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组公开课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组公开课总结1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数学组于20xx年x月x日举行了一次校内的数学公开课活动,由数学八年级组备课,我上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次活动我样的数学组全体教师都参加了,整个活动安排的有条不,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团结协作,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课后,还对这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点评,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从中都有很大收获,现对教师授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
二、教学基本功与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2、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
3、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
4、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三、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四、 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
3、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总之,这一节课,能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组公开课总结2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以上就是我校以点的形式为大家呈现的一次关于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本次活动是以单元课文内容写作方法为载体,如何对本单元习作训练进行指导,通过课例的展示,做课教师的说课,学生作品的展示,也通过大家的评课议课。这是两节比较成功的。真实、指导很到位的习作教学课。也可以定位五小的精品课,五小的好课。提到五小的好课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确定以下6点:
1、 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2、学生是否全体积极参与学习,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
3、每个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是否独立思考和积极动手;
4、学生的课堂作业是否能及时解决;
5、学生同伴助学是否有效,要显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6、教师是否能够更好指导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力。
也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着,这次我专门选择了习作教学,我们以前参加的教研活动阅读教学比较多,是因为从级别比较高的国家级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还是小到学校自己组织的校本教研,都在好像避开习作教学这一难题。习作教学时一个盲点,但是习作教学确实对于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是一种困惑,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面对这样的困惑,我校把习作教学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我们要通过尝试、探讨、研究、反思、总结。能不能突破这一难点,让我们的教师有信心上好习作课、让我们的学生不畏惧写作。
这就要我们去了解我们习作教学从在着什么问题,我校在老师们共同诊断下: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习作选材单一。我们曾在上届毕业班布置一次作文,要求写一次自 己印象最深刻的尝试。按说此题可选择的范围很广,材料也很多。但学生习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雷同的尝试:尝试洗碗、洗红领巾、洗衣服??洗碗、洗衣、洗红领巾,固然是一种尝试。如果六年级学生才刚刚从这些尝试中体验到喜悦,他们的生活岂非太单调,难道生活中就没有更多更好的鲜活内容可供选择?现实生活充满新奇与未知,探究与尝试应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学生选材却是如此单一单调。
二是习作结构雷同。小学生习作要求“我以我笔写我心”。篇章结构不应有过多过严的限制。但现在小学生的习作结构却惊人的相似:开头从题入手,中间具体描写,最后点题结束。清清楚楚“三段论”。由此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科举时的“八股文”。习作结构雷同,千篇一律,简直让人震惊。
三是习作缺失人性美。仍以“尝试”为例,部分学生选择的材料,让我们触目惊心和极度不安。如写什么“尝试偷东西”、“尝试作弊”、“尝试说谎”、“尝试骗父母”??如果说这也算是尝试,我们决不要这种“尝试”!其中还有一篇尝试做菜,买鱼、看到卖鱼着用刀背冲鱼头使劲一敲,学生看见这个场面没有一点心动,未曾找到一丝一毫的不忍,也没有看出究竟为什么而尝试?
四是套作、背作泛滥。一些学生的习作虽然写得像模像样,却觉似曾相识。经交流验证发现是某优秀作文刊物的别人的文章。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工夫去选择和背诵范文,去套作、背作。对此,我们教师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二、原因
当前,根据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学生习作上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校教科室探究其根源,无非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分数至上,教学的功利性。应试教育使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接触社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实践、参与探究。家——校单调的生活路径,使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应试教育把“分数”放在首位,凭分数定学校等级、定教师水平的单一化评价体制,而没有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放在首位。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存在着一味强化不偏
题、得高分的严重倾向。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原始材料,谈何有话可说。
(二)缺乏科学指导,作文教学思路不明。学生习作水平提高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从小就要逐步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随年级升高,能通过口述、日记、小练笔、每周习作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只有自己亲眼目睹、洗耳恭听、亲身体验的事情,才会言之有物,具有真情实感。同时,要训练学生学会常用的表达方法,能围绕中心,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应让学生多阅读佳作,积累丰富词句,这样,才能掌握习作技巧,叙述才会越来越流畅。若只是通过考前的所谓习作技巧指导,就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三)课外阅读不足,缺少中外文化浸染。学生被繁重的学业负担所累,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现在学生注重的是功利性阅读,他们看得最多的是名目繁多的优秀作文集。过多阅读此类习作,只会产生低层次的阅读吸收,会导致低层次的产出。根本无法做到居高临下,登高望远。事实证明,没有积累就没有习作的底气。要指导学生读书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产生效益。
(四)紧扣学科特点,加强“做人”教育不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其他学科更重大。真、善、美,假、恶、丑,会随时出现在学生身边,也会在他们的习作中反映出来。为此,教师要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五)生活基础薄弱。有些习作虽然文通字顺,条理清楚,但习作内容却让人哑然失笑。如有学生习作写冬瓜和黄瓜嫁接,把姥爷买回冬瓜和黄瓜种到地里,过几天挖出来进行嫁接,结果成功??这种没有任何生活基础的天方夜谭习作,不知是为了使材料“新奇”,吸引老师的眼珠,还是实在没内容可写而瞎编胡造?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基础薄弱,缺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三、对策
