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

2022-09-30 15:10:20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1

  近日,省妇联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河南省最美家庭”名单。全省共计100户,其中省直机关9户,因爱粮节粮事迹突出,省政协机关刘波同志家庭被评选为“河南省爱粮节粮最美家庭”。

  2020年3月至今,刘波同志作为省政协派驻村第一书记,以机关对口帮扶周口市西华县曹湾村为阵地,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利用党员夜校,走到田间地头,宣讲禁止乱占耕地建房等“非粮化”行为和种粮兴粮惠农政策,争取资金为所驻村建大棚、修冷库,进一步延伸粮食增效增值链条,充实了群众“菜篮子”、丰富了群众“果盘子”、 增加了群众“钱袋子”。

  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带领家人到曹湾村开展社会实践,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浇一次地,拔一次草,收一次粮,卖一次菜。鼓励女儿在学校组织开展“爱粮节粮、不负‘食’光”等主题班会,向身边同学分享传递爱粮节粮理念。家庭聚餐或外出就餐时倡导按需取量、光盘行动,不铺张、不浪费,积极做爱粮节粮风尚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

  省政协党组和机关党组高度重视家风建设,近两年来,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机关共有3位同志获评全省最美家庭,这是省政协机关“三个一流、四个之家”建设成果的缩影,充分展示出干部职工注重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尚。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2

  9月26日,从安阳市妇联获悉,在河南省妇联表彰的第三季100户爱粮节粮最美家庭中,安阳市5户家庭荣登榜单,他们分别是何小玲家庭、史玲玲家庭、陈风琴家庭、王现云家庭、刘长英家庭。

  这些家庭在开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带领家人宣传倡导爱粮节粮好家风,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让爱粮节粮新风尚入家庭、到个人。何小玲是滑县牛屯镇王村一名普通妇女,1999年其丈夫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也因给丈夫治病而负债累累,她四处借钱,开起了只有三间门市的小收粮点,干起粮食收购业务。何小玲和丈夫组织马车队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帮助留守老人、妇女以及行动不便或外出务工不能回家收粮的乡亲拉粮、存粮。她还积极探索粮食储存方式,尽量减少损耗,节约粮食。何小玲致富不忘回馈乡邻,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伸手帮助。村里路灯不亮,何小玲和家人商量后负担起了全村的路灯电费,照亮了行人,照亮了全村,也照亮了乡村振兴前进的路。

  史玲玲是汤阴县“90后”种粮大户,她承包了280公顷农田,托管农田600公顷,先后成立了国臣农机合作社,注册了地保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丰润植保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户需求,逐步形成“耕、种、防、收、售”农业全产业链条,推行土地流转、托管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并为留守妇女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史玲玲家庭的带动下,合作社还为村民推出了代清理、代烘干、代加工、代销售、代储存等服务,并通过统一订单收购和统一品牌销售,粮食价格得到提升。

  陈风琴是文峰区宝莲寺镇黎元村村民。她不断钻研、努力学习,承包的土地扩展到现如今的3.33公顷,并以可靠的信誉、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站稳脚跟,事业蒸蒸日上。她还开办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家庭农场,为本村村民、特别是家庭困难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为这些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她以科技兴粮、绿色兴粮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爱粮兴粮“领头雁”。

  王现云是殷都区磊口乡清池村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该合作社占地面积6.67公顷,主要种植花椒、间接套种绿豆和红小豆等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14万余元。王现云带领村民走产业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道路,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富乡亲。目前,就业人数55名,其中妇女48人。合作社安排村中贫困户到田间劳作除草,还每年为贫困户捐款2万余元。

  刘长英是内黄县农检中心主任,1992年毕业以来一直工作在农业一线,她既是粮食质量安全的把关员,更是粮食数量安全的推进员。她大力推行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五年来认证“三品一标”等各类品牌农产品96个,通过品牌认证帮扶4000余户贫困户和万名留守妇女走上致富之路。截至目前,刘长英带领农检中心创建了16667公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辣椒、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刘长英带动家庭成员、孩子养成爱粮节粮意识,抵制大操大办、跟风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3

  在湖北襄阳退休干部蔡学岭的家中,一副对联格外醒目——“铁饭碗靠的是真本事”“万吨油装不满漏砂锅”,横批“自食其力”。这句话提醒着蔡学岭克俭持家,被当作家训传承了近40年。

