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新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创新作文 篇1
对很多人来说,创造是深奥而神秘的字眼,好像遥不可及,而高尔基却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是独立自在而且无穷无尽的。”,只有懂得创新,勇于尝试,才会成长。
“墨守成规就是长眠不起,意味着死亡。”记得有一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让我明白创新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才会有新的发现。我认为,循规蹈矩地看问题、做事,不如多角度看问题,突破旧框框,开拓创新,就像切苹果一样,循规蹈矩永远只会有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打破常规,换种方式,就会发现其中的五角星。
“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刻创新生活。”其实,在学习上也需要创新精神的。人们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独辟蹊径,思想就会束缚在已知的事物上。像写作文,变换一下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敢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挖掘出新意。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如《我的老师》这种写腻了的题目,动笔无非是“半夜了老师还在伏案工作”或“在学校病了,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张三李四都这样翻来覆去得写,简直是贫乏无味。不会创新,束缚思维,只会平庸落于俗套,只有懂得用不同方式做事,才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是创新。
“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不是创新的结果。”做人做事,不要只知一加二等于三,却不知二加一等于几,我们要打破常规,带着创新这双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创新作文 篇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它记载了一个民族的发展,记载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流传到现今的文化都是经过创新与保留等等的筛选,其中有精华也有瑕疵。因此,我们在发展文化中既要传统又要创新。
所谓的既要传统又要创新,是在保持好的传统之上搞创新,在创新的结果上体现传统,如果创新远远偏远了传统,那可不叫创新,那叫对文化的糟蹋。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可谓是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它集几大派别的特色、优点于一身,是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一直以来,不管它怎么创新,戏服还是把演员包得严严实实,这是他们一直以来不可更改的传统。
而有的人想把京剧“创新”,想来一个彻底的“创新”。如前阵子在第37届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们带着京剧头饰穿着比基尼进行展示,完全脱离了京剧的传统,失去了原汁原味,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国粹的精华。
我想说,这并不是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这太过于前卫,名曰“创新”实为对国粹的糟蹋。
还有一种创新,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创新。如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他以国人生活为素材,以中国独特的文化与风情为基础,其中又融入了对世界文学发展的领悟。这种不脱离文学宗旨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作品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创新。
联想到书法界中,“板桥体”可谓独领风骚,它集几大书法优点于一身,说它像草书,却又不同于草书,说它是行书,却又不是行书,那笔划龙飞凤舞,潇洒淋漓,单看一个字,觉得不怎么样,斜斜歪歪,但从整体上看,每个字却错落有致,给人视觉一个冲击,可谓完美。这也是一种创新,在书法的传统上的创新。
文化需要创新,但不是偏离传统的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善于传承才有根基。所以,文化既要传统也要创新。
创新作文 篇3
一、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延伸作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虽有其可取之处,但在这样一个信息文化多元化,信息快速化的时代,传统的以课文为媒介以课堂为宅体的作文教学模式,以不能符合学生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方面的要求.学生接受的信息文化和我们课堂所传授的知识,是一种非常不对称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更广阔的背景。
1.从教学时间看,必须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也是最能体现他自己个性和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小学阶段,应该放弃条条框框对学生思想的禁固.比如说写到某个人的眼睛,几乎所有的学生会用圆圆大大的词汇来描写.如果我们让学生对日常生活注意观察,并把他们的感触即使纪录下来,教师再对他们写下来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描写出来的眼睛可能就不是千篇一律的大眼睛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是写好作文亘古不变的真理.
2.以多样的训练方式改变单一的训练方式。
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除了语文课,我们可以通过其它课程或者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绘画,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再比如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电脑》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作后的感受写下来。
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表演,体育运动,甚至现在小学生喜欢玩的计算机游戏,都可以作为作文教育的补充形式.
二、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做”,封闭讲话,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
(1)培养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的氛围。良好的氛围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传媒工具,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互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而非”要我写”的精神状态。
(2)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动空间。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并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而不是抑制甚至扼杀.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素材,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任由学生,我们尊重的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但是在写作的技巧和对文字语言的运用能力上,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辅导.学生只有充分具备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才可把他想表达的东西清楚的表达出来.
