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小学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琥珀课文理解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课文理解
《琥珀》一文,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出约一万年前琥珀形成的过程。细读课文,字里行间显现着奇异。
1.从时间上突出奇异。松脂球形成后,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由于陆地下沉,海水上涨,森林被水淹没了,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由琥珀形成时间的久远,我们可以看出琥珀的奇异。
2.从数量上突出奇异。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这里作者用成千上万形容多,两只小虫形容少,对比描写,突出了这是很少见的。由于这样的琥珀极少极少,从而突出了它的奇异。
3.从形象上突出奇异。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里描写了琥珀的形状,一切都保持着上万年以前那一时刻的情景。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多么奇异啊!
4.从价值大上突出奇异。课文最后一段,科学家推测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人们由此还可以了解生物演化、地壳的'运动及地层年代。这样看来,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极其珍贵,从而也突出了琥珀的奇异。
作者简介
柏吉尔,德国作家 (1804~1882)Bruno H. Burdel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
《琥珀》教案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想象,具体记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增加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
2、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三、课前收集信息
1、到大自然中观察松树,注意松脂的特征(形态、颜色等)。
2、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激起兴趣
同学们,关于琥珀,同学们一定了解了不少知识吧,那么赶快把你们知道的告诉大家吧!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教师相机点睛,小结。)
(二)图片引路,读文质疑
有这么一块琥珀,琥珀里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这两个小东西怎么一起被永远封锁在了这块琥珀里了?作者作了怎样的想象?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想象?
一边读课文1——12自然段,一边提出问题。
(学生质疑,解疑,弄清想象的依据。)
学生小结琥珀形成的条件。
(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作者将琥珀形成的过程写得精彩生动、有情有趣,找出喜欢的自然段有滋有味地朗读,我们要进行一场朗读比赛。
(四)资料再现,想象描述
出示你们找来的琥珀图片,选择一幅,想象它是怎么形成的?
(小组交流、汇报)
【琥珀课文理解】相关文章:
课文链接阅读理解12-11
课文《社戏》阅读理解12-11
麻雀课文理解12-11
课文翠鸟教材理解12-11
《绝句》课文理解12-11
《草》课文理解12-11
课文《所见》教材理解12-11
爱莲说课文理解12-10
《乡愁》课文理解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