  蔡学岭童年生活条件艰苦,顿顿吃萝卜白菜,拿红薯当饭吃,加点小米就算佳肴。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家大口阔,吃饭成了头等大事。“每人每年200多斤粮票,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天分不到1斤,根本吃不饱。”蔡学岭感慨,12岁生日那天,奶奶费尽周折找邻居借了一碗大米,做出一小罐米饭。因为不忍看到弟弟妹妹眼巴巴馋坏的样子,蔡学岭把米饭分了一起吃,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至今,那米饭的香味仍是蔡学岭最难忘的生日记忆。

  分田到户后,家中第一次有了余粮。过年时,父亲当着几个子女的面写下了那副节俭持家的对联,提醒全家人,有余粮也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粮食。

  蔡学岭的父亲在世时常用古诗教育全家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老人家习惯右手拈菜,左手在筷子下兜着,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掉在地上。

  起初,孙子们每每看到还笑话老人家动作不雅。不过他自有一番道理:“我这样做是怕夹起的饭菜洒落了。这动作是不好看,但绝不会浪费啊!”蔡学岭不仅支持父亲的做法,不知不觉中也延续了父亲的一些习惯,吃完饭时,还会用饭团或馒头将盘底的.菜汁蹭一蹭,“既不浪费,盘子也好洗一些,一举两得”。

  一次,蔡学岭参加老同学孙子的生日宴。宴会快结束时,桌上还有一大半剩饭剩菜。可能是抹不开面子,没人起身打包剩菜。蔡学岭皱了皱眉:“我们以前都吃过苦、挨过饿,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浪费。今天我带头,把这些剩饭剩菜打包回家,请各位也打包吧。”老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都开始打包。

  从蔡学岭家中能找出不少“节俭”二字的记忆痕迹。

  一本《汉语大辞典》,封面用广告页和布块修补,书脊则用粗布缝制。这是16岁读高一的蔡学岭捡了一个夏天的知了壳换钱买来的,所以十分珍惜。还有一块小黑板,边缘裂开的缝隙里灌满厚厚的粉笔灰。这是他1988年买的,女儿、大外孙都是用这个来学习。“将来还能给小外孙用!”蔡学岭笑着说。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家里的小辈们也照着样子模仿起来。

  80后蔡晓希是蔡学岭的女儿,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自打记事起,我就感觉我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不太一样。”在蔡晓希的童年记忆中,父亲蔡学岭一直非常注重节俭。自己的衣服、书包、文具袋要是破了洞或者坏了,父母总是给她缝好后接着用。在外面餐馆吃饭,吃不完的饭菜铁定会打包带回家,一粒米、一口汤都不浪费。偶尔几次,同学到家里做客,看到打着补丁的床单和被罩后便笑话她,这一度让她觉得有些没面子。直到为人父母后,蔡晓希才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了爷爷传下的那句家训。如今,蔡晓希不仅自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也会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时常把“随手关灯”“饭吃干净”挂在嘴边。

  蔡晓希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办满月酒、周岁酒。孩子过周岁时,她就在家里做了一桌菜来庆祝。“这样既减轻了亲戚朋友的负担,又避免了浪费。”蔡晓希说。

  耳濡目染中,蔡学岭的外孙习吉樊也是个“勤俭小达人”,他不与别人攀比,每天吃饭一粒米都不剩,草稿纸正反两面充分使用,铅笔用到只剩3厘米,手都快握不住了,压岁钱也从不乱花,攒起来购买学习用具和书本。作为班干部,看见其他同学有浪费的行为,还会及时提醒和制止。

  疫情发生后,一家人吃饭开始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吃多少夹多少,一定要吃完,绝不浪费。

  “我家虽谈不上富足,经济条件也算宽裕,但还是不能浪费。”蔡学岭说,“要形成勤俭节约的风气,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近年来,蔡学岭和女儿作勤俭节约报告50多场。

  2020年9月,蔡学岭等10位离退休干部提议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带头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文明家庭的示范者、时代新风的引领者。同年,“传承勤俭好家风”宣讲活动走进襄阳市襄州区中小学,集中宣讲了蔡学岭一家的先进事迹,鼓励师生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节粮爱粮新风尚。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4

  李名江,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前东新村村民,经营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爱人李秀凤,在村里经营一家商店,女儿李禹萱,就读于麻山区英林学校。李名江家庭在当地是粮食种植大户,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非常重视粮食节约,“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是李名江经常说的一句话。

