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课文理解>本章阐述孔子的人生出世的态度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基本思想,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所以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宋代时,专门把孔子关于“中庸”的一些论述集中加以评论阐述,作为“四书”之一。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含,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课文解读>
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
三、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略)
<文言练习>
四、读下面一段古文,参照注文(小字部分)和工具书,解释画线词语,并回答问题。
1、陈的始祖是谁?这个人和周武王有什么关系?陈和舜之间有什么关系?
2、陈在哪里找到了肃慎氏之矢?这种箭有什么来历?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隼,鸷鸟也。楛,木名。砮,镞也,以石为之。八寸曰咫。楛矢贯之,坠而死也。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惠公,陈哀公之孙,悼太子之子吴也。馆,仲尼所舍。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肃慎,北夷之国,故隼来远矣。《传》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九夷,东夷九国。百蛮,蛮有百邑也。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方贿,各以所居之方所出货贿为贡也。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监,视也。故铭其括曰“肃慎氏之贡矢”。刻曰铭。括,箭羽之间也。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予也。大姬,武王元女。胡公,舜后虞遏父之子胡满也。诸,之也。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陈,妫姓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故府,旧府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椟,柜也。金,以金带其外也。如之,如孔子之言也。(《国语·鲁语下》,三国吴·韦昭注)
译文:
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鹰坠在陈侯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体,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长。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到孔子住的馆舍询问。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道路,命令他们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产进贡,使他们不忘记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于是肃慎氏就向周天子进贡楛矢和石砮,箭长一尺八寸。武王为了公开表明他使远方民族归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让他们永远看到自己的权威,所以在箭尾扣弦处刻上‘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送给大女儿,并随嫁给虞胡公而带到他所封的陈国。古时候,帝王把珍玉分给同姓,用来表示血缘的亲近;把远方的贡品分给异姓,使他们不忘事奉天子。虞胡公是异姓,所以把肃慎国的贡品分给了陈国。国君如派管事的去旧府里寻找,大概还能找到。”陈惠公于是派人寻找,果然在用金装饰的木盒里发现了楛矢,像孔子所说的一样。
1、陈的始祖是舜后虞遏父的儿子胡满,周武王将大女儿嫁胡满,封于陈。所以胡满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的女婿。
2、陈在旧府的“金椟”(镶金的柜子)中找到肃慎氏之矢。这种矢是当年周朝平定肃慎,肃慎进贡,周王赐给异姓诸侯,以表示异姓诸侯不忘向周朝臣服进贡。
砮:石头磨成的箭头。尺有咫:一尺八寸长。有,又。咫,古代八寸为“咫”。
馆:旅馆。方贿:各地诸侯进贡的财物。监:监视、督察。
铭:将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皿上。括:箭杆。分:给予。故府:旧府,原来的府第。金椟:外面镶金的箱子。
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
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东汉时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
唐时,将《礼记》分成《周礼》、《礼仪》、《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
【《中庸之道》课文解读和练习详解】相关文章:
墨梅课文解读06-11
课文离骚解读06-12
老舍《母鸡》课文解读03-30
课文《采薇》解读05-28
化石吟课文解读12-11
《化石吟》课文解读10-22
短歌行课文解读02-04
《记承天寺夜游》课文解读02-05
老舍猫语文课文解读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