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精选3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心得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心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精选3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
我在暑假里阅读了教师摧荐的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已》,说实在的,只读了一遍,对书的资料也没能真正地理解透彻,只明白读完后,心灵变得宁静了。
书中提到,这天底下就三种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我的事。说得多好啊!我且不说老人讲得多有道理,就拿自已来说吧,暑假偶尔去打打麻将,这不就有了以上的三种结果了:去打麻将是我的事,能否赢钱输钱是老天的事,别人是否从我这赢到钱是他人的事。反正我把打麻将当成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它也是我其中的一项兴趣爱好。这样一来,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成不了“自已思想和情绪的奴隶”。所以感悟:心态很重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先进评比没有份,自已工作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坚持积极心态,心里就会想得开,心胸也就会豁达,这样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使工作顺利,心境舒畅。
我们享受生活,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多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理解挑战。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能够经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铺满阳光!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老朋友推荐的,它算是一本心理类的书。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仅有自已。”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别人,却忽略了自已。
它主要讲述了名校毕业生的女白领若菱在生活中经历的起起伏伏,以及她与一位老者的对话,由此教我们去探寻内心深层的自已,让我们逐渐去了解认识内心更存粹的自已,让我们离最真实的自已越来越近。
在书中,作者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去讲述,并切实有效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经过团队性咨询,个别的疗愈,或者是练习体验的方式来帮忙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进一步疗愈自已的内心。无法预测未知的自已,只能用自已的勇气解决当下的问题,期待未知的自已m。simayi和生活。遇事时,多看看自已,从自已找原因,认清最真实的自已。以往修的一门心灵修养课,教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已,发现自已,探寻未知的自已。
其实,无论在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世界上从来没有自已消失的问题,当碰到问题时,就得应对,处理,放下,解决。”如果当你看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相信,任何事情,跟自已的勇气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很多时候,不一样的人应对问题,想法不尽然一样,但一样的是:成功的那些,往往是能够克服自已的怯懦,提起勇气解决问题的。期望看到这些的你,亦能如此!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
近日在同事中漂流着一本好书,是崔大夫推荐大家读的——《遇见未知的自已》,书的作者是曾为台湾知名女主播的张德芬。这本书很异常,它是“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净化,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的阅读、品味和吸收。
这本书以主人公若菱的感情和工作为主线,将心灵的思考、人生的哲学这些道理经过若菱与一位老人的对话融会在故事里,使读者很有兴趣读下去,并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作者的引领,不自觉地深入浅出的对自已的心灵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应当怎样调试自已的心境?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喜悦,和平是从内心,由内至外的散发,而不是靠外物来获得;让我明白了我们喜欢某个人或某件事情,或厌恶某个人某个事物,其实都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和需要;它教会我健康的呼吸方式;它教会当我产生不好的情绪时,要往内看,看看自已是否是没有去接纳臣服或者没有成长到足够强大的内心,才是真正产生不好的情绪的原因,让自已在困境中不再纠结。它告诉我“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
所以,它能够是一个灾难,也能够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完美,并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此刻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的去应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4
《遇见未知的自己》应该算是我看的第一本灵心小说。作者在自序中写到:如果你在追寻人生的答案,或是在尝试解决人生的一个难题,或是你正处在一个停滞的阶段,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也许就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你会有心领神会的一刻,因而答案自动浮动。我有同样的问题存在,于是抱着希望读了这本书,读完之后心中有很多感触。
书中的老人其实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心态的不合适,继而指引我们反求诸己,修心、正心、养心,拥有好的心态。老人说: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戏,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着死亡而消灭,它可以目睹、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老人还告诉我们: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下面谈谈书中主要的观点与我的看法。
1、从古老的问题“我是谁”开始,当然书中的老人也不会告诉你这个千古之谜的答案,“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我们为什么常常不快乐?”三个问题带我们进入,告诉我们“我们所有人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地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平时都戴上了太多的面具,似乎很少是活在真我中。
2、书中介绍了吸引力法则:“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会和他共鸣,被他吸引;反之亦然”。其实,这个就是潜意识法则中的信念的力量。
3、我们不断重复的行为、情绪、思考模式,造就了神经细胞之间的网络布线系统,这就是我们人生脚本或人生模式的成因。
4、臣服:就是看到自己的抗拒,接纳自己与外面的所有一切,包括负面的一切,没有评判没有目的。
5、很好的结尾语:“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我们不知道命运可以改变,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却是徒劳无功,反而适得其反。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正如智者的指引,让我们拥有好的心态,力量是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正如女主角若菱最后能够在智者的指点之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5
最近看了本书,朋友推荐的,书名是《遇见未知的自己》,讲述的是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走出困境,也教会我们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她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昧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让我们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这些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正如书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累得渐渐失去自我,以至于到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极力追求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人们占有得越多,迷失得就越严重,内心也就更加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标准来约束自己,也用这些来衡量和批判他人。这些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都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也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它自然的发生,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件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人们总可以确定想去的方向。无论是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者是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我们都会面临其中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唯有保持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我们要记住,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满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只想说一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6
美玉前阵子来南宁时,送了本书给我《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没看完,先借给面条看了。因为她有心理困扰,正好有朋友建议她看这本书。
她没看完,便建议说:元家族的成员都该看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都市修行的心灵书籍。周末的读书会,我便以此为主题,分享此书
其实这本书对我触动不大,因为我已经过了那种发现内在自我、唤醒心灵觉醒的阶段。当然里面有很多学识可以令我补充新知,完善我的个人系统。
因为没看完这本书,所以我分享的更多是近期我的阅书
一是,有好书,我会尽量推荐
二是,你是否要接受,随缘。
所谓的人讲人缘,书讲书缘。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对面条小姐的触动大,因为她刚好处在这样一个心灵迷茫的人生阶段,所以恰当的书籍能给她指明灯的作用。所以,书讲机缘,处在不同的人阶段,有不同的人生需求,倾向的书籍就不同。
就我自己及大部分的女性阶段而言:
15-25岁的阶段,一般就是《女友》、《花溪》《瑞丽》《时尚》之类的书籍。25-35岁的阶段,会更喜欢看张爱玲、张小娴、仓央嘉措、纳兰性德等小资书籍,也能静下心来看身心灵修行、养生方面的书籍。35-45岁的阶段,喜欢重读古典名著、喜欢佛禅类书籍,也喜欢疏通知远的历史类书籍。45岁之后,喜欢研究博大精深的
同样的,人讲人缘。往往你认为很好的一本书,很迫切地推荐给别人,别人不一定会采纳,这个时候,授者也要考虑和尊重受者的意见,千万不要勉强人家。
我以前专门和元真研究过这个话题。
好比说,我认为很好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体验、一个课程推荐给别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很希望他们跟我有同样的体验。可是对方不领情,我会觉得失落,觉得可惜和遗憾。
后来和元真探讨,便释然。
对方不领情,那也是正常的。一方面,对方可能没有这个缘分,另一方面,对方的缘分没到。你何必拿自己的缘分强加到他人的身上呢?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但凡我向别人推荐好东东时,便不会那么地急切。如同我办这一次读书会,不是要大家都要看这本书,而是,因为我们是长期的朋友,我是希望通过不定期的活动,让我们彼此之间,逐步建立更多沟通上的共识。
而,从受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什么东西,必定是那个东西是好的、对他受益的,所以我们要体晾这份用心和善心。
不管是授者,还是受者,希望你们随缘就好。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7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是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掌握,只能像书中所说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有让你心理上不舒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我们费力的在别人和外界寻求答案,结果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找错了方向,答案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生命本是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是在身处逆境茫然徘徊之时还是看尽繁华归于平淡之际,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遇见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要学会臣服。爱过、通过、哭过之后是臣服的体验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所以要学会臣服。但这臣服,不是臣服于人,而是臣服于事。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而是要学会接受!因为越是你抗拒的就越会持续,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永远是在当下的,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
这本书我觉得它教给我的理念是,能让我把心情不愉快的长度和深度大大缩短和降低,我想这已足够。人生旅途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让我们就像那只看见彩虹的狗一样,在谷底惊见阳光。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站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风里,蔚蓝的天空下,看着我,轻轻的微笑。
从这本书中我还要学习做到如下四点:
一、 我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如果你每次都因为一些小事情生气,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你的一个情绪模式。以后只要你碰到一点不合心意的事情,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习惯性的生气,而这种习惯性,让我们几乎已经没有停顿的意识,并且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器官会对这种情绪反应产生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我们会对生气上瘾,这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啊,以前只要生气,我们都会责怪让我们生气的人,我们认为是他们所做的事情让我们生气,我们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身体的细胞有生理需求而导致我们生气,而长寿的人,都是内心平静的,情绪不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的人。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先停下来三分钟,想想这件事情是否有它好的地方,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准备为此生气,想想我们生气了是否对事情就有所改变,想想这个时候是生气好,还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好,慢慢的,我们就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自己的情绪随性而发,甚至无法控制,这就叫不当自己情绪的奴隶。而只要你了解到生气也会上瘾的时候,想必你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摆脱这种瘾症!
