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原文、阅读练习及赏析,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题西林壁阅读练习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
横看:正面看
二
1、宋 苏轼 三苏 《惠崇春江晓景》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写景 明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三、C
题西林壁赏析
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古今人写庐山的诗篇不胜枚举,这首诗无疑是庐山诗中最杰出的诗篇之一。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一首山水诗,更在于它还是一首哲理诗。苏轼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处在人生的低潮期,经历了黄州四年的贬谪,又面临改贬汝州之际,生活经历使他对于社会和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以说他是借写庐山,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诗人先从庐山峰岭形态变化着笔。庐山有七岭。每座山岭有它固有的形态,可是由于观察点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面目。横看则七山成岭,侧看则七岭成峰。近处看一片葱茏,远处看则淡人天际。低处看高入云端,高处看则如瀚海浮岛。庐山的面貌如此众多,哪一种是庐山最真实的面目?
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指出错误认识的根源:“只缘身在此山中”。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其眼见到的庐山难道还不是它的真实面目?苏轼告诉我们,我们的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自己。人应当跳出问题看问题。人不能既当演员又当裁判。
题西林壁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原文、阅读练习及赏析】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阅读练习及诗意赏析11-18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07-01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12-24
《题西林壁》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12-25
《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赏析02-08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2-25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09-09
《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11-18
《题西林壁》鉴赏及阅读练习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