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
1、桓荣:东汉人
2、初:早年
3、遭:遇到
4、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5、同:同处
6、饥:饥饿
7、厄:困境
8、息:停止
9、嗤:嘲笑
10、应:回答
11、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2、 及:等,等到
13、利:好处
14、得:可以
15、施:用上
16、若:像
17、是:这样
【阅读练习】
1、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参考答案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
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
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翻译:
桓荣早年遭遇社会动乱,与同族的桓元卿同处饥渴困境之中,但桓荣不停地读书背诵,元卿嘲笑桓荣说:“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遗憾地说道:“我像一个农民一样目光短浅,怎么会料到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
《桓荣勤学不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释“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又,“岂天不赞我也?”意为难道是老天爷不帮助我吗?
2.古语有:“学而优则仕”
启示
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并且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成大器。
简介 桓荣
桓荣(生卒年不详),字春卿。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初年名儒、大臣。
桓荣少时赴长安求学,拜博士朱普为师,他刻苦自励,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学业。六十多岁时方为光武帝刘秀所赏识,被任命为议郎,入宫教授太子刘庄(汉明帝),后被授任为博士。
建武二十八年(53年),桓荣升任太子少傅。
建武三十年(55年),被授为太常。明帝刘庄即位后,尊桓荣以师礼,甚见亲重。
永平二年(59年),三雍建成,明帝拜桓荣为五更,不久后受封关内侯。
桓荣在八十多岁时去世,明帝亲自为其送葬,赐冢茔于首阳山之南。
- 相关推荐
【《桓荣勤学不倦》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9-26
《劝学》的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05-16
杨荣字勉仁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9-21
《莫言不倦的探索者》的阅读练习题与答案07-25
《匡衡勤学》阅读答案08-13
《题西林壁》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10-29
阅读答案及翻译08-02
李汉荣《转身》阅读答案08-27
《晋书桓伊传》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