二、 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你周围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就脱离不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和一些人似乎总也相处不好,总是觉得别人对我们太苛刻,和我们对着干。殊不知,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对别人的,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人,他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你。还有些时候,我们会较真为什么非要我先改变?为什么不是别人先改变?其实谁改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某种关系是否正常,是否愿意从中得到益处。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工作上有存在很多问题的女人,当她得知改变自己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的时候,她也不相信,抱着试试的心态,终于解决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并转变了工作上的劣势。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同样祝福他人,就是祝福自己。
三、 善待自己,让自己内心强大。
善待自己,不仅是让自己吃好喝好,更是要为自己的心念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可以让我们内心平静,得到喜悦!我们的幸福,快乐的感觉,是从内而外的,不是仅仅依附于一些外在事物的。定下心来问问自己的内心呢,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或者根本不敢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可能从小就被大人批评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不是以前那个人云亦云的小女孩了,我们可以分清楚对错,可以看的到自己的优缺点,别人的优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接纳自己,发自内心的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才不会苦苦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补自己。内心强大了,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可以很快恢复的人,而你周围的人也会变得更加爱你了!
四、 臣服已经发生的事情,专注可以努力改变的事情
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于官宦之家,生来很多东西都不需要操心,有些人出生贫苦,所有的事情都需自己努力,可能努力了也未必就比别人强。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相貌、个头,我们是否对这些已经确定无法改变的事实耿耿于怀,无法释怀吗?即使你对此不满意,不断的埋怨,难道就对事实有所改变吗?事实就是最大,因为已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能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壁,而希望能把它撞开,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沉思录》上有一句名言就是: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和事实抗争!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臣服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专注当下可以努力改变的事情。其他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我无法控制,我臣服,我接纳,而我能控制的,就是我自己,就是当下我能做的事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当一个人有这样的思想的时候,整个人,真的变得很平静,遇到事情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心急火燎,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事情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8
几年前,结识了一位朋友。工作成绩显著,生活悠然自得的他赠送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我认真的拜读后,写下一些体悟,与各位分享。
作者从一位知书达理的电视新闻主播,转行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张德芬融汇贯通了理论与现实,通过一个主人公的小故事,传达了她生活及工作的精髓。引导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找到自我价值。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及工作。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要环绕了女主人公若菱与智者老人的多次对话,揭示了人身的奥秘。“你是谁?”这是老人问若菱的第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是谁,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书中,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我。真我由爱、喜悦、和平三者构成。那么真我对于人生有何影响呢?书中老人给我们画了一幅画,一辆马车,加上马车夫,后面还有位乘客。这辆马车的前进要靠这匹马,如果你问这匹马,你有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行进吗?马儿会说:“有啊!我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进吗?没有我,这车是走不动的呀!”但是你要问它“那你刚才为什么往左转哪?”它会说:“我觉得左边的脸紧紧的,我就转弯了。这这匹马其实是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个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读到此处你会明白,这个马车夫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我们人生的自动化导航系统。这位乘客才是人生的真我。真我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理想和追求。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努力地把潜意识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我们离真我也会愈来愈近。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向身边靠近。
那么,如何找寻真我呢?书中介绍了一种瑜伽寻找法。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连接,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态。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地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探索自我的方法。
除了身体上需要净化外,我们还需要摆脱负面情绪的圈套。负面情绪就像痛苦之身在我们的身体里,自成一格。想要扼制负面情绪,书中告诉我们一个小方法。每天要念,要写——我看到我正在寻求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负面情绪,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还会更强。所以,看见了以后,就先接纳它,然后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个情绪啦,我要放下对它的需要。这是说给潜意识听的。久而久之,潜意识接受这种信息,我们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少。情绪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大人不要过多地干涉,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样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让我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事物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再集中精力去应对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每一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丰盛美好且精心为你打造的礼物。
书中的老人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印照出我们心态的阴影面。所以藉由老人的指引,我们反求诸己,修心、正心、养心,才能有好的心态。生命来去匆匆,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对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着关照内心并时刻感恩的心态,一切事物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9
《遇见未知的自已》,这本书是上次跟去锦汉展览中心逛书展时买的。第一次逛书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欢看书的人还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没啥收获,就买了几份香港的英文报,一本考公的理论热点书,还有就是这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已》。
断断续续翻了几天,总算读完一遍。看完最终一行字,合上书时,再仔细想想里面讲什么,却都很模糊了,也记不起几句完整的句子。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专业的,也懒得去多领悟。书的封面写着“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等字样,标榜的资料似乎很大,但其实就讲了一都市白领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数心灵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无非也是告诉我们要寻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爱、喜悦、和平。但它经过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更深体会内心世界的变化,是能够改变很多现实的东西。
说句实在话,确实也有点像在推崇“唯心论”的意思,可是,必须程度上的“唯心”确实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时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审视下自我的内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现实,会很辛苦的。想要简单的欢乐,平凡的幸福,从“心”开始,从意识上稍作些改变,其实能够变得更容易。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没有别人,仅有你自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没有多大的感触。但看完整个故事,才明白这话的意思: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则”差不多,进取乐观的意识能够吸引到进取的光芒,很多不好的东西都是自我的消极想法招惹过来的。所以,要关心内在,要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我。
看这本书时,喜欢泡杯绿茶,听着柔柔的钢琴曲,安静地翻动书页,放松自我,享受着宁静,享受属于自我的一份娱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0
《遇见未知的自已》,这本书是我上次去金瀚展览中心参加书展时买的。第一次去书展的时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人那么多,却意外的有那么多喜欢读书的人。逛了一上午,一无所获,就买了一些香港的英文报纸,公考的热门理论书,还有这个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已》。
断断续续翻了好几天,终于又看完了。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仔细想想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很模糊,记不住几个完整的句子。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而是很多都挺专业的,懒得去理解。书的封面上有“都市身心实践班”、“中国世界第一部身心小说”等字样。广告上的信息看似很大,其实讲的是一个城市白领遇到老人的故事。像大多数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只是告诉我们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追求崇尚爱、欢乐与和平。然而,通过讲故事,读者可以深刻理解内心世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改变许多现实。
说实话,也有点像鼓吹“唯心主义”。但是,“理想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必要的。人往往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有没有扭曲。太现实了,会很辛苦。想要单纯的快乐,平凡的幸福,可以更容易的从“心”开始,在意识上做一些改变。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看完整个故事,我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外面没有人,所有外在的东西都是你内心投入的结果。意思类似于“吸引定律”。进取乐观的意识能吸引进取之光,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负面想法惹出来的。所以要关心内心,勇敢一点,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喜欢泡一杯绿茶,听着轻柔的钢琴曲,静静地翻页,放松自己,享受宁静,享受自己的娱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1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关于身心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朴素的笔触揭示了人们烦恼和痛苦的深层原因,用平实而朴素的语言诠释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书里解释了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但只能用五个字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这么努力了,还是追求不到想要的幸福?真我与爱、喜乐、平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远离真实的自己?我们不是每天都在演戏吗?演各种角色,但是我们愿意演多少?为了在这些生活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根据当地的情况戴上一些面具。这是我们看不到真实自我的原因之一吗?我也这么认为我也同意这个观点。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你内在自我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着你的内在自我。当外界有什么东西触碰到你的时候,记得往里看,看看自己的哪一面又被触碰到了,看看哪些阴影没有整理好。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事情上。首先在内心层面做一个调和,然后把精力放在应该付出什么,外部能改变什么上面。因为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不知道自己是谁,盲目的执着和追求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所以一旦让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再存在,你的快乐就会消失。而快乐,则是由内而外的绽放,从你的内心油然而生。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外界也拿不走。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积极的思想,那么好的人、好的事、好的事都会和他产生共鸣,被他吸引。同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悲观、愤世嫉俗,那么他身上发生不好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大概就是书里说的味道相近,物以类聚的原因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2
