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

2022-06-16 诗词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纵情山水成为诗人赍志不伸的一生得以排遣郁闷的生存方式。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游山历水,以文学家的眼光去感知山水,把山水与文学融在一起,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文学。谢灵运的山水诗文是受前朝文人、诗风的影响,受前人文学的熏陶以及儒、道、玄、佛多种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写景方式、写作技巧、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各方面获得了诸多文学经验,他把这些文学经验运用于对山水景物的精致描摹中,取得了不朽的成就。谢灵运用俯观仰察的审美观照方式所构造的审美意象,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1.观山水之清丽秀美,以心观物

  永初三年(公元422),谢灵运受到京城徐羡之的挤排,由京师贬到永嘉(今浙江温州)当太守,他无心仕途,买舟南下。从建康到永嘉,恰要路过位于始宁的祖宅。途经始宁故园时,引起了谢灵运的思绪。祖上的丰功伟业与自己目前处于政治上的低谷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先祖的功业,激起了他自傲自重的情怀,一向高傲的他于此更觉愤懑不平。而先祖们肥遁避祸的睿智,又好像在向他昭示了抗俗明志的途径。《过始宁墅》表面上是写退隐以遂素志,但实际上也是影射他对出身寒微的刘宋王朝的傲视。

  从《过始宁墅》中的四句可以看出谢灵运对山水的寄情。重重叠叠的山岩峭壁,连绵萦环的水中洲渚,一山一水,凸现诗人跳跃性的观物思维。洁白的云絮抱护着向空壁立的幽峭山岩,而山下清波泛着涟漪,这又是一上一下的以心观物,波动的眼光和审美观照,让读者心随其动。水的旁边有倾斜着的竹子,翠绿的蔓藤临岸袅娜,将她们碧绿而修长的身姿倒映在水中,仿佛少女的顾影自怜,照镜自媚。这里展现了一幅清丽秀美的景象:首先是色彩缤纷的色彩美,白、绿、清三色交杂。其次是全方位的空间挪移美,高、中、低远近结合。展现出一个空旷、静谧、恬淡、闲适的境界。“抱”与“媚”两个字不但把自然的景物拟人化了,而且也写出了自然生命之间相互嬉戏的情态。“抱”字显示诗人一种博大的胸怀,“媚”字,也体现一种娇柔的情趣。诗人以心观物,物皆显示着作者心境的色彩,山中的景物都被赋予了生动的拟人性。那挺立于云间的幽石,正象征着谢灵运的孤傲自矜,宁折不弯。而石头的宁静又反衬了诗人心理的不安分。那湖水中倒映的绿筱,也有着和诗人一样喜欢孤芳自赏的个性,一样的竹子,一样的石头,有着相似的孤傲性格的两个物体,竟然就能抛开世俗,相互嬉戏,好像忘记了世俗的不公,仕途的不顺。于是,我们看到景物中自有诗人的影子在里面,写景也就成为了抒情,成了诗人表明心情的镜子。这正是这几句诗的“画外音”。同时要说的是,这首山水诗,在写作艺术上也有着令人惊叹的地方,前后共四句写景,但却不是简单的记载,而是像诗人手里拿着摄像机,镜头的推拉灵活自如,用长镜头的手法,前两句笼统地写整体,用特写镜头,后两句刻画细节,并两两成对,诗人在用心体会着山林泉石的勃勃生气,世间万物有灵气,这灵气和发现者同进同退,智者能见智,仁者能见仁,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2.借山水之灵气,排忧拂怨

  此诗作于永嘉太守任上,相当典型地表现了他在仕隐问题上的思想矛盾,仕途受挫,壮志难展,难免内心郁郁寡欢。满腔苦闷,怀才不遇,当然须有发泄之所,所以他“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白居易《读谢灵运诗》)。谢灵运在诗中说自己在京城时就一直没有忘情对丘壑的游赏,不想到了山水秀丽的永嘉,心情和生活变得十分闲寂,有感而发,在养病之余不废笔耕,而且时有佳作出炉。想到春秋时期的长沮、桀溺等绝意仕宦,却不免耕稼之苦;讲到西汉学者扬雄热衷升官进爵,却不能逃避投阁之危,诗人觉得自己像得道的高僧,悟出只有像《庄子·达生篇》所说的那样,顺应自然,才是人生正确的途径,表达了希望远离仕途,归隐山林的愿望。

