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课文翻译

2022-04-15 课文大全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课文吧,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课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小儿辩日课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小儿辩日课文翻译

  作者:列御寇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中心思想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 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科学解释

  原因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两小儿辩日》里的一个小孩说因为早晨太阳冷,中午的热所以早上远中午近 另外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远 而且事实的观察的确如此,那么如何解释?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课文论语十章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励志人物孔子

  1、“三十而立”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困。孔子的母亲带着他,靠给人洗衣服、做针线维持生活。而孔子从小就勤奋好学,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读了很多诗书,并学会了各个国家的礼仪。

  随着孔子的学问越来越深,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有许多人来向他求教学习。在孔子30岁那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只要是诚心来学习的人,不分贵贱,孔子都用心教导。

  由于孔子知识渊博,而且课也讲得好,所以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的私塾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故事启迪: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阐明了各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和懂得哪些道理。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人到了三十岁这个年龄,就应该承载起社会责任并立足社会。这个故事告诉青少年:勤奋好学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品德,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过勤学苦练才逐步走向成功的。

  2、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他教导过许多学生,号称“孔门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的特长都开发出来。因此,孔子的学生思想都很活跃,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颜回、子路等学生,在当时就是很有名望的人。正是由于孔子学问高深,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人才把他尊称为“孔圣人”。

  孔子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并且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这是他对待教育的一贯态度,令人钦佩。在现实生活中,在传授或指导别人时,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力求使每个学员掌握知识与技能诀窍,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3、后生可畏

  一次,孔子坐着马车经过一条小路,半路上遇到一个孩子用泥土堆了个城堡,挡住了去路。孔子就问他:“你不让路,我怎么过去呀?”小孩说道:“从来只有马车给城堡让路的,哪有城堡给马车让路的?”孔子没想到这小孩这么会说话,非常吃惊,就表扬他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水,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在地上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小之分吗?”孔子听了这话更是钦佩,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

  故事启迪:孔子博学多才是众所周知的,连他都觉得后生可畏。这就足以说明孔子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是极其谦虚的。因此,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年轻人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对方比自己年轻,资历比自己浅,只要别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强,就应该放下“面子”,谦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4、有教无类

  只要有人想学习,就应该教育他,而不要管他是什么出身、什么品性,这就是“有教无类”。这个主张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子贡是商人,颜涿聚当过强盗,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国籍也各有不同,曾子是鲁国人,子张是陈国人,子游是吴国人;学生性格也有很大差异,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鲁莽。有人问子贡:“孔子的学生怎么这么杂?”子贡回答:“老师自身很端正,想来的人都不拒绝,想走的也不阻止,所以很复杂。”而“杂”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样能促使我们完善自身,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克己勤勉,永不懈怠。

  5、以渔夫为师

  一天,孔子与众弟子在树林里休息,孔子弹琴自乐。附近河岸边的船上有个老渔夫,他问孔子的弟子:“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贡说:“他就是以仁义、忠心而闻名的孔圣人啊。”渔夫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啊。”孔子听到后,立刻走到渔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说:“我从小就开始求学,现在都69岁了,还没听过如此高深的教导,因此来向您请教。”渔夫毫不客气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孔子听了很受启发,不断地点头。最后,孔子谦卑地对渔夫说:“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运,我愿意做你的学生。”

  故事启迪:孔子自己曾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对他们的优点要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借鉴改正。”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青少年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6、孔子学琴

  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他跟师襄学过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孔子练习很多天后,师襄说:“你的曲子弹得已经很好了。”孔子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学会技法。”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

  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是很不容易的。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跟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中,应当像孔子一样不厌其烦,反复揣摸,真正掌握技术精髓,成为优秀操作手。

  7、不耻下问

  生于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学问渊博,有弟子三千,在当时便被人们尊奉为“圣人”。

  当时的人,从普通百姓到王公大臣,甚至是国君,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喜欢向孔子请教,在他们眼中,孔子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然而,孔子并没有因为众人的推崇而骄傲自满,他总是认为“三个人在一起走路,总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因而愈加谦虚谨慎。

  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的祭祖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别人询问祭祖典礼的事,几乎把每个细节都问到了。当时人有讥笑他说:“谁说‘邹人之子’(孔子的父亲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把孔子称为‘邹人之子’)懂得礼仪?他来到太庙还不是什么事都要向别人询问!”

  孔子听了那人的讥讽,一点也没有感到羞耻,反而微笑着回答道:“我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必定会向别人虚心请教,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如果明明不知道,却假装知道,而耻于向别人请教,那我就永远不会懂得礼仪了。”

  孔子为了增长学问和见识,曾向许多人拜师学习。他向郯子请教过官名,向苌弘学习过音律,跟师襄学习过操琴,还向老子请教过《周礼》中的有关道理。在当时,郯子、苌弘、师襄这些人的名声都远在孔子之下,然而孔子仍旧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学问日益精进,成为一位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儒学大师。

  当时,卫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孔圉,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深受卫国国君的尊敬。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那种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在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有很多,凭什么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呢?”

  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勤奋好学,头脑聪明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即使对方的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也一点都不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十分恰当的。”经过孔子的一番解释,子贡终于心服口服了。

  不耻下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则成语,然而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 我们往往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不懂装懂,其实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才是真正可笑甚至可耻的。

  学无止境,勤学好问是学习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今学校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其中也包含了“审问、慎思”在内,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做到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能使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提高素质、服务改造、回报社会的能力。不耻下问是虚心的态度,取长补短,就是勇于向学有所长的人请教。

  8、向老子学礼

  老子与孔子同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经在周朝担任文官,负责古代图书典籍的收藏和管理工作。孔子则一面讲学,一面求学拜师。孔子二十七岁时,不远千里从鲁国来到洛邑求见老子。相见后,孔子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请教关于周礼的问题,老子一一作答。孔子又说出在鲁国恢复周礼的打算。老子却认为学礼虽是必要的,但要全面恢复周礼,恐怕是办不到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周礼已不合时宜了。孔子听后,深表佩服。后来,孔子说:“我的学问之所以有长进,就是因为得到了老子的教诲。”

  故事启迪:孔子向老子学礼的精神值得现代人倡导和学习。也正因为具备了这种谦恭好学的良好习惯,孔子才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圣人。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此时,要用谦恭的态度向他人求教。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两小儿辩日课文翻译】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课文知识及翻译05-08

课文《两小儿辩日》的理解探究(通用20篇)04-02

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08-15

两小儿辩日的寓言故事(通用20则)04-13

《日喻》课文翻译03-25

日喻课文翻译01-04

古诗《小儿垂钓》翻译10-09

古诗小儿垂钓的翻译10-14

《观潮》课文翻译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