两年前第一次接触《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时候,只对『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快乐是短暂的,喜悦是长久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这几句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重拾起这本书,经过2年多历练的我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本书浓缩了在初次阅读此书之后所接触的身心灵课程和资料中所涉及的理念。是身心灵爱好者入门的上佳阅读书籍。
这次的重读让我注意到与身体的连结是第一层需要做的。如果能一直坚持做,或者是定静力比较强的人,就可以达到入定的状态。这是真正定的开始,真正内观自己的开始。定能生慧,当慧升起时,就会知道如何处理障碍自己的人、事,所有的情绪、思想都会平复。内在的喜悦自然的迸发出来。并且会带着臣服、感恩、宽容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带着这样的心态也就会到达心想事成的状态了。可以说与身体的连结就是回归生命本源的一扇门。当你完全开启了它,后面的几个层次都是触类旁通的。
第二层的情绪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接受和臣服了。
第三层的思想强调的是定静和转念的作业,在没有情绪平静的状态下,人会意识到人对事物的看法有很多面,不再固着在某一个看法上,念头一转,心境就转,态度也会跟着转,结果就会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第四层的身份认同是告诉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明确知道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标。不去喂养贪得无厌的“小我”。
当你情绪平稳,内在充满着感恩之心和强烈的愿力,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心想事成。
但如果你无法跟你的身体取得连结,你也无法接受你的情绪,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靠外在的认同来定义自己。你就会像女主角一样活的痛苦不堪。女主角在智慧老人的带领下突破一层层的障碍,最终活出了真我。这只是小说美好的愿望。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会像女主角这么幸运,很多人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才不得不放下、臣服、面对,一部分人有幸被唤醒去认识真正的自我和做真正的自我。但因改变的愿力不够还没能突破这四个层次,还被“小我”的需要所牵绊着。
我有幸得到两位老师的帮助从身体入手,打通身体内的能量管道,清除身体细胞的负面“胜肽”,让身体与生命的本源真正的连结,让内在本就存在的爱和光涌现出来。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3
20xx年6月初读这本书如沐春风,给那时的自己带来许多的新奇,明白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控制不住情绪等。当时只觉得这本书很好,感到给自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时过六年再次阅读,很平淡,没有特别的感觉。但今早跑步的时候我却用书中所讲解的方法来审视自己,连我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突然有这种意识冒出。我总是不喜欢、讨厌我给予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也就是有点强势,会感觉生气、暴躁。为何会如此呢?因为内在的小我需要别人的肯定而汲取能量,让他长大。一次两次没有意识到,小我就会不断长,压迫自我。因此一旦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脑袋根本没有自主思考,而是直接被小我控制了,立马爆发情绪。虽然如今的我还不能控制情绪,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爆发前我会斗争一下了。
的确,放下对于我很难。事情已经发生,但潜意识会不断告诉你当初如果怎样就好了,这种陷于过去思想会影响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当初教师招聘时我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迎难而上。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去了最远的学校,而这一次带给我的遗憾一直困扰了我接近两年的时间,每当经过那个地方我都会告诉自己要是当初……其实若当初我意识到“臣服”,事情已经发生、不管如何不能改变,不管多么悲伤都不会让你重新来过,而不快乐的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的“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儿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包装外壳,你会享受到它的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人真得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真我,一个是小我。以前在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脑袋中总有两种声音,一个让你向东,一个让你向西。小我是深受外在观念,环境的影响。并且特别了解你,他会在第一个时间给你最想要的东西。比如你进入一间房间如果比较自卑,那么他会立马提醒你他们在嘲笑你等。他就是靠这样一次次的战胜真我,挤压真我的生存昆明关键,从而控制自己。俗话说“眼见为真”其实眼见也不一定为真,因为你内在的小我会把你想看见的展示给你观看。“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很不由己”。
如何听从真我从倾听自己的呼吸开始,因为呼吸始终是在当下的。现在我也还不懂如何去破解小我以及其他的那些枷锁,但意识到一个开端,破壳将会慢慢到来。其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4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浅显的把它理解为两个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个来完成。
(2)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个一样,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这本书我看的既艰难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个衔接很顺畅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艰难的是,里面有好多“专业的术语”甚至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艰难的是,看的时候有点点震动: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过去和思想都被颠覆了。这本书我看的缓慢,靠着每天睡前的时间终于把它啃完了。如果可以,再看一遍当然是好的。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至少在某些方面给我一些提示,让我做更好更快乐的人。它告诉我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书中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心想事成的秘密”,通俗的说就是想什么就会有什么。那么,向世界竭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每个人时刻都在想的事情。
易地而处,活于世上,我们真的不需要对世界作出任何解释,世界只接受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罢了。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实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考虑,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接受,更别说什么思想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5
不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不是每一段心路都会有贵人为你拨开云雾,通达了悟。那些遗留在心里的困惑和阴暗,挥之不去,凝结成黑压压的乌云,遮盖住我们原本明亮无染的心空。前一段日子,外表的平静下,实则一直很痛苦,在家里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是他们的希望。在中学的时候,我知道我是谁,我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精益求精是我们奋斗的口号。而在大学,衡量一个人得标准变得多元,再想为自己标记一个闪亮的标签很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随着人潮不自觉的走着,解开各种身份的束缚,我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进了脆弱的泥潭,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
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怀才不遇,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
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读她的书的时候,有一句话确实震撼到我,也瞬间让我觉得很可怕:“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情,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等等,那么你就在重复的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我在想,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不开心的那条神经应该很粗吧,也至此让我决定,往后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成最佳,要乐观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6
昨天收到迈迈寄来的张德芬所著书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花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将此书阅读完毕,在看书的整个过程中心情此起彼伏,首先,因为此书是迈强力推荐的,所以很是期待;看到中间时,就好像停不下似的,因为书中讲的很多都对我有所触动,我希望能藉此解决自己心理上的困境;最后看到结尾部分,心中产生失望、担忧等负面情绪,因为想要走出心中窘境,不可能简单的从看一本书就能实现,需要长期的修炼,这个道理虽然看书之前就很清楚,但是难免失落,因为人生真的不简单,追求幸福真的很不容易,《遇见未知的自己》观后感。不过,这本书讲的确实能够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有所思。
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能实实在在看到、感到的财富、权利、健康等虚名,这些都只是实现了人的"小我",这些外在的东西或许能让我们感到一时的快乐,而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心中真正的"爱,喜悦和平和",只有我们在人生中不断寻求真我,当得到真我的那一刻,才能真正得到幸福,观后感《《遇见未知的自己》观后感》。
人可以用一系列同心圆来表示,最内层的就是"真我",而后依次是"身体","情绪","思想"和"身份认知"。真我正因为被太多东西包裹,所以才会是我们越来越远离真我,远离爱,喜悦,平和。"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了联接,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的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们的同胞们--其他的人类争夺能量"。所以寻找幸福并不能无穷尽的向外索取,相反应该层层剥茧,感受真我。
有意识的杜绝自己的悲观情绪。书中讲到"胜肽"这一概念,让我有所动。它说人如果不断的重复某件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的却固定的关系,但我们在身体成绵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就是胜肽,它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所有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产生饥饿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去发脾气。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一向的思维方式就是悲观化,将所有事情都想最坏的结果无限放大,让自己感到痛苦,从而应和自己认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判定,现在想想好像不是这样,事情的好坏不会以情绪的好坏发生太大变化,而坏的情绪是一种负面的固定思维模式,这会影响我们的能量转换。
深呼吸,练习瑜伽,关注与身体的联接。
世上有三种事: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我们唯一能管好的就只有自己的事。
臣服事实,事实最大。允许自己负面情绪的存在,承认他,继而消除它。我承认我有不被爱的负面情绪,我接受他,进而放下他。
检视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所思所想不完全都是正确的,没必要过于执着。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7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关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原因,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用通俗易懂、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张德芬将世界上的事分为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上天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对其他已经发生的事学会臣服,最后的结果交由上天去抉择。虽然我不能完全认可这些想法,但我认为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是唯一要做的事。只管自己的事,看似自私,实则大爱无私。管好自己,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习惯等,管好自己就不会再给他人制造麻烦,就等同在爱别人。
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以当你在论断时,或许只看到了片面。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遇见未知的自己》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知道人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的成长。许多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入了困顿的深渊,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抱怨。《遇见未知的自己》带我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让我明白真我应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行囊,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
"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你大概在哪个位置,怎么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个暗处,说:"在那儿掏钱包出来的时候掉的。"
男子诧异道:"那你怎么不在那里找?"
女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那里没有灯呀,怎么找得到?"
或许你觉得上面的女子愚昧可笑,但我们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乐时,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错了方向。所以,难怪我们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人生!
