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作文

2021-12-25 民风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风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风作文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内容

  教材分析: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次口语训练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富有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只要是关于民风民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不过本人认为,从我们家乡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入手,学生会感觉到更有内容可说,说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因此,本堂课的口语交际训练,我主要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民风民俗为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二)能力目标:

  2、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4、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

  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三)情感目标:

  5、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6、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1、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2、培养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课前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

  2、向家长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回顾课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不仅随同作者一起走遍了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且明白了一个道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学们,你们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站起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2、是啊,古老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谰多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且民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也就是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

  3、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当地的民风民俗。

  (板书课题:说民风 道民俗)

  [设计意图:单元课文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范本,利用教材中阅读课文中内容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扶教材这把扶手,登上口语交际这具楼梯,会更容易一些。]

  二、提供范例,激发交际欲望

  1、在我们这儿民风民俗很多,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什么呢? (观看“看花灯”的录像)

  2、同学们,猜出来了吧,是啊,正月里来看“花灯”,“花灯”是我们这儿最有特色的一道民俗风景线。那么“花灯”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家先来听个小听故事吧!(观看动画片)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家乡遇上了史无前例的干旱,大地一片干枯,渴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祈求老天能下场大雨,可不管怎样,雨总是下不来。这事被东海的一条水龙看在眼里,它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使当地下了一场大雨。万物得以复苏,人们得到了解救,可水龙由于违反了天规,被用刀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忍着悲痛,把龙体放

  在一条条板凳上,并把板凳连接起来,希望水龙能活下来。“桥灯”的习俗也由此产生了。人们通过迎龙灯,驱邪除瘟,祛灾祈福,以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3、说说你曾在什么时候在哪儿见到过看“花灯”,看“花灯”有哪些有趣的事(出示提示,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举手发表意见) (课件出示提示:)

  (1)在我们这儿,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看“花灯”。

  (2)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叫我们在龙头底下钻一个来回,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3)看花灯要在广场上玩,你能说说分别是怎么个玩法吗?

  (4)除“花灯”外,你还曾见过哪些样式的灯?

  [设计意图:以学生最熟悉的看“花灯”作为范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加上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从而使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三、打开思路,提升交际能力

  1、除了“花灯”,我们这儿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呢?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4人小组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课件出示搜集到的一些图片)

  第一组:天津特色的食品图: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 第二组:天津特色的节日习俗:腊八儿、逛娘娘宫、糖瓜祭灶、吊钱儿、破五、闹元宵

  第三组、第四组??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①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你要介绍的民风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搜集到的材料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再上老师在课堂上帮他们把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归类,有了这些材料,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有话可讲,有内容可说,学生交际起来也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完成本次训练的内容及目标]

民风作文 篇2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节前,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大年初一,人们纷纷外出拜年。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发财“、”新喜、新喜“等等。初二祭财神,一大早人们就拜祭财神像,有些人还要到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烧香祭拜。初五又称”破五“。自这天起,年节期间的各项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后,虽然人们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复常态,但仍很有节日气氛。初八称”顺星日“,传说众星神于此日降临下界。当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闪现之时,人们在院中案上放置糕点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还要把”星神马“放在胡麻杆上烧掉。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高潮和尾声。从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宫苑庙宇到处张灯结彩。入夜后,观灯者满街满巷,耍社火,放鞭炮。

  据文献记载,过去北京城近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寺庙。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或其附近设有集市,故称庙会。北京的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一年一度的厂甸,更是盛极一时。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原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处机曾在这里居住,死后葬于此。白云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开庙。传说十九日邱处机下界超渡有缘者,称”会神仙“,开庙时游人如云,各路民间花会多来此表演。大钟寺正名觉生寺。庙内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闻名中外。开庙时,庙中住持在其悬钮两侧孔下,系一小铜锣,游人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传说击中者可得福。宣武门外琉璃厂会从初一到十六开市,人称”厂甸“。此处辽代为海王村,明代为琉璃窑厂,清乾隆时始成市肆。开市之日,商贩云集,凡文物、古书、首饰、珠宝、玩具、食品,应有尽有,为旧时北京春节最热闹的去处,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厂甸出售的各种民间玩具。逛厂甸的孩子,一般都要买风车和空竹,再买上一串春节才上市的大糖葫芦,捧在手里,走在街头,为节日增色不少。此外,还有风筝、毽子、泥人、鬃人等等。传统木版年画”新正逛厂甸“反映了这种节日景象。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要举行”跳布札“活动,俗称”打鬼“。雍和宫”打鬼“之后,北京的全部传统春节活动就结束了。

民风作文 篇3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在这一天里, 亲朋好友都尽量从各地赶回来,齐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

  到了春节,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摆满了菜,还没有开始吃,小孩子早已忍不住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特有哪些菜呢?有煎的两面金黄的食饼筒,有白花花的水饺和圆圆的汤圆,还有平时吃不到的诱人的小零食……大人也仿佛看见了我们的心事,也会让我们吃。一听这话,我们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大口大口地吃,让我们期盼再次大饱口福吧!

