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说课稿

2024-07-07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桃花源记》说课稿,更多内容请访问(www.helloknj.com/wenxue)。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 字词:

  1. 请同学们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 子 骥( jì ) 诣 太 守(yì )

  2. 请同学们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 课文分析

  (一)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理清课文思路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四)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五)重要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扶:沿着 便扶向路

  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搀扶 出郭相扶将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 主题探究

  1. 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 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的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 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 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 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 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附《桃花源记》原文、译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桃花源记》选自____,原是____中的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是著名的____。

  2.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作者写这一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能准确说明桃花源的山洞口位置的语句是:

  3.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4.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5. 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6.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7. “豁然开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在使用这个成语,除了原来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_____________。

  8. 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9. “便要还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本段中与“要”字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

  10.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11. 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12.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14.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为愿离开?

  15. 第3段中可以用来证实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语句是哪些?文中除反映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外,还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和怎样的待人之道?

  16.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或问: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17. 写高尚人士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有什么作用?

  18.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19.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为何写它?

  20.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命肆(1)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2)王税。

  荒路暧(3)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4)豆(5)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1)肆:尽力。 (2)靡:没有。 (3)暧:隐蔽。 (4)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5)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课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花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试题答案】

  1. 《陶渊明集》;《桃花源诗》中的序;晋朝的陶渊明;文学家

  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3.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甚异之”(想看到桃花源的尽头)

  4.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6.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环境优美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生活宁静安详的句子)

  生活情景:(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活动、穿戴、心情

  7. 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光亮。

  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或“心情由沉闷一匣子变得愉快”等)

  8.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9. 邀请 延

  10.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1.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12.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3.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4. 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2)百姓能安居乐业。(3)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15.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安居乐业;热情

  16.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7. 含蓄手法,说明桃花源是“世外桃源”,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18.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19.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劳动生活的愿望。

  20. C

【《桃花源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桃花源记说课稿04-17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05-28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03-22

《桃花源记》说课稿与教案04-04

《桃花源记》说课稿(精选10篇)10-25

桃花源记说课稿(精选3篇)04-26

桃花源记课文说课稿03-27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精选11篇)04-23

《桃花源记》的说课稿(通用12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