张德芬说:"先要为你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责。负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该如何做到最好。"
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磨砺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8
昨晚到今天早上,花了两三个小时,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了。当然只是浮光掠影,快速阅读了一番,很多内容还有待空闲时细细理解,深入领会。本书不似其他艰涩难懂,但是要完全理解并执行,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心灵修行书,一个都市白领的故事穿起了一个个我们未曾觉察的真相。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如何面对或者得到?每个人都在追去快乐,但是快乐的人那么少,我们在追求中是否迷失了方向,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检阅自己的内心、思想。从而阻碍了我们的心灵成长,心智成熟。
看完此书,有几点观点让我特别产生共鸣。
"既然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者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书中把人生所追求的东西归为:爱、喜悦、平和。而我们之所以得不到,是因为"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以我自己浅显的理解来说,就是:"自己能制造跟别人给"这个意思。如果我把我的快乐和幸福通通都建立在别人身上,那么这种快乐是不稳定及不确定的,但我能够自己让自己快乐,这种快乐会来得持久且稳定,人终究还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就像有时候,有些人一停下来就会胡思乱想,各种无聊,四处约人外出热闹;或者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都放在某个人身上,如果他今天对我笑一下,一天都阳光灿烂,如果他不理不睬,那么我一天都是乌云密布。这种由外而内引起情绪上波动的人,通常过得很辛苦,基本也没什么快乐可言。
而自己对自己情绪负责的人,任何时候都能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丰富多彩而不受外界干扰。我的好朋友嘉曾对我说过:一个人能把自己过得不无聊,那也是能力的一种。这句说对我影响很深,每当我独处无聊的时候我就会想:我能做点什么改变一下这种状态?让自己此刻开心点?当渐渐摆脱"由外向内"时,我有机会审视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以期获得"由内向外"的力量。
——我们因为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没有联结,失去了能量的来源,所以不停的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糕的是,和我们的同胞——其他的人,争夺能量。
而能量争夺,书中的解释是:控制他人,用权力凌驾于他人之上,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证明自己是好的、对的、高人一等……
宇宙万物皆有某种有特定震动频率的能量,无论我们看的见看不见它都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无形中影响着周边的人、事、物。同样,我们也会吸引这些同频震动的人、事、物在我们身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影响我们选择的是我们从小接受到的观念、标准、信念、价值观等,
我觉得我此刻需要做的,可能就是不要被别人的负能量影响。虽然还不明白怎样和生命源头产生联结,获得能量来源。但这些年自身特定震动频率的能量,吸引过来的人、事、物中,有好也有不好,总的还是快乐多于痛苦。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时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时你创造出来的,是你对事情的解释造成了痛苦。
这个观念不是在这本书上获得,而是我订阅的一门心灵课程上。本书要求我们"觉察和定静".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理念时,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时候令我们伤心难过气愤的事情,其实不是由事情本身引起,而是由我们的看法。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直接导致了我们是快乐,开心,难过。
你掉了100块钱,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啊,只是损失了两天的菜钱,影响不到你的生活,那么你就不会因为这100块钱去痛苦。
换一种心态,你觉得你接受不了,那么掉钱这个行为就会让你烦恼,影响到你的心情。
这种ABC的看法,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转变一下思路,或者观念,就可以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当我们面对痛苦时,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记住一点,让我们痛苦不是事情,而是对事情的看法。
以上几点,是对《遇见未知的自己》一点感悟。篇幅有限,看书也只是囫囵吞枣,书中有很多观点我是很认可的。比如: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爱护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能量震动创造了我们的世界。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以前,我们总觉得,改变一定是要两个人一起,找出问题,共同解决。但事实上,真的不需要。只要我们先迈出那一步,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会随着你的变化而变化。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9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大声告诉全世界:我足够了解自己。大概,就算是下一秒就要直面死神的可怜人,也不会有足够的自信说:这一辈子,我彻底了解了自己吧。世界是充满未知的,我们每个人也是充满未知的,如何遇见未知的自己,发掘全新的自我,这恐怕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学习,既然这样,那倒不如先给心灵来趟正能量的旅行,净化心灵,重新出发。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这本书以一位都市白领阶层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意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这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记忆中依旧清晰的留存着前年此时,面临着毕业、即将参加工作的自己,也曾迷茫,也曾不知所措,对于这个充满未知的未来,感觉一切都是空白的。然而那又怎样,剩下的路,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坚强的走下去,即使头破血流,那也不过是成长的代价。大家是不是也会常常在想,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工作、生活都会呈现出怎样一种状态。谁又会知道呢。生活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只愿到那时,我们都能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
"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用最平和的心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是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既然我们不能掌握,那只能像书中所说"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而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寻找内在的真我。或许,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并没有过多的思考过,也是,谁又会平白无故的去问自己"我是谁"呢。然而我们不妨从这一刻起,试着问下自己:我是谁?在抢救大厅的短短两年,见到太多各型各色的病人,见到太多生死之间,他们又有几人能明白内在的真我。为了一点小事寻死觅活的年轻人,若有一天当他想通为自己活着,活出自己的价值,不为取悦任何人,那他该有多后悔今天所做的一切。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命悬一线的中年人,想到更多的依旧是家庭,殊不知就连"自己的事",可能都回天无力。身患重病,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老年人,这漫长的一生,也不知他究竟找没找到自己的心,是不是活成了他所希望的样子。这看似简单的一句"我是谁",又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三个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北京青年》,正如它的主题:重走青春。只要你愿意,没什么是不可能的,也许疯狂,也许天马行空,但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找回真实的自我,不妨大胆迈出这一步吧。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是臣服的体验。"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所以要学会臣服。但这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而是要学会接受!有时越是抗拒就越会持续,当真正放开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也许病人是脆弱的,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更强大的心,去教会他们接受;也许病人是坚强的,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无限生命力,教会了我们活在当下。人们总说,医院才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没错,就在这样一个直面生死的地方,臣服和活的精彩或许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不如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未知没什么可怕的,未来也未必会充满荆棘,既然这样,为何不调整好心态,准备遇见未知的自己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0
从看完全书到提笔写读后感,中间足足间隔了一个多月,因此书中的具体内容很是模糊,所以又粗略地翻阅了一遍。融入书中的剧情,再次化身故事中的主人公若菱跟随老人开启了探索自我的旅程。
一个内在的声音疑惑地问道:“我是谁?”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靖儿。”
内在的声音又追着问:“靖儿是谁?”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靖儿是我。”
她还是追着不放,继续问道:“然后呢?”
这时候我有点迟疑,吞吞吐吐地回答:“然后,我,不知道……”
看到我满脸犹豫的样子,她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坚定地回答:“稳稳的幸福。”
而她依然平淡地发问:“那么,稳稳的幸福具体是什么呢?”
具体是什么呢?书中老人给出了很多问题让人进入深思,一点一点清理了通往自我心灵的道路。
在读此书的时候听从了本书作者张德芬女士的建议:读几章停下来咀嚼反思一下。静静的观察生活、细细的体悟生活,与书中所写进行对比,反复的进行思考和总结。
但遗憾的是没有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幸好在督促其读书会其他书友一起阅读、讨论的过程中,自己也因此获益匪浅。书中“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收获,只是展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恰巧用自己真实的经历证明了这条真理。感谢遇见千岛湖读书会!
然而在我人生中最幸运的遇见莫过于加入千岛湖跑团,遇见那样一群充满活力的人儿,从此之后感觉灰暗的人生开始慢慢回暖。在极其单调无聊的步伐中去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声音。慢慢地臣服现实、接纳现实、努力地在既定的现实中去实现更大更好的突破。直至此刻,高中毕业三年,从未动笔写读后感的我,安静地坐在电脑面前。借由此书,回顾着自己这三年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敲击着键盘声音,心中溢满着感动的情绪,感恩。我想我已慢慢地拆除了上帝带给我那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的礼物,正渐渐地享受到它精心为我量身打造的丰盛美好的内在。
饮水思源,乌鹊反哺。现在的自己虽没有强大到拯救地球,但至少拥有了获得正能量的方式,希望自己可以为身边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这恰巧又是一个认识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彼此成就。
借用书本中的那封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所有的遇见,都不是巧合。当外境又有任何东西触动到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亲爱的你,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1
《遇见未知的自我》,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但是五个字就能够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我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天天在演戏?扮演各种主角,然而在戏份中,有多少是我们心甘情愿演出的?为了演好这些人生大戏的不一样主角,我们每个人都要因地因时地戴上一些面具,难道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真我的原因之一?我想是,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我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我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能够改变的部分。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我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一样,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这大概就是书中提到的臭味相投、物以类聚的道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2
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在两周的时间内看了三次,并反复分享了五场!在整个看书和分享过程中,内心最先涌出的就是感激,接着就是幸运感!感激吴老师总是能给我们推荐有益于我们成长的好书;幸运自己能和樊理姐姐一起参与到家长EQ课堂的工作中,在学习和分享中不断成长和修炼自己!
