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课文原文

2024-09-03 课文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读过课文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课文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课文原文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拓展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课文录音带、录音机。

  3、香港回归影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1、简单与学生回顾交流有关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为下文的理解学习作铺垫。(师生之间自由畅谈交流,不局限答案)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分析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的内容,理清思路。

  明确:⑴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⑵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⑶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三、研习课文: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消息、通讯、特写的区别。

  2、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3、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明确:⑴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⑵“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

  根据搜集到的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 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原文03-24

小学语文草原课文原文04-06

小学语文匆匆课文原文05-24

小学语文荷花课文原文11-13

《苏珊的帽子》语文课文原文12-29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06-19

荷花小学语文课文原文06-16

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原文06-01

二下语文《雷雨》课文原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