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312国道,在长武界的亭口,一家路边馆子,叫赵家面馆,是很不起眼的。我每次路过,都要进去,吃上一碗炝锅面。有时说起吃的,还想呢。
路边的馆子,能做出个啥味道来。给过路人吃的,有一个算一个,大多不会用心的。过路人也不弹嫌,吃上一口,还要赶路呢。可是,这一家,就是不一样。我来回走,早半个钟头,不走了;晚一个钟头,往前赶,都要到这里停车。前后有馆子,也顺脚,都不去,就认下了这一家。多少人,约好了似的,都往这里来。
真的可口又可心呢。一大碗,汤水荡漾,面是才出锅的,包裹着西红柿鸡蛋,吸溜吸溜吃着,肚子实在了,路途的疲惫减弱了,脸面上也有颜色了。实际上,说出门不讲究,是因为常常得将就,要是能吃上热和饭,谁不愿意呢。
不就一碗面吗?的确,就是一碗面,不是啥珍奇。可是,这一碗面,做得认真:水烧得开开的,面和得到到的,调料放得刚合适。这是自然的。每一碗面,都是在炒瓢里单独做出来的,再着急,人再多,也是这样的工序,不省略,不糊弄人。这也是铁定的。就这样,一碗面,同样做成了美味。
信誉就是这么来的。312国道上奔走的'诸多司机和赶路人,都把这里当作一个吃饭的固定地点。后来,修高速公路,改道不经过这里了,还有一些人,宁愿绕道,也要去吃这一碗炝锅面。我就去过四五回。再后来,赵家面馆就迁出来,迁到现在这里位置,靠路边,还是那么红火。赵家面馆的后头,是一片菜地。再往后,土崖下,就是汤汤不息的泾河。
来这里吃饭的人多,做别的生意的,也来沾点人气。经常的,卖水梨的、卖核桃的,架子车停门口。还有卖木头旋制的蒜窝窝的、擀面杖的,也在外头支起摊子。别说,还真有人买上一些。可是,这里的两边,也开了馆子,却很是冷清,几乎没有人过去。于是,那些馆子的人,眼光过来,有些失落,也有些冷。这能怪谁呢?要怪就只能怪自己。我发现,有几家,已经关门歇业了。
一家路边馆子,能经营到这么一个程度,被过路人认可,还这么持久,是不容易的,也是很了不起的。有没有秘诀?要说有,就是真心待客,就是真心做好一碗面。这是能做到的,但多少路边馆子偏偏做不到。于是,这少数做到的,就被人们记住了,身在几百里外,几千里外,还牵挂这里的一碗炝锅面。
来了,到赵家面馆,门口支着脸盆架子,先洗洗手。进去,靠墙摆满暖壶,喝水自己倒上,拿杯子的,也装满。炝锅面上来,吃几口,想就根葱,吃瓣蒜,也自己在伙房里翻找。常来的,这样,第一次来的,一看,也这样。有这份随意,觉得就像在自己家里,吃饭吃得香。
叫赵家面馆,能提供的,自然是面,几乎不炒菜,主要是面,是炝锅面。路上的人,吃饭是不愿多花时间的,吃吃的简单。于是,赵家面馆的锅灶上,一整天,时刻都在下面,几乎没有停歇。离开一拨人,又进来一拨人。人总是不断。我每次来吃饭,都看到人坐满满的,有吃着的,有等着的。吃着的在吃面,等着的,等着吃面。人少的情况也有,那是雨天,雪天,车少,人自然少。
一次两次,和主人就熟悉了。都叫赵师。赵师六十多了,面相善,话语不多,谁来,都笑一下,算是打招呼。赵师开馆子,开头,一个人忙里忙外,后来,叫来儿子、儿媳妇,一起忙。赵师肚子上裹着围裙,调汤,下面,手不清闲。儿媳妇来了后,和面再不上手了。说人老了,手上不得劲。和赵师开玩笑,赵师不生气,比如,开他和儿媳妇的玩笑。和赵师拉家常,也说起对儿女的满意和不满意。语气里,是过来人的世故,却也蕴含着一份难得的坦然。
大约在七八年前吧,再次过来吃饭,只见赵师的儿子和儿媳妇,却不见赵师。问一句,知道赵师过世了。才留意到,儿子穿的布鞋的面子,还保留着缝上去的白布。这是孝,要戴七七四十九天。赵师人缘好,给儿子留下这个馆子,能把关系接住吗?房子,桌子,板凳,都没有变,看着正墙上挂着的表扬赵师拾金不昧的大红纸,看着一面侧墙上挂着的《莫生气》条幅,一面侧墙上挂着的《不欠账》条幅,不由一阵唏嘘。
炝锅面的味道,依然好,和赵师在时做的一样。如果十年前吃过,现在再吃,也会觉得一样。手艺是可以遗传的,做人也是。做面是一门手艺,但似乎又关乎人的品行、良心和对人的态度。赵家面馆就贯穿了这样的德行,我感觉到了。有这么个儿子,赵师在地下也宽心了。以后走312国道,还来这里吃炝锅面,这是一定的。只是,以后见了赵师的儿子,就不能叫赵师了,叫小赵。
小赵熬成老赵的时候,赵家面馆还会开着吗?我希望开着,这样,走这条路,吃饭就不用劳神找地方了。这样,就又想起赵师,想起他往出端面时,那专注的神态。小赵往出端面,也是这样的神态。在小赵身上看出赵师的影像来,一回回,总忍不住要感叹上几句。
【赵家面馆的散文】相关文章:
当咖啡馆有了一颗宽容心经典散文07-01
王维的竹里馆古诗06-04
贾平凹擀面06-17
王维竹林馆古诗06-16
黄庭坚纪念馆02-11
林清玄散文集的经典散文05-22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对王安石纪念馆的感想03-08
王维的诗范本:竹里馆06-04
《中国馆的智慧》阅读答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