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里,红军战士穿着刚刚发下的旧棉衣,顶风冒雪前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1
《丰碑》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4篇选读课文,它对应于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同属于“可歌可泣的事,令人震撼的情”这一主题。
从题目上来看,它跟《金色的鱼钩》、《桥》这两篇课文相似,都是用了比喻、象征手法。“丰碑”本义指高大的石碑,这里当然象征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忠于职守的高大精神。巍巍丰碑,让人心里肃然起敬。
读完《丰碑》,自然地联想到前面学过的课文《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写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一文,写的是红军老班长过草地时悉心照顾三个小战士,最后牺牲的事,赞扬的是红军老班长舍己为人、忠诚革命的崇高品质;而本文写的是红军爬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因衣着单薄而冻死的事情,赞扬的是军需处长舍己利人、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质。从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显然是《丰碑》在前,《金色的鱼钩》在后。
作者对环境、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所以读来画面感很强。读的时候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有“行军图”、“让马图”、“冻僵图”、“发怒图”、“敬礼图”等等。尤其是“冻僵图”和“敬礼图”,当我掩卷闭目,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和将军庄重的军礼总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想:这应是全文最感人的画面了!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故事的情节,去细细品味这些画面吧:
画面一:天寒地冻难行军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要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我最先想到的是需要有御寒的衣物:棉衣要吧?要!棉裤要吧?要!棉鞋要吧?要!当然还有帽子、手套、围巾……然而“装备很差”这四个字跳入眼中,无疑让我心中一冷。“装备很差”!到底有多差?文中没写,但我可以想象:有的战士没有棉衣,浑身瑟瑟发抖;有的战士没有棉裤,双腿直打颤;有的战士没有棉鞋,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至于帽子、围巾、手套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仅如此,可能食物也不充足,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是不会慷慨地献出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供战士们充饥的;不仅如此,可能由于马匹的缺少,一些炊事用具等重物需要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或背或扛或挑翻过雪山。在这样的环境中,轻装上阵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负重登山了。看来,红军队伍除了要面对“寒冷”的威胁,还有“饥饿”,还有“疲劳”,甚至还有“敌人”……这些猜想在文中第二段四个“可能”的排比句中得到了印证。一个拟人化的“吞”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队伍与恶劣环境之间力量的悬殊。在如恶魔般张着血盆大口的环境里,红军队伍就如任它宰割的猎物,随时都会被它吞噬。看来,红军队伍要想翻越天寒地冻的云中山,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的担忧及文章开头对环境的渲染似乎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为事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事情发生的人物(红军队伍)、环境(冰天雪地、严寒、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地点(云中山)。这些词语在我脑中组成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白茫茫的天地间,耸立着一座陡峭的云中山,山上积雪皑皑,呵气成冰。在这人迹罕至的云中山,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已无法找到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这支红军队伍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缓缓前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大冰坨”让我看到了红军队伍走在被冻成大冰块似的云中山上,在这样的山上行走一定很滑吧?可能会有战士不慎滑倒,跌下山谷;“狂风呼啸”让我看到了风如恶魔般鼓着腮帮子肆意地吹着,我甚至还能听到他发出的狞笑声,可能会有战士在山口被风刮下山谷吧?“大雪纷飞”让我看到了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遮住了红军队伍前进的视线,可能会有战士因看不清前面的路而失足掉下悬崖吧?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画面二:镇定从容淡生死
这是描写老战士冻僵的一个画面,因为他“冻僵”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第一遍读这段的时候,我只注意到“单薄破旧”的衣着描写。试想,在如此寒冷的环境,却穿着这样“单薄破旧”的衣服,那该如何受得了啊!而且对方还是个老战士!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老战士瘦弱的身上穿着一件又小又薄的单衣,那衣服还因为下雪变得湿漉漉的,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我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脸色冻得发白,嘴唇冻得发紫,牙齿冻得紧咬。他走累了,想休息片刻,于是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了下来。可这一坐,却再也没能站起来。他被冻僵了!其实在严寒与极度的疲惫面前,是不能久坐的,当人松懈下来,当疲惫席卷而来,当你沉沉入睡的同时,雪山也把你的体温带走了。红军爬雪山时,有不少战士想停下来稍坐片刻,可坐下了再也没能起来。因此有经验的战士总是催促战友继续前行的。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吧?这让我想到了文中第四段“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这句话,将军的喊是否也有这样的用意在里面?
