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2024-12-04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1

  培养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母、泪”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想做演员吗?今天我们就来扮演孟子和他的母亲,看谁表演得最成功。

  2、介绍“剧本”。介绍孟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方法读准。

  2、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同桌互粗生字词,看你跟同学学会读准了哪个生字词。

  4、再自由读剧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正字音。

  6、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剧本,边读边想: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感悟:

  1、自由读剧本,边读边想:该怎样把这些台词说好?

  2、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认真说一说他的台词。

  3、师生合作,师读孟母的话,生读孟子的话,让一同学读场景的话。

  4、三个同学合作表演练习。

  5、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读。

  6、指名读。

  四、全文: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表演剧本:

  1、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三个同学表演。

  三、识记生字:

  1、复习认读生字词。

  2、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互相交流。

  3、用生字说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字形和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你发现了什么?你最能写好哪个字?你最没把握写好哪个?

  3、练习写,检查,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和爸爸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2、请教家人或读课外书了解孟子的更多故事。

  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学习方式 质疑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状况,解决字词障碍。

  (一)生字注音

  点缀(zhuì)颤动(chàn)清澈(chè)恬静(tián)骇(haì)炫耀(xuàn)攫住(jué)呕(ǒu)憨直(hān)

  (二)生词解释

  浮光跃金:只月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着金光。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水面。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攫住:抓住。

  憨直:憨实直爽。

  三、初读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文章,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赏析仔细阅读课文1---5自然段,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景色的句子。

  明确:

  (1)来到塘边繁星闪烁。

  (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

  (3)白天在微风中荡着绿浪

  (4)又点缀着许多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引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文章,体会角色。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描写荷塘景色的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下文作者赞美大自然和谐的美和表现农村少年天真、善良、淳朴美好的心灵作铺垫。注:以上两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教师注意引导。

  五、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六、作业: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词。

  2、景物描写训练。

  要求:(1)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200字左右。

  语文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7个,理解新词8个。

  2、继续训练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而成的段。

  3、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4、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从小认真作业,不怕失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学习提示”指点的方法,读懂课文第2段。

  难点:体会爱因斯坦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失败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复习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3、按“学习提示”要求读懂第2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爱因斯坦。

  二、听课文录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三、学习字词。自学后检查。

  1、正确认读生字和课后第3题的词语。

  2、填空。

  “凳”部首:( ),除部首外有( )画。

  “糟”部首:( ),除部首外有( )画。

  3、比一比,组词。

  旦( ) 太( )

  坦( ) 态( )

  四、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有几段?哪一段里的句子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的?

  五、学习课文第1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讨论:课文中有“因为”这个词,它一般跟哪个词连用?如果要加上“所以”,那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学和老师做得对吗?为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2段。

  1、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中的句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应该怎么读?(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3、先写了什么?这是这一段中的哪几句?

  4、再写了什么?划出老师说的话,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5、最后写了什么?

  (1)“强”什么意思?

  (2)从爱因斯坦不做不娃娃、蜡水果,而选做难度大的小板凳,而且一连做了3次,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什么精神?

  6、读第2段,然后根据填空说一说。

  第2段是按( )写的。先写爱因斯坦( ),再写(),最后写爱因斯坦向老师( )。

  七、连读课文第1、2段。

  一、作业。

  1、《作业本》1、3、6题。

  2、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体会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别人笑话的好品质。

  2、训练动词和名次的搭配。

  3、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2段的写作顺序。

  二、学习第3段。

  1、“从此”的“此”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时候?

  2、从做小板凳这件事后,老师和同学为什么会改变对爱因斯坦的'态度的?你想老师和同学从这件事后会怎样对他?

  三、读全文,思考——讨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表现跟他后来成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四、练习词语搭配。

  1、独立做。——交流。

  2、说一说。“改变”“说明”“完成”还能跟什么词语搭配。

  五、指导改写句子。

  1、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2、照样子改写。

  3、交流、订正。

  六、把因果句补充完整。

  见《作业本》第6题。

  一、再读全文,思考——讨论:编书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让我们学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二、作业。

  1、听写词语。

  2、选做《作业本》弹性题。

  3、读课文。

  语文教案 4

  教材分析:

  《想象》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有六节,根据诗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节)主要写了诗人理想中的自然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诗人对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望。第二部分(4—5节)主要写了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第三部分(6节)总的写出了想象中的世界。

  这首诗高度集中、慨括地反映生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节奏也是缓慢的,如细流,如涟漪。但就是这平淡的意境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课文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向往自由和平的美好心愿。同时,也去感受课中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激趣

