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备课材料

2020-10-08 化石吟

  《化石吟》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下面是课文的备课材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感情丰富。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揣摩语言,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音律之美。

  2、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教学策略】

  1、吟诵法:

  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诗歌的韵律,诗歌的感情;在诵读中揣摩词语的形象精炼,句子的含义隽永,在诵读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2、联想想象法:

  科学的探索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习方式】

  1、自觉参与: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品词、读中悟情,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自主探究:

  依据化石推测上古的生物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联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在发言中主动思考,在表达中善于探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明确分工,分别指定读题员、记录员、报告员、协调员等;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合理比较,使学生群体间产生合作、共享的局面,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

  【课前准备】

  1、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茫茫宇宙,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但无论多久多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不息的生命的航船从远古驶向现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那亿万年前神奇的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掌握生字词。

  3、教师指导阅读:

  例:诗歌的节奏,诗歌的韵律,诗歌的感情。

  4、问题讨论:

  例: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那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感情?

  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体会。

  三、揣摩研读

  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

  例:重点字词: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重点语句: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

  3、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仔细研读赏析。

  四、拓展运用

  1、联想想象: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资料,推测猛犸的死因。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动描述。

  2、表达感受:面对这幅猛犸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诗来表达。

  五、教师小结

  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探索未知的世界,搜寻生命的足迹。同学们,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办一份手抄报。

  2、你喜欢科学诗吗?请模仿着写一首。

  【教学效果及反思】

  1、这节课把握住了课文的两个重点来教,一是科学性,一是文学性,并且能巧妙地借助吟颂法和联想想象法来落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自觉参与,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善于表达,激发了爱科学和爱文学的热情,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在品味诗歌语言这一环节上,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比较少,说明对诗歌语言的揣摩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研读和训练。

  3、推测猛犸死因的时候,有些学生的想象过于离奇,与上古时期的气候、地理条件等都相差太远。说明学生的课前准备不足,对有关古代生物的知识了解太少,知识不够广阔。以后应指道他们开阔视野,广泛吸收各类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拓展阅读:“化石”考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过化石,该书卷二十一的《异事》中有题为“竹笋化石”和“蛇蜃化石”两则记述性的文字。很显然,这两个题目中的“化石”都不是词,它们是动宾结构的词组,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意思是“化为石”。

  “竹笋化石”讲的是一种植物化石,“蛇蜃化石”讲的是一种动物化石。在“竹笋化石”这一节中,沈括说道:“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荀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化为石”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而且这个词组在后来的文献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晚清。1866年,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就有:“观公所,鸟兽各骨,有取于山石及海中者,骨化为石,尚可辨认。”(斌椿《乘槎笔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重印本,第127页)也是在1866年,张德彝也使用了“化为石”:“古多奇兽,其形亦奇,死于山内海边,久则化为石矣。”(张德彝《航海述奇》,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重印本,第545页)此外,在崔国因1893年在美国所写的日记中,我们也见到了“化为石”这一词组:“古棺一具盛骸一具,亦由地中掘得,均化为石。”(崔国因《出使美日秘国日记》,载《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杭州古籍书店,第19册,第12帙,1985年,影印本,第145页阴面)。

  当年沈括在“竹笋化石”和“蛇蜃化石”中用过的这种“化石”,在晚清也有人使用。1877年,郭嵩焘在伦敦参观一个博物馆时,看到了动物化石,当时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兽骨高逾丈,嘴尖若橐驼,四蹄有爪,长七八寸,身旁巨骨,与石无异,云地中掘得之,不辨为何物。疑盘古未开辟时所有,陷入地中近万年,骨皆化石。……穿山甲一具,状如石缸,尾长二尺许,鳞甲皆已化石,则竟疑为盘古以前物矣。”(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载王立诚编校《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82页)这里两处出现了“化石”,这两个“化石”和沈括用过的“化石”是一样的,也是“化为石”的意思。

  虽然沈括及后人所用过的“化石”、“化为石”都还不是词,还是属于词组的范畴,然而,它们却为后来名词“化石”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正当动宾式的“化石”、“化为石”频繁使用的时候,名词意义的“化石”悄然出现了:1876年,李圭在《环游地球新录》中使用了这个词:“巳正,又偕游博物院,亦仿西法开设,广人见识者。每人以宽永钱五十文购木牌,始可进院。内列各国货物机器,各种化石,有枯木成石,骨殖成石,皆历久所变化者。”(李圭《环游地球新录》,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重印本,第321页)这是迄今为止作者所找到的一个最早的名词“化石”的用例。

  由此看来,名词“化石”是由动宾结构的“化为石”、“化石”演变而来。

  名词“化石”虽然在19世纪中晚期已经出现,但并没有流传开来,因为当时用来指化石的另有一个词,而且这个词是常用词,这词就是“僵石”。例如,玛高温和华蘅芳合译的《地学浅释》:“地中海之大岛其石层中满螺蛤僵石,其形类与今时地中海所生之螺蛤无异。”(《地学浅释》,卷五,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73年,第1页阳面)严复也使用“僵石”,在他的《天演论》中“僵石”一共出现了两次。还有康有为,他也使用“僵石”:“七日游博物院。院制壮伟,体制亦仿伦敦,但逊其大耳。然印度最多古物,则亚洲以此院为第一矣。其资考证者,以物质僵石为最。有大象僵石,牙长二丈,首亦几丈。”(《列国游记 ──康有为遗稿》,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2页)1903年,一部以问答形式写成的《西学关键》,也使用了“僵石”一词,并有一段以 “何谓僵石?”为题的文字,专门介绍了有关化石的知识(见汇报馆教士译《西学关键》,卷八,上海:汇报馆,1903年,第46页正面)。梁启超也多次使用 “僵石”这词。

  可以这么说,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在汉语中,用来指化石的主要是“僵石”一词,而“化石”这词几乎没有它的立足之地。

  后来,“化石”在沉默了20多年以后的20世纪初,终于又在汉语中出现了。1903年,在《新尔雅》中就有了“化石”一词:“水成岩中,所含有之有机体遗迹,谓之化石。”(汪荣宝、叶澜《新尔雅》,上海:明权社,第115页)从那时开始,“化石”在汉语中流传了开来。

  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写有一本小册子──《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该书认为, “化石”是一个来自日语的词(见该书第83页)。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意大利马西尼(F· Masini)认为,“化石”是一个汉语本族词,因为在1886年的《和英英和语林集成》中还没有“化石”这个词(马西尼著,黄河清译《见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215页)。结合本文在前面所作的词源考证,马西尼的这种观点有着一定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化石”可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它出现于19世纪中晚期,但没能使用开来,当时中国人一直在使用“僵石”这词。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将“化石”借了过去,这个词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使用。20世纪初,当大批日语词进入中国时,“化石”也传了回来。并且取代了“僵石”,逐渐流行了开来。

【《化石吟》备课材料】相关文章:

化石吟备课材料07-12

《化石吟》备课教案10-26

《化石吟》备课资料10-19

化石吟备课资料08-20

化石吟教学备课资料11-12

化石吟教学材料11-25

《化石吟》教学材料10-25

《化石吟》备课资料及重要词汇09-07

《化石吟》说课材料内容11-13

《化石吟》课文解读 《化石吟》问题探究与题解