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诗词的鉴赏

2024-09-13 诗词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兰容若诗词的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诗词的鉴赏

  纳兰容若的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可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种新鲜的意境,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几为愁多翻自笑。”“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一种烟波各自愁。”“天将愁味酿多情。”“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或写远方的怀念,或写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是各各不同,而且有新鲜的联想。

  也许因为纳兰容若太善于言愁了,因此一般人对他有个误解,以为他是个消极颓废的词人。其实他的“愁”,正如前一篇所谈过的,乃是在封建压力下,精神苦闷的表现;而且除了“工愁善恨”之外,他也还有激昂悲愤的一面。用百剑堂主的词来说,就是还有“悲慷气,酷近燕幽”的一面!

  纳兰容若曾救过一位犯罪被流放的朋友,这位朋友叫做吴兆腾(汉槎),也是个名士,因“科场案”受嫌,被“遗戍”关外的宁古塔,纳兰容若向父亲求情,结果将他赦回,(详见附录知今先生的“吴汉槎案的始末”。)纳兰将这件事情引为生平得意事之一,他有两句词道:“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所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纳兰容若为朋友的得救而感到欢喜,但也为朋友的遭遇而感到悲愤。他营救成功之后,寄一首词给他的另一位朋友顾梁汾报信,并抒写他心中的愤怒道:

  “就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休问,且休矣!”这几句词把朝中的大官们骂得好惨!竟然将他们比为一群乱吠的狗呢!

  纳兰容若喜爱交游,他的朋友都是当时的名士,可是他从不曾仗过自己的势力,替朋友谋官,他的朋友在官一场中的也多不得意。例如他有一位朋友叫姜宸英的,才学很好,可是在官一场中半世浮沉,始终浮不上去,最后还把官掉了。

  他有一首词安慰他道:“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在这几句词中,他为有才能的人抱屈,也对“自古以来”压制人才的那种情况表示了不满。在这首词里,他还有几句道:“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那又是何等的高傲,他在表现朋友“不肯因人热”的“丈夫气概”中也表现了自己!

  在君主政治的统治下,官僚们都是结党营私互相排斥的,纳兰容若最看不惯这种事情,因此在另一首送给顾梁汾的词里又道:“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蛾眉谣诼”这句典故出于屈原的离骚。屈原的离骚里有两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为善婬。”“众女”就是指那些专门爱说人坏话的小人。纳兰容若认为对那些谣诼,可以冷笑置之!不必与小人争一日之长短。这几句词表现了他的旷达,也表现了他的清傲。

  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的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一由,人们爱拿他与李后主相比,但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他已经比李后主更跨前一步了。

  巴尔扎克热狂于做贵族,但他的作品却尖刻的讽刺了贵族。托尔斯泰是个伯爵,但却走到农民的群中。对于有良心的作家,腐朽的环境,绝对桎梏不了他们向上的心灵。

  诗人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曾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赏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因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词作多为友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其友情词深沉磊落,有东坡、稼轩之风;其边塞词多凄黯苍凉,在边塞诗词中亦别具一格;其所作悼亡词血泪交织,尤为感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

  主要作品

  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另外还刻有《通志堂经解》1860卷,辑有《全唐诗选》。

  纳兰性德书法保存下来的甚少,行世作品有行书《纳兰性德手书词稿真迹》,颇能体现其书法风格。另外,《中国书画报》曾披露冯厚生珍藏一幅纳兰性德隶书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乔木长风烟”,署名“成德”。这两幅书法从署名看,均为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太子前所书。对联为纸地,字体严整,笔势洒脱,端庄流利,刚劲婀娜,富有书卷气。作品之真赝难以定论,但纳兰墨迹世所罕见,还是有一定鉴赏价值的。

  • 相关推荐

【纳兰容若诗词的鉴赏】相关文章: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大全04-04

纳兰容若的经典诗词20首11-06

纳兰容若的诗词12首11-01

诗词鉴赏11-23

诗词的鉴赏11-08

诗词的鉴赏06-29

纳兰容若经典爱情诗词03-23

有关纳兰容若的诗词20首02-27

李世民诗词鉴赏12-05

古代诗词鉴赏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