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短暂的假期,我抽空回了一趟老家,见到了久病未愈的父亲。一直担心得癌症的父亲,而他每次都给我们坚强的身影,开朗的笑声、故作矫健的步伐也掩盖不了病魔的摧残,身体也日益消瘦下去。一个50多岁农民,劳累了几十年,最终把自己累垮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回到长沙,我不由得又翻出了梁晓声的《父亲》。每读一次,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刚好是父亲生病住院,在我上完课从学校赶到湘雅医院的公交车上。这本书收入了作者的七篇短篇小说:《黑纽扣》、《白发卡》、《父亲》、《母亲》、《老师》、《表弟》、《月全蚀》。
当时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封底上有这样几行字:“我以虔诚之心记录了当年虔诚的我之一些经历,愿我们的孩子们从中了解些当年我们何以那样,以及今天我们何以这样……”,我想也许对我教育我的学生有益,更重要的原因是里面有《父亲》、《母亲》那感人至深的文字。第一次读完就更加坚定了我就算倾其所有也要竭尽全力挽救父亲生命的决心。
《父亲》、《母亲》是这七篇小说里文字最少的,都只有三十多页。作者说“关于父亲,我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者‘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是啊,我多次都想给我的父亲写点什么,现在我已为人母,更能读懂我的父亲。“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这正是我的父亲在幼年时期给我的印象。借用梁晓声的一句话“母亲她在没有成为我的母亲之前就在贫困的生活中多灾多难”,父亲在没有成为我的父亲之前就在贫困的生活中多灾多难,父亲是家里的老大,爷爷去得早,长兄如父,5个兄弟姊妹都靠父亲养大,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在他的黄土地上不辞辛劳的耕耘。
“父亲是个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生活的原则就是‘万事不求人’。父亲的脾气和打骂曾使我口吃到上中学,也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男人的尊严。父亲外出做建筑工人,由每年一次探亲到三年一次,只是为了节省些路费供给着家人”。梁晓声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读懂了他的父亲,而我每每读到这里,就想起我的父亲那时候也是“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生活的原则就是‘万事不求人’。”他为了撑起整个家庭,他像头沉闷的黄牛,除了起早贪黑种地耕田外,只要有空闲他就去十几里外的砖厂做临时工,经常在我们还未起床的时候就骑着他那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出了家们,晚上我们进入了梦乡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从来没有听到他半句抱怨,也从没看见他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依然记得他时常对我们说的话:人一生下来就是吃苦的,人的一辈子,没有享不完的福,只有吃不完的苦。原来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榜样!
“父亲说:西药是治外国人病的,中国人就要用中药,人的血脉是不一样的。母亲说:中医也好,西药也罢,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就好,如果去看了西医,孩子的姐姐就不会死掉。是父亲的严厉和粗暴使我的哥哥在大学里成了疯人……”作者在当时似乎并不能完全真正的理解他的父亲,而这些文字最想让我说的就是给我父亲治病的事情了。父亲得的是口腔癌,刚查出时父亲坚决拒绝治疗,原因有二,作为赤脚医生的他认为癌症迟早是死路一条,治疗也是徒劳;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不想增加妻子和儿女负担。后来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强迫他去做了手术,本来接下来是要进行化疗的,可父亲看着高昂的医疗费用账单,把我们大骂一顿,一个人背着我们离开了医院。回到家,病情极不稳定的他说:“西药那么贵,医院那么宰人,你们硬是要给我治,就给我买中药吧!”我懂得父亲,他为了我们还得坚强的活下去,继续承担大山一样的责任,他不希望我们没成家立业就没了父亲,不希望母亲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又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所以这样决定的。
“关于‘出息’,父亲是有他独到的理解的。……父亲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他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我第一次发现,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模样,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殷切的期望,一种欣慰、一种光彩、一种爱。”作者笔下的父亲,拥有朴素却又伟大的胸怀,他希望自己孩子将来有饭吃,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有出息,其实这就是父亲对儿女的'殷切期望。记得我第一次高考落榜,灰心失望,是我的父亲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力量从头再来。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父亲脸上那种期望,那种浓浓的父爱。在家里的支持下,我踏上了复读的道路。父亲时常在信里跟我说:辉兰,生活向低水平看齐,学习向高水平看齐啊!当我兴高采烈的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举到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模样,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欣慰、一种光彩”。
“在我记忆的底片上,父亲愈来愈成为一个模糊的虚影,三年显像一次。在我的情感世界中,父亲愈来愈成为一个我想要报答而无力报答的恩人。”梁晓声的心底时刻都惦记着自己的父亲,虽然只能三年见一次,虽然多次对父亲的决定和做法不可理解,但是他越来越懂得自己的父亲。越来越明白作为子女的责任。“老二,你有福气啊!你才参加工作几年呀,就分到了房子,走廊这么宽,还能当厨房……你……比我强……”作者认为“这话从父亲口中说出,以那么一种淡泊的自卑的语调说出,使我心中有些难过。”“父亲当了一辈子建筑工人,盖了一辈子楼房,却羡慕我这筒子楼里的十三平米……他是被尊称为主人翁的人啊……”这不得不使我也想起了在长沙买了第一套新房,搬家的那天,父亲从今年乡下赶来,看着豪华的装修,崭新的家具,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厨房,父亲不禁激动的说:“妹子啊,老爸没有白疼你啊,看你今天比你爸出息多了,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天地,真好!”是的,父亲“自卑的语调说出,使我心中有些难过”!多想留你老人家在长沙多住几天,可是你惦记家里的活计,第二天你就匆匆回老家了,留下的是从老家给我带来的大堆大堆的土产品和我对父母深深的愧疚。
【教师《父亲》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父亲》的读书心得04-05
《父亲的眼神》读书心得04-11
《父亲的箴言》的读书心得03-30
做智慧父亲读书心得06-27
教师读书心得04-13
教师读书心得08-08
教师读书心得:读书感言05-09
做智慧父亲读书心得感想-读书心得体会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