  最开心的是收压岁钱了,看着大笔大笔的钱在我们的手上,十分开心,自然会想到怎么花。我呢,交给妈妈,每年还可以得到99元的利息呢!我猜测:每一个小孩收到了压岁钱,此时,他们应该也是开心的吧!

  大过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简单的鞭炮就是摔炮。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响,而且响声很大。趁别人不注意,摔在脚下,看到别人吓了一跳,就特别地开心。最特别是水炮,这种鞭炮在水里也能响,棒炮很好玩,用火点燃,会烧出火焰。火焰还有好几种颜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红色。鞭炮让我们的玩耍更增添了几丝乐趣。

  新年是欢快的,人们对新年充满了憧憬,寄托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平平安安,更上一层楼。

民风作文 篇4

  台州人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今天是除夕的前一天,也是我们台州人自己的春晚的播放的日子,我们满怀期待地等着。

  晚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播放了,我们一家四口妹妹、爸爸、妈妈和我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每当放小品的时候,我们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最好笑的小品要属牛皮三和马小草。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没了牛皮三还有牛皮筋。就听了这么一句话我就笑了半天了,牛皮三和马小草是台州的名人,他们演过很多的节目,而且都是很好笑的小品。每次都让我们大家笑破肚皮。这一年的春晚真好看,我很期待下一年的春晚呢!

  小品确实精彩,其他的节目呢?

民风作文 篇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有别具一格的客家习俗,其中,春节最为热闹。

  除夕的前一天,村名们都蜂拥而至的来到集市上,买鸡、鸭、鹅,买黄酒、白酒……留在家里的人则要将全部的物品更换,俗话说“干干净净迎新春。”扫完后,贴上年画与对联,整个屋子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除夕那晚,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从下午,人们就开始准备着这一年一度最为丰富、最为开心、终于有意义的团圆饭了。吃完了饭,全家人都会在自家的屋顶上放鞭炮,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啪啪啪”飞上天空的烟花,好似一盏独灯,照亮了天空中的一角。十二点钟的钟声敲响,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都要放很大很大的爆竹,“隆隆”的声响伴着新春的到来。当晚,每个人都要守岁,如果要睡觉,就要开着灯睡觉,因为长辈说那样年兽就不会来找我们。

  大年初一虽然没有除夕那样的热闹,喜气洋洋,但还是很开心,欢乐的。早晨,六点多,每家每户都要去庙里拜祖宗。给祖先敬完酒,还要按大小辈分站一列,朝祖先拜六下,六六大顺,祈祷来年平安,吉祥,富贵。回到家以后,晚辈要收取长辈给的红包,并且要说:“祝某某某,新年快乐,吉祥平安来年如意。”

  初二那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家探访,回家那天,她们都会带一些糖果,水果,贺礼……

  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家里人要开始做汤圆。糯米用大大的缸子装着,用木锤把它打均匀之后再包馅儿,晚上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民风作文 篇6

  Hello,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北京第一小吃——“驴打滚”。这是不是让大家觉得挺新鲜的?想必大家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有人知道,也不准出声,统统给我stop,不然,哼哼,后果大家应该知道,我可是会发飙的哦!好了,闲话不多讲,现在切入正题。

  你知道吗?我们除了“驴打滚”这个大名以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豆面糕”。可为什么又叫“驴打滚”呢?你们这些不知道的人,心里肯定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了吧?好了,不卖关子了,就由我为大家解说吧!这似乎是当地人给我们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当我们被做好时就得在黄豆面中滚一下,这就像是郊外的一头驴子在打滚,扬起的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关于我们的来历,还有个传说的。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看来,我们还得多谢谢那位小驴儿的太监,要不是他,要不是他的那一次失手,就不会有我们这个惹人好奇的名字了。

  再尝尝我的味道,那才叫做美味啊,不吃不知道,一吃停不下,吃在嘴里有香、甜、粘,有浓郁的黄 豆 粉 香味儿,味道香甜,口感润滑,真是闻一下,多活一年;吃一口,多活十年啊!

  百闻不如一见,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那就赶快到北京尝尝我吧!

民风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山西,我喜欢我的家乡,爷爷和奶奶经常给我讲山西的一些民间风俗和传说,所以我了解一些山西的民间风俗,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山西做客!

【【精华】民风作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精华】民风作文七篇07-15

【精华】民风的作文七篇05-05

民风作文汇编七篇10-23

【精华】民风作文汇编九篇12-08

【精华】民风作文汇编9篇11-26

【精华】民风作文汇编六篇10-27

有关民风作文汇编七篇12-24

【精华】民风民俗作文汇编8篇12-11

【精华】民风民俗作文汇编6篇04-24

【精华】民俗民风的作文汇总七篇03-07

春节民俗民风作文 民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