妮儿”的博文,学习“帆妮儿”的爸爸妈妈支持孩子进行“科学研究”的好的做法。

  2、这一定发映出孩子们在阅读方面有欠缺——只注重了“量”,没有过多的注重“质”,即没有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因为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并不高。刚开始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的时候,为了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在搞读书活动的同时,用了加分的办法来诱导孩子读书。很多孩子读书的动力并不是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加分而读书。很厚的一本书,往往只用了三、四天就读完了。我在检查读书效果的时候为了不打击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所提出的关于书的问题不是很深入,仅仅考察是否读过,并没有考察是否认真读过。按照我原来的设想,先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可以“囫囵吞枣”,可以“不求甚解”,先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再提出更高的要求。看来,到了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时候了。一方面检查孩子们读书情况的时候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必须是用心读过,用心思考的才能回答上来;同时在检查中发现用心读书的孩子大力褒扬,树立榜样,带动全班的孩子们都用心阅读,其实这方面的榜样是很多的,吴博伦就是一个。

  不管上述的分析是否正确,得立即改进自己在引导孩子课外阅读方面的做法。如果分析的正确,再想办法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吧。

思考作文 篇4

  游走于熙攘的人世间,尝遍每一味酸甜苦辣,仍不知有何意义,是否真的存在。

  我贪看过无际的天空,纯粹的蓝,下一秒,却担心阴郁布满于上。

  我走过许多美丽的草地,鲜绿一片,放眼望去,又惴惴不安,不想枯黄爬上这些生命。

  我期待过春夏,享受那种醉人的温暖,体会过如火的热意,可无力阻止最后的一天,交替来临。

  我排斥过秋冬,拒绝悲伤又富有诗意的凉涩,放弃雪舞漫天的冰冷,而早在最初的一天,便被其征服。

  时时自问,是否真的需要那样,什么都那么执着,心里真正的想法有那么重要吗?或许可以不在乎自己与他人的目光,放纵自己的肆意。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心惹尘,何须强抹,本亦无尘,何欲藏心。人生是梦,又不是梦。游走于这个人世间,只当是一场梦,却要体会牢记梦中的真实,因为这本也是现实。梦与现实,本就紧连在一起。意义又何须找寻,就在身边,但也要寻觅,真正能悟出的只是自己。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4篇】相关文章: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六篇03-09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9篇02-08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八篇02-06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5篇01-24

【必备】换位思考作文汇编5篇03-26

【必备】思考作文汇编七篇03-23

【必备】换位思考作文汇编8篇02-09

【必备】思考人生作文四篇03-23

【必备】思考人生作文4篇03-19

【必备】思考人生作文三篇02-09

思考作文300字 生命的思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