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

2024-08-17 离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高贵的个人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湘二水之间。顷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yǐng)都,屈原悲愤难,遂自沉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他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3、文学特点: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特点: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4、《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离”,通“”,“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全诗372句,93 节,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不被君王理解,满怀委屈,忧愤而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三、听读并诵读课文

  1、放配乐朗读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

  明确: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婷/以轨兮,/朝谇/而夕替。

  (2)“兮”字,语气助词,犹如现之“啊”,读时应拉长语气,押韵的字要重读,

  2、学生按照朗读节奏自由朗读课文。

  3、集体朗读课文,要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二、重要字词:

  (1)通假字

  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何方之能周兮通“圆”,圆凿。郁邑余兮通“郁”,忧愁苦闷。进不入以离尤兮通“”,遭受。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2)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步行高余冠之岌岌兮形——动,加高。长余佩之陆离形——动,加长。固前圣之所厚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鸷鸟之不群兮名——动,合群。

  谣谓余以善淫动——名,淫荡,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3)特殊句式

  朝谇而夕替被动句。无标志词。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谣谓余以善淫状语后置。介词“以”既替余以

  又申之以揽状语后置。介词“以”。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兮虽然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修:余独好修以为常美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改(5)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

  宁死以流亡兮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第三课时

  一、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中国的进步政治思想,和自

  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和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

  二、研讨课文: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 节、52句。

  1、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2、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追求美德,至死不改)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宁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三、课文赏

  (一)赏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2、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兮,朝谇而夕替。提问: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兮,朝谇夕替”两句启下。

  3、屈原一生“好修兮”,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明确:原因是以下几个:

  ①“既替余以兮,又申之以揽”。

  ②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③“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谓余以善淫”。

  ④“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5、第2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明确: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6、第3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眉兮,谣谓以善淫。

  明确: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小结: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二)赏第二部分:

  分:1、第8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明确: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罗江作为他的归宿?”

  明确: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罗江。

  3、第13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明确: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第四课时

  一、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兮,又申之以揽。”明确:用“”、“揽”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疑难指津

  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明确:《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①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2、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明确:美政理想(至善至美)与黑暗现实矛盾,独特个性(纯洁无暇的贵族血统与心性,正直,忠正)与社会、历史冲突(站在整个社会的对立面),在失败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隐忍,不能迂回,不能无闷。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蔑视,是别人对他的彻底的失望。他一点也不含蓄,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不讲策略,他怒形于色,他由此遭到邪恶的全面攻击,他与邪恶没有丝毫的相容余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的战士,他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3、《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明确:《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①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③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双句押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④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4、赋的运用。

  明确: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眉兮,

  谣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比兴手法。

  明确: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比”)

  (1)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灵修美人以于君„„(2)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

  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

  明确: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荷,芙蓉,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6、“移情”技法的运用

  明确: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丘”“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三、探究: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参考:①观点: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②观点: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四、课文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仙界。柳宗元为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离骚》教案】相关文章:

《离骚》教案11-09

离骚 教案03-25

《离骚(节选)》教案04-19

离骚优秀教案04-04

《离骚》复习教案04-20

离骚教案免费03-24

《离骚》备课教案03-26

离骚免费教案04-17

《离骚》优质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