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小故事(精选17篇)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符号,如今放眼全球,有多少人对汉字着迷!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汉字的小故事(精选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的小故事1
有一天,动物老师带着一群小动物去参观汉字王国。
首先,动物们参观一些字的屋子。调皮的猴子偷偷地溜进了一个神奇的通道,不一会儿就见到了几座山房子,分别是淼、垚、品、晶、众、鑫、森、焱这八个字的居住地。它先参观“淼”的房子,看到淼的家具、工具、用具都是用水做的,小猴子感到很惊讶。接着看“垚”的房间,发现都是用土做的。垚给了小猴子一个土饼,它难受地吃了下去,骂道:“太凉的东西啦!用土做的饼我不怪你做的难吃,可你这个饼也不烧!”垚说:“烧了之后不就没有了?那不就白弄了!”然后进“鑫”的房子里,见里面都是用金子做的:金杯子、金电视、金锅子,甚至还有金书!让猴子目瞪口呆。最后看“焱“的房子,小猴子一进门就晕倒在地上,幸好焱把它送进医院,小猴子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小猴子不敢独自一个人看了,于是回到自己的队伍。这时,它们正好到了树林里。突然,前面跑来了木字旁、草字头和三点水旁。小狗迫不及待地把木字旁和公自拼在一起,成了“松”,松树长得更高,叶子变得更绿了。可爱的小兔把“柏树”的“柏”拿了过来,把木字旁去掉,小兔就更白了。动物老师喊道:“同学们,你们可自由活动了!”它们就“呼啦”一下散开了。小猫想吃鱼,任意让小猫尝;老鼠要有一个地洞睡觉,就把三点水旁给抓来,又拿来了同字,它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地洞,小老鼠就休息了。
玩了好久好久,动物老师说:“我们去吃饭吧!”于是小动物们就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一起到一家高级汉字餐厅去吃东西。那里的老板BOSS说:“千万不要MISS(错过)这家餐厅哦!”便把一大群偏旁、字给带来。小鸡飞快地把地吃了起来,它碗里就出现了一些小虫子,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就这样吃了好久好久,它们终于吃完了,还在不停地闻一闻,让动物们回味无穷。
吃完了饭,动物们就离开了酒家餐厅。过了一会儿,它们来到河边,准备做六条限坐15人的大船走了。在途中,动物膛,见到了三点水旁、木字旁、两点水旁在河里游泳,就把字拉了上来,和动物一玩。到了中间,强壮的小象把偏旁们往远处一丢,说了一声“再见——”就继续看着前方,它们终于到达了河岸,也就是学校。
它们说:“今天的旅游可真有意思啊!”
汉字的小故事2
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汉字的小故事3
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汉字的小故事4
万字难写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汉字的小故事5
汉字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渓,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汉字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业时我们要用上它;人与人沟通我们也需要它;看书时我们也要用到它。小朋友们可得好好学汉字,不要写错别字而闹出笑话哦!
汉字的小故事6
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中国要名字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把自己的光辉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体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说造就造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汉字的小故事7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汉字的小故事8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汉字的小故事9
当我牙牙学语时,就对大门旁对联上的汉字十分感兴趣,只要一看见他们那可爱的身子,我就乐得不得了,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开始教我们正确地认读、书写拼音。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用了不久的时间就基本上学会了拼音,只是在读翘舌音时舌头卷不太起来。于是,老师又教我规范地把舌头卷到位,耐心地指导我读好每一个声母、韵母。过了不久,我终于学会了拼音。
从此,我开始阅读一些注音的儿童书籍。慢慢地,认识的字多了,我就如饥似渴地去读没有注音的书籍,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字典,学会它的正确读音。书籍中那一个个童话、寓言、精彩的小故事让我在幼儿阶段就初尝了汉字拼文的美妙。
当上了小学以后,我清楚地意识到:学好每一个字就学好了每一句话,学好了每一句话就学好了每一段话,学好了每一段话就了解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学好汉字太重要了。
在与汉字的不短接触中,我的视野渐渐开阔,见闻不断增长,知识更加丰富。
是汉字使得中国具有这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诗词歌赋!是汉字使华人的凝聚力如此之强!更是汉字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国,汉字,我为你自豪!
