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3、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3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习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学生自由说)
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仁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宣扬自己的思想的。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王(wànɡ)胡龁(hé)便嬖(piánbì)
觳(hú)觫(sù)褊(biǎn)
恶(wū)挟(xié)度(duó)
莅(lì)惛(hūn)盍(hé)
畜(xù)赡(shàn)豚(tún)
彘(zhì)庠(xiánɡ)序颁(bān)
2.积累文化常识
豚:小猪。彘:大猪。
舆薪:一车薪柴。
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
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
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三、作家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四、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五、自读课文
1.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生自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提示:用红笔标画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难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分类整理文言现象。
(小组分工,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3.小组成果展示:(展示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一词多义:道
①促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④任重道远(路,道路)
通假字:
①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②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通“型”,作榜样)
④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
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确定语气)
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⑧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词类活用:名作动
无以,则王矣。
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王:名作动,称王
特殊句式: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王见之,曰:“牛何之?”(宾语前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宾语前置)
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六、新知讲解
1.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的?
明确:
(1)发端——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对答——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追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对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追问——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对答——曰:“可。”霸道——王道
(2)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以羊易牛”事例——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条件(事例)
“百姓皆以王为爱”——为齐宣王辩解,进入谈话情境。
“牛羊何择焉”——为百姓辩解
取譬设喻——不能与不为(比喻)
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大欲的危害(反面)
“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具体措施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明确: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
——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3.具体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结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体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
4.学生再读课文,整合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七、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③“天下可运于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6.类比推理。
八、合作探究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九、拓展提高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使百姓生活安定来实行王道,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小孩。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那所想要的东西,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啊。
十、课堂总结
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主张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的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6
授课内容:
《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相关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教学设计12-28
《齐桓晋文之事》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12-27
文言文《右溪记》优秀教学设计12-15
《墨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
《国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
足球课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
《手指》名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
《整理书包》优秀教学设计模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