  1、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想象孕育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力量将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丰富奇特的想象不仅为人类美好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更为社会的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天我们来学习《想象》这首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4、听配乐朗诵。运用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的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忧郁 轻响 瞪眼睛 使者 吓唬 橡皮 橄榄枝 病魔

  2、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象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

  3、指名读文,相机评议。

  4、诗中写了哪些奇特的想象?自由读文,把相关的`词句勾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

  (三)品读诗句,体会感情

  1、自由读1—3节

  2、抓住重点词句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劲儿的蓝”、“透明的水晶”、“喊一片”、“唤一片”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小结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课文第二、三部分

  5、全班交流

  6、小结:这美好的一切都是我们想象的,要实现这一切就要靠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四)升华情感,扩散思维

  1、配乐诵读全文

  2、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象?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3、学生说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

  4、齐读最后一节

  5、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新奇的想象写下来

  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虾、如、闹、费、拖、套、拼、虽、弓、腰、使、劲、究、至”等14个生字,会写“弓、虾、重、跑、虽、往、如”7个生字和认识新偏旁“虫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虾、跑、如”。

  3、通过朗读课文,明白天鹅、大虾和梭鱼合作拉车,大车却未动分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2、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我喜欢小猴,它的本领是上树、爬山。

  我喜欢梅花鹿,它跑得很快。

  我喜欢……

  3、师: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

  4、师:同学们对动物真是了解!(课件出示天鹅、大虾、梭鱼图片)今天也有三位可爱的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快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天鹅!你好!大虾!你好!梭鱼!

  5、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之间的故事吧!

  6、板书课题,9、天鹅、大虾和梭鱼

  齐读课题

  7、学习“虾”字:“虾”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虫下虾,吓字的口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虾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师:现在就打开课本P39,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把课文读好呢?赶紧自己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3、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师:读了课文,看看谁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⑴⑴带拼音的生字词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小组读

  ⑵去拼音的'生字词

  师:拼音宝宝走开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男生、女生比赛读

  ④齐读

  4、再读课文,读通全文

  师:把刚才学习的生字词放回课文中,把课文读流利

  5、指名读小节,生评价,师指导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⑴出示课件,检查标号

  ⑵指名读

  ⑶小组合作读:让我们一起分小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6、齐读全文

  师:生字词和小节都读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流利。

  7、整体感知

  师: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一起要拉一辆车

  生:他们往不同的方向拉车,所以那辆车一步也动不了。

  过渡: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个内容?(第二、三节)

  三、学习故事

  1、指名读第二、三节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思考:谁去拉车?他们怎么拉车?

  生汇报,师板书

  3、理解“拼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4、指导朗读

  师:你能不能带上动作或表情来读一读

  5、小结:大家都在努力地拉车,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可大车却未动分毫。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

  2、指名说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这个字

  3、指名书写笔顺

  4、教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练写

  6、展示学生作业,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教案。

  语文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正音;

  2、朗读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四、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情?

  2、文中哪些事情详写?那些事情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3、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4、作者写月下行船是从哪些方面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5、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戏”真的好看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解说。

  四、检测延伸:练习巩固(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下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中喜爱的片段进行批注赏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见导学案)

  四、检测延伸(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和父母交流童年的趣事,积累写作素材,写一篇题目为“童年的花儿”的作文,500左右。

  语文教案 7

  教学目的:

  1、学会9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

  明白楚王为难晏子的原因,领略他的聪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导入:

  1、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来和我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资料。

  3、今天我们来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国时发生了什么?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2、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

  三、学习课文第一幕:

  1、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

  2、小结: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是剧本。剧本首先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事情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幕;有场景的介绍;故事的.发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推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剧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5、练习分角色朗读。

  6、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

  四、学习课文第二幕:

  1、过渡:楚王想好了要让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言。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觉得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全班交流,领略晏子的沉着和论辩的机智。

  4、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两幕

  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重难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

  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课时:

  1课时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依照提示,自学讨论教师活动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 “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我们就来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

  2、学生讨论回答

  3、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

  4、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5、学生指名齐读。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6、指名读阅读提示。

  7、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12假如没有灰尘(教案)什么启示?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东西,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在价值,要正确认识。类生活的关系。

  语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三、教学难点: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三)介绍

  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四)讨论

  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平,他介绍得怎么样?

