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1
随着20XX的到来,“家风”一词也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家风”是什么呢?据史书记载,”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这不,在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家风是什么呢?”就与我们的话题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
“不准喝酒,不准在外头熬夜,不能欺负妻子,对家中的每一笔开销都要有记录”这是一餐厅老板的家规;“我们家有这么一个规矩,就这么一碗饭,留一粒米都不行”这是一顾客家中的规矩;“家规,简单点说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街头散步的一市民这样说道;“家规有很多啦,比如,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先考虑别人。给别人说话的时候,多多少少带点尊重”在路旁吆喝卖菜的小伙子边整理蔬菜边说着;“俺家的规矩就是教孩子做个好人,好好学习”一农民工憨厚的笑了笑;“俺娘教俺要做个善人,要对别人好”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严肃的说着;“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坚决不能泄露家庭成员的信息”……
正如你所看到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是有所不同的。而良好的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华,不信,你看!
司马光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吉鸿昌的父亲在病逝前,告诫他: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父亲病逝后,他牢记父亲的教诲,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他奋起抗日。后遭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但,家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化。
毛建国说:“家风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仰”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指向标,家风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见证,家风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家风是一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诚然,家风的确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信仰。
让我们牢记良好的家风,为家风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家风引领我们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2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还点着通明的大亮灯,在辛勤地为家操劳,使家而明亮?是我们的家!这盏黑夜中的明灯,在社区,不,在温州,是一束最闪耀的光芒。
告诉你,我们可是这社区里少有名气的勤劳之家。四代祖传,代代勤勉!
要说,就从奶奶说起。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在我们各自外出学习、工作之时,她就利用时间,在家里左洗右刷,从没闲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帮我们准备好早餐,就开始干其他活儿。我起床目视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拖地时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的硬朗。干体力活过久,对身体有些许的影响。她为我们,累垮了身体。瞧,奶奶的动作缓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净,如果一些地方她还认为脏的,要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如果实在不行,她会皱紧眉头,摇摇头,拿来洗洁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响下,妈妈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们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正因为这种态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妈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晚饭后,妈妈放弃了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妈妈抢着干,让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惊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见书房里闪着微弱的灯光,妈妈还在收拾书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续不断。我看见妈妈脸颊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妈妈的背微微驼着,曾经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儿怎么有些驼呢?我的睡意全无,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妈妈,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还要不辞辛劳在家整理家务。妈妈不愧是我们的勤劳榜样!
我在奶奶、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勤劳。在学校我可是卫生大组长,不仅劳动响当当,学习也不例外。
一次,林老师布置作业,很少。但要求我们认真完成。是的,只有两项,一项是常规作业,另一项是作文。那次我写了两个小时!作文写了五面。完成的很认真。也许是平时课外书看得多,拿起笔来,我的灵感就会突发,越写越有劲。那次作文,我被当众表扬,那是勤劳的结果呀!