初看这本书,觉得它像一个集合体,把量子物理学、道家、佛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教义和概念溶到一处,用一个小说故事来串联,浅显易懂;再看却觉得难了起来,难就难再把那些“功课”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往内探求、修炼自己。很喜欢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抗拒、不可改变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让我想起了我们的7-12岁孩子的课程情绪ABC法则。它说,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让我又想起了曾经上过的安东尼.罗宾的课;你过去每发生的一件事情都是一个故事!要学会编写你人生全新的故事!三看这本书,我开始由衷地为我们在读的会员孩子而庆幸,觉得他们是多么的幸福!能够在3岁、6岁、10岁——-这么年幼的时候来接受情商教育,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在内心储蓄了满满的能量,长大了怎么能不知道如何创造自己的快乐幸福生活!我把这样的感慨传达给家长,赞美家长们是一群有远见卓识、爱学习的家长,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本书构思巧妙,特别适合分享,因为它每一章都是通过白胡子老人问主人公若菱一个问题,每一次都是让若菱带着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回到她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方便我把书中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引导家长思考讨论,也是让自己再反省思考的过程。发生在你生命中所有的事情,无论好坏,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定要去积极面对,“在生活中修行”,在不断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中修炼,活出快乐的自己、活出有价值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3
手里捧着一本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细细读着,看着一串串难懂的文字,不得不咬文嚼字地消化其中的内容。既然里面充满着无异于火星文的名词,为什么还要读完它呢?不是因为任务,也不是因为它有趣,他像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我,引我思索自己,每读完一章节我都得费很大力气去消化,去反思自己。
书的开篇就引出了哲学的三大问题之一:我是谁?废话!我是谁谁谁呀!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的名字,却不知道这只是生存在世界上的代号而已,与编了号的产品没有差别。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心里想着什么、想做些什么只有自己知道。然而,谁又能客观准确的评价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就像那些功利的人不会说自己功利,而伟大的人不会说自己很伟大。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连我们自己都在不断否定自己,试图把自己变得成功进而获得更多的喜悦。终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大多数人是不快乐的。何不大大方方地评价自己,就如评价别人一样公道?不必害怕别人看待自己的世俗眼光,凭着会变好、会变得更好的信念活下去,坦诚面对自己,我们会笑得更开怀,感受到更多的快乐。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名女子,不论她成什么样子,我们好歹爱她。诚然学会接受一个怎样的自己,如拨开云雾,才会更加清楚懂得自己是“谁”。
书的中间有一幅插图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插图的内容是一辆马车,马车上有马儿、车夫、乘客。关于插图,书是这样介绍的:马是我们的表意识,车夫是我们的潜意识,乘客就是真我。“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实际上,我们是一部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像这匹马,不知道左脸紧是因为车夫收紧了左边的缰绳。”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不能被情绪操控着我们,支配我们不做这样或那样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存在于世上的许多事经不起我们心情的什么大起大落,只有处于一种冷静沉着的状态,才能把事情处理得尽量好。我们并不缺少开怀大笑的天分,但在面对各种负面情绪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心如止水,接受并处理好它,并不是用笑来抑制它掩饰它,否则,负面情绪有一天会爆发,后果更加严重。心如止水地面对问题,这样,人生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自己操控。
刘亦菲说:“这本书让我们惊鸿一瞥那个一直都在的深层的自己,如此陌生又熟悉,让我们和自己真实的源头越来越近。”其实这本书是献给那些悲观消极的人的。在我情绪处于一个极其烦躁的低谷时,我选中了它当我的导师,让我在迷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看清自己真正重要及想要的东西,向着它们前进。我从一位朋友那看过一句话,我把它送给了自己,也送给你们:把一切悲喜交付给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4
寒假时,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看后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哪五个字呢?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吗?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抗拒,发生了就是事实,事实最大,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和身体联结了,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了,也许会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匪浅,不记得是哪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心态决定一切,学习也是如此,只有用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5
当初购买这本书,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遇见未知的自己》。准确说来,其实是因为其中的“未知”二字。我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有时候也因着自己的不着边际而困惑,所以,这“未知”二字,着实吸引了我。我常常想,人们对于自己的家人、朋友,往往能称得上如何了解,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真正考虑自己内心世界的想法?
《遇见未知的自己》给了我一个同自己对话的机会。看这本书的.第一遍,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若菱,看她在老人的帮助下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重新活出精彩的人生。从若菱的一次次成长,一次次飞跃中,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其实,对于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而言,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若菱?若菱之于我们,不过是另一个自己。我们痛苦过、彷徨过、失意过……我们时常感叹“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却不曾发现,这诸多的不如意,其实源于我们自己。而我们对于这个“自己”,又知之甚少,所谓“真我”,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参悟得到“爱、喜悦、和平”这层含义?
生活在现代社会快节奏模式下的我们,每天为了名誉、财富、地位等奔波劳顿,却很少意识到,这些其实都是我们最表象的东西,即所谓的“身外之物”,因此,我们忽视了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即爱、喜悦、和平。在古代,儒家推崇性善论,认为人最初的本性中,深藏大爱。那么,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竟然摒弃了自己的“真我”,将“爱、喜悦、和平”用表象的物质蒙蔽。这不禁令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篇名为《房前种树,屋后栽花》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北大高材生,哈佛女博士,曾在华尔街纵横职场。然而,在事业的巅峰期,她却放弃所有,毅然回国,买下一块地,建一处房屋,房前种树,屋后栽花。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这种行为,包括当时的我。然而多年之后的今天,在看过这部《遇见未知的自己》后,我明白了,她不过是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定义成功的方式分很多种,这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但有一种,我将其定义为成功的至高境界,即追求“真我”,追随本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首先,人活着虽然是一个个体,但却是生活在多重环境中的个体,我们寓于整体之中,这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一个个体,而是要处于形形色色的“圈子”中。因此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老师,有同学……我们寓于一个又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中。有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的内心里一直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然而,社会的大环境又使得我们不得不顾虑他人的眼光,社会的认同。许多人寒窗数年,刻苦读书,其实不一定喜欢读书,或许在悬梁刺股的同时,他们的内心正呼啸着要冲出现实的桎梏。于是他们忽视真我,压抑那种寻求“爱、喜悦、和平”的渴望,去追求升学,寻找高薪职位。可能到最后,站在人生巅峰的他们才意识到,归根到底,他们得到的,无非是地位高于他人时的优越感,同学聚会上被视为焦点的满足感,亲友见面时人人艳羡的目光……这些都是他们前行的动力。可是,这些又都是最为表象的东西,而他们把内心的真我——爱、喜悦、和平藏在了最深处。