  但实际上,由于谢灵运出身于东晋煊赫一时的大士族家庭,门第高贵而又深具才情,因而天生具有一种优越感。他的祖父谢玄,因在淝水战役中击败前秦苻坚而为他的家族增添了荣耀,他的曾外祖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王羲之,他从小就受到渊源家学的熏陶,自认是有文韬武略的人,他自己曾自负地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点贡献,但是仕途的不顺和当权者的冷遇使他心灰意冷,向有鸿鹄之志的谢灵运,只能寄寓山水,别情它移,宣泄愤懑。所以,他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无论是在任还是隐居,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他的许多山水诗刻意地描写景色的秀丽和天地的灵气,其实都是为了排遣政治上的积怨,无奈的现实淹没不住自身的孤傲,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施展宏图,那就利用自己的才华转移感情的寄托,通过寄情山水之灵气来排怨拂忧吧。

  3.选自然之胜景,哲思体悟

  这首诗作于景平元年(公元423),即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的第二年初春,写经过白岸亭的感想。在经过白岸亭时,谢灵运沿途欣赏景物,远眺近观,尽情欣赏,可是一想到现实中的自己仕途坎坷,别人却是“捧日承恩”,相比之下,不觉暗自伤神,突然产生荣辱兴衰的悬殊感慨,只好在外物远累的玄理中,寻求解脱的方法,借用《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消解他无法侍奉朝廷,只能在世途颠踬的无聊和痛苦。由此可知,山水自然是谢灵运实现其审美活动——“哲思”之理想去处,而“体悟”,则是他为了解脱烦忧,将自己的思想提高到超出世间政治范围之外的理想境界。谢灵运将山水美景,作为自己表达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他的内在情怀,哲思体悟,与审美理想共鸣,写来自是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俱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入彭蠡湖口》·谢灵运

  这首诗作于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晚春,距他最后在广州被刑只有两年。此前,会稽太守孟顗诬灵运在浙聚众图谋不轨,灵运赴京自诉,总算文帝“见谅”,留他在京,一年后将他外放江西。此诗即是谢灵运由京城建康赴临川途中所作,是进入鄱阳湖前后航程的记录,也是庐山山南春天景色的记录。当时,谢灵运从湖口进入鄱阳湖,再经星子县到都昌县南二十里的松门,这段水路共有三百二十里,都在庐山之南。一路上孤舟逐浪,水中颠簸,行舟的险恶,实衬映着诗人人生道路的坎坷凶险。当时他的处境已十分险恶,所以在赴任途中没有什么好心绪。谢灵运对此感到厌倦与愤恨。但是船外动人的春色,又使得这位山水诗宗不得不挥动彩笔,描绘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春光图。如果说,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清俊秀逸风格的代表作,那么,其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便是一人出口万人称好的绝句。诗人慕石镜,羡松门,想象大自然的奥妙无穷,产生强烈的退隐之志,但“徒作《千里曲》”,身不由己,又如何逃脱厄运呢?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评点本诗说:“康乐于汉魏外,别开蹊径,舒情缀景,畅达理旨,三者兼长,洵堪睥睨一世。”

  谢灵运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入世情感步入山水,然后再对自然山水进行观照和体悟,在静虑、参悟中,诗人最初的情感渐趋平息淡化,其纷扰杂乱的情绪也最终化为恬静平和的心境,最后消融在景色之中。

  4.以富丽精工之词,审美山水

  谢灵运的山水诗鲜丽清新,为历代评论家所公认。如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严羽曰:“康乐之诗精工。”皆言谢灵运擅长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奇异秀美的山水景色。他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四句用拟人手法写山水因气候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清妍之态,令人愉悦,忘却回归。一个“变”字和“能娱人”三字,生动之极,使得无知的山水也具有了生命和情感,似乎不是诗人忘情于山水,而是山水以其清妍秀美主动来挽留诗人。其后四句“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写泛舟湖上之所见:远方,林峦山壑之中,夜幕渐渐收拢,而云霞也在迷漫中渐渐消散;近处,微波荡漾的湖面上,荷叶田田,那丛丛菖蒲,株株稗草,在船桨剪开的波光中摇曳动荡,相依相倾。把船行水上的动态的湖上晚景刻画得如在眼前,字里行间充满宁静闲逸的气氛,流荡着清新秀美的自然气息。这四句从林峦沟壑写到天边云霞,从满湖的芰荷写到船边的蒲稗,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映辉的湖上晚归图,进一步渲染出清晖娱人、游子澹然的意兴。

  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真正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对象,对山水景物进行精细刻画,营造画境。他对自然山水的审美,由理性的感知转化为沉醉自然,感悟人生,通过对山水的审美活动,完美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相关推荐

【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相关文章:

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根源10-25

谢灵运山水诗产生的原因02-13

谢灵运山水诗的写作特点04-02

王维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分析10-17

描写经典的山水诗句08-23

鲍照的山水诗04-04

盛唐的山水诗09-20

最新的山水诗词06-09

王维的山水诗词04-02

李白的山水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