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 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白话翻译: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译文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 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 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停一会儿,又举起 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 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寓意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像他那样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圆其说。 告诉我们言多必失,什么事不要过分夸大其词,实事求是,世上什何事物都是正反两面的,物极必反。
阅读答案
楚人有鬻(音yǖ,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 相关推荐
【儿童自相矛盾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08-23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10-19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05-08
成语寓言故事:自相矛盾09-19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文言文及翻译06-25
儿童寓言故事10-23
儿童经典寓言故事08-28
儿童经典寓言故事07-13
儿童寓言故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