《遇见未知的自己》对人生有许多高见,但我们若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书中的一系列看法,不难发现,其实许多事情正是我们所经历过的,只是一直没有将其系统地解释出来。例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就是书中“能量振动理论”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在生活遇到逆境时,我们别无选择,只好臣服于事实。于是,当我们绝处蓬生时,常常慨叹“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这正是臣服的力量,承认事实最大,而事实,恰恰给予我们最好的回报。
重新审视自己,我认识到,其实很多时候我的心态还是很好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每当生活中有小的不如意,我总会想办法看到相反的一面。而这些不如意,往往会使我收获颇多。同蒋方舟老师所说的一样,“我不曾经历沧桑”。从小到大,我的人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虽说生在农村,可我并没有经历那种寒门学子的艰辛,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了我十几年无忧无虑的求学生涯。如果非要指出我生活中的“大挫折”,我想那便是我人生中的两次落榜吧。
我第一次“名落孙山”是在20xx年,初中升高中的考试。那一次的考试,说是发挥失常,却也是情理之中。我本身不是什么踏实之人,况且是在那个需要张扬的青春年纪。在那个被成为“全市第一学府”的私立学校里,到处是竞争、攀比,学生之间的交谈无时不流露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虚荣。老师之间对于自己学生的攀比,使得那种因学习成绩好坏而划分的等级观念愈演愈烈,加之那个年纪的学生之间对于各自家庭、财富、地位等的虚荣,使得大部分人活在这种混沌的泥潭中而不自知,拼命地证明自己。而只要取得一点成绩,就愈显张扬,觉得自己从此高人一等。现在开来,还真是天真得可笑,换句话说,是愚笨得可笑。而我本人,恰恰是那成百上千的愚笨者之一。也正因此,初三时的成绩极其不稳定,大起大落。说是落榜,现在中国教育这种大学生遍地都有的年代怎么可能真正让人没有学上呢?我不过是从省重点落到市重点。但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塑造出的学校,哪有不将学生分出个三六九等的?我高中的母校向来有个传统,按照学生的成绩高低,依次分为宏志班、英才班和普通班。宏志班的层次,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经过此班级培养出的学生,最终成绩可以高于省重点的二类考生。而我,恰好处于不上不下的英才班,说不出这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
但是,人生有时候真的是一波三折的,往往在你接受了现实之后就迎来了意外的转机。开学没多久,班主任老师宣布了学校的新规定——英才班成绩出色的同学可调动至宏志班。我当时早已对自己失去信心,根本无心争取什么调动机会。但是,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我时常想,假如自己被调去宏志班,就会怎样怎样。但转念又告诉自己,是你的早晚是你的,不要被那些虚荣迷失了心智才好,况且班上那么多比你成绩好的人(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七名,觉得好多人比我好太多了。)但是,当命运的转机真的降临到我的头上的时刻,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至今仍记得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时的场景,也至今都弄不懂为什么老师没有调动期中考试的第一名同学而调动我这个第四名。直到老师找我谈话时,我才知道,原来老师认得我,知道我的名字。而自从我调动到宏志班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的母校——黑龙江省双城市第三中学,从此废除了这项制度,宏志班和英才班不再实行人员滚动制。所以,我的这次调动,空前绝后!正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我的人生从此出现转折,所以,我从那时候起就下定决心,要一辈子感激这位老师。从前,我只当这是命运对我的眷顾,现在,我知道那是我臣服于事实所得到的福报,是我的潜意识给予我自己的礼物,由此我更加领会了书中那句“所以心想事成的第一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命里注定该是你的,或者与你更高的目标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层面,破除人生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否则,心想事成,不过是纸上谈兵。”诚然,我的心想事成是最后一种。
我的第二次落榜,就显得问题严重多了——高考落榜!而我的分数,还不算很低,能够考一个好的二表本科了,这自然归功于本文提到的第一次“心想事成”,然而,因为估分过高,导致我以四分之差与目标学校擦肩而过。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还真是够潇洒了。除了在父母愁容满面的时候也愁了几天,接下来我很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很轻松地和所有人提出了“我要复读”这个计划。除了心里有点因为即将上大学到又要回高三“吃苦”的落差引发的失落,并无其他想法。于是,我很自然地背起行囊(绝大部分是母亲为我打理的),做了一次往届生,“回炉再造”。读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才知道,这便也是潜意识的力量。因为我在高三反思自己做的不够好的事情的时候时常想,若是再来一年,我一定会努力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最终,老天真的给了我一次“再来”的机会。事实证明,高考落榜,对我来说,的确是“又赚了一笔”。第二年,我考取了全市文科第十名的成绩。回想初中时处处比我强甚至考上省重点的同学,有很多都没有我如今的成绩。因此,我由衷地感激命运里出现的两次“柳暗花明又一村”。“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句话我一直坚信!
最后,我想说一遍文章结尾处老人给若菱的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生活给予每一个人的幸福与磨难都是同等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枷锁中,却不知,造成这一切的,只有我们自己,自己,其实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若菱”遇见了神秘的老人,老人教她修心、正心、养心,提升她的心态,让若菱破茧而出,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合上这本书,心里很多触动。老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真实的你。老人画的圆圈也让我受益良多。最里面的圆圈写着小小的真我,在身体的最里层。因为我们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真实的自己,真我向往的是爱、喜悦、和平;最外面的是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这就是人们戴的面具,最大的面具,它先让我们失去了真我。
还有一句让我似懂非懂却又记忆犹新的话,“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这种东西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会更强;同时你问自己:“我可不可以欢迎它?”,如果答案是“不行!”也没关系,接下来你问自己:“我可以允许它存在吗?”然后你会发现,允许不允许,它还是存在了,当你回答“可以”时,你内在就会有种力量升起,你就不会那么害怕、排斥让你痛苦的情绪了。
你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比如当你的手够不到脚尖时,试着把你的精力放到身体紧绷的地方,告诉它们:“没关系,慢慢来”。然后你的手一会就能够到脚尖了,太神奇了!
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躺在草坪上,徐徐的微风中,蓝蓝的天空下,看着我,微微地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7
我听过很多次这本书,今天终于抽出时间去阅读它了。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一句话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以的外在事物都是内在投射的结果。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两个可爱的小人儿,一个穿蓝色衣服的男孩和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女孩在虚掩的门后探出个脑袋望外面的世界,男孩凑到女孩的耳朵旁轻轻的说了这句话。那两个小人儿都是我自己来着。
还有,我觉得老者是位很厉害的人物,那么与众不同,说出的话总能引人思考,我试着跟着他说的话去做,好像我就是故事里的女主,也有幸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老者问:思想是什么?并指导女孩闭上眼睛几分钟什么都不要想。然后,我闭上眼睛,想要放空,我自我催眠:不要想任何东西不要想任何东西…放空几秒,我的脑袋又开始不受控制了。我依然记得我那5分钟里想了什么。最主要的3个内容是:1.虽然我闭上眼睛,好像也可以看到图书馆里坐着的其他人,当时我是坐着闭眼而不是趴着睡觉状的,书是开着的,我的手指正压着我所看到的那一页,我闭着眼睛,心里有个怪声音对我说话:他们不小心看到我这样闭着眼,会不会觉得我很怪异呢?这时候,有个脚步声从我旁边走过,我有些不安,害怕别人觉得我怪异,想睁开眼睛,最后没那样做。2.我拉回思绪,继续放空,我想到了那句触动的话:所有外在事物都是内在投射的结果。然后,为了让自己尽量不要想东西,我不断重复这句话。3.接着,我想到了各种人际关系,我想到了我的舍友。前两天,舍友看到我站在阳台,以为我在心情不好,胡思乱想,课外并没有心情不好,所以我为她的误解感到心情不好,难道我的样子看起来像总是心情不好吗?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不好。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舍友的形象是我臆造出来的,人家可没觉得你“总是”心情不好呢!都是我的内在投射出来的!当然,舍友也用她的内在投射出了一个:“我”,她所说的:独自一人站在阳台的时候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想家的时候,其实是在描述她自己,而我当时站在阳台,心情不错,在听着校园广播里的对话还有音乐,心里想着:我这是在享受生活呢!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确这个“内在投射出外物”的含义!
不知怎么,突然地,5分钟后,大概觉得几分钟过去了,我睁开眼睛,看到图书馆里的其他同学都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并没有怪异地偷瞄我,我松了口气,有些好笑呢!我和女主一样惊喜的发现这个秘密:原来不能不想东西!