一、加强具体指导,引导学生乐写、善写。首先教师要满怀热情,千方百计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习作意识。特别是对怕写作文的一些学生,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不可听之任之。应指导学生学会小练笔,这是一个简单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始学生可能不乐意写,怕写不好。但教师要具有明确而富有激励性评价的指向,善于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的,即使是一星一丝的闪光点给予充分激励。对学生习作的充分肯定,这种最初最直接的赞赏,会强化他们继续表达。如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新的具体要求,效果会更好。
二、教师还要善于动脑筋,出点子,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采风活动。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习作。我们的学生生活单调,只有学校——家,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做一个生活中有
心人,体育活动、打球等,要留写作必须考虑学生是否有素材可写。
三、开展读书活动,学习名家名篇。丰富学生知识,注重语言积累,是习作的重要基础。积累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扩大阅读,背诵记忆。
1、我校的校本课程是20xx年级的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三年级是三字经,四年级是弟子规,五年级是宋词,六年级是论语,每学期末以年级组的形式汇报,学校举办一次古诗文诵读比赛。
2、阅读课本使用,我们以前和我们语文书配套的阅读教材,我们一直没有阶段的用着,这个教师给予详细指导阅读。
3、课外阅读我们条件有限只能利用漂书,每个年级选择适合本年级的读物六本,每个班一种,六个班漂书,也是在教室的指导中读书,并有读书记录卡,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业吧。
本次关于习作研究活动接近尾声,希望各位参会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数学组公开课总结3
上周,举行了数学组全校公开课活动。数学组老师在实施新课程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印发学案。学案的基本内容有学习目标、预习练习、达标检测等。学案的印发,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目标任务,使学生的成就感更加突出;精选的习题,提高了习题效率;学案,是本次数学组公开课的一大亮点。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形式的一种探索。
2、把黑板还给学生,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就的舞台。本次数学组公开课上,几乎所有的板演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而且许多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到黑板板书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板演,不仅能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会与不会,更重要的,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就让人自尊,自尊是成人的根本所在。
3、教师进一步向教师的本来职责回归,即教师从知识的讲解者回归到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从以知识注意中心回归到学生注意中心;进一步增强了个别辅导的有效性针对性,进而很好地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之所以能够实现教师职责的回归,原因就在于教师把课堂时间有效地还给了学生,如把板演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讲解的权利还给的学生。这样教师才有时间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本次公开课的积极实践,也从反面指明了今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1、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积极探索小组教学模式。公开课活动中,几乎很少有明确的学生间的研究合作互帮互助,结果是,少数好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把题做出来,而其他学生则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结果呢,不仅延长了时间,降低了效率,影响了教学进度,更重要的,好学生吃不饱,其他学生吃不了,教师一人之力又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辅导,从而加剧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以后教学制造了更大的障碍。
相反,如果把学生按好中差有效组合并固定为一个学习小组,则上述矛盾会有效解决。其一,通过集体的合作研究,则可以解决绝大数问题,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效率;其二,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互助,组内不会的学生可以获得有效的一对一的辅导,从而弥补了教师一人之力的不足,又可以有效阻止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矛盾。而组内的好学生通过给成员的辅导讲解,强化其学习效果,增强其综合能力。同时,又深化了学生间的感情,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效率提高了,也就不用再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的问题了。实践会证明:小组教学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2、印发学案应成为常态做法。
3、不仅要把书写权还给学生,更要把讲解的权利还给学生。本次活动中,学生板书得多,但很少就自己的板书进行讲解,讲解往往是教师做的。这样做,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思路不能更加清晰,问题也不能更多的暴露,特别是学生的成就感不能有效增加,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反之,不仅让学生写,更让学生讲,效果就会有天地之别,上述问题就会得到很好解决。讲解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现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更有效形式。实践证明,让学生讲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只要学生能讲出来,就会十倍强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很难遗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讲解。小组教学方式则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讲的机会和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小教师”站在讲台上,不断成长进步,而教师的主导地位则能更有效地实现。
4、要把成就感自尊感的获得做为教学努力的方向。人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很多人思考过。我以为,人进步成长的动力之源源于自尊感成就感的满足。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学业上经常的失败,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会让他坚持下去吗?事实是:许多学生很少体味到学习带给他的成就和自尊,相反经常是学业上的不成功,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执着,放弃了学习,成为了学困生,继而成为了问题生。
相反,那些优秀的学生则经常体验到的是学习成功带来的自尊和满足,而这种自尊和满足又不断强化其学习的行为,不仅如此,自尊和满足会使其脱离低级趣味,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增强其抵制不良东西侵蚀的能力,从而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获得成功感自尊感。这应该是核心的目的,没有成就和自尊感的人是不会进步的。让学生讲,就是获得成就感的有效形式;印发学案,明确目标,也是让学生获得明确的成就感和自尊感;小组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数学组公开课总结】相关文章:
5.数学组工作总结
8.数学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