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民到美国的。
当时国门刚开放,很多舶来品开始充斥人们的生活。
当张三喝到人生中第一杯可口可乐,听到老板说在美国可乐和白开水一样普通时,他心动了。
历尽千辛万苦,张三终于踏上了大洋彼岸的土地,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他想象着新新世界的魅力,衣锦还乡的风光,顿时浑身热血沸腾。
可是一腔热血马上就凉了,张三听不懂美国人叽里呱啦的英语,完全没有办法融入社会,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唐人街。
张三在一家餐馆打工,一天到晚地刷盘子。一摞一摞的盘子把他累得死去活来。“这真的值吗?”张三不停地问自己。他想家了。
很巧,这家餐馆的大厨和张三是老乡。大厨听到张三的乡音,胖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特地给张三开小灶,做了家乡菜。围着小圆桌喝着聊着,张三哭了。母亲烧的菜也是这个味道,自己孤身漂泊在外,母亲该多孤单啊。
那一年张三过了两个令他记忆犹新的.节日,一个是重阳节,一个是圣诞节。“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张三学生时代读过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感触,如今作为“异客”,心里空落落的,但他不能回去,他还没闯出一片天地。想起重阳节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张三又哭了。
圣诞节对于张三来说很陌生,要不是大厨建议他出去玩玩,张三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
玩了半天,张三就觉得索然无味,败兴而归。餐馆这天供应火鸡,大厨切下一些给张三尝尝。张三吃了第一口就不肯吃第二口了。火鸡和家乡的白斩鸡的距离就像美国到中国的距离那样遥远。张三在餐馆干了两年,有了一点积蓄,盘下一家小店做外卖,专门卖家乡菜。张三既当老板又当伙计。虽然这中间有过挫折,也有过失败,但每一次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
幸福开始敲张三的门了。
经过几年的打拼,张三已经小有成就了。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张三一下车,飞似的奔向了家。在母亲的怀里,他哭得像个孩子。母亲怜惜地抚摸着张三的头发,泣不成声。
多年后,有人问张三当初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张三说,母亲在家里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