(3)用激励代替批评,树立学生发挥想象的信心,激发创新动机。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喜欢用一些学生犯的错误作为例子,在课堂上点评批判,似乎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以后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这样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打击了学生的作文热情和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文课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上作文课时情绪低落,而低落的情绪要影像了他上课的效率与作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便会使人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与信心,重新审视、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务,情绪状态就会提升,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变这种批评为鼓励,用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点评对象,告诉其它学生这篇作文为什么会得到表扬,具体好在哪些方面.对一些作文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要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就作文教学而言,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通过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打开学生沟通的心灵,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除了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产生思维碰撞,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小范围之内的作文互评互改,全班的作文讨论,与平行班级之间展开作文竞赛,甚至可以与兄弟学校的班级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产生更多的写作的灵感.
(5)小学作文教材的革新.作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作文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载体和施工蓝图。作文教材的改革,始终是作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全国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权威的、系统的、独立的小学作文训练教材。为了充分发挥作文在实施创新教育的独特功能,我认为必须构建新的小学作文教材体系,并根据这个教材体系统写出一套供师生用的作文训练教材。从20xx年3月颁发的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来看,首先,原版中的作文训练体系“词句(低年级)→片断(中年级)→篇章(高年级)”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训练体系是“乐于说写(低年级)→自由写(中年级)→学会写(高年级)”。其次,从训练的内容来看,增加了“想象作文”。这两个方面的修改,一是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作文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二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根据修订版大纲的精神,构建新的、可操作的作文教材体系,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创新作文 篇4
星期天的上午,爸爸带我参观了福州科技馆。科技馆里那妙趣横生的“喊泉”,让我回味无穷。只要你对着它喊:啊,啊,啊……就有水不停地喷涌上来,你的喊叫声停了,喷泉也就停止了。我觉得太有趣啦!我很好奇:为什么声音有这般功能?爸爸告诉我:喊泉的原理是通过声波的能量启动声控开关,相关的泵启动,自然就喷出泉水了。
真想不到我们的声音还有这种作用,看似好玩的“喊泉”,背后竟然蕴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既然语音能控制喊泉,那我能不能用我的语音控制其他东西呢?兴奋了一整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喊一声关灯,灯就自动关上了;早晨起床时,我喊一声开窗帘,窗帘就缓缓地打开了;我要去上学了,对着书包说句话,书包就像着了魔法一样紧紧地跟着我;当我放学回家时,只要对着门喊一声,不用钥匙门就打开了……
我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只要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将来我的语音控制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创新作文 篇5
李可染说过:踩着前人的脚步,最终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歌德说过: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莎士比亚说过:推陈出新,是我的独上诀窍。
有一天,老虎在森林里捉一只兔子。只见那老虎先用它的双腿像风一样地跑到兔子前,往兔子上一蹦,几口就把兔子吞了,然后慢悠悠地走回了家。这一幕,被躲在草丛里的小猫看见了,它想:我跟老虎长的这么像,如果我模仿着老虎一样去抓动物,那我不就……它越想越高兴,于是就去找动物练习练习。
刚开始,小猫去找小鱼做训练。它对着小鱼吼:"哈哈哈,你这条鱼,末日到了,让我猫大王来干掉你吧!"说着,小猫又吼了几声,把小鱼吃了。
接着它又去找小狗。它找到小狗后,神气十足地说:"你这只坏狗,今天就让你尝尝我猫大王的厉害!"说着,小猫朝那只狗吼,接着又模仿老虎的样子,往小狗身上扑、咬。小狗不耐烦了,对着小猫"汪"了几声,然后追着小猫咬,把小猫赶走了。
小猫不甘心,又去找大象、狗熊、猴子……但是被打的遍体鳞伤。
这时,小猫总觉得有些不对,老虎比我大又比我壮,我怎么能跟它比呢?小猫又想了想,决定要爬树,它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地练习,最终学会了爬树。
有一次,老虎来追它,它飞快地爬上了树,老虎怎么也抓不到它。
如果一直模仿别人,就会永远也超不过那个人,只有认真学习自己的技能,才能超过战胜你的人。
创新作文 篇6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题记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可见,在人生中,创新是身旁的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创新是远处的山巅,激励我们登上高峰;创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随我们畅所欲言,汇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鲁班懂得创新,因而在被野草划伤时不是将它拦腰折断,而是弯下腰仔细观察它,于是发现野草上有许多细小的齿。因而顿生灵感,经过一次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锯,造福于人类。
齐白石懂得创新。从小便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自学成了一大家。但他却对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顾”,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空白,60岁、70岁、80岁,齐白石的画风在不断的改变,水平也在一次次改变中突飞猛进,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画风,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进取,终于为我们所熟知,为世人所景仰。而对牛顿来说,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了地心引力,以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却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花费十多年时间“潜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进取,在迷信中一点一点将黑发“费”,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入大海,最后赔上了自己的老年时光,毫无所得,。由此看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会因为不创新而变得黯淡无光。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一种精神。有了创新,可以搭载莱特兄弟的飞机飞上九重天;有了创新,可以与爱迪生在电灯下侃侃而谈;有了创新,可以与诺贝尔炸开山头,炸出通道;有了创新,可以与列文虎克共同观察微观世界……为自己插上一双创新的翅膀吧,你一定会展翅飞翔,搏击长空!