我们家的家风——勤劳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勤劳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3
家风,就是家里的风气。我认为一个有好家风的家,便是一个创造人才的地方。家里的风气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有好家风的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父母遵守家风孩子也会模仿父母去做,这样的孩子以后定有作为,良好的家风也会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去。
《朱子家训》是一种家风。虽然只有寥寥百字,但字字如金,告诉了我们良好的家风是什么。如这一句: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反对那些铺张浪费的理念。这同时告诉我们,不要过度的追求物质,应当勤俭节约。这才是优良的家风。
我的家自然也有着家风。我们家第一条便是:勤俭持家,节约一切。勤俭节约,固然重要。一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不去节约,反而铺张浪费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越来越贫困。但是需要买的还是得买。如果你买了闲置物品则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一举两失。
第二条,也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条“孝敬长辈,尊敬父母,爱护晚辈”。因为这是孝道,也是做人之道,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孝是极为重要的,也有着极高的地位,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哪怕你博学多才,对社会有极大的奉献,爱帮别人,如果不孝,只能做社会的。因为他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的话,还能干什么呢?孝道同时也是一种做人之道。
第三条,重视学习,崇尚知识。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就是观念的巨大分野。等到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这就是积累的力量。一直在我眼里,最温馨的家庭画面莫过于我、先生还有两个女儿在一起,捧着喜欢的书悠闲地沉浸在自己的书海中,我喜欢这样的场景,也努力营造着。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有能量的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我对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
这些只是我们家风的一部分。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孩子们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重视家教,而家风家训更是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而要说起我的家风首先得从小时候的几事说起。
小时候家里住在镇上供销社的大院子里,那时每家的用水都是靠院子的大井水,水抽到水塔后再在院子里面建几个共用的龙头,记得我刚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天,几个稍大点的男孩溜进大院里,几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觉得很无聊,于是他们发现了几个露天的水龙头,就赶过放水玩,我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就跑出看看,原是小朋友在玩水,我想起妈妈经常告诉我要节约用水,于是我就叫隔壁比我大两岁的韩翠婷姐姐,我们一道去制止小朋友玩水,由于乡下小男孩调皮,在制止过程中,我的头被一个小朋友用小石头砸破了,小朋友见我头流血了当时也吓呆了。这是,妈妈也过了,先教育几句小男孩就让他回家了,并赶紧将我送医院包扎,在去医院的路上,妈妈表扬我做的对。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数学测验,我只考了91分,在班里排在后几名,爸爸拿到试卷后,没有责问我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而是教育我偶尔的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并帮我认真地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在整个小学阶段,爸爸经常教育我做每事都要认真对待,这其中包括平时的吃饭和走路等,爸爸并不要求我时时学习,而是要求我学习时专心致志;玩时就痛痛快快地玩。言传不如身教,为了帮我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爸爸放弃了一些娱乐活动,找一些书籍陪我一起学习。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爸爸的同事我家做客。我不但没有招呼,还很少说话,后爸爸教育我,见到长辈要主动招呼,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等这位佰佰再见到我时,直夸我像变了个人似的。
记得我家刚买房子的那会儿,我和妈妈从乡下赶,下了中巴车后,为了节省2元钱。妈妈和我没有坐公交车,而是步走站多路往家赶,当时走得我是又累又渴;但在我路过一座立交桥时,桥上一对母女,为了筹钱看病,顶着烈日在卖唱,妈妈毫不犹豫的拿出了10元钱。
好家风从儿时跟着我共同走进了青春,她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鼓励着我。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5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妈妈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
“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的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早上我家来了位做客的阿姨,妈妈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给阿姨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妈妈的“低音小喇叭”开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稳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的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的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阿姨好,”右一声“叔叔好。”
我在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我伴着岁月,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诉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由我的妈妈培养出来,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没错,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
我们家的家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不辍的改进之风飘在中国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的更充实,更美好。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6
寒假结束,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同学们唧唧咋咋,好不热闹,有钱的同学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新裤和新鞋:“我春节的衣服可是妈妈从国外带回来的,要3000多呢……”
“哇,我要是能有一套就好了!”同学们羡慕不已。
“哎,舒扬,我们的大班长,你的新衣多少钱?”