  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这道菜不错!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

  (五)口头练习说

  小组讨论:(1)代表发言(2)集体评议

  (六)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七)关注细节,充溢情趣

  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把!把你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集体习作,表达经验

  五、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六、教后小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我喜欢的一种美味,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难点】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

  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

  鼓励学生质疑,找出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

  1.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

  2.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引入:上节课学习了《鲸》的第一部分,知道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鲸的特点。

  二、围绕重点,继续学习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预设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

  五、延伸扩展

  1.总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

  2.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六、作业布置

  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9个生字,重点识记“洪、治、因、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三节,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三过家门而不入

  质疑:说说你的理解和不解

  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字典、老师、同学的帮助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

  3.指名读,集体评议。

  三、自学课文。

  1.说一说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学生自学。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

  5.质疑问难。

  6.答疑解疑。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分组练习。

  2.推荐朗读。

  五、开展讨论。

  如果你是禹,你会放下工作,回家探望亲人吗?

  六、进行拓展阅读。

  同学们,我国自古以来洪水就特别多,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为了中国的水利而前仆后继,课文中的大禹就是其中最为的中国治水利的英雄,那么,中国为什么多洪水?中国的水利情况又是怎样的?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又又哪些内容是书上所没写到的?大家可以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查阅一些资料看一下,也可以写下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24、三过家门而不入

  一过家门听骂声,

  二过家门闻笑声,

  三过家门哨口信,

  治好洪水转家门。

  作业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12

  一、教材简说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

  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图认识汉字,读通课文,体验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选学课文,重在通过朗读训练、游戏活动等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团结互助。

  3、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选择表演、说话、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

  四、教学设计

  (一)看图导入:小朋友,看看这座桥(看图说话),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二)学习第一段

  1、读

  2、说说为什么“热闹”,找到相关词句:许多、每天、来来往往……

  3、试读,表现“热闹”

  4、小朋友喜欢热闹吗,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

  (三)、学习2、3、4段

  1、出示图(两只大象搭起来的桥)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读2、3、4段

  3、表演读第二段。

  4、小桥被冲坏了,给小动物带来什么不便?(读第3段)

  5、用奇怪、欢乐的语气读第4段(分男女、小组读)板书:

  (四)、第5、6段

  1、大象的举动让动物们感动,于是大家齐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桥。(出示图)

  2、把动物的感动惭愧读出来。

  3、想象说话:“新桥修好后不久,……”

  4、读第4段,板书“”

  (五)、读全文。

  这是一座()的桥?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的桥

  齐心合力

  语文教案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语文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憔悴”、“瘫痪”、“翻来覆去”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深沉的母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情境导入,从《合欢树》中读出了什么?

  2、初读

  (1)自主解决字词关

  (2)课文概述

  (3)文章写了几次秋天

  3、析读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内容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悄悄地偷偷地)

  (3)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我得动静?(担心挂念我)

  (4)母亲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什么心情?(心痛、无能为力)

  (5)指导朗读(小心翼翼的感觉)

  内容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一块好好活儿”。

  (1)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儿子哪里不好好活了?(母亲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作者曾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2)母亲是怎样做的?

  (3)她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母亲的担心、着急)

  (4)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勇敢的.)

  (5)指导朗读(忍住哭声)

  内容三:母亲过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1)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

  (2)作者之前有什么触景生情的表现吗?(北归的雁阵、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细心的母亲)

  4、品读

  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小结:教师总结

  6、作业:课下搜集资料,看一看史铁生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写一份500字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略)

  语文教案 15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

  二、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五、活动流程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六、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老师边唱边带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语文教案 16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诗歌的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朗费罗,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

  2、释题:“礼赞”就是“怀着敬意的赞扬”的意思。这个词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全诗的抒情基调。(激励人们永远满怀理想和期望,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励和感染。)

  3、示范朗读诗歌。

  4、生自读诗歌。

  5、理解内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情感。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2)全诗共五节: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

  第四节: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全诗以第一人称发号召,议论、抒情,读起来亲切,给人以鼓舞。

  (3)理解诗中运用比喻手法。如“航程”比喻人的生命全部历程。把人生比作航船等。

  6、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重点理解下列诗句的涵义。

  A、我们不能做任命运驱使的牛羊。

  B、伟人的足迹向我们昭示,我们也能使自己一生变得高尚。

  C、在生命神圣海洋的航程中,也许还会有别人搁浅,绝望。

  7.学习本文,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8.小结

  9.作业:背诵诗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9-04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08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8-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的教案【精】12-17

语文的教案【热】12-17

语文《项链》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