汉字的小故事10
说一个人和夫人在家里招待两位朋友,朋友甲对女主人敬酒,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很不礼貌了;女主人指了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说朋友偏离了和男主人叙旧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评的说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来了;朋友乙在旁边偷着乐,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洒”。我看了很生感叹,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换了别的任何一种语言,恐怕也难找了如此精澌的例子了。只可惜读书至今,汉语还是学的不好,真是惭愧啊!
且不从爱国的角度来说,我也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语言。更不要说汉语本来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文字中,词汇最丰富,表情达意最淋漓尽致的了。
汉字的小故事11
从前,有位姓张的私塾先生,聪明绝顶。有一次,有个财主为儿子请老师,写了张布告:“本宅欲请一位教书先生,但伙食简单,酬金微薄。”许多先生看了看,摇摇头走了,他们知道这家财主是本地出了名的吝啬鬼。哪知这位张先生持了布告,却笑着点点,应聘云了。大伙都说先生“鬼迷心窍”。张先生只说了句:“等着瞧吧!”便来到财主家。
财主见“上钩”暗自庆幸。在谈到待遇时,他担心先生变卦,便要求行生立下文约,亲手画押。
先生毫不犹豫地立下字据,写道:
“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
财主看后满心欢喜,认为占了大便宜,于是就和先生各自在字据上按了指印,笑眯眯地离开了。
十几天过去了,先生的饭桌上,顿顿只有杂粮、小菜。先生实在难以下咽,便叫来财主。财主意识到先生要说什么,笑着说:“你看,这协议书上有您的手印!”先生假装吃惊,严肃地说:“哦,给我看看。”财主递过文约,先生说:“你听好了——‘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财主听得目瞪口呆,睁大眼睛看清上面的第一字。的确,一字未改呀!财主扳起面孔,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自认倒霉。饭桌上加了几道荤菜,仍然暗自庆幸,吃饭虽讲究些,不用付学费也不错。
不料到了年底,先生找财主算帐,要求付学费。财主哪里肯给,二人争执不下,便带上字据,一同到县衙评理。县官问明了情由,让先生拿出字据念了一遍,听完最后一句,县官惊木拍案,向财主大喝:“你这刁民,字据立得清清楚楚你怎敢赖先生的学费!”责令财主当面付给先生学费。
汉字的小故事12
自从老虎做了兽中之王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一天,无聊之余,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师傅——猫。老虎尽管仍为猫没教会自己爬树的本领而耿耿于怀,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大王气度,决定设宴招待猫。于是,老虎派狐狸直接向猫发出了邀请。
猫接受了邀请,决定准时赴宴。
这一天,猫如约来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双方寒暄之后,宴会便开始了。老虎对猫说:“今天的宴会我特地为你准备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猫听后回答说:“不,我要吃鱼,因为鱼的味道最好。”老虎则说:“羊肉的‘膻’味最美。”猫则坚持说:“鱼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说:“我是大王,我说了算!”猫却并不买账,反唇相讥道:“我是师傅,应该我说了算!”这时,在一旁的狐狸见状搭了腔,说道:“一个大王,一个师傅,二者都是权威,话说得都有道理。你们争下去也没个结果,干脆待我去讨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为你们造一个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鱼,既膻又腥,如何?”老虎和猫听罢,都表示赞成。
就这样,狐狸来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这下一定会难倒始祖。没想到,说明来意后,始祖表示这很简单,当即造一个字,折衷了二者对味道的偏好,使该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之后,始祖又告诉狐狸说,老虎和猫在这个字的具体写法上,还会有争吵。狐狸问:“那如何是好?”于是,始祖如此这般地教导了狐狸一番。
狐狸回到山洞,告诉老虎与猫,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这个字的写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老虎与猫又发生了争执。因为老虎爱吃“羊”,便坚持要把这个新字写作“羊”字头、“鱼”字底;反之,猫则坚持要写作“鱼”字头、“羊”字底。那么,到底这个字该怎么写呢?双方又各不相让。最后,狐狸根据始祖预先设置的方案从中打圆场,说:“这就不必非得要争个高低不可了吧。‘鱼’和‘羊’平起平坐,‘鱼’在左、‘羊’在右。在读音上,取‘腥’的前半部分‘xi—’在前、取‘膻’的后半部分‘—ɑn’在后。”猫听了很高兴。老虎则问:“这是为什么?”狐狸想了想,回答:“这是因为猫做师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后。”这样“鲜”字就产生了!
