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贾逵勤学》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逵勤学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①。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②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④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⑤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选自王嘉《《拾遗记·卷六·后汉》)
【注释】
①《六经》指儒家六种经典著作。
②《三坟》《五典》泛指故书。
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④期(ji)年,满一年。
⑤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16.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贾逵年五岁,聪惠过人。
(2)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
17.结合文意,说一说贾逵成长为大儒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
16.(1)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
(2)我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评分:共4分;每句翻译2分,翻译不恰当就酌情扣分。)
17.主观原因: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客观原因: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评分:共4分;每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得分。)
贾逵勤学翻译
【译文·故事】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嫁韩瑶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来居住在娘家,她也以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一早一晚就抱着贾逵隔着篱笆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我们家贫困,不曾有教书先生之类的人进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类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想以前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家读书,如今差不多一句不漏地全记得。”(后来)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当作牒来写字,有时又把字写在门扇、屏风上,边念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家住的街巷里,经常有看到他刻苦勤学的人,都称赞说从古以来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学生来向他求学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用襁褓背着孩子,就在他家门旁住下,贾逵都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捐赠贡献粮食(以作学费)积累起来装满了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体力耕种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口舌疲倦,就是世人所说的用舌头来‘耕种’(得到的)啊。”
【释义·点评】
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诗》、《书》、《易》、《礼》、《春秋》、《乐》。
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文中代指古书。
牒: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闾里:里巷。
振古:远古,往昔。
无伦:无与匹比。
襁负:用襁褓背负。
这是一个环境影响人的故事。贾逵的姐姐喜欢听邻家传来的读书声,但她又得带弟弟,于是便抱着五岁的贾逵一起听。没想到贾逵竟然不哭不闹,所以贾逵的姐姐很高兴。十岁的时候,贾逵已经能够背诵“六经”了,他的姐姐很奇怪,不知道他是怎么学的。于是贾逵就讲了以前姐姐抱着他听人读书的事,那时候他就已经在学了。他的勤奋好学,就是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他开始开门授徒,讲授经文,学生们用粮食代替学资,向他捐赠的粮食装满了粮仓。所以有人说,他不是在用体力耕种,是世人所说的“舌耕”。“舌耕”通常指靠口舌来谋生,比如教书和说书人。典故运用例句——宋·苏轼《送程建用》诗:“先生本舌耕,文字浩千顷。”元·张之翰《为郭迁庵寿》:“舌耕三十载,不救室悬磐。”《镜花缘》第二七回:“况令郎身入黉门,目前虽以舌耕为业……焉知令郎不联捷直上?”有时也比喻读书勤奋。
-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贾逵勤学》题目及答案】相关文章:
贾逵勤学原文及翻译07-22
文言文阅读《劝学》题目及答案10-04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目及答案06-18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06-17
文言文阅读《口技》题目及答案06-17
公输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06-20
陨星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08-09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09-24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