虽然只有大约6分钟的时间,我却发现了自己的思想:原来我在乎的是外界对我的看法。虽然时间很短,可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好像看透了很多东西。
我觉得:给自己几分钟不要想东西,实际操作起来是神奇的一件事,在那几分钟后,你会得到很大的力量。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8
最近,在公司组织的"书香移动,相伴成长"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张德芬女士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接纳,是这本都市身心灵修行书籍与我产生的共鸣。我庆幸能够在纷繁的生活中,落一时的宁静与宽怀,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为自己错综复杂的情绪找一条出口,对我而言,是一件令人大快朵颐的事情。
关于人生的终极思考。这本书的开头,老人关于"我是谁"的终极追问把我从现实直接打到冷宫,让作为读者的我有点无所适从,因为我本能的认为,这不是在盘查户口,而是一个关于你如何来,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所以,跟随笔者,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随之而来的是叹息,因为在都市生活中,我们已经忘记,或者说无暇顾及这些"无聊"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却有正中下怀的感觉,大学时候喜欢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等等哲学家一一浮现出来,尼采说:"我就是太阳!",这种炽诚与癫狂把本我无限放大,让每个读尼采的人都能感受他内心的那股力量。但是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在思考关于我是谁,我如何生,如何死,如何存在,如何消失的问题,我们的眼里只有对名利的追逐,对周遭的愤懑,对世间各种的批判和隐忍,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何苦要这样,我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我该以何种价值体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是利他,还是利己,是逆来顺受,还是顺势而为,这些都是我们忽略的思想死角,但是却无处不在潜意识的指引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通过这本书,我读到的结果是接纳,所以,我想说,不管"我是谁",关于人生,最好的态度是接纳,一种顺势而为的情怀。
接纳我们的情绪。情绪其实是社会的产物,社会越来越复杂,随之,情绪就越来越多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关联,这种关联构成的单位纠结出不一样的情绪,比如:工作,家庭,纠结出来的情绪可谓是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千疮百孔。
关于情绪,老人说它其实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去干涉,而去臣服。我个人觉得臣服用在这里显得太被动,而且无可奈何,对于情绪,我更愿意用接纳来表述。
说到情绪,我想到我们职场上常常说的一个词:情商,是说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说某人情商高,说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强,反之不然。但是,对于情商一说,我情愿理解为这个人在接纳情绪的时候,是以坦然而喜悦的方式来的,而且,高就高在这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为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个情绪产生的根源,以作者的表达,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拒绝,她说:"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每当我们工作不如人意,生活超出我们的负荷时,我们总是在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抵触和厌恶。我们讨厌工作上无尽的压力,我们讨厌职场上人事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我们厌倦生活中的庸庸碌碌和繁杂琐碎,在毫无激情的状态下,我们一度懈怠生命,辜负时间。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这种情绪中痛苦而隐忍的挣扎着,但是很多人又不愿意抽离其中,这是书本里作者谈到的"貹肽"效应,就是这种习惯性的如饥似渴,导致了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里无法自拔。所以我们的幸福感降低了,我们的情绪化越来越严重,我们甚至在这种情绪的漩涡里迷失自己。
但是作者在书里这么写到:"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光进来。"我想说,这个光,就是我们的接纳心态,一种不做作,不刻板的融入。举例来说:当我觉得加班是一种负累的时候,我感到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双重疲惫,从而抱怨和抗拒情绪油然而生,在这种痛苦中,我一味认为公司对我不公,社会对我不公,甚至怀疑人生都在和我开玩笑,把我抛弃了,这是抗拒给我带来的痛苦。但是,当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接纳的时候,会发现既来之则安之的效果比抵触更能安慰自己的内心,更有甚者,当我们站在大我的立场来分担这种情绪时,会发现这居然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随之而来的,是情绪的放松,是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痛苦感消失无踪。
所以,对于情绪,我们自己就是那束光,不要抗拒,不要控制,只要欣然接受,接纳就能打开心门,光就会进来,进来赶走痛苦,照亮我们的灵魂。
关于未来。关于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期许。但是更多的倾向于物质上我要的。在精神层面,可以说思考的人却占少数。
读了张德芬女士的书,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我不光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找到了走出阴霾的路径,对我而言,这也是一道光,指引心灵的光芒。对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来说,未来的质感不光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自我交流和自我救赎。书里说:"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在当下的。"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过去的未来就是当下,当下的以后就是未来。所以,当下是最重要的,只有过好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未来才会有质的提升。
我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一代枭雄》,里面的男主在剧情结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事情的结果到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说明还没到最后。"我相信未来也是一样,未来就是我的那个最后,不管中途经历什么,最后的结果我相信一定是好的,我们只管在过程中以宽容和喜悦的情怀去接纳,好的或者不好的,到最后,肯定是好的。所以接纳,这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9
最近看了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和心灵修行的书,看后很受启发。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她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主人公在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
正如书中主人公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得越严重,内心就更加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
这本书我只看了两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他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他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 写的这些,其实只是书中内涵的冰山一角。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棒的提示、指引、提问和探索。如果你的人生正在不知何去何从,不如拿起《遇见未知的自己》,它将成为你的一份人生地图。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0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一路走过,草长莺飞,风花雪月,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细细品味,有趣的回忆已沉淀成一种幸福,成长的足迹依旧在蔓延。我期待着,却也免不了一丝惶恐。未知的自己是否会如浮萍般飘忽?道路,还有很长……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难道这只是一个人的世界?其实不然。外境的存在会给予我们很多礼物,或包装精美、或包装拙劣,欣欣然去接受,用心去玩味礼物之所值。外在的一切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当外境有任何触动你内心琴弦的各种事情时,坦然面对这种种来临,沉思着,去往内看。外在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与其与之搏斗,不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内在层面的调和整理,会让我们得到更多,应付那些可以改变的部分。勇往直前未尝不是一种奋斗精神,但当难以遏制的波涛,汹涌而来之时,我们不得不做暂时的退缩。臣服,代表我们接纳了当下。事情不是到最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原本的挣扎是那么无力。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他的事、我的事。春天,我们埋怨春雨的缠绵;秋天,我们埋怨秋风的萧索;夏天,我们埋怨天气的炎热;冬天,我们埋怨天气的寒冷。老天的事让我们烦恼四季,带来消沉。人,是如此怜悯。我们早已将自己打磨成一个生活的生存者了,习惯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怨声叹气。人生的戏场给我们戴了太多的角色面具,以致卷走了属于我们的真正的东西,与“真我”渐行渐远,迷失、流浪、受苦。我们已看不清楚自己是谁,只是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或许,收获的成功会带来稍许的快乐,而快乐是由外在的东西取决的,一旦这快乐的基础被抽空,一切皆是一场梦,稍纵即逝。我们一直游荡在这三种事当中,却不自觉地被老天的事和他的事给牵绊,愁了自己青丝发。殊不知关注我的事,会让自己更具魅力,成为生活的智者。过多地计较得失与轻重,不如在晚霞映照的黄昏时刻,悠闲地散步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舒缓自己疲惫的心灵,找到“真我”的那份静好。
爱、喜悦、和平,人类心灵本真的追求。爱,让我们找到生存的支撑点,“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我们需要爱的拥抱、爱的鼓舞。爱,滋润着生活本来面目的单调,愈合裂开的伤口。喜悦,情感由内向外的绽放,一旦拥有,便不可剥夺。让喜悦永驻心中,感受生活的另一种味道。和平,以一颗平和之心去看待是是非非,当外界风起云涌之时,我亦可以静坐养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做一个心灵除尘的勤劳者,做一个生活的情趣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未知的自己,等着你的相拥。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1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中唯一的一本小说,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有趣的小说读,也可以当做一本生活指南细细品味。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事实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而且沁人心脾。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联系到自己的困惑深入思考下去,对自己寻找未来的路径有一些启迪。细看封三美女张德芬的照片,你会相信这是一个45岁的女人吗?简直就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小女生。这时你也许会相信改变自己的心态,轻松地去活可以抗拒岁月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容颜的改变,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活出别样的自己。
全书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白领阶层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时恰逢老人为故事的开始。随即引出老人的提问:“你是谁?”让人逐步地去理解“小我”与“真我”。
