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寻南溪常道士》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全诗如下: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解注
(1)南溪:地名,今四川南溪县。常道士:人名。
(2)经行:走过。
(3)莓:苔的一种。莓苔,即指苔。屐(ji基):木头鞋,古人游山常穿这样的鞋。这里是指足迹。
(4)渚:水中的小洲。
(5)闭:指芳草遮没了。
(6)过雨:即雨后。
(7)随山:沿着山地。
(8)禅意:禅理。佛教指清寂凝定的思想境界。
(9)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是说,彼此相对已会意,就不必言传了。
译文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赏析
这是作者寻南溪道士不遇的诗,写得别有深趣。这首诗虽步禅趣,但写来生意盎然,自然清新。“寻”字为诗眼,是全诗的抒情线索。全诗大意是说,我一路漫步前行,只见莓苔上印着清晰的足迹。大概常道土出游去了吧,当我快要走到他的住地时,放眼望去,那絮絮白云,依恋着水中洲渚,萋萋芳草,遮掩了闲静的门庭,一片清幽的`景象。这说明道士已经出去很久了。寻人不见,便观览周围景色,以景衬人。
通过环境的描写便可了解常道士之为人,亦可折射出作者的精神境界。那雨后青松,显得更加苍翠可爱;趁兴沿着山路走到水源,饱览了一番这山中的秀丽景色。果然溪花开放,自然舒展,光鲜灿烂,静静地临溪而立,不求人赏,颇有禅意。我与溪花相对静观,似亦参悟,万虑俱寂。
在这清幽静寂中,早已心领神会,何必去言传呢?一片禅机妙悟,包含了多少世沧桑的意蕴。这虽是旧时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但也写出了一种静寂而澄澈的境界,清新可喜。中间两联,写景如画,情致自然。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趋,情由景生,妙合无垠,自然浑成,结构上也独具匠心,趣味天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
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赏析】相关文章:
刘长卿 《寻南溪常道士》11-10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11-08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的翻译赏析08-31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_刘长卿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11-27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11-26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11-26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11-20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