等我读到下文,明白了老战士的身份是“军需处长”的时候,我起初是吃惊,然后是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试想:作为掌管部队衣物、军粮的“军需处长”,他是最有机会第一个吃饱、穿暖的啊!可事实呢?他的棉衣呢?让我进行合理的推想吧:可能是他发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战士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披在小战士身上;可能是他看到担架上冻得蜷缩成一团的伤病员,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盖在他身上;也可能是他遇到一个衣着单薄的老战士,他脱下身上的棉衣塞到他手上……那么,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出于对小战士的怜爱?是出于对伤病员的关怀?是出于对老战士的关心?还是出于职责的使然?我看,都有可能!然而,在这冰天雪地中让出棉衣,就意味着把生的希望也让给了别人啊!难道他不明白吗?当然不可能!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比谁都清楚棉衣的重要性。想到这里,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在我心里顿时高大起来!
然再细读之后,又有新的发现:那“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神态似乎违反了常理。一个冻僵之人,他的神态应该是痛苦才对,怎么会是“镇定、安详”的呢?联系他让棉衣的行为,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断想:他是义不容辞地让,他是毫不犹豫地让,他是无怨无悔地让!他在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让之后更是从容淡定地面对死亡。可以想象,他死前心如止水、无牵无挂,不然脸上不会“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但他死前真的心如止水、无牵无挂吗?一个正常的人,就算他能不惧生死,但在临死前能不想念父母,能不想念妻儿吗?一定有一种超越亲情、超越爱情的情感或精神使他轻轻提起,又轻轻放下了。或许,这是一种对战友的爱;或许,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慈悲;也或许,这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想到这里,那“镇定安详”的“塑像”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简直成了一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了!
在后来的细读中,我又发现那“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跟“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似乎是矛盾的。既然无法辨认,又何以看出呢?最后还是一个标点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安详”后面的那个冒号。原来“看”到的神态,是源于看到军需处长动作后的猜想。他死前还抽着烟,似乎没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他真的没准备吗?当然不是,在他让出棉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画面二:冲冠一怒因爱兵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面对老战士的牺牲,将军非常生气,这可以从“严峻”、“抽动”、“吼道”、“红着眼睛”、“发怒的豹子”、“十分可怕”、“抖动”这些词语中看出来。描写人物愤怒的情景在《桥》这一课也出现过,如老汉“揪”、“吼道”、“凶得像只豹子”。但在本文,笔墨更浓了,作者对将军愤怒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几乎达到了极致,似乎云中山都要害怕得抖三抖。将军显然是认为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职责,没有给老战士发棉衣,所以才导致老战士的牺牲。这可以从他的两次话中看出来:“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从“叫来”到“跑步过来”明显感受到将军的怒火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军需处长被叫来,说不定如发怒的豹子般的将军会把他撕成碎片。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连我这个读者都感到了可怕,心中还隐隐替军需处长担心起来。
可一向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面对将军的咆哮却无动于衷。你看“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回答”是因为他们内心早已悲痛得无以复加?还是不忍心把这个事实告诉将军?或许都有吧!“没有人走开”是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面对盛怒的将军,终于有人“小声”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虽说是“小声”,但在这里却无疑是一声响雷,使将军如遭电击。太出人意料了,不仅将军没想到,作为读者的我也没想到。这个被将军认为是失职,要被将军狠狠治罪的军需处长竟然就是眼前因衣服“单薄破旧”而“冻僵”的老战士。然而,读者也不会因为将军的误会对他产生不满,相反,将军的暴怒不正是他爱兵的体现吗?联系先前他让马给伤病员的行为,让我们对将军也充满了敬意。
画面三:军礼默默祭英魂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愣住了”,他“愣住”,是因为他没想到这个冻死的老战士竟然是掌管衣物的军需处长。情势突然逆转,所以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个“久久”让将军想起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他肯定想到是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别的战友才冻死了。他还肯定想到自己刚才对军需处长的误解。他甚至还想起了军需处长以前的种种事迹……因此,他愧疚,他感动,他悲痛,所以他“眼睛湿润了”。为了缓解心中强大的悲痛,为了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他需要“深深”吸一口气。又因为心中升腾的对军需处长的无限敬佩与失去爱将的沉痛心情,所以他是“缓缓”地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这军礼重逾千斤啊!此时,军需处长的生命已化成了一座丰碑屹立在将军的心里。这里,“久久”、“深深”、“缓缓”这些叠词的运用对渲染气氛,对表达将军震惊、愧疚、沉痛、感动、敬佩的复杂心情起了加深情感的作用。读到这里,我的心底也有一种感动、一种悲伤、一种敬佩慢慢地溢上来。此时,我就是“将军”,“将军”就是我。