是啊,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谁?总是把外在的条件,或者自己的一个身份,一个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东西理解为自己。为去追求我们所定义的某个身份,总是在不知某个时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我们总是在做我们自己思想的奴隶。就像书上说的警示的句子“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东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虚假认同”“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应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我是谁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快乐”与“喜悦”有所发现。快乐是短暂的“快之乐”,稍纵即逝,我们寻找快乐往往是向外界去寻觅,比如有人喜欢购物逛街,满足自己的物欲,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欲望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望膨胀,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人喜欢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玩的时候是兴奋,不过这只是短暂的精神医学专用,曲终人散后是更多的孤寂与空虚。所以我们要寻找喜悦要向内去寻觅,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灵魂。从内心发出欢喜心,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每一天,那么你会倍感轻松。向内寻找你会逐渐地了解我是谁,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离我的真我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我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学会臣服当下。这话好像是对我说的,要试着活在当下,臣服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事实摆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劳,同时还要臣服我们对事件衍生的负面情绪。就像老人的那句“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愿我们都像春蚕破茧而出。开始就是未来!我的同事对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苛求完美,受伤的必然是自己。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来适应你。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对于可能改变的事情尝试着去努力。做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最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的去面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2
最近读了张德芬撰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以一位都市白领女性若菱为主角,借助她的故事,引领读者去思考、去发现从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的种种事件中,如何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在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而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作者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和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研究主宰我们的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操控我们的身心,如何采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都在寻求爱、喜悦、和平,这是人的本质,即真我,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认同自己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于是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不停地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那么,如何找寻真我?首先要努力把潜意识层面的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因为潜意识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感觉、行为,以及对人、事、物的反应,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做决定的过程,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一般人对自己的身体只有5%的了解和控制,身体的95%是在潜意识状态下用类似自动导航系统的程序模式在操控的,所以,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就可以找回更多的自己。找回与身体的联结的办法就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信息,具体方法如: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等等,其中最佳的方式是静坐冥想。除了找回与身体的联结,还要学会接纳、认同并放下各种负面情绪,这就叫做臣服,是破解情绪障碍最重要的方法。定静的功夫是针对我们纷乱思想和负面情绪最有效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觉知,提升我们对事物以及自我的觉察能力。
这本书教会了读者如何破解身体的滞碍,化解情绪的瘾头,检视思想的谬误,放掉无谓的身份认同,通过联结、臣服、定静、观照、觉察等功夫,找到与真我相通之路。只要我们愿意承认、接纳自己的阴暗面,能够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接纳它们,学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平共处,可以提高我们的快乐指数,提高我们每天的生活质量。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3
最近读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在渐渐的认识、了解、掌控自己。让我们一同去探索、遇见未知的自己吧。
心灵的动力可以化为行动力。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困境、失落等,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我们又在不知不觉的长大成熟。比如说一次演讲,一次比赛,一个对懵懂感情的跌落……生活难免会给我们各种你未曾遇见过的事,而这一次次的经历在你心灵的积攒,对自己,对生活,亦是对人生的认知,渐渐的熟知自己想要什么,慢慢的像大树般长大。因为当你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束光时,你便会不遗余力的拼命长大,最后成为参天大树。卓别林曾说:时间是个伟大的作者,它会写下你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在每次的经历与成长过程中,心灵的强大诱导力会驱使你变的更加强大,不问西东,一路前行。
遇见未知的自己只是一瞬间。恍惚自己一年又长大不少,也似曾某面未知的自己。有时长大会是一瞬间的事,遇见未知的自己也会是一瞬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理想中的自己,可能还从未谋面,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有个自己的样子。时间会一刻不停的溜走,而界定未知的自己只是一瞬间。人们常说成功是无时无刻的你都一样优秀,也即把优秀变成一个习惯,习惯自己优秀的样子。没有人可以阻止你长大,长大会是一瞬间。
把控自己,遇见未知的你。在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这样我们会犯些糊涂事,读张德芬的书知道她是心灵大师,会教会我们怎么把控自己的情绪,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控后你会渐渐的熟知你的样子,你会明白什么事对,什么是错,我要做什么,该如何做。也正是自己懂得怎么控制自己,然后好好的把控自己。所以它会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你有时甚至琢磨不透,有时又比谁都明晰。未知的自己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这样的年龄需要多多经历,更需要努力的尝试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生活百态,需要我们去历练,在痛苦时去追寻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4
几年前,初涉职场,经验不足的我很是焦虑,正当迷茫的时候,有朋友推荐看《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她说张德芬的见解很能宽慰人,我却武断地抵触这类心灵鸡汤的书,认为它的作用像一块软布,拭过伤口,却不能治愈根本。
如今有了婚姻,工作尚可,却也有困惑不已的时候。偶然到书店逛逛,我看到最新印刷的版本,封面上沙漠黄的背景上,坐着位长发翲逸的托腮女子,像极了梦中的场景,于是把书买回来读。
全书以女主角若菱的视角,当她面临工作、婚姻同时出现问题,寻求高人指点的过程。若菱与志明是大学同学,在周围人的眼里是绝对的才子佳人,两人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就各自奔向工作岗位,志明留校当上教授,而若菱成了外企骨干。随着各自工作上的压力,交流越来越少,互要以冷战应对,感情出现危机。工作上,若菱兢兢业业,却要遭受不公正的排挤,她异常的愤怒;回到家,看到志明与不认识的女子搂在一起,她更是沮丧。一切的不顺利,加上儿时痛苦的回忆,让若菱顿觉崩溃,人生不知如何继续,这时出现了位灵修的老人,宽慰她,帮助她慢慢找回本我,认同自己。
读完,我感觉豁然开朗,若菱的故事没有结局,并不像众人所愿的美好团圆,而是顺期自然,认同自我。市面上很多类似题材的书籍,能做到通俗易懂的并不多,作者将理念融合到故事对话里,对简单事情的讨论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
我们看见的世界,是我们选择看见的世界。有个小故事,男子天天打老婆,后来抛下妻子和三个儿子,远走他乡。三个儿子长大后,老大认为是罪恶的世界造就父亲,而父亲的抛弃造就了他痛苦的一生,他到处偷窃抢劫,报复社会;老二认为父母的模式就是自己人生的模式,娶了老婆回来,天天拳打脚踢;老三认为母亲很可怜,自己长大了成为男人,要疼爱自己的老婆,对母亲更是孝顺。
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事件的发现,源自于观察者的主观判断,然而事件本身就是那样的。所以要追求内心的真我,主要是四层:关心身体的变化,与身体联结;臣服于发生的事实,不被情绪左右;负面思想是自己加上去的,检视自己的心态;认同自己的身份,所处工作、社会地位、家庭、财富,接纳自己,才能欢迎别人。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5
很久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潮湿的土地容易长出悲伤的种子" .然而太多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将精力集中于"滋生的悲伤的种子"将我环绕,将我吞噬的体验,却忽略了自己"纵容"、"迷恋"甚至"亲手培养"的"潮湿的土地",愈是潮湿,越是阴雨连绵萦绕不去。所以被这种悲伤、失望等的负面情绪套牢、包裹,正面体验被丢之一旁,甚至遭到拒绝。跌至谷底、周遭尽是潮湿的时候,为何不让阳光照进来?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对于人生的种种迷惑,作者给出的破解之道是:身体——联结,情绪——臣服,思想——检视,身份认同——觉察,这些外在的东西将真我——爱、喜悦、和平层层包裹,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展现真我特质,寻求爱、喜悦、和平。这是一场探寻深层的自己、真实的自我和创建快乐力量的旅程。如果说书中的哪部分对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最能让我从中得到更多思考,我想非"情绪"莫属。
初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可能还是会愤愤不平:那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怎么能轻易接受?怎么不可挣扎一下、痛苦一番?经过各种斗争,仍旧无法改变,那就接受吧。对于不想接受的,怎么不会产生痛苦、悲伤、愤怒等等一系列的情绪?但是,走到接受既定事实、产生情绪这一环节上,我却陷入了困顿的局面:负面情绪一直萦绕,乃至爆发,怎么去疗愈?书中给出的秘诀是"臣服",是带着"爱的觉知之光"去消融这些"黑暗的能量".
也像很多人一样,听到"臣服"就不自主地抵触,因为从小到大,遭遇挫折时,老师、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会旁敲侧击的告诉你:要去挑战、抗争,"臣服"是懦弱的表现,不认输是你坚强的标志。然而,在这条"不屈"的路上,又有多少人不堪重压而陷入无限循环的自我折磨的怪圈? 又有多少人不可自拔的沉浸在助长悲伤的"潮湿的环境中"?不管这是不是胜肽的作用,从某一方面说,这的确是我们忘乎所以的一直和负面情绪为伴,甚至封闭自己于各种扰人的情绪之中。
那么为什么会有情绪烦忧着你,因为已经发生的事让人觉得悲伤、失望,因为总是害怕即将发生的事会让人觉得悲伤、失望,更是因为对于已经发生的即使无力挽回,仍旧苦苦挣扎,不肯放过自己,亦不肯向前看。
也许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也许事情很糟,可是现实带给我们每个个体的无力感普遍存在,那何不学会臣服、接纳,活在当下?不如就让阳光照进来,因为过去和未来惶惶不可终日总不比专注于当下来的更好吧。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这个大前提是,接纳并跳出困住你的情绪,关注现在的自己、现在的事以及所带来的各种感受。
至于怎样才能做到"臣服",怎样才能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自己去主动迎接阳光,我想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然。运动中感受身体的变化,阅读中流连于文字组合所带来美的感受,电影音乐中享受视觉、听觉盛宴,完成每件工作的成就感……于专注当下中积蓄能量、等待转机,从而蜕变为一个有耐心、有勇气、全新的自己。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耀眼的大社会,每个人多少都会遭遇一些波折与困难,就像书中主人公会遭遇感情、工作以及种种不如意。也许各种压力与情绪会让我们筋疲力尽,也许我们会因为各种艰难困惑而变得沮丧,也许人生中的很多不如意让我们被负面情绪所环绕,但是情绪的产生无法阻止,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被情绪左右,努力做到接纳与"臣服",从而获得专注当下的力量。跳出怪圈,不如就让阳光照进来,晒晒心底那片有点"潮湿的土地",然后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一切乐观和美的准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01-21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02-17
仰望生命的阳光,重遇未知的自己01-20
杭州旅行之遇见自己12-26
遇见更好的自己2000字作文08-23
遇见最好的自己作文(通用31篇)02-09
遇见未来的自己作文精选9篇01-10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作文800字12-22
遇见未来的自己作文(汇编3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