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菜根谭》经典散文

2024-08-07 散文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严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再次听到这句话时,想起了许多与《菜根谭》的故事。

  不知不觉离开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和千万毕业生一样,我已经带着那颗对社会懵懂的忐忑的心渐渐地踏入了社会,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段征程,在枯燥的工作生活中找寻着快乐,成长着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倔强地不想放弃。

  现在的生活,是我不曾预想到的,每一天名贵的酒、名贵的菜以及高贵的人,每一天对我的夸奖与批评,工作是体面的、见识面也是广阔的,但是作为年轻的我这不是我想要的安逸的生活。我仍旧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办公桌上放着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各种散文集和小说都是我闲暇时颐养心志的补品,直到前几天领导和我谈心时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时,我才意识到我的书桌上少了一本《菜根谭》,于是就在下班后的那天下午买回了一本。

  初涉《菜根谭》的时候还是正在为高考奋斗的高中时代,那时候的班主任是一个《菜根谭》的忠实读者,而那一年正好是为高考冲刺的高三。他常常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行激励人心的语句,出处就是被成为“万古不易的传世之道,旷古稀世的为人宝训”的《菜根谭》,字词中我们体会到了一股巨大的同时又沁人心脾的力量,而像“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期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声之忧”等语句至今仍记忆犹新。

  再后来,在一直以兄弟相称相待的杜磊生日的时候,我送给他一本《菜根谭》。前不久借宿临沂大学的时候我还在他宿舍的书橱上看到了那本《菜根谭》,当时问:“这是谁送的?”他开玩笑回答道:“这不是当年你送的嘛,不过到现在还没看多少。”现在想来,那应该算是我给别人最满意的礼物。

  离开学校开始正式工作的日子多少还是有些枯燥的,我常常在去单位的路上看到那个坐在马扎上的盲人风水先生,他的客人永远是那么多,也许面对城市的车水马龙,大家都有些茫然,只能借助这样一种迷信的方式去慰藉心灵的恐慌。还好,我有书籍相伴,有一个可以真正谈心教我为人处世的领导。

  我的领导是军转干出身,军人出身的他虽然已经65岁但仍然干练。生于农村家庭的他由于家里贫困从小就坚定了出人头地的梦想,并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升到了团级,在继续向上的路上由于一些内部原因没能升上。那个年代他最先接触老式电脑,而现在他却对电脑和电视感到陌生,用他的话说就是再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电子产品,书籍成了他的朋友,而《菜根谭》正是朋友中最好的一个。

  他是个爱唠叨的老头儿,对别人讲起他我常常这样形容。难以置信的是在他那么大岁数的时候还能有如此大的工作精力,协会的大事小事都要经过他的过问,甚至已经过去近一个月的事情在我们都已经忘记的时候他还记得。他常常对我讲他的奋斗故事,讲为人处世的道理,而他说这一切得益于他对《菜根谭》的理解和自己的实践。

  离开学校后,所见所交之人也便杂了起来,所遇所处之事更加琐碎起来。曾几何时,我认为社会不外乎是一个被人们夸大了的关系层面,我完全可以梳理开。但是当我真正走进这张网时,才倍感压力,这张网面之广、线之细是我不曾想到的,而我才刚刚踏入,这张网究竟有多广、有多细还需要我慢慢地体会。

  体会的过程终将延于一生,无论是修身、人生,还是入世、出世,都应挂之于心。高中时代读《菜根谭》常记其催人奋进、血气方刚,而今读《菜根谭》更念其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急于求成时,当思“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忽略小节时,当思“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为人处世时,当思“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书中的道理浅显而又深刻,需要我们在午后的清茶中细细品味,需要在生活中仔细揣摩。

  我与《菜根谭》如电影的蒙太奇,淡淡的片头,如水的故事,未曾结束的结尾,组合在一起就结成了一段缘。而这段缘也将伴随着我的脚步走过我的一生,是辉煌,是平淡,当我看到那本静静躺在我书桌上的《菜根谭》时心里便有了底。

  散文随笔

  • 相关推荐

【我与《菜根谭》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散文我的童年06-13

我和你散文06-02

我仍害怕散文11-04

我的风景散文06-13

我长大了散文10-06

我的家乡经典散文08-24

我的家乡散文10-06

我的命运散文06-08

我的伯父经典散文10-08

《我的母亲》散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