汉字的小故事13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汉字的小故事14
“木”字是个象形字。最早时这个字就像是一棵枝干完整的大树,上半部分很像树枝和树叶,下面就像是树根。这个字在古代被用来作木本植物的统称。现在的意思是“树木”“木材”。
公元383年,前秦大王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大军驻扎在淝水北岸。前秦大王听闻东晋士兵不堪一击,于是派使者带八千士兵到南岸的东晋城下去劝降。
东晋知道秦军来了,派出了大将谢石、谢玄带领五千精兵出城偷袭了秦军的先头部队。
前秦大王得知秦军战败,大惊失色,马上登上城楼向淝水对岸观看。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一片。
再仔细看,淝水上桅杆林立,战船密布,东晋士兵阵容整齐,手握刀枪。前秦大王不禁心生寒意,又回头望向八公山,山上地势险要,东晋士兵的大本营就驻扎在山下,一阵风吹过,山上晃动的草木远远看去就像无数正在行动的'东晋士兵。前秦大王顿时面如土色,下令撤退。
结果秦军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打了个打败仗。这一站后,前秦瓦解,北方再一次分裂。
这一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此战后便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典故,意思是听到风的呼啸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有敌军在追赶,看到晃动的草木都以为是敌人的士兵在行动。形容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
汉字的小故事15
“月”字也是一个象形字。因为古人发现月缺的时候多,月圆的时候少,所以用一个弯弯的形状来表示月亮,也为了与“日”字区别开。有的中间加了一个点儿,来强调这是月亮,但也有不加点儿的。现在的“月”字可就不那么像月亮了。
晋武帝时期,有个叫满奋的人,他是三国时魏国名将满宠的孙子,因为叔叔满伟被削去了官职的事而忧虑重重,做事特别小心谨慎。
一天夜里,继位不久的司马炎叫满奋入宫议事。议事时司马炎发现满奋神情紧张,嘴唇都在发抖,就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满奋回答说:“外面风很大,我觉得很冷”司马炎笑着说:“外面虽然风大,可隔着琉璃屏根本吹不进来,怎么会觉得冷呢?”满奋听了,不由得红着脸说:“我就像是南方怕热的水牛,看到月亮还以为是太阳,就忍不住喘起气来。请陛下宽恕我的失礼。”司马炎因为满奋说了实话,所以并没有怪罪他。
后来“吴牛喘月”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导致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汉字的小故事16
“天”字属于象形字。因为人的头顶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个突出人物头部的人形。后来表示人物头顶的圆形或方形被简化成了一横,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天”字。
古时候杞国有个人,看到天就担心天会掉下来,看到地就担心地会塌下去。整天愁眉不展,提心吊胆的。
有个智慧的老人就跑去跟他解释说:“天不过是积累起来的气体,到处都有。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离不开它,我们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为什么还会怕天掉下来呢?”
那个杞人听了,狐疑地问:“天如果真的是气体堆起来的,那日月星辰挂在上面,就不会掉下来吗?”老人笑笑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聚集而成的啊,不过是它们能发光罢了。”杞人沉思了一下又问:“那要是地塌下去又怎么办呢?”那个老人又解释道:“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你整天在地上走来走去,踩踏着泥土,不是很牢固吗?又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塌下去呢?”经过了这一番解释,杞人终于明白了,心头的千斤重担也放了下来。以后就过上了轻松安逸的日子。
汉字的小故事17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古老的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演变,发展成了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楷体。汉字共分成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几类。
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由清朝的一个学者王懿荣发现。早期的甲骨文主要是线条构成的图画,均匀而优美;后来逐渐演变成由字的笔画构成的图片,这是当代汉字的基础。
在商、周两朝,甲骨文渐渐地变成了金文。西周时期,铸青铜器并用铭文记载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被皇亲贵族广泛应用。又因金文盛行时青铜器的造价十分高昂,所以留存至今的并不多见。
再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货币和文字。当时的秦国以小篆作为文字。尔后,一个名叫李斯的人以小篆为基础,又发明了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简化了汉字,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因此被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王维的小故事12-24
关于柳宗元的小故事12-01
关于张爱玲小故事12-28
关于帮助他人的小故事12-01
关于名人谦虚的小故事10-01
孔子关于礼仪的小故事09-29
关于诚信友善的小故事09-25
关于智谋的成语小故事11-17
关于哲理的寓言小故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