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l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者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同“披”,披着,穿着。④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 (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
(3) 晏子入见,立有间_______ (4) 逸而知人之劳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小题3】文段【甲】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4分)(1)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2)因为这个缘故。(3) 帽子。(4) 争论。
【小题1】(4分)(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的话,我就牺牲生命选取大义。(2)任何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小题1】 (2分)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小题1】(2分)万事莫贵于义 “义”即正义,指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大义。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2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通 意义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答案:
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来源:]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3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洗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4
《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下面题目。(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通 解释
【小题2】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D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小题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4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
【小题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5】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2分)
答案
【小题1】“辟”通“避” 躲避
【小题1】(2分)( C )
【小题1】(4分)(1) 生 义 舍生取义 (2) 贤者
【小题1】(4分)①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不仅仅是贤者有这种秉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小题1】(2分)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小题1】考查对通假字的了解。“辟”通“避” 躲避
【小题1】考查一词多意。
A.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读音不同解释也不同,解释分别为:房舍、舍弃。
B.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患分别解释为:灾祸、害怕。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都翻译成“这”。
D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生分别解释为:学生、活。
【小题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即运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
联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得到答案。
⑵细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以概括为:贤者或贤士。
【小题1】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解释准确,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1) 翻译时注意通假字“辟”躲避。
(2) 翻译注意:丧:丧失
【小题1】答案不唯一,注意举出了解的 “贤者”还要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所以不能举有气节没留下名句的人。可以写文天祥。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5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者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是______(朝代)时期______(人名)的作品。
2.在文中横线上依据课文写出课文原句。
3.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4.解释划线的词。
二者不可得兼( )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 )
故患有所不避也(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由是则生( )( )
妻妾之奉( )
一豆羹( )
呼尔而与之( )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一致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看来,在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最能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本文的论述观点前先写“鱼”与“熊掌”,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观点?批判了怎样的做法?文中三个段落各自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本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至少答两点)请举一例证明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当今社会,文章所倡导的观点还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句话中,“所欲”和“所恶”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战国 孟子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同时得到;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厌恶;祸患;躲避;如果,假使;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侍奉;汤;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踩踏食物的样子;优厚的俸禄;增加,这里指带来好处;感激;从前;这;停止;天性,天良
5.①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②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③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增益呢!
④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所有穷困贫苦的人感激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⑤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⑥如果呼喝着给他吃,过路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它。
⑦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①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
②舍生取义见利忘义一段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二段用了举例论证,三段用了对比论证
10.如:将鱼与熊掌、生与义做对比,突出自己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的价值观。
11.本心:天性,天良。(举例略)
12.值得提倡。原因略。(言之有理即可)
13.符合“义”的事物;违背“义”的事物。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小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
C.行道之人弗受 是以谓之“文”也
D.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分别选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
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
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合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B。A项“而”分别表并列和转折;C项“之”分别作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他”。D项“加”的意思分别是“好处”,“虚夸,谎报”。
2.(1)答案C。 (2)答案B。
3.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4.示例:(1)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2)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①鲁迅先生,用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②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译文:
【小题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2分)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小题4】请用原文填空。(3分)
《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
能体现两个主人公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厌恶。 (4)史册。(各1分)
【小题2】(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各占1分)
【小题4】(中心句子各1分,共同追求1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而取义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8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辞不受 (辞:推辞)
D.入谓弟子曰 (谓:认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太医以王命聚之
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答案:
10.D(谓:告诉,对……说)
11.B(介词,对,对于)
12.D(却不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需求)
13.(1)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乡”“受”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2)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闻”“当”翻译正确个1分,大意1分)
- 相关推荐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05-28
《鱼我所欲也》的习题附答案12-08
《鱼我所欲也》阅读试题及答案07-26
孟子《鱼我所欲也》阅读习题及答案09-02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精选15篇05-31
中考《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及翻译10-17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07-17
《鱼我所欲也》的阅读心得09-07
鱼我所欲也的试题及答案11-21
《鱼我所欲也》试题及答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