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的阅读答案

2021-01-22 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湖》的阅读答案1

  东山湖

  东山湖是一个美丽的公园。

  当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东山湖真是风景如画。远处,群山一片苍翠,黄绿相间的玻璃塔高高耸立,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湖边,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轻柔细长的柳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吐艳,散发出阵阵清香。小鸟在枝头喳喳鸣叫,燕子在树林间飞来飞去,湖中碧波粼粼倒映着山峦、宝塔,人摇着双浆,小船划破水面缓缓向前,欢声笑语不时从船上传来。

  春天的东山湖多美啊!

  根据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东山湖》是一篇写(_____)的文章。写的是东山湖(_____)时候的美丽景色。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_____)到(_____)。

  2、作者介绍东山湖的美景时,具体写了许多景物,它们是远处的(_____)(_____);湖边的(_____)(_____);湖上空的(_____)(_____)。湖中(_____)(_____)的倒影和缓缓向前的(_____)。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1、《东山湖》是一篇写(风景)的文章。写的是东山湖(春季)时候的美丽景色。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远处)到(近处)。

  2、作者介绍东山湖的美景时,具体写了许多景物,它们是远处的(群山)(玻璃塔);湖边的(柳树)(鲜花);湖上空的(小鸟)(燕子)。湖中(山峦)(宝塔)的倒影和缓缓向前的(小船)。

  3、当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东山湖真是风景如画

《湖》的阅读答案2

  

  王 蒙

  ①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禾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大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⑦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斯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⑧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⑨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它是那样亲切随和,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辟了新的历史。白藤湖是一个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1993年我有幸在这里居住了若干天。居住在白藤湖,我觉得好舒适而又平安。我觉得发展其实并不难,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坏上。只要我们变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简单一些。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

  1、第1段中,作者说:湖是大地的'眼睛,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4分)

  2、第4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为了,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3、最后一段,作者由人化的自然白藤湖悟出的生活哲理是什么?(6分)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太液池给了幼年的我一个奇异的温柔,天山深处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给了中年的我一种庄严和庆幸。

  B、在大地与人之间的奇妙契合中,作者认为山、海、沙漠、河流无法与湖这种流动的深情相比。

  C、本文第4段中说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意在表明湖与月亮一样使人感到美丽,领受到一种情意。

  D、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新疆赛里木湖的盘山公路上的重型卡车,远古时代海的遗留博斯腾湖都体现了湖对人类的一种情意。

  E、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一望无际凛然而又高耸的赛里木湖相比,作者最感亲切随意的是更加人化的自然珠海斗门的白藤湖。

  答案

  1、湖,清澈、敞露、温柔,活泼、深情、美丽为大地增添了神采和朝气。它能引发人的各种情感。

  2、用排比句式从不同角度突出强调了湖对人类的作用和深情。

  3、只要好好地做,只要更近人情一些,发展和生活就不那么困难。

《湖》的阅读答案3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鉴赏关键点】以“春”字为着眼点,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全诗以“行”字为线索,分两部分,前者写到湖边,后者专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转换衔接自然,描写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

  【名句赏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作者抓住“争”“啄”表达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1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

  2.名句赏析: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作者抓住“争”“啄”表达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西湖春天的喜爱之情。

《湖》的阅读答案4

  鸣雁療療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②漫吐春。

  【注】①顾况:中唐著名诗人,苏州(古属吴地)人。②香莼:莼菜。《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张翰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归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兴,以声声鸣B4、频繁北返的大雁反衬宦游难归、充满苦闷的自己。

  B.颔联第一句“风尘”喻指战乱,因天下处处动荡不安,诗人两鬓斑白,顾影生怜。

  C.颔联第二句直抒胸臆,诗人涕泪交流,为沦落天涯、孤孑一身而深感凄楚、哀痛。

  D.颈联上句写对“故里音书”已绝望,下句白描春日他乡之景,以哀景衬哀情。

  15.请简要赏析本诗的尾联。(6分)

  