画面四:丰碑晶莹树人心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预示着环境更加恶劣了。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将军的“大步走”与战士们“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以及“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反问。之前,在文中第二段,将军还担忧“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为何在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他们反而坚定了信心呢?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舍己利人的精神与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鼓舞了将士们。将军的“大步走”,是因为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希望。战士们的脚步“坚定”,是因为军需处长的牺牲鞭策了他们。在“坚定”前面加了“沉重”,写得真实,可见作者用词的谨慎与准确。因为“沉重”既有战士们失去军需处长的内心沉重,也有因身体疲惫而显脚步沉重的意思。 “无数”则告诉我们受鼓舞的.人数之多。这就是“丰碑”的强大精神推动力。军需处长用自己的精神和生命,在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使将士们都受到了鼓舞。其实,在长征中,又岂止是这一座丰碑?回顾一个个长征故事,都有军需处长的影子在里面。正是在这一座座丰碑的指引和鼓舞下,红军最终战胜了艰难险阻,直至长征的胜利。因此,课文最后一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就暗示着长征胜利与丰碑的因果关系。这里,作者用了反问句来加强语势,表达了对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的强烈肯定。同时,照应前文第二段的“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字面上看,是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丰碑。这是暗喻,从外形上来形容的。但军需处长坐着的身体又何以谈得上“丰”呢?真正“丰”起来的是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那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晶莹”似乎是说覆盖在身上的雪圣洁剔透,其实是暗指军需处长无私的精神如白雪般高尚圣洁。
读罢全文,我不禁泪流满面。这篇课文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呢?我深深地思考着。细细想来,要说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共14个自然段,作者却只在第7和第13两个自然段轻描淡写地写了一下军需处长冻僵的形象。相反,作者却浓墨重彩地侧面描写了将军。这不是弄反了吗?细想之下,其实不然。军需处长被冻僵了,他已无法说话,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来描写他神态衣着是比较恰当的,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想象。而重点描写将军的暴怒,使读者的心随着将军一起对军需处长产生了强烈不满。而后,军需处长身份的揭晓出人意料,随着将军庄重的军礼,大家一下子对军需处长产生了无比的敬意与深深的感动。这里,前面将军的狂怒与后面他的默默敬礼形成了非常强的反差,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张力,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种感觉,在读《桥》的时候也曾出现。
后来,师父在点评《丰碑》一课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这就是作者有意制造的巨大“落差”引起了我们读者强烈的震撼。这里有三个“落差”:
第一个“落差”是情感的“落差”,也是三个“落差”中最大的一个“落差”。这种巨大的情感落差集中体现在将军由生气到发怒到暴跳如雷又突然戛然而止,所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就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巨大意外。《丰碑》是一篇小小说,而小说最注重的是它的叙事技巧和方式。作者李本深是个中高手,他先把读者的心给吊起来,跟着将军一块生气,一块发怒,一块暴跳如雷,然后突然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就像相声里的“抖包袱”,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怎样?就是震撼。为什么给人震撼,它既有形象和情景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是在这里主要靠它的叙事技巧。
第二个“落差”是期待的“落差”——“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读者会有个预期,他是军需处长,棉衣是他发的,他最有条件穿上棉衣,最有可能不被冻死,这是正常的预期。但进入小说后,“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是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同样让人震撼。冻死的难道仅仅是军需处长吗?当然不是,前文中“装备很差”已经点明,很多战士会被冻死,也是丰碑,但不是“晶莹”的丰碑。所以,他要选“最不应该被冻死的人被冻死了”,这是作者典型选材的高明处。因为军需处长被冻死了,是最震撼的。
第三个“落差”是常理的“落差”——“冻僵了,脸上的神态竟然十分镇定,十分安详!”按常理,军需处长衣着“单薄破旧”,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冻死了,脸上的表情应该是痛苦,是绝望才正常,而他竟然是“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平静的表面引起读者内心多大的波澜啊!这镇定安详的神态背后折射出一个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在成全他人与保全自己的抉择中的那种淡然与坦然。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做到了也不一定有这样镇定的表情,这也是一个“落差”。
正是这三个“落差”才使这篇课文产生了那么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让我们读者有那么强的震撼!或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 篇2
《丰碑》讲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进,军需处长把棉衣全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云中山冻死了。赞颂了军需处长为了革命的胜利,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丰碑歌颂了红军战士们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在最后一自然段中,“那声音”表面指的是“沉重的脚步声”,实际上指的是革命队伍中的那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和团结一致的钢铁般的意志。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意志,任何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
- 《丰碑》课文主要内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丰碑》课文主要内容10-27
《丰碑》课文08-03
丰碑的主要内容04-06
丰碑课文原文09-14
《丰碑》课文原文01-27
《丰碑》这篇课文的理解分析03-24
钱学森课文主要内容04-11
莫高窟课文主要内容03-30
母鸡的课文的主要内容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