创新作文 篇7
如果没有联想电脑,你肯定不会听说“柳传志”这个名字;如果没有阿里巴巴,你也绝对不会知道马云是何许人。他们今天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就在于他们用创新精神谱写了各自创业的传奇。他们的影响,随着创建的品牌遍及世界;他们的人生,因为勇于创新而变得格外美丽……
创新,是一个人拥有才华的最直接的表现。陶渊明是才华横溢的,因为当许多人还在堆砌辞藻粉饰太平的时候,他用清新自然的文风创造了让人憧憬的世外桃源;李时珍是才华横溢的,因为当别人还在考取科举追求功名的时候,他用毕生心血写出了救人济世的《本草纲目》;鲁迅先生是才华横溢的,因为当别人还在对“国粹”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创作出了揭示国民性格弱点的《阿Q正传》。他们的才华,因为创新而迸发火花;他们的成就,因为创新而光照后世。
创新,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在20xx年高考中,阳泉一中女孩李天以623分勇夺山西省文科状元,让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感到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女孩不但“网络小说、杂志,啥书都爱看”,学习不算刻苦,甚至做作业还会“偷懒”。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天有自己独创的学习方法。她把难记的知识都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编成歌曲来强化记忆。在考试过程中,她更擅长运用发散思维来创造性地回答问题。这就是她成功的秘诀。
创新能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湖南省临澧县农民沈昌健与父亲沈克泉不肯像别人一样按部就班地种庄稼,而是坚持进行油菜高产科研攻关,30多年后,终于培育出了产量高、油质好的优质油菜,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勇于创新,让这对平凡的农民父子破茧成蝶,成就了不一般的人生。
创新,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前提;创新,是获得人生成功的保证。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时代的弄潮儿!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高扬创新的旗帜,去成就美丽的人生吧!
创新作文 篇8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人物,无论从科技发展,经济增长,还是政治变革,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创新很重要。
创新是创造的前提,是推动科技发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苦苦挣扎的电子制造商深圳雷柏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里,随着原业务生产电脑鼠标和键盘的机械手臂的萎缩,消费级无人机将带来更大利润,找到新的客户。因为创新,最近奄奄一息的公司得以正常运作,慢慢在轨道上行驶,可见,创新很重要。中国希望,科技升级能帮助国家完成经济模式从基础设施投资向经济的转型。
不管是科技的发明还是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灵活变通,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曾陷入一场电子滞销状态,产品的单一性也是当时销售不佳的一大重大原因许多电子制造商中瑞电风扇滞销而发愁,当时所有电商都是统一的黑面孔,大多制造商为仅为改进销量,想方设法改进电扇的质量,一间小公司里的小职员,提出了一个致命的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法,改变电扇的颜色,结果,灰色蓝色等的电扇得到更大的销售量,正因为小员工有创新的头脑,懂得灵活变通。公司才得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由此可见,创新很重要。
创新作文 篇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时下最流行的 一句话,也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中所极力倡导的,然而本人认为能“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理念”固然很好,但不可因此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把作文教学的创新落的实处。创新并非“放任自流,文无章法”,而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之后,“还学生以心灵的时空,放任学生的心泉流淌”。试想,学生尚不懂得如何观察生活,又哪来细致入微的感悟呢?学生尚不懂得基本的写作技巧。又哪来行文的别具一格呢?“行走”尚不稳健,又岂能“疾走如飞”?因此,作文教学的创新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以学生扎实的基础为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使作文训练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本的写作技能谈一点粗浅见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改革作文训练体系,变写作要点的单项突破为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综合训练。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因此文章要摆脱陈旧的题材有所创新就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七彩虹霓,还有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雨雪纷飞。人性也象多棱镜,既能折射出真善美,又能折射出假恶丑,有时还会带点调和的色彩……只要我们学会了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结合各自的源于心灵深出感受,必能使我们的文章折射出个性的锋芒。