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介绍

2024-04-13 余光中

  思乡是每个在外的游子最深切的感情,而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更是引起无数人的思乡情绪。那么作家余光中有怎样乡土情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家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介绍,欢迎阅读。

  作家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介绍

  2008年的一天,传达室递给我一个米黄色特大号信封,落款“台湾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余”。不用猜,定是余光中先生函件。光中先生是《扬子江诗刊》联系密切的贵宾作者,几乎每年都发表他的新作。数年间多次诗会相聚,应该早知道我已从主编岗位退下当顾问,他仍直接函我,想必有什么紧要事嘱托。拆信看,硕大的信封装着薄薄几页诗稿,及字迹恭正的信函:

  东成先生:寄上近作三首,译诗赏析一篇。盼能安排在十月号刊出,因为今年十月七日(阴历重九)是我80岁生日,自己的诗应该发表在自己出生地的诗刊。(十月初我会回南京小住)。

  余光中2008.6.19

  读信使我感慨不已。八十大寿之际,想到诗作要在出生地的《扬子江诗刊》发表,应该是他不解的乡土情结,乡情、亲情之所寄。

  余光中先生1928年10月7日生于南京紫金山麓,祖籍福建永春。他在南京读小学,后来在南京金陵大学(即今南京大学)就读,去台时才21岁。他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来又去美国求学和任教。两度远游,积蓄的乡思深沉厚重,正如他自己所说:“乡愁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我当年离开大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光中先生的乡土情结,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倾诉了对乡土的怀恋和化不开的乡愁。他那首著名的《乡愁》诗,选用了四个最平常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看似信手拈来,实乃郁积在胸中已历半个世纪的情感精心构思,牵动了浪迹海外数十年的游子们思乡的神经,所有远离故土的人都会为之共鸣泪眼婆娑……

  那年端午, 恰光中先生偕夫人回南京,与家乡诗人们共度端午佳节。有人向他提问,《乡愁》写了过去、后来、现在,那么,未来呢,您想过未来的乡愁吗?光中先生意味深长地即兴口占一节:“未来,/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 我来这头,/你去那头。”顿时引发满场掌声,在座的人无不感到他渗透在骨子里的那份怀乡、怀土、怀旧、怀国的赤子之情。

  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一、余光中的家国乡愁

  余光中一生奔波,生于南京,9岁因战乱而逃离,后来辗转避难于重庆,在巴山蜀水深处度过了中学时代,1947年就读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至香港,至台湾,又赴美求学,回到台湾,又在香港教学,最后定居台湾。这些四处辗转的经历,让他分外没有归属感,似乎一生都在漂移,寻求内心的安定,这寻找的内心安定,就是他的乡愁。

  余光中21岁前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大陆度过,生于斯,长于斯。南京是他出生、开蒙和“诗心起跳”之地,江苏是他与夫人的“母乡”,大陆是他的“母体”,所以他说自己是江南人,这片土地家国,已深植心中,而中国文化的氛围,奠定了他深厚的古文学基础,在灵魂深处烙上了“中国”的印记。

  在台湾,他一直眺望着北方,遥想着隔着海峡的山与水,他说:汉魂唐魄入我已深,华山夏水,长在梦里。所以长江黄河经常出现在诗里,对李白苏轼的豪迈才气的咏叹,也体现在他的文中。

  余光中写道:乡愁,格局有小有大,小我的乡愁,思念的是一事一物,大我的乡愁则兼及历史、民族、文化,比小我要深长得多,丰富得多。

  透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他的乡愁,是大我的乡愁,心中装的是炎炎华夏,看到的上下几千年,是有着大胸怀的一位大家。

  二、文化的乡愁

  大陆是余光中的“母亲”,而中国古典文学,是他的文化之“根”,孕育了余光中的文化情感。古代无数文人墨客,留下风格各异,难以计数的诗歌和篇章,也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之根。

  余光中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字,熟于心中,文章的用典用辞信手拈来,处处显示他深厚的古文学功底。

  虽然他还研习英文和艺术,但他的中英互译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很讲究格律,对仗,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他说自己的文,“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基调是白话,但是某些场合,会求援于文言文的含蓄与权威,用些典故。

  但是现在文字用字,越来越浅显,直白,白到张口见喉,白到不耐咀嚼,甚至已经半通不通,他担心中文比之英语,会逐渐被疏远,不但疏远,而且在英文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西化。

  仓颉所造许慎所解李白所舒放杜甫所旋紧义山所织锦雪芹所刺绣的中文,有着怎样的危机又怎样的新机,切不可败在我们手里

  余光中对古文学的维护,并不是提倡不用白话文改古文,而是担心中国文化的传承,他将古典文学,视作是一笔庞大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典的遗产,经千百年的淘汰到我们手里,是一笔现金,不需缴税,唐宋八大家中有五家至少兼为大诗人,怎可一笔抹杀?所写的散文……真的能超过韩愈和苏轼吗?

  现实中是越来越多的人读不了古文,也理解不了文字背后的情感,更体会不了古文的魅力,感受不到古文的美感,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而余光中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呐喊,对传统文化退化的担忧,来自他对中国文化的追寻。是穿过中国几千年瑰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早已不是他一个人的乡愁,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乡愁——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乡愁。

  三、时间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留下的不仅是文字和大量著作,还有他追求文学艺术的精神。

  余光中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艺术,即使在病床上,余光中先生依然在学习和创作,在生命的最后,依然笔耕不辍,为文学奉献。

  天地悠悠,余光中先生已经远去,那个时代也已慢慢远去。还有多少文人,能够如此博学,辞采斐然?余光中先生的离去,剩下我们无比遗憾,追思和怀念他,这何尝不是我们的“乡愁。

  虽然我们一生终难达到余光中先生这样的高度,但是在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上,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态度和精神,继续向前追寻文化之路,探寻文字的美。

  所谓乡愁,如果是地理上的,只要一张机票或车票,带你到熟悉的门口,就可以解决了。如果是时间上的呢,那所有的路都是单行,所有的门都闭上了,没有一扇能让你回去。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跨越海峡两地,跨越半个世纪;又从今到古,穿越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时光悠悠中,余光中先生还是离去,留给女儿和朋友一片“乡愁”,给华人文坛留下一片“乡愁”。

  • 相关推荐

【作家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介绍】相关文章:

余光中的“李白情结”06-18

作家余光中:论夭亡10-28

余光中诗歌中的乡愁情结12-07

作家余光中:朋友四型10-17

情结经典散文05-09

《还乡》 余光中06-15

余光中乡愁03-15

余光中《乡愁》10-24

余光中的创作05-16

《乡愁》余光中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