  提起前东新村的种植水稻大户,没有村民不知道李名江的,他有着自己经营多年的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名江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在当地数一数二,还种了不少旱田地,种植玉米、大豆等,百姓吃饭大于天,认真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掌握机械化农机具使用技能,保证科学安全种植,提高粮食产量。他家里有两台玉米脱粒机,每年自家秋收结束后,他家的玉米脱粒机就开始活跃在附近村庄的田地里,帮助其他村民玉米脱粒,为村民节省了时间和劳力,村民个个夸赞李名江是个实在的种粮人。李名江是个种粮人,所以非常重视粮食节约,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从不乱扔饭菜;在餐馆用餐时坚持按需点餐,不浪费、不摆阔,如有吃剩的饭菜都打包带回家,不轻易浪费一粒粮食。他和妻子经常给孩子讲述他们小时候经历过的苦日子和种植粮食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教育孩子珍惜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女儿也非常理解父母种粮的辛苦和粮食的珍贵,将节粮爱粮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李名江家庭爱粮节粮的做法,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纷纷加入到爱粮节粮的队伍中来。

  李名江夫妻都是热心肠的人,不论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少不了他们二人的身影,总是跟着跑前跑后、忙里忙外,他们夫妻常说,“邻里之间就得像亲人似的相处,熟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他们一家还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参加村里组织的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为美化村庄扮靓家园贡献力量。

  文明从“食尚”起步,节约从“光盘”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争做抵制浪费、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健康餐饮文明生活的倡导者、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推动者。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5

  “粮食就是生命,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这是关颂娜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说的一句话。虽然现在日子富足了,没有六零年代的饥荒、没有七零八零年代的匮乏,但的节约粮食仍然是每个家庭应该遵守的美德。小家连着大家,一家桌上少浪费,万家桌上省出米。

  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关颂娜常常和身边的人聊起自己的小时候:记得小时候刚学会用筷子吃饭的时候总掉饭粒儿,小手可没少挨揍,边被打着边听妈妈说:“吃饭要慢点儿,不能把饭粒儿撒到桌子上,更不能碗里剩饭,今天你浪费了一粒米,可能在别的地方还有人吃不上这热乎乎的大米饭呢!”而如今关颂娜也成为了孩子的妈妈,“不掉饭粒、不剩饭”的习惯已经融入到了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带动着身边人和下一代人。关颂娜经常跟孩子说:“要珍惜粮食、爱护粮食,这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珍视农民伯伯的辛苦,看妈妈的碗里一个饭粒都没有”,孩子经常就回上她一句:“我姥姥也是这么说的,妈妈我的碗也是干干净净的。”每当听到孩子这么说,她都觉得自己也回到了孩童时候,妈妈的教导仿佛就在昨天;也意识到,节约珍惜粮食从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关颂娜和他的爱人都是基层农技推广战线上的农技推广者。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俩人来到汤原,就投身到农技推广事业中来,积极的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县域内各种作物种植情况,撰写栽培技术指导方案,应时提醒农民注意事项,为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作为县农民田间学校授课老师,推广普及新技术,为农民答疑解惑,并为培养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支撑。九年间,她先后参与了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等十余个推广项目,编写农业技术问答丛书,刊发栽培技术论文,指导县域作物种植。参与《创办田间学校条件及教学成果研究》课题调研撰写,课题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评选为优秀课题。夫妻俩是亲人,亦是农业战线上的战友,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只要想到、看到与农业相关的事,就会讨论一阵子,孩子听着俩人的聊天,有时也入迷,原来爸爸妈妈的工作就是帮助农民伯伯种地,原来粮食的“诞生”是这么的不容易。

  吃饭不忘农人苦,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无一不是农民的心血。关颂娜和孩子的爸爸常年奋战在农业战线上,更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挥汗如雨的结晶;每一粒粮食都值得大家用心去珍惜。量力而“食”,向浪费说“不”。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代代去传承,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爱粮节粮最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5篇)09-30

爱粮节粮事迹材料(精选6篇)09-30

爱粮节粮活动总结09-29

爱粮节粮传承美德06-26

爱粮节粮优秀征文11-13

节粮爱粮主题征文09-11

节粮爱粮标语(精选55句)09-30

小班爱粮节粮活动方案09-30

节粮爱粮方案(精选7篇)09-30

爱粮节粮的标语(精选180句)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