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体系应充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然而,现行作文写作体制在教学方法上却不尽人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写作理论分解为一个个空泛的训练要点,散编于每个单元之中,一个单元训练一个要点,如:“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等。希望一旦这些要点训练完以后,学生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这不符合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也不便于老师的实际操作,教材这样安排作文训练也就缺乏科学性。学生作文能力不是写作要点累计相加的结果,而是在大量的循序渐进的写作实践中形成的综合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系技能,不能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既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圣陶教育论文集》736页),既然如此,教材就不应该为作文训练设计知识性要点,而应着眼于对学生写作实践的指导。
那么如何进行写作实践指导呢?我认为教材在作文训练的编排上应把握三点:一是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以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炊”的问题;二是不罗列写作理论知识,要侧重于写作实际操作,以解决中学生“理论一大堆、实践跟不上”的问题,文章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学生观察力过了关,自然能感受到生活中有观察不尽的东西,有不少闪光的凡人小事,有写不完的感受,作文的灵感也就在观察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文章也就能水到渠成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坚持把学生引进生活,观察生活万象,写作的源泉就一定会汨汨滔滔长流不息,作文章的激情就不会枯竭,作文教学就会有生机、有活力。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安排作文训练:初一、初二年级每单元可结合所学课文,提示一些观察方法,列举一些观察范例,设计一些观察课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比如: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可向学生指出作者之所以把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如此的成功和感人,是因为作者在观察时,把父亲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分解:①走到铁道边,②探身下去,③穿过铁道边,④爬上那边月台。对“爬上那边月台”的动作又再做分解:①两手攀上面,②两脚向上缩,③身子向左微倾。在分解之后,再针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描述,这样的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由此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种在观察中常采用的方法——分解法,即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可再举一个观察范例:某球星在球场上的一个漂亮进球,使全场观众欢呼若狂。如何真实的再现进球时的场面呢?我们可以把进球的全过程加以分解:①接到传来的球,②用脚一颠,③球跳过对方球员的头顶,④进球。然后再仔细观察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就成了一段具体的话:
“他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接着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四名后卫的阻击,最后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几乎连人带球一齐撞进网内。”
在列举此例后,再设计一个观察课题:细致观察并描述球场外球迷们看球时的表情变化或进球时欢呼雀跃的场面。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学会了用分解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还可使写出的文章更充实更具体,,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将来细致入微地感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初一初二若能加强这类观察训练,必能有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至于文章的写法 —— 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等,可在阅读教学中同步进行(如下文介绍的“仿写训练”),不必另立专题、空洞说教。初三年级在进一步观察训练和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还须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如此使初中作文教学形成以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训练体系,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就可能使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得以改观;同时,只要训练扎实,学生步入社会后便会运用一定观察方法去捕捉生活的写作素材,然后凭借较强的写作实践能力,用自已的笔去反映生活,从而使作文教学显示出更大的实用价值。
【【精品】创新作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精品】创新作文汇总四篇05-28
【精品】创新作文汇总9篇05-09
【精品】创新作文汇总4篇03-16
【精品】科技创新作文汇总六篇05-21
【精品】科技创新作文汇总6篇05-17
【精品】科技创新作文汇总9篇05-14
【精品】创新作文汇总七篇05-14
【精品】科技创新作文汇总5篇04-25
【精品】科技创新作文汇总五篇04-24
【精品】创新作文八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