“一套也就500块吧!”我实事求是回答。
“这么便宜啊?我一双鞋都要1000多块!”有同学得瑟着。
听到同学们这么说,我心头一热,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但我又马上想到了外婆跟我说的故事:“60年代,外婆家里非常贫穷,五个兄弟姐妹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有上顿,没下顿。别说买新衣裤,就是地主家扔了的旧衣裤都要想法设法省着穿,老大穿穿,补补给老二穿,接着又裁小给老三穿,直到实在补不了、改不了,才心有不甘扔掉。大冬天,没有钱买鞋,外婆只能把长头发剪下来做成鞋子,用来保暖。正因为以往的苦日子,造就了外婆现在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她经常教育我:不攀比、不浪费、讲实在、讲节俭。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补丁加补丁,衣服只要整洁、干净就好,千万不要一味追究名牌,铺张浪费。”
记得有一次体育课,我摔了一跤,把皮衣给扯破了一个窟窿,回家大哭起来“妈妈,我真不是故意把衣服弄破的!”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听说有一种布贴,缝到衣服上就跟新的一样,你要试试吗?”“真的?太好了,妈妈快帮我买!”就这样,外婆帮我把动物布贴缝到了皮衣上,一点都看不出破洞,我高兴极了,还学大人自言自语:“缝缝补补又一年。”
想到这里,我自信地抬起了头:“同学们,我们现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给的,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给我们世上最好的东西,那是他们对我们的爱,但我觉得我们节俭的作风不能丢,要炫富,请以后花自己的钱!”
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俭是我家的家风,为培养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节俭是我家的家训,为陪伴我健康成长。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7
一个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是什么?是家风。一个国家,对子民影响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国风。从古到今,几乎都是这个理。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规定,无论是不是白纸黑字,家族成员都在自觉遵守、传承和发展。若家风正,则其后代必出优秀人才;若家风不正,则其后代十有八九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害己祸人。
还记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说的就是司马家族不正不忠的家风。从司马懿开始,其后数人数代谋反之心不死,其家族也免不了臭名远扬。可其影响远不止于此,因为这个家族的特殊性,导致整个国家都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观之司马家族在为当权时的国家状况,于民,只管搜刮,民何以聊生?于官,或勾心斗角,或结党营私,官场岂能不黑暗?贤人如陶渊明等只好避而远之。
司马一家家风不正,导致一国国风不正,国家覆灭自是不可避免。然而,较之稍早的汉文帝则是另一番情景。
相传文帝母亲生病,文帝衣不解带,不寝不眠三日,直至母亲病愈才敢去休息:文帝以孝闻天下。再看他的儿子景帝,颁布设有文孝的法令,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了“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文、景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治世”,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家风正,则国风纯。国风不纯原是家风不正,因为万家家风,便成国风。一个人想要留名于世,家风必须要正;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国风必须纯正。因此,国风的建设当从家风开始。
无数的事实证明,家风的树立不是靠一纸空文,也不是靠空洞说教,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家风如诚信者,待人接物时时、处处、事事以诚信待人,长此以往家风便养成了;家风如勤俭者,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修身养性,始终严格要求并坚持一点一滴,时间久了,家族成员还会不勤俭吗?……好坏家风,莫不如此,关键在于选择和养成。
风是一笔财富,无法被替代,也无法去描述,对于今天的我们要做的便是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助力中国国风变得更加纯正,聚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8
我们家的家训是“团结邻里乐助人,和谐小家暖大家”。对于我们这一家来说,与邻里和谐共处很重要,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每到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出许多美味可口的粽子,然后让我提着篮子给附近的邻居每家送一提,当然热情的邻里乡亲们也会拿出自家包的粽子和我们分享,每每拿到这些粽子,我总能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情。
