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

2024-08-30 诗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日子。中华民族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由来及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起源源流

  清明节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风俗。

  介之推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特点有关。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源流之一。[7]

  发展历史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其实,从历史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融合上巳节习俗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节日—上巳节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生动写照。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后续发展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传统节日。

  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大节地位。

  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植树风俗一个官方认定。[9] 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诗句

  1、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0、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1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2、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5、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6、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7、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1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9、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21、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5、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26、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29、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3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3、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4、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35、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7、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8、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诉衷情·寒食》

  39、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0、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41、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4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3、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44、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4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7、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4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9、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50、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清明节古诗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相关推荐

【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经典诗句08-16

清明节的诗句10-07

清明节的由来手抄报06-23

关于清明节的经典诗句08-10

热门清明节经典诗句06-06

清明节经典诗句通用07-30

关于清明节诗句07-29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11-17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09-04

清明节的经典诗句集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