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写的刘高兴是进西安城捡破烂的,用力之处在于写城乡冲突,写乡下人在城里受的屈辱。
祝贺西安市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学习贾平凹》。平凹是西安作家的旗帜,是陕西作家的旗帜,当然还有陈忠实、路遥,他们三位同时也是中国作家的旗帜。
在文学创作上平凹是最乡土的,也是最潮流的,既是一个最纯粹的作家,也是一个最复杂的文化人。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也是西安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在我看来仅次于兵马俑、大雁塔、钟楼和古城墙,略略领先于华清池。
学习贾平凹,首先要学习平凹热爱生活、植根生活、反映生活。平凹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植根于土地。平凹应该是中国乡土文化的代表,他从民间文学、乡土文学,乃至我们口耳相传的段子中汲取素材。他在西安生活三十多年了,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始终没有脱离商洛的母体,在城乡两种文化、两个角度相互交融、相互观察,成就了贾平凹。
第二,学习贾平凹,要学他执着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平凹在对于传统问题上是我们中国作家独树一帜的,也可能是做得最彻底的。他的语言可以品出明清笔记的味道,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小说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创新。看平凹的作品,大到长篇小说,小到百字短文,每每会有文字的享受、阅读的喜悦。
第三,他既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又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人。我觉得一个作家的成长,真正成为大家,语言、结构、叙事、抒情固然重要,但仅仅把文学作为一门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文学大家,最后都变成文化人了,从作家到文化人,从文化人的角度写作,这是一个新境界。这是不是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平凹似乎是这么走过来的。研究贾平凹,光从艺术上研究他的作品是不够的。平凹怎么走过这30年,起点是从《满月儿》开始,经过《浮躁》《废都》,到现在的《秦腔》,研究他作品变化的过程,一定要研究平凹这个人的变化过程。怎样从一个80年代初期清水出芙蓉的《满月儿》这样的“清纯少女”,到90年代混沌晦涩的《废都》这样的“颓废青年”,再到醇厚浓重的《秦腔》这样的“成熟男人”。这个过程反映了平凹艺术的成长过程,也基本反映了平凹个人的成长过程。平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独到的,这当然离不开学习,但有些东西是靠感觉和悟性。
最后一点,学习贾平凹与时代共进,为变革的时代作传,为这一代人抒心路。平凹可能是中国当代仅有的30年来一直在高峰行走的作家,他的作品始终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文学水平,某一部作品不一定是最高水平,但整体看是最高水平。可以这么讲,陈忠实代表这30年中国文学创作的绝对高度,而贾平凹代表了平均高度。再一个就是平凹作品一直是与时代同步。整体看他的`作品是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反映时代的脉动,同时也是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把这30年回顾一下,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情绪,就是“浮躁”两个字。我问过平凹,这个作品看了以后,一千个人可以一千个命名,你为什么要的用“浮躁”这两个字?平凹说凭感觉。我说你是用老鼠般超自然的敏锐,准确把握时代情绪,概括了这个时代。大家再想一想,90年代,对这个时代社会情绪把握比较接近的是“废都”这两个字,反映出这个时代由狂飙突进的浮躁之后进入迷茫和反思。在新的世纪,现在还没有一个作家能把过去的这十年再概括一下。我们期待着,包括期待平凹。90年代初《怀念狼》,也体现了时代的呼唤,我觉得是艺术形象和时代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觉得平凹确实是一个文化奇观,我们要研究贾平凹,学习贾平凹。
我讲这番话是希望我们年轻作家尽快成长,从平凹身上得到启示,文学艺术是不可复制的,平凹现象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也有一些东西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希望我们青年作家能够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尽快成长起来,为我们西安文学金字招牌增添新的光彩。
今天我没有按稿子念,也是受平凹的启发,平凹在两会上的发言,我认为是所有代表委员发言最精彩、最精炼的,“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所以我也想讲点自己的看法,没有排比句。
文学是西安的品牌,我们要保持这个品牌并把它发扬光大。我们寄希望于平凹、广芩、克敬这一代艺术之树常青,同时也寄希望于穆涛、吴文莉等新一代作家茁壮成长,为生活立传,为西安立传,为时代立传。
【学习贾平凹】相关文章:
贾平凹11-22
贾平凹 自白09-05
贾平凹传09-05
写意贾平凹06-05
贾平凹:相思10-23
贾平凹:缘分10-18
贾平凹《落叶》10-18
贾平凹:猎手10-17
贾平凹:高兴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