奶奶常常跟我说,解放初期,每一户人家的日子都十分困难,但她却经常帮助邻居,丝毫没有因为贫穷而吝啬,可见家训对奶奶的影响之深。我渐渐地懂事起,奶奶常常教育我要和邻居们友好相处。奶奶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上。我可爱的弟弟,你也快上小学了,希望你能牢记我们家的家训,在家训陪伴下成长。王家的一把韭菜,李家的一碗茼蒿,张家一壶米酒,薛家的半瓶香醋,平时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交往,你可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正是奶奶带领我们全家谨守家训的结果。他人待我如手足,我待他人如兄弟,这样邻里关系才能更加和谐。这些都是我们家几代人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我们作为家中的新一代,不单要记住它,更要遵守它。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之风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礼仪在我们家的家风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在餐桌上,礼仪处处可见。当一家人坐在餐桌上时,只有最年长的长辈动筷后,小辈们才可以动筷,一直以来我们家都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妈妈就不允许我吃完饭的碗里残有米粒。小的时候会觉得委屈,但后来渐渐养成了良好习惯,倒是要感谢妈妈。如果有客人来我们家吃饭,我们作为主人,在餐桌上一定要等客人吃好饭后,才可以离开餐桌。这是餐桌上的礼仪。当然,我们家的家风还有很多,与善良的人交朋友,生活中做事要有恒心,家中再不宽裕,也要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与人为善……爸爸妈妈平日的言传身教成为传承这些家风的关键,他们一直是锻造良好家风的有心人。
他们经常说培养、传承好的家风会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终身受益。甚至爸爸妈妈还一直认为培养良好的家风,能使社会和谐、国家昌盛。每家每户都能有良好的家风,他们的子女今后走上社会,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国家良好的家风。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9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的家风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
“吃饭动筷前要等长辈入座;饭后如果还有人在吃要说慢用;不可以随意浪费;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勤奋克己,诚实守信、戒骄戒躁、待人要谦顺,不可以贪小便宜……”这些都是父母亲时常在我们耳边唠叨的话语。
上幼儿园后,我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家“为非作歹”,最后还能得逞,就羡慕得要命,心里也有些不平。后来大班时,我也任性了一回,可后果却……那天是星期天,我和姐姐都休息在家。因为平时是外婆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从小到大,外婆都很宠爱我们。练琴的时间到了,可该我完成的家务活还没做好,精彩的电视节目还在继续,我已陶醉在其中。外婆叫了几遍,我当没听见,外婆生气了,过来强行把电视关了。“讨厌,你又不是我爸妈,凭什么管我?这又不是你家,回你的诸暨去,不要再来了……”我大声吼道。外婆听了,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进了厨房,半天没出来,正在做作业的姐姐从房里出来,把我骂了一通,并打了电话给妈妈。虽然有些忐忑,也有些小愧疚,但我想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妈妈回到家里,难得发火的妈妈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并拖着呼天抢地的我给外婆道歉,接下来是罚跪半小时反省……等我平静下来,妈妈走过来问我:“想清楚了吗?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百善孝为先,幼儿园老师教的,爸妈平时讲的,尊老、敬老、心怀感恩,你是怎么学的?外婆天天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你们,不求一丝回报,你们还伤外婆的心。照理说,外婆已经退休,应该是在家享享福,颐享天年了,你这样不觉得羞愧吗?”
自从这件事以后,我和姐姐把“孝”铭记在心,不但对外婆、爷爷、奶奶以及其他长辈也越来越敬重,而且有好吃的都想着让给长辈,连邻居们都直夸我们越来越懂事了。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家风承载了祖祖辈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也让我明白了世间的许多道理。看似简单,却有着无限深奥的魅力。
以家风为话题的高中记叙文10
在中国,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训家风,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训就只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
说到孝顺,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读了黄香温席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动了。看看黄香,再来看看自己,我自愧不如。
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孝顺这方面给我和姐姐做了很好的榜样。我的奶奶已经年过耄耋了,爸爸和妈妈都非常地孝顺奶奶。早晨,爸爸做好可口的早点,等着奶奶来吃;中午和下午,妈妈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奶奶来吃;晚上,爸爸放好洗脚水,让奶奶去洗;遇到奶奶身体不舒服,爸爸和妈妈都给奶奶按摩、擦药……我们家还有一个规矩:吃饭时,奶奶不动筷子,爸爸和妈妈就不准动,爸爸和妈妈不动筷子,我和姐姐就不准动。爸爸和妈妈孝顺奶奶,我和姐姐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志将来要像爸爸妈妈孝顺奶奶那样孝顺他们。
妈妈和爸爸也常常教育我和姐姐,告诉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养你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长大后孝顺父母同样也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我和姐姐都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我俩也立志要把我们家的好家风传承下去。
百顺孝为先,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做个孝顺父母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