  14.(3分)D【解析】“以哀景衬哀情”错,应为乐景哀情。

  15.(6分)①尾联用典。诗人以张翰因思念家乡蒓菜美、鲈鱼脍,从而弃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作者也要效法前贤,弃官不做,归隐于故乡。②虚写(想象)诗人想象故乡小洲边蒓菜茁壮生长,散发出阵阵清香的情景,从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③以景结情。以想象之景结束抒情,表达了强烈的思乡归隐之念。(每点2分)

《湖》的阅读答案5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8、①门 ②精巧,精妙

  9、①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草交错,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②这种乐趣留给僧人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对俗人说呢?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

  后者则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月光的别样趣味。

《湖》的阅读答案6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念无与为乐者 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 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选 文 时 间 景 情

  甲 文 ⑴ 月景 闲情

  乙 文 更定 ⑵ ⑶

  ㈡(8分)

  20.⑴考虑、想到 ⑵我 ⑶在

  21.⑴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 水天一色

  22.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

  评分标准:第20题3分,每空1分。 第21题2分,每小题1分,第⑴题答“空明清丽”,第⑵题答“水天一色”也可。 第22题3分,每空1分。

《湖》的阅读答案7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答案] 19.8.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

  9.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解析] 19.8.“番腾妆束闹苏堤”,写西湖苏堤上游人如织,妆束漂亮,争相赏春;“凌波寸不移”,写游湖的女子定步不移,驻足凝神极尽其惜春之情;直至暮色渐起,才三三两两结伴叫船,带着无尽的留恋之情和伤春之感回程。可结合标题“西湖春暮”解读作品中的形象及其情感。

  9.以“香红渐渐稀”从整体上写暮春时节百花逐日凋零、芳春即将逝去的情景;以花落如雨、柳絮沾泥的具体场景为代表,写尽了暮春时节触目皆是的凋残之景。点面结合,暮春之景跃然纸上,伤春之情充溢字间。答题时,一要回答点与面的具体内容,两者相结合的表达效果;二要回答出点面结合之景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湖》的阅读答案8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9.(2分)B

  10.(2分)C

  11. (2分)早莺 新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 乍明 新开 始掠 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

  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

  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湖》的阅读答案9

  《湖》阅读答案用“——”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请选一句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注:不要随便乱复制,我要的是有质量的答案,一定要在30分钟内回复我,记住要保质保量_百度作业帮

  《湖》阅读答案用“——”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请选一句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注:不要随便乱复制,我要的是有质量的答案,一定要在30分钟内回复我,记住要保质保量

  《湖》阅读答案

  用“——”和“波浪线”分别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请选一句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注:不要随便乱复制,我要的是有质量的答案,

  一定要在30分钟内回复我,记住要保质保量,要好的!

  明天早上要交的,快速一点吧 ˇ小澎湃⌒啑懑 20xx—12—16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比喻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比喻)

  湖是活的,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拟人)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比喻)

  湖是硬

  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比喻)

  细丝般的小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面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比喻 拟人)

  雷雨来到的时候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比喻)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说明湖的静,活,软,硬。

《湖》的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2.解释加点词。

  ①余孥一小舟 ②见余大喜

  ③及下船 ④客此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阅读答案:

  1.B

  2.①通“桡”(携,带.拿) 非常,十分 等到 客居,寓居

  3.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意思对,略有文采即可)

  4.C

《湖》的阅读答案11

  [越调·寨儿令]西湖秋夜

  张可久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举头夜色濛濛,赏心归兴匆匆。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中,人在广寒宫。

  (1)作者在写这首元曲时调动了哪些感官?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请简要赏析“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两句。(3分)

  答:

  答案(1)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等。写“一声烟寺钟”“嘶骢”“吟篷”“笑语”,调动了听觉;写“松”“高峰”“白云”“花”“柳”“丹桂”“夜色濛濛”“青山衔好月”,调动了视觉;写“香风”,调动了嗅觉。

  (2)青山衔住了皎洁的月亮,朵朵丹桂吐出了阵阵馨香。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秋夜的景色。“衔”“吐”二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妙趣横生。这两句通过对静美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设置得比较新颖,题目要求对作者在写作时调动的感官加以分析说明。在解答此题时,需要对整首元曲逐句分析概括。不难得知,作者从听觉角度写了钟声等,从视觉角度写了青山、明月等,从嗅觉角度写了香风。

  (2)赏析诗句,要在准确把握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析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明确表达技巧后,要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技巧是怎样运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二要注意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或人物的特点;三要分析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湖》的阅读答案12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是( )?

  例:安可为俗士道哉!?

  A.为朝烟,为夕岚

  B.石篑数为余言?

  C.余时为桃花所恋

  D.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急往观之

  B.多于堤畔之草?

  C.罗纨之盛

  D.山岚设色之妙

  3.作者认为西湖最美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西湖最美的时候是在春天的月夜。

《湖》的阅读答案13

  万千候鸟重返东湖

  本报讯(记者杨晓红 通讯员邓国茂)近段时间以来,东湖周边的人们发现:浩渺的湖面上,重新出现了湖鸥点点、鸳鸯成群的稀有景观。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时隔20年后,再次回到东湖湖畔。

  一位长年住在东湖边的居民说,进入12月份后,前来过冬的鸟儿陆续到来,主要云集在团湖和郭增湖湖面。每天清晨,在湖滨客舍、碧波宾馆、枫多山等地,都可见到一群群自由自在的鸟儿。

  专家分析,东湖水质日渐清澈,是鸟儿“回归”的首要原因。去年初,投资近10亿元的世行贷款东湖截污工程动工,沙湖、龙王嘴、二郎庙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污染东湖的两大排污口——茶港和水果湖明渠,已全部完成明改暗工程,每天可截走3万吨流入东湖的污水,湖水质量明显好转。

  东湖风景区管理局认为,近两三年,东湖沿线不断优化的局部林地环境,也为鸟儿的大批到来创造了条件。今年3月,落雁岛迎来第一批景区建设者,他们将一排排绿树种上了小岛。而磨山山麓,由日本陆奥银行捐赠的1500株樱花早已成林,一到春天,樱花园五彩缤纷。新建的梨园广场、由臭水塘转变而成的百花园、跨湖而筑的双湖桥等地,已变成游人留恋忘返的赏景佳境。哲人园、楚风园、枫叶园、傲雪园等一批新景点也正在建设。

  (选自《长江日报》)

  19.这篇报道的标题语言特点是什么?(2分)

  20.这篇报道的导语与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

  21.这篇报道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9.简洁、概括,“万千”给人气势宏大之感,“重返”富有丰富的情感。

  20.导语具体阐述了标题的中心内容。

  21.鸟儿回归的原因。

《湖》的阅读答案14

  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

  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

  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

  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

  [注]①李綗,元代济南人,曾任济宁知州。济州西湖,即马场湖,在济宁城西二十里老运河北,今己埋为平地。

  (1)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简要概括西湖的景色特点。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晚霞比作“浮金”,形象生动,表现了对西湖傍晚景色的喜爱;“背”“写”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画面富有动感,增添了情趣。

  (2)夕阳下的西湖辽阔清澈,画船往来,群山倒映,水波潋滟,晴空飞雁,风吹荷香。表现了诗人游湖观景后的惬意和对西湖美好景色的由衷赞美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背”和“写”是人的动作,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乌鸦飞向古老的城堡,雁儿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美景,赋予西湖以动态美。“浮金”的原意是水面闪耀的光芒,在句中暗指晚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联“渺渺”写出西湖的一望无际辽阔,“澄”字写出西湖澄清见底,清澈无比的特点。“画船曾驻夕阳中”写出画船往来,热闹繁盛的景象。颔联中写了千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之中,湖水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颈联中写了雁儿飞向晴空,如字排开。尾联写了西湖中荷花飘香的美景。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写眼前赏心悦目的美景,来直接表达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湖》的阅读答案15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目: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张岱。

  2、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3、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4、作者喜爱这山水美景,有遇到知音的喜悦和自己的高雅情趣。

  痴的含义: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压情致;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湖》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春游湖》阅读答案

2.《看着湖》阅读答案

3.冰湖阅读答案

4.《冰湖》阅读答案

5.湖阅读附答案

6.《看着湖》 阅读答案

7.东山湖阅读答案

8.《宁静的野鸭湖》阅读答案

上一篇:加了话的阅读答案 下一篇:世说新语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