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集外集》杂文集:《渡河与引路》

2024-11-27 鲁迅

  鲁迅的《渡河与引路》是《新青年》发表本篇和钱玄同的复信时编者所加的标题,出自他的《集外集》杂文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资料:

  玄同〔2〕兄:

  两日前看见《新青年》〔3〕五卷二号通信里面,兄有唐俟也不反对Esperanto〔4〕,以及可以一起讨论的话;我于Esperan-to固不反对,但也不愿讨论:因为我的赞成Esperanto的理由,十分简单,还不能开口讨论。

  要问赞成的理由,便只是依我看来,人类将来总当有一种共同的言语;所以赞成五Esperanto。至于将来通用的是否Esperanto,却无从断定。大约或者便从Esperanto改良,更加圆满;或者别有一种更好的出现;都未可知。但现在既是只有这Esperanto,便只能先学这Esperanto。现在不过草创时代,正如未有汽船,便只好先坐独木小舟;倘使因为豫料将来当有汽船,便不造独木小舟,或不坐独木小舟,那便连汽船也不会发明,人类也不能渡水了。

  然问将来何以必有一种人类共通的言语,却不能拿出确凿证据。说将来必不能有的,也是如此。所以全无讨论的必要;只能各依自己所信的做去就是了。

  但我还有一个意见,以为学Esperanto是一件事,学Es-peranto的精神,又是一件事。——白话文学也是如此。——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仓圣”〔5〕面前爬起,又向“柴明华先师”〔6〕脚下跪倒;无非反对人类进步的时候,从前是说no,现在是说ne〔7〕;从前写作“咈哉”〔8〕,现在写作“不行”罢了。所以我的意见,以为灌输正当的学术文艺,改良思想,是第一事;讨论Esperanto,尚在其次;至于辨难驳诘,更可一笔勾消。

  《新青年》里的通信,现在颇觉发达。读者也都喜看。但据我个人意见,以为还可酌减:只须将诚恳切实的讨论,按期登载;其他不负责任的随口批评,没有常识的问难,至多只要答他一回,此后便不必多说,省出纸墨,移作别用。例如见鬼,求仙,打脸之类〔9〕,明明白白全是毫无常识的事情,《新青年》却还和他们反复辩论,对他们说“二五得一十”的道理,这功夫岂不可惜,这事业岂不可怜。

  我看《新青年》的内容,大略不外两类:一是觉得空气闭塞污浊,吸这空气的人,将要完结了;便不免皱一皱眉,说一声“唉”。希望同感的人,因此也都注意,开辟一条活路。假如有人说这脸色声音,没有妓的眉眼一般好看,唱小调一般好听,那是极确的真话;我们不必和他分辩,说是皱眉叹气,更为好看。和他分辩,我们就错了。一是觉得历来所走的路,万分危险,而且将到尽头;于是凭着良心,切实寻觅,看见别一条平坦有希望的路,便大叫一声说,“这边走好。”希望同感的人,因此转身,脱了危险,容易进步。假如有人偏向别处走,再劝一番,固无不可;但若仍旧不信,便不必拚命去拉,各走自己的路。因为拉得打架,不独于他无益,连自己和同感的人,也都耽搁了工夫。

  耶稣〔10〕说,见车要翻了,扶他一下。Nietzsche〔11〕说,见车要翻了,推他一下。我自然是赞成耶稣的话;但以为倘若不愿你扶,便不必硬扶,听他罢了。此后能够不翻,固然很好;倘若终于翻倒,然后再来切切实实的帮他抬。

  老兄,硬扶比抬更为费力,更难见效。翻后再抬,比将翻便扶,于他们更为有益。

  唐俟。十一月四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通信”栏,署名唐俟。《渡河与引路》是《新青年》发表本篇和钱玄同的复信时编者所加的标题。

  〔2〕玄同钱玄同(1887—1939),名夏,后改名玄同,浙江吴兴人,文字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是《新青年》编者之一。著有《文字学音篇》、《古韵二十八音读之假定》等。

  〔3〕《新青年》综合性月刊,“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六年底编辑部迁至北京,从一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出九卷,每卷六期。

  〔4〕Esperanto世界语,一八八七年波兰柴门霍甫所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新青年》自第二卷第三号(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曾陆续发表讨论世界语的通信,当时孙国璋、区声白、钱玄同等主张全力提倡,陶孟和等坚决反对,胡适主张停止讨论。因此,钱玄同在第五卷第二号(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通信”栏里说:“刘半农、唐俟、周启明、沈尹默诸先生,我平日听他们的言论,对于Esperanto,都不反对,吾亦愿其腾出工夫来讨论Esperanto究竟是否可行”。

  〔5〕“四目仓圣”指仓颉。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春秋孔演图》:“苍颉四目,是谓并明。”

  〔6〕“柴明华先师”指柴门霍甫(L.Zamanhof,1859—1917),波兰人,一八八七年创造世界语,著有《第一读本》、《世界语初基》等。

  〔7〕no英语;ne,世界语。都是“不”的意思。

  〔8〕“咈哉”意思是“不”。《尚书·尧典》:“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9〕见鬼,求仙指上海《灵学丛志》宣扬的“鬼亦有形可象,有影可照”等谬论和提倡扶乩求神等迷信活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一九一八年五月)曾刊载陈大齐、陈独秀等的文章,予以驳斥。打脸,指传统戏曲演员勾画脸谱。《新青年》从第四卷第六期(一九一八年六月)起,连续刊载钱玄同、刘半农等与张厚载讨论旧戏脸谱等问题的通讯。

  〔10〕耶稣(JesusChrist,约前4—30)基督教的创始者,犹太族人。

  〔11〕Nietzsche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的鼓吹者。著有《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等。

  杂文集: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

  《呐喊》文集

  《二心集》文选

  《阿Q正传》

  《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

  《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

  《药》

  《彷徨》文集

  《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其中一篇文章《朝花夕拾》是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他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朝花夕拾的好段摘抄:

  1.“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二十四孝图》

  2.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3.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4.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5.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 相关推荐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渡河与引路》】相关文章: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序言07-15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咬嚼之余》11-07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爱之神》04-16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斯巴达之魂》06-13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编完写起》07-27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淑姿的信》序10-13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痴华粑>题记》10-16

鲁迅《而已集》杂文集:《通信》07-15

鲁迅《华盖集》杂文集:《咬文嚼字》11-10

鲁迅《华盖